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人文主义的整体形象(一)_科学论文

马克思人文主义的整体形象(一)_科学论文

马克思人学的总体图像(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克思论文,人学论文,图像论文,总体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马克思哲学所实现的伟大变革,就是终结了无视现实的、从事感性活动的人、并具有抽象思辨色彩的传统本体论哲学,把从事感性活动的现实的人确定为新哲学的前提和出发点,把现实人的生存境遇和发展命运作为新哲学的主题,把人的能力的充分发挥、无产阶级的解放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作为新哲学的价值目标。这意味着马克思哲学是一种“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① 这门“科学”其实就是人学。马克思哲学最有理由被称为人学。

马克思开创了当代人学的全新景观。迄今为止,人们还没有完全对这一景观给予总体上的揭示和分析。在几年前的一篇学术论文中,我对这一问题做了初步研究。本文力求进一步对马克思的人学思想予以宏观总体的把握,这就是完整揭示和阐述马克思人学思想的主题、研究方法、核心线索和理论框架,以深入厘清马克思所开辟的人学道路。

一、马克思人学思想的主题

马克思人学思想形成的背景,决定其人学研究的主题。这一主题就是:批判德国哲学远离现实生活而醉心于抽象地设定人和抽象的哲学批判之倾向,关注现实人的生存境遇和发展命运,揭露人的异化和实现人的解放,探寻人的解放和发展的实现方式。这一主题可分解为两个论题:价值主题与科学主题。

(一)价值主题

这一主题集中表现为根据人的尺度,批判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社会中人的异化,并追求人的解放和发展、尤其是无产阶级的解放。

进入19世纪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工业化的负面效应逐渐暴露出来。人类为了改善自身的物质生活条件而运用理性发明技术,发展工业,结果造成了物对人的统治、资本占有劳动,人被异化了。人为了征服自然,而同他人组织在一个技术工业的体系中,但毫无人性的技术组织却使个人变得无足轻重。西方资本主义创造了巨大的社会生产力,但社会物质财富的增长却以个人能力的片面发展为代价。这些情形,首先影响了人的生存与发展状况,从而引起马克思的哲学思考。这种思考,构成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资本论》以及前后三大手稿的价值主题。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关心的价值主题是,消除人的异化,使人获得解放和全面发展。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将异化劳动概念的职能限于对资本主义剥削和压迫等非人性现象进行道德评判,并用它来描述由于生产者同其生产活动的条件相异化,以及对工人产生的可以感觉到的非人性影响,从中揭示出人的解放的必要性。马克思对人的异化和人的解放的论述,表现出对资本主义社会非人性现实的抗议和谴责。

(二)科学主题

从历史本身的尺度出发,分析说明人的异化的根源与人的解放和发展的实现方式,是马克思人学思想的科学主题。

马克思十分注重分析人的异化的根源。《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提出的问题是:人如何造成自己劳动的异化?异化的特征在于,它是客体对主体的一种异己关系,只有那种造成客体对主体的异己关系的因素,才是异化劳动的根源。这种因素是主体活动借以实现的社会形式。主体的活动原初是统一的。但是,社会生产力要获得发展,人的能力、兴趣和爱好要得到合理运用,就必须实行分工,即使原初的统一活动分别由不同的人类承担。当分工发展到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相分离时,就产生了活动和享受、生产和消费、劳动和生产资料分别由不同的人来承担的可能性,这就包含着产生异化劳动的可能。当分工推动生产力发展进而出现了剩余产品,而后者又为一部分在社会分工中占重要地位、拥有最高权力的人所占有时,就会导致一部分人占有剩余产品而不劳动,而另一部分人从事劳动而不占有剩余产品的情景。在这种情况下,就产生了私有制。私有制的出现使分工固定下来。这就产生如下后果:劳动和享受、生产和消费、劳动和生产资料分别由不同的人来承担这种情况变成了现实;生产资料与劳动产生了独立;由此便使得劳动者在劳动中不是为自己而劳动,而是为别人而劳动,劳动者不得不受劳动支配,受自己劳动产品的支配,受生产资料支配,受他人支配,这就是异化劳动。所以马克思指出:“他们自身的生活力量何以变成统治他们的力量?那就是由于其发展程度依赖于当时达到的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的分工。”② 马克思分析人的异化根源的意图之一,在于为揭示人的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实现方式提供理论基础。

马克思也始终关注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的实现方式。德国古典哲学的理论目的之一,是论证德国资产阶级的自由和平等的实现。康德以自由原则为核心,对自由的可能性、实在性及自由与必然的关系作了系统论证。但他认为,自由理想在现象世界是不能实现的,它只能诱导人们去信仰和追求。黑格尔集中论证了自由理想的可实现性,认为世界历史是自由意识逐步实现的历史。但在他那里,自由是在思维领域中实现的。19世纪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论目标,是为解放全人类,为一切社会成员自由而全面发展其才能以及建立理性和永恒正义的王国作论证。但它认为,达到这一目标,要靠个别天才人物的发现和正确的认识。尽管他们都论证了人的解放和自由发展,但最终都未能找到实现这种理想目标的正确道路和物质力量。马克思继承了他们理论研究的一般课题,但最根本的是抛弃了他们理论研究的出发点和方法,力图使这一课题在对现实世界的解剖中得到解决,并努力寻求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的实现方式。这就使人的解放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由理想变成实践,也使他的人学思想同他以前的抽象人道主义区别开来。在《青年选择职业的考虑》中,马克思的基本思想是“把从事职业看作实现人类幸福的手段。”③ 马克思之所以选择《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与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这一论题,很大程度上是由当时德国也面临着为自由而斗争的类似情况决定的。马克思认为:“不能在内心中寻找自由,自由只有在人们的相互交往中才能实现。”④《莱茵报》上的文章之主题,是争取出版自由的实现。《德法年鉴》上的两篇文章的中心,就是揭露当时德国落后的旧制度和狭隘的社会关系对人的异化性质,寻找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的实现条件。《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主要内容,是阐述异化劳动理论和共产主义理论。前者着重揭露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异化,后者着重阐述人的解放、尤其是工人阶级解放的实现条件。在马克思看来,“共产主义并不是人类发展的目标,并不是人类社会的形式,而是实现人的解放的一种有效的必然环节。”⑤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把唯物史观作为论证人的解放和自由而全面发展之实现条件的理论和方法。之后,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便着重对人的解放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实现条件进行更周密的科学分析。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又进一步从经济上论证人的解放和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实现条件。

二、马克思人学的研究方法

马克思以前的人的理论之所以不能成为科学,根本原因在于它离开社会关系,只是抽象地、非历史地、孤立地和片面地研究人。研究马克思的人学思想,理应揭示他研究人的问题的一般方法。正是这些方法,才使马克思在人的问题上超出前人的水平并达到科学地解决。

(一)科学原则与价值原则相统一

这是指坚持人的客观性和着眼于人的主体性的统一。它构成马克思人学思想的核心方法。

科学原则,是从人的客观实在性出发考察人的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及其对人的主体世界的制约的方法论。其内容包括:把人归结到他所处的现实世界的实在性上,来考察人的社会生活条件或现实基础,考察人的主体世界的被制约性,实质上是把人看作受社会生活条件制约的客观存在物;它一般采取科学分析方法来说明人以外的客体世界和内部主体世界;它把人的现实作为中心内容来分析,考察“人在现实上实际是什么样”范围内的问题。

马克思对人的问题的科学考察具体表现在:一是立足于人的现实性,即人的社会生活过程。马克思总是严格立足于客观现实的本来面目来揭示人的现实本质,力求不带任何幻想的成分。他总是把人放在社会关系中进行客观分析:人在现实中是如何被社会关系规定的,人的现实状况怎样,个人之间差别的社会根据是什么,人的类本质在社会中是如何表现的等。按照马克思的思想,这是对人的问题求得科学解决的惟一途径。1845年以后,马克思比较注重从社会关系出发来科学分析人的问题,研究现实的人——工人和资本家的客观实际状况。社会关系是指引马克思探索人的问题的路标,它指示有一项转折行动需要去完成,这就是要揭示人的现实性,就必须走向社会,并分析社会关系。二是立足于人的自在性。在马克思看来,人的社会关系一经形成,对作为主体的人来说便具有自在的性质,即社会关系作为人的一种客观实在,有其自身的结构和规律,这些结构和规律对于人来说具有外在独立的性质,它的存在和变化对于人的意愿来说具有一种异向的趋势,这不是同人的“为我”倾向保持天然一致的力量,而是个人活动需要驾驭和改变的因素。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社会中个人的实际状况时,正是立足于个人的自在性。他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社会关系对个人来说是不可驾驭和控制的异己力量,要消除这种状况,就必须使联合起来的个人占有这种社会关系。三是立足于人的受制约性。马克思在谈论人的问题时,总是注意考察人的自然制约性、社会制约性和历史制约性。四是立足于人的适应性。马克思认为,人要依据对象的性质和尺度来活动,而且还要使活动与社会关系的性质相适应。基于这一认识,马克思考察了个人活动同社会交往形式相适应的历史,并揭示出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规律。

价值原则是马克思考察人的问题的另一种方法。它从人的主体尺度出发考察人的主体世界及客体世界对人的价值关系。内容包括:它把外部客体世界归结到人的意义上来考察,把外部世界看作人的创造物和属人的世界。其实质,是把人看作万物的中心,是对人的主体的肯定;它采取价值评判和规范描述等方法,来研究人的内部主体世界和外部客体世界;它把“主体的人”作为中心内容,考察“人自身应是什么”和“人的主体性”这一范围内的问题。

在马克思那里,着眼于人的主体性来考察人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着眼于人的应当性。人的类本质是对处于私有财产、异化和社会不平等之外的人所作的主体性肯定,意涵一切人在人本学意义上应当平等,应具有人所应具有的自由自觉性和创造性以及实现它们的可能性。因此,人按其必然性来说,必须追求和实现其自由自觉性和创造性。因此,凡是不利于这种实现的社会都是不符合人性的,是应该受到批判的。这里,人的类本质的实现作为人的一种应当性,成为马克思考察人的问题的一种方法论根据。马克思早期著作中提出的关于人的本质问题的人类学方法,在《资本论》中保留下来了。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总是一方面客观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结构和发展过程,另一方面又对这一社会中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状况做出价值评价,指出资本主义制度是违反人性的,它应朝着符合“人类本性”的方向发展。这里,价值评判的根据是“人的应当性”。在晚年马克思的著作中,当涉及到个人在资本主义社会的生存和发展状况,以及未来社会中个人发展的趋向时,他总是着眼于价值评判。二是着眼于人的为我性。人的为我性植根于他的需要。在马克思看来,“人的需要以及他的能动创造性活动使人和外部对象发生一种‘为我’关系。”⑥“为我”是一切主体活动的实质目的,凡是有某种关系存在的地方,这种关系都是为我而存在的。在考察人的问题时,马克思常常从人的“为我”性出发。如在考察人和自然、人和社会、个人和他人的关系时,他把自然看作人的生存的基础和表现自己本质力量的对象,把社会看作人存在和发展的社会形式,把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看作社会发展的一个基本目标,把他人看作自己发展的条件。三是着眼于人的主体性。在马克思那里,人和社会的关系是双向的:人必须适应社会,受社会制约,因而应从社会出发来科学地说明人;社会也必须适合人的需要和目的,使其成为属人的社会,因而应从人的主体性出发来评判社会。基于后一方面,马克思发出了对资本主义社会中个人主体性失落的抗议的声音,并对未来社会中个人主体性的重建进行了展望,指出:“在共产主义社会,人将成为支配自然、支配社会、支配自身的主人。”⑦ 四是着眼于人的超越性。从价值观上,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中个人的存在状况持批判态度,且为共产主义社会的个人发展塑造了一个理想目标——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个人。

在马克思那里,对人的问题作科学分析和价值评价是密切相关的。他一方面把价值原则奠定在科学原则基础之上,指出应科学说明社会的人;另一方面,他基于价值原则评判社会,指出应使社会成为人的社会。

(二)整体分析与层次分析相结合

这是指寻求完整的人与对完整的人进行层次分析的统一。

对人的整体分析,旨在寻求完整的人。在对人的问题的考察中,马克思十分注重人的本质的完整性,其目的,是为解决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提供理论基础。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既从人和动物的区别上揭示人的类特性,说明人是人类学意义上的人,又从人和人的区别上揭示人的社会特性,说明人是社会的人,还从个人与他人的区别上揭示人的个性,说明人是具体的、有个性的个人。”⑧ 他还力图从人的类特性、社会特性和个性的和谐统一中揭示人的完整性,说明人是一个完整的人。

马克思还对完整的人之各个侧面进行层次分析,目的是为揭示人的各个层面在理论上的功能,以及在“完整人”中的地位。在马克思那里,对人进行层次分析,主要是通过分析人的类特性、社会特性和个性的理论功能及这三者的关系进行的。从马克思的著述可以看出,人的类特性的理论功能在于,它是人和动物区别开来并确立人在世界中的主体地位的根据,是人们消除彼此间的社会对立而走向联合的人类学根据。所以,马克思总是在谈论资本主义社会中个人的孤立、自私、片面发展、异化和人与人之间的对立时,在谈论人和动物的区别及人如何优越于动物时,侧重分析人的类特性。但马克思认为,仅仅停留在对人的类特性的关注上,不把人的类特性放在社会关系中考察,将是一种抽象。所以,必须进一步考察人的类特性在社会关系中的历史表现和实现状况,考察人的社会特性。在他那里,人的社会特性在理论上的功能,在于使个人成为现实的个人,使人与人之间区别开来。这样,对人的分析就能由抽象走向具体,以把握现实社会中人的实际状况。因此,马克思在谈论现实社会中人的实际存在和发展状况时,往往注重分析人的社会特性。对完整的人的分析,还必须考察人的另一个层次:有个性的个人。在马克思那里,有个性的个人,指“个人在心理上的差异,更指相对于个人对社会依附性而言的个人的独立自主性、自由自觉性和能动积极的创造性,即作为主体性的个性。”⑨ 这种个性在理论上的功能,在于引起人们对人的个性的人道主义关注。

(三)逻辑分析与历史考察相一致

这是指分析人的逻辑结构与考察人的历史发展的一致。

马克思总是这样:在分析人的结构及确立人的理论时,同时诉诸于历史考察,并从中进一步证明关于人的历史发展的规律及其理论。马克思反对只是抽象地、逻辑地理解人,要求把人作为具体历史的产物进行历史分析。这表现在:他既从逻辑上揭示人的本质结构,又历史地考察人的历史变化了的本质和历史性的存在;既从逻辑上揭示人的异化的形式和结构,又试图从历史的角度考察人的异化产生的历史根源、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既从逻辑上揭示个人和社会的逻辑关系,又考察了个人和社会的关系的历史发展和历史形式;既从逻辑上揭示了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内容结构,又考察了人的发展的历史,以进一步证明他关于人的发展的理论,揭示人的发展的历史规律和趋向。

马克思从逻辑上分析人的问题,是为了自己弄清问题,而从历史的角度考察人的问题,则是为了发现问题的本质和规律,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四)抽象思维与具体思维相融合

这指的是对人的研究从抽象思维走向具体思维的方法。

从认识的逻辑起点上讲,对人的理解首先应从使人和动物区别开来的、从而使人成其为人的类特性开始。这是把握现实的人的第一环节。人类学思维,首先就是从人的类特性出发的。人的类特性,不管人们怎么理解和规定,它总是指人们之间共同具有的“类”特性,它体现的是人们之间的抽象的共同性。这一抽象的共同性虽不具有实证与现实的真理,但它存在的意义在于:它概括地确定了人不同于动物而成为人所具有的类特性,因而人应采取属于“人”的行为模式;它为进一步具体地、现实地研究人提供了前提,因为为了认识现实的、有差别的个人,首先必须认识个人间的共同性或一般性,差别只是在个人是人这一抽象共同性这一前提下的差别,是人的抽象共同性在现实社会中表现和实现状况的差别,而不是什么别的方面的差别。过去,我们对这种“抽象的人”及其意义给忽视了,但个人的类特性只停留在抽象共同性的水平上,它不能帮助我们理解个人在现实社会中的状况和发展过程。为了继续深入掌握现实的个人从而超出抽象的共同性的水平,应进一步去分析活生生的、具体的个人的社会关系。这是把握现实的人的第二个环节。所以马克思批判费尔巴哈把人的本质只“理解为‘类’,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自然联系起来的共同性”。⑩“关系”概念是现实性和社会性的标志,它是个人的现实性和社会性的实质。但社会关系只能从社会特征的差别性上,把个人分为不同的社会类型,并不能说明个人之间的心理差别。要达到这一点,必须进一步去了解个人之个性。个人的个性把个人描绘成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具体的个人,这样就达到了对个人的具体认识。这是把握现实的人的第三个环节。

首先认识人的类特性,然后认识人的现实的社会差别性,再进一步认识个人之个性,这正是马克思思考个人问题时坚持的“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和思维路线。他早期对人的问题认识的逻辑起点,是人的类特性,这就是逐渐达到对自由自觉的活动的认识。随着认识的发展,他进一步从抽象走向具体,去分析个人的社会关系,这是在1845年实现的。在从社会关系出发来认识现实个人的同时,马克思进一步关注有个性的个人,从人的个性来认识个人。这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中实现的。具体表现是:“他把有个性的个人和自由个性作为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和理想目标确立下来。”(11)

(五)批判原则与建构原则相统一

马克思的人学具有鲜明的批判性,即注重“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的批判”,他的许多著作都是以“批判”命名的。马克思对人的问题的研究,重点在“人从何处来”和“人向何处去”(12) 这两个问题上,对后一问题的研究,是建立在对前一问题批判分析的基础之上的。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个人存在和发展状况的批判分析,得出这样的认识:资本主义社会必然产生人的异化,而人类发展则是以牺牲个人全面发展为代价的。这种状况阻碍个人能力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由此,马克思努力建构未来社会个人发展的模式,即人类发展和个人发展的和谐一致,其发展趋向是实现自由个性。这就反映出马克思人学思想的建构性。这种批判性与建构性的统一,集中体现在“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这一命题上。(未完待续)

注释: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4卷,第237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35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40卷,第7、825页.

④⑤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42卷,第131页.

⑥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1页.

⑦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3卷,第95页.

⑧⑨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3—86、86、266页.

⑩(1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3卷,第5—8、40、74、78、326—327页.

(1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16页.

标签:;  ;  ;  ;  ;  ;  ;  ;  ;  ;  ;  

马克思人文主义的整体形象(一)_科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