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施工企业材料成本管理措施论文_潘宝丽

浅析施工企业材料成本管理措施论文_潘宝丽

潘宝丽

广东锦利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深圳 518000

摘要:成本是施工企业重要的管理方面,也是企业科学运营,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的主要手段。施工企业要加大对于成本管理的重视程度,不断学习国外先进的成本管理理念和方法,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杜绝目前成本管理中的问题,并不断进行完善,进而能提升我国施工企业整体的成本管理水平,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创新发展。

关键词:施工企业;材料成本;管理

1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基本含义及重要性

企业成本管理是指施工企业在作业的过程中,从企业全局把控,对企业的原料成本、内部生产成本、人力成本等各方面进行控制,采用一系列科学合理的方法,制定政策、采取措施,以节约成本,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目标。整个成本管理过程涉及预算、分析、检验、控制等多方面,为企业施工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数据。只有全面做好成本管理工作,才能对工程的目标、进度有清晰的了解,确保施工企业获取最大化利润;若企业对成本管理不重视或者重视程度欠缺,就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导致企业整体的管理低下,企业处于成本失控状态,最终因企业管理不善而损害企业全体员工的利益。除此之外,施工企业良好的成本管理理念和以客户为中心的成本管理实践,会使顾客和社会对其产生信任感,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社会声誉,进而获得更多的企业合作和客户,使企业在相互合作中取得竞争优势。

2施工企业材料成本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材料成本管理的观念意识淡薄

在企业经营管理中,企业管理者普遍对材料成本管理的意识不强,受传统管理思想的束缚,企业管理者往往更为关注施工项目的利润收益,而对于在施工过程中消耗的材料成本则关注度不足,对材料成本在施工成本中比例没有深刻的认识,从而导致施工项目较多,但实际项目利润较低,甚至无法实现收支平衡。

2.2成本管理制度不健全,执行力度不足

随着现代化管理理念的学习和借鉴,施工企业普遍建立了相对较为合理的采购制度,但在实际材料采购中,缺乏有效的预算管控,导致材料采购时无预算或采购预算与实际采购存在较大的偏差,还存在采购的材料数量、规格与实际需求存在差异的情况,导致材料采购的重复和浪费,一方面致使库存积压严重,影响了施工企业的资金周转,另一方面,也影响了施工进度,导致施工停滞。同时,部分企业存在对材料入库检验走过场的情况,对材料质量的控制不严,导致一些不合格的产品入库并在施工中使用,对施工质量和企业的声誉造成较大的影响。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企业未能建立健全成本管理制度,缺乏对采购流程的监控和监督,从而导致材料的重复采购、损失、报废,致使企业经营管理成本上升。

2.3施工材料使用不合理

企业应针对易消耗的材料加强管理。在施工过程中,生产材料浪费的情况较为普遍,究其原因,主要包含两个方面。其一,施工企业对材料使用审批较为随意,一旦提出申请,领导予以通过,而没有对材料进行定量分析,也没有进行系统地成本控制;其二,针对一些可以二次回收利用的材料,企业没有充分利用和回收,而是任由其报废,导致材料成本上升。

3创新改进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方式

3.1改变成本管理理念

只有适应当时社会需要的新思想、新理念才能在日益变化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企业的管理者应充分认识到成本管理对于施工企业的特殊意义,从企业战略层面统一进行成本管理规划,从战略层面来处理企业内部成本以及与供应商、客户等外部成本,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第一,向全体员工宣传先进成本的成本管理理念,让其充分认识到成本管理与每位员工息息相关。第二,管理者应依据市场实际和国家的政策导向来及时转变成本管理理念,并使之与企业自身实际结合,通过具体的成本管理战略的制定执行来换取竞争优势。

3.2改变成本核算的方法

当前的成本管理中信息失真造成了严重的资金浪费,改进成本管理,使用先进的成本管理的方法势在必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企业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基于信息技术建立综合的成本管理系统,使企业各部门的信息得以通畅真实的传递;第二,企业的成本管理战略与经营战略应该协同前进,不应是经验管理的下一环节,成本管理应贯穿于经营管理的整个过程;第三,对企业施工过程中的成本和收入同时进行管理,使用成本收益比等相对指标,从收入源头将成本管理进行控制;第四,设立成本管理的循环体系,将预算、监督、考核等财务方面与计划、决策、施工过程结合,每个环节都尽可能完美,保障工程的正常有序进行。

3.3发挥成本管理中人的作用

管理者始终是施工企业一切工程实施的核心,且施工企业通常是以项目经理为首,企业结构比较松散,所以对于特定的项目来讲,项目经理对此最为熟悉,相当于该项目的最高层管理者。而大量研究表明,项目经理的薪酬呈现一定的激励作用,应设计合理的薪酬管理体系,从激励层面提升项目经理工作的积极性,做好本项目的成本管理工作。在其他的人工成本控制方面,可通过合理的人员配置,发挥每位员工最佳的工作技能和潜力,同时进行人员培训,采用人员前馈控制的方法避免此后不良事件的发生,降低意外成本。除此之外,管理者的责任对于成本管理起重要影响。合情合理的责任成本是考核的真正依据,实施成本管理应制定客观的责任成本预算,并依据信息技术对于标准责任成本的执行进行监管,以便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同时收集信息,为以后的成本管理提供经验。

3.4完善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体系

建筑施工企业在成本管理过程中,应当修订不适用增值税体系的传统条款,完善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体系,在此过程中,应当严格按照价税分离的原则,保证成本预算的顺利执行。工程项目中标后,项目测算目标利润以及责任成本时,将直接费,间接费,其他直接费等成本费用项目列入预算,但上述费用不含增值税税额。同时,需要严格控制增值税发票取得的途径和时间,需要加强对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审计力度,最好与奖罚制度相结合,将票务管理责任落实到个人。施工企业项目在施工生产过程中,如出现成本偏离预算,应及时制定整改方案和补救措施,并组织项目各部门共同分析研究,查出原因,并及时予以改正。

3.5物资采购合同订立管理

合格供应商的选择。1、确保供应商符合主体资格,与不具备法律主体资格的当事人签订合同,除了合同无效外,还会给采购商带来无穷无尽的麻烦和诸多善后工作,给采购商增添了无谓的风险,调查内容包括:供货商的合同签署资格、信誉情况,供货企业的经营权限、履约能力。2、建立现代供求关系,选择少数几家供应商供货,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双方多个部门沟通。3、强化风险管理意识,降低风险,由于施工所需材料的特殊性,要加大风险识别、评估的力度,风险识别完成后,应进行认真的衡量以及评估。4、建立健全评价指标,提高供应商选择科学性,加大环保性、应急保障能力的权重。

合同审核。1、对当事人主体资格的审核:先要求对方出示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及组织代码,然后审查生产资格;2、对货物、数量条款的审核:对货物条款进行审查时,条款中要包括货物的名称、牌号、商标、型号、规格、品种、生产厂家等;3、对质量条款的审核:质量条款中也要说明质量执行的是哪个层次的标准,且标明名称、代号;4、对付款条款、出具票据的审核:付款条款应充分考虑企业现金流及项目采购成本的统筹关系,票据应列明税率,与项目性质相匹配。[增加第4条]

合同签署。物资采购合同的签署应建立在物资采购流程的规范性、完善性和符合物资管理制度的基础上。采购合同签订时,首先要确保合同的合法性;供货方要有相关资质材料备案,尽可能要在已有的合格供应商中确定供货单位;注意合同印章和签署人身份;认真审核标的物的名称及相关参数;注意合同价款的表述;注意合同的质量条款;注意合同的签订地点问题等。

4结论

综上所述,施工企业提高对材料成本管理的认识,从各个环节入手应加强材料成本管理工作,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企业特点的材料成本管理制度,并加强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和考核工作。同时,企业加强材料管理中各个部门的协调,充分发挥项目经理在采购采购[?材料采购]和招标工作中的作用,促使企业管理措施执行到位,合理管理控制材料成本,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进而提高企业在施工项目中的收益。

参考文献:

[1]李治国.WFJ地铁项目施工成本管理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7.

[2]刘玉峰.A医院工程施工成本管理问题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7.

[3]钟丽琴.建筑施工成本管理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7.

[4]陈力.A电力施工企业成本控制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7.

论文作者:潘宝丽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5

标签:;  ;  ;  ;  ;  ;  ;  ;  

浅析施工企业材料成本管理措施论文_潘宝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