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策略论文_李胜兰

谈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策略论文_李胜兰

李胜兰

(四川省渠县渠江镇第一小学 渠县 635200)

创造性思维是指学生在强烈的创新意识下,把头脑中已有信息重新组合,产生具有进步意义的新发现或新设想的一种思维形式。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它不但是一门极富情感、极易激发学生想象和创新思维的课程,而且其蕴含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广阔空间和多种契机。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既是时代对教育的要求,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肩负的使命。下面笔者谈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一、构建和谐民主关系,营造课堂创新氛围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在转变观念的基础上,更要注重课堂教学氛围,特别在小学教学中要让课堂充满温暖、宽容的气氛,交流互动,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使小学生在思维上是紧张的,在情绪上却是放松的,无所畏惧,积极思考,这样使学生敢想敢说敢做,思维活跃,心灵手巧,灵感丰富,富有创造性,让他们完全参与的教学过程中,体验创造性学习的乐趣,从而激发培养他们的创造思维能力。

教师要努力和学生建立起平等而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以严父慈母之心和朋友般的真情投入课堂教学中,这样才能使学生对学习不感到压抑和被动,人格受到尊重,个性得到张扬,学生创新的思维才能得以诱发。如在教《晏子使楚》一文时,我先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故事情节、人动作和语言,然后让学生分角色进行表演,并告诉学生在动作上可适当发挥。学生开始较为胆怯,但在老师的鼓励下,一学生上台后将晏子的行为进行了一番变通,他的表演不算出色,但却引来了阵阵掌声。这就说明学生对这种“叛逆”行为在很大程度上表示赞同或者说至少是不反对。学生们情绪高涨,在台下不断地演示着自己所想象的动作和语言。老师对学生思维的变通给予了及时的肯定。通过上述过程,学生全方位感受到了课文的内容,从表演的对话、行动中,感受到了晏子的大智大勇,三次反驳楚王,最后捍卫了国家的尊严。学生的兴趣昂然,整个教室充满了欢乐气氛,在一种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学到了知识,同时也接受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在学生兴趣正浓的时候,笔者向他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楚王再用别的方法侮辱晏子,晏子又该怎么办”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又围绕这一话题开展了热烈的讨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过讨论,让学生谈出不同的办法法,得出不同的结论,无疑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独创力。

二、培养学生质疑精神,开拓创新思维能力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对学生而言,他们的创新思维往往是从疑问开始的,有疑才能不断拓宽思路,才能促使他们去探索、去创新。《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是时代对儿童提出的要求,它旨在发展儿童的创造性和动手能力,让儿童能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探究解决问题,并在此过程中充分展现和提升自己的智慧。”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让学生在理解现有的知识基础上,去总结经验,探索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如教学《田忌赛马》一课,第二次比赛,田忌胜两场输一场。这时教师是否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在这场比赛中,当田忌用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胜了一场后,齐威王若改变对策,能取胜吗?这样就可以把学生的思维由此向广阔又引向深入,给予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空间,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尊重学生个体体验,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著名的教育学家泰勒曾说过: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具有某种才能,但由于大多数教师只重视学生成绩,而忽视学生才能的发展,所以学生的才能没有得到发挥的机会。所以,教师的教学不应只局限于传授知识,还应善于发现学生的才能,加强对学生才能的开发,尤其是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通过发散思维的训练,可以激活学生的头脑,想出新设想,找到新办法,开辟新途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善于给学生“自由”天地,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培养他们思维的发散性,以促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形成。如教学《一个苹果》的时候,一个学生忽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一个苹果传了一圈只吃了一小半,那剩下的大半个苹果到哪里去了课文中没有交代,老师顺势把这个问题踢给学生。大家议论纷纷,提出了好多设想。老师又引导大家对这些想法进行比较、评论,否定了那些不合情理的,肯定了那些新颖合理的。所以,教师就可以在学生发散到思考的过程中,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注重知识迁移,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语文是一个知识面极广的教学科目,在学习的过程中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生活中时时处处都是语文知识的影子,提升学生的学习认知。知识是思维赖以活动的基础,各种知识之间必然存在某种联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就应让学生去探索知识的内在联系,将学科知识从教材中延伸出去,或将其他知识切入进来,使教材内容与课外知识有机嫁接,架设起由已知通向未知的桥梁。这就要求教师注意知识的迁移,即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灵活、综合运用,善于通过知识之间的迁移来加深学生的学习认知,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思维能力。比如在教学《画杨桃》这节课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根据从不同的角度看到不同的现象的原理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中不同位置之间的空间关系,比如同桌A、B两个人一个在左、一个在右,从A的角度看B在右,从B的角度看A在左,这就是数学知识的迁移运用。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就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对于知识的综合认知,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

总之,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当成为小学语文教师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在课堂教学,我们要最大限度地营造民主平等、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大胆想象,主动探索,还要巧设问题,善设疑点,给学生创设一个广阔、开放的天地,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

论文作者:李胜兰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7年第10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2

标签:;  ;  ;  ;  ;  ;  ;  ;  

谈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策略论文_李胜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