摘要:随着我国电力技术不断发展,低压电能计量集抄技术被电力行业广泛应用。本文主要对其当前现状进行分析,具体阐述系统构成及特点,提出其推广应用相关方案。
关键词:低压电能;计量集抄;技术
随着科学时代的来临,电力企业各项电子技术得到极大提高。其中,低压电能计量集抄技术应用范围不断延伸扩大,为电力公司提供科学支持。本文首先对低压电能计量集抄技术现状进行简要分析,重点阐述其系统构成及特点,提出相应推广应用方案。
1低压电能计量集抄技术现状
随着我国电力技术的不断发展,低压电能计量集抄技术受到广泛应用,其中低压电能表最具代表。根据其电能的测量机构的不同分为机电脉冲式以及全电子式两种。其中,由于全电子式电能表具备乘法器配置,利用其完成电功率测量的工作,因此被广为应用。全电子式电能表具备能够获取需求量较大的电流电压等数据的优势,其也是将来低压电能计量低压集抄系统主要的采集装置。
2集抄系统的构成及特点
图1集抄系统构成图
根据图1显示可以看出,低压电能计量集抄系统由采集系统、通讯网络以及中心处理子系统三部分所组成。其中采集系统由于其性质不同分为本地自动抄表与远程集中抄表;通讯网络作为其数据传输通道由于介质不同分为有线通讯与无线通讯。以下将具体对其特点进行分析阐述。
2.1采集系统
采集系统的分类主要通过数据采集媒介与通讯方式进行。其中本地自动抄表主要是由抄表员通过自动抄表装置利用红外线接收传输完成数据读取,其具备缩短距离功能,具体操作简单方便且成本不高更易实现。唯一缺点即是传输范围仅能提供城市社区。远程集中抄表主要通过电能脉冲进行点对点数据传输,其最大优势在于不需人力前往抄表,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2.2通讯网络
通讯网络由于介质不同进行分类。其中有限通讯即是需要依靠线路进行数据传输,其具备信息传输速度较快与信息传输量较大以及抗干扰性能较强三大优势,而缺点在于数据易丢失,仅限于运用较小数据业务。无线通讯通过红外线以及RS485通讯两种形式进行数据传输,具备易操作且成本较低两大优势,但是其对方位要求却相对较高,仅限于运用于仪表相对集中的区域。
2.3中心处理子系统
中心处理子系统是集抄系统管理中心主要组成部位,其具备多种拥有数据处理功能软件,由此构成一个完整数据处理中心。中心处理子系统将按照管理员相关数据指令处理收集到的用户用电信息,最终获得符合管理员指令需要的数据信息,以此提供给电网管理相关依据。
抄表这项工作在电力公司中相对繁琐,需运用科学化手段缩减工作量,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3低压集抄系统推广应用方案
当前,虽然低压集抄系统被广泛运用于电力技术支持方面,但是由于其客户量庞大以及计量环境的复杂性无法实现全面推广及应用。还需从长计议。系统运用的有线技术虽已颇为成熟,但其还存在实现安装及维护还相对困难,相关改造投资较高这两大缺点。但是随着我国载波技术的不断升级,有线技术情况也随之得到好转。低压集抄系统由于终端设备和计表之间没有形成良好合作,厂家方面也未形成竞争趋势,使供电部门受到厂家限制。因此,系统的推广应用关键在于其试点方案。
3.1试点台区选择
系统在选择试点台区时应改变以往选择符合运行条件的优秀小区,应从运行条件差的台区入手。台区选择方面也要侧重于表位分散较大、系统施工过程具有较大难度并且户数接近集中器极限容量的相关地点。以此加大试点难度,若是此试点台区运行成功则全面推广将得以实现。
3.2系统方案的选择
集抄系统方案主要有以下两种:
第一种:系统在表位相对集中的台区当中,在台区用电居民集中表箱当中安装采集器,将485通信线作为表计与采集器之间的连接线路,实现利用电力线载波进行集中器和采集器之间的通信。此种方案虽可靠度较高,却适应范围仅限于分散表位台区。
第二种:此种方案能够同时适用于集中表位与分散表位台区。其中对于集中表位台区运用485通信线通过电力线载波将集终端集中采集数据进行上传;而分散表位台区则采取安装波表方式进形数据单独上传。此方案完美解决了分散表位较少时安装维护困难问题。
以上两种即是当前最为广泛使用的方案,系统需根据安装环境不同进行分析,从而作出理性选择。
3.3打破垄断实现互联互通
我国当前虽然已有大部分地区开始实行当地市供电局仅建立一个系统主站作为系统集抄要求,并且发布明确规定,要求生产厂家按规定进行生产设置,再接入到相同主站。但是由于集中器与采集器以及表计之间不相同的芯片无法实现互通,并且芯片生产厂家自身却乏互通意识,以此导致同一主站及通信规约仅流于形式,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互联互通。因此,芯片仓库备表以及现场安装需要打破当前市场垄断的局面,使互联互通实现真正平衡。首先可采取芯片区域分配方式,以此使得一地区仅存在一种芯片,区域划分主要将芯片载波表不存在混乱作为关键,最为合理的分配方案是以计量中心为单位采取分配,将一个计量中心进行校验表计发放至所属辖区,使同一地区仅有一种芯片载波表。如此一来,不仅真正意义上打破当前垄断局面实现互联互通,同时提高生产厂家竞争力,扩大终端产器有条件覆盖的范围。
4结束语
随着我国电力业务飞速发展,虽然低压电能计量集抄技术得以提高并广泛运用,但是其全面推广还存在不足,无法为更多地区提供支持。本文首先对低压电能计量集抄技术现状进行简要分析,详细阐述其系统构成及特点,提出低压集抄系统推广应用方案,以此期望为电力公司提供技术支持,进一步提高电力公司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赵美媛.用电检查工作中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24):153-154.
[2]孙洁.低压计量集抄装置常见电气故障分析[J].电子制作,2017,(08):75-76.
[3]赵士鑫,方健.浅谈用电检查工作中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的应用[J].通讯世界,2015,(13):173-174.
论文作者:黄敏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6
标签:低压论文; 电能论文; 系统论文; 技术论文; 方案论文; 载波论文; 通讯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