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8年中国制造业500强看中国制造业的差距与成长路径_中国制造业论文

从2008年中国制造业500强看中国制造业的差距与成长路径_中国制造业论文

从2008年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看我国制造业存在的差距与成长路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制造业论文,看我论文,年中论文,路径论文,差距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制造业是工业的主体和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把发挥国内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与对外开放、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成功地相结合。30年间,我国的制造业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1978-2006年,我国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按可比口径计算,年均增长约15%,高于全部工业与GDP的年均增幅。当前,“中国制造”业已成为最重要的世界经济现象之一。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世界制造业的比重,1993年、1995年、1998年,2000年、2003年分别为3.5%、5%、6.3%、7.0%和6.9%。2006年,这一比例已升至14%。当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达到10 956亿美元,首次在总量上超过日本,跃居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制造大国。中国制造业的快速成长,从中国制造业的精华部分—中国制造业500强的增长中更能得到显著反映。自2005年中国企业联合会第一次推出“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以来,2005-2008年间,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的营业收入、资产总额、利润总额与进入门槛值分别增长了101.62%、79.45%、133.25%和117.32%,年均增长率分别高达26.33%、21.52%、32.61%和29.52%。2005年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中,宝钢集团、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三家制造业企业首次同时达到世界500强标准,2008年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中,10家企业达到世界500强标准,其中,有5家企业(宝钢集团、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中国五矿集团公司、中国铝业公司)申报并获确认,联想控股有限公司作为中国香港公司申报获得确认,成为大陆第一家进入世界500强的高科技制造业企业。

一、我国制造业当前的存在差距与问题

在看到我国制造业近年来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我们也不能盲目乐观。作为一个发展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同发达国家的先进制造业相比,现阶段我国的制造业在许多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既有表观数据上的,也有深层体制、机制上的,许多差距的存在由来已久,虽然有些差距已经有所缩小,但总体上看,这种差距还是全面和显著的。从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乃至整个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水平看,这种差距体现在以下各方面:

1.制造业企业规模不大。虽然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已在世界上名列第二,但是我国制造业主要是凭借企业数量众多,以量取胜的。以单个企业衡量,我国大部分制造业企业仍然规模较小。许多企业都没有达到行业对规模经济的最低要求。由于目前世界500强中已经没有单独的制造业企业划分了,因此,这里无法把中国制造业500强与世界制造业500强做总体的比较,但从单个企业的对比中,我们仍然能够发现两者在规模上的差距。例如,名列2008年中国制造业500强第一名的宝钢集团有限公司与2008年世界500强中制造业第一名的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相比,前者当年的营业收入、资产总额分别为2277.15亿元人民币与3564.03亿元人民币;而后者相应的数值则为2914.38亿美元与2360.96亿美元。前者的营业收入、资产总额分别为后者的10.69%、20.66%。(注:美元兑换人民币的汇率以2007年12月31日的1美元=7.3046元人民币计算,下同)再以2008年中国企业500强与世界企业500强行业领先者的营业收入比较,在半导体和电子器件领域,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是美国英特尔公司的24.46%;在网络通信设备领域,天津中环电子是芬兰诺基亚公司的19.12%;在计算机、办公设备领域,联想集团是美国惠普公司的16.10%;在烟草行业,上海烟草(集团)公司是美国奥驰亚集团的14.64%;在饮料行业,娃哈哈集团是可口可乐公司的13.53%。由此可见,无论是在传统行业,或是在高技术含量的现代制造业中,我国制造业企业与国外优秀企业相比,都存在着规模上显著差异。

2.劳动生产率及盈利能力不高。同国外企业相比,我国制造业企业仍然存在着劳动生产率较低和盈利能力不强的情况。同样以中国企业500强与世界500强相比,世界企业500强的净利润是中国企业500强的8.4倍;世界企业500强的净资产收益率高出中国企业500强2.09%,虽然差距已有缩小但仍然存在。以人均收入和人均利润来衡量劳动生产率,2008年世界企业500强人均收入43.7万美元,2008年中国企业500强人均收入12.0万美元,世界企业500强人均收入、人均利润是中国企业500强的3.6倍和3.8倍。再从制造业企业来看,汽车及零配件制造业(中国企业18家、世界企业33家)、计算机及零部件制造业(中国企业12家、世界企业11家)与航空航天国防(中国企业6家、世界企业12家)分别进入按营业收入排序的中国企业500强与世界企业500强前15大行业,按照利润看,中国制造业企业在上述三个行业的盈利水平分别是世界企业500强的27.8%、11.4%和11.1%。虽然两边的企业数量有一些差别,但比例值较低反映出中国制造业企业在上述行业的盈利水平。再从单个企业比较看(也能够反映出劳动生产率水平的差距),同样是行业的领军企业,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的利润水平是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9.5%;联想集团是美国惠普公司的4.1%;娃哈哈集团是可口可乐公司的6.8%。由此可见,无论是在传统行业,或是在高技术含量的现代制造业中,我国制造业企业与国外优秀企业相比,利润水平上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从全口径的制造业比较看,有专家计算出,目前中国人均制造业增加值大约为发达国家的1/17。有分析报告把中国制造业这种利润水平不高的增长称为“悲惨式增长”。对广大的中小规模制造企业而言,这种状况甚至还要严重得多。

3.产品质量竞争力不高。如上所述,我国制造业近年来飞速发展的重要秘诀就是实现了以成本为中心的低成本竞争战略,但由于现阶段中国的制造业还处于全球产业链的末端环节,利润率低下,难有足够资金投入研发,以至于在某些行业和企业陷入了低成本竞争与产品质量竞争力不高的恶性循环。近两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了针对制造业各行业的质量竞争力指数,对制造业各个领域的质量标准、技术水平和管理现状进行评估,并对各产业的研发、技术改造能力、核心技术能力、市场适应能力等“发展潜能”进行动态观察和评估。2006年发布的指数显示,全国各个产业平均的QCI指数达到78.98,但是不同产业和区域的质量竞争力发展存在明显的不平衡性。在指数涉及的29个产业中,只有7个产业的QCI高于80这个较好的竞争力水平,其余产业的QCI指标都是60多和70多。指标最高的产业包括通讯设备、计算机和电子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办公用设备制造业和专用设备制造业等,这些QCI指标较高的产业都是竞争激烈且产业技术标准较高的领域。2007年,质量竞争力指数达到80分以上的行业数量达到13个,仍然只占46.4%。QCI指标在各个区域的差别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在31个省市中,2006年大约1/3的省市QCI超过80,这些省份大都处于经济比较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西部省份则远远落后,西藏的QCI仅为68.3,比第一名的江苏低16.19。必须指出的是,其中的部分产品质量问题也与一些大企业有关。近些年,国际上不时传来因有安全问题召回或禁售中国产品的报道。从有毒的宠物食物开始,发展到掺有工业化学物质的牙膏、缺少重要安全性能的轮胎、含有毒细菌的海鲜以及油漆铅含量超标的玩具。所有这些问题累积起来的影响已对“中国制造”的标签造成了一种信任危机。虽然有些报道含有夸大其词的成分,但正值我国试图将更先进和品牌知名度更高的产品推向国际市场之际。我们必须冷静、客观地正视我国产品的质量问题,而不要把所有的问题都一概看做是别人在刻意“从鸡蛋里挑骨头”。

4.传统产业仍占主导地位。中国企业500强与世界企业500强的行业构成有很大区别。因此,从行业分布上即可看出两者在发展阶段及产业结构上的差异。例如,在企业数量和营业收入方面,中国企业500强入围企业集中于制造业(分别占58.6%、40.5%,下同),而世界企业500强集中于服务业(54.2%、53.6%)。在制造业领域,这些差别同样存在。以按照营业收入分别排出中国企业500强和世界企业500强的前15大行业考察,进入前15大行业的中国企业500强的制造业领域见表1。

表1 按营业收入排序的中国企业500强前15大行业%

行业 企业数 营业收入 利润总额

黑色冶金及压延加工业 12.8

10.71 9.30

建筑业 6.46.11 2.36

汽车及零配件制造业 3.64.82 4.17

计算机及零部件制造业

2.42.63 1.36

航空航天国防

1.22.47 1.40

家用电器及零配件制造业 3.22.25 0.76

进入前15大行业的世界企业500强的制造业领域见表2。

表2 按营业收入排序的世界企业500强前15大行业%

行业 公司

营业收入 利润

汽车和零部件 6.6 8.791.78

电子电器设备 3.4 3.882.32

制药 2.4 1.764.95

航天与防务2.4 1.761.49

计算机、办公设备 2.2 1.7 1.41

因此,分别考察有关制造业行业的企业数量、营业收入比重数值(绝对数值比较省去),从主要行业的情况看,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仍然以传统产业占较大比重,而世界500强更多以现代制造业为主。当然,相对于2005年中国制造业500强中,黑色冶金及压延加工业企业60家,占12.0%;建筑业38家,占7.6%,制造业的产业结构也有所调整,但总的来看,近年来在以重化工业为主导的经济高增长的浪潮冲击下,制造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步伐比较缓慢,有时甚至有逆转的倾向。

5.高耗能与污染问题不容忽视。制造业是消耗资源的大户和污染环境源头的主要产业。在现有产业结构与发展模式下,制造业快速发展带来的负面后果就是产生了所谓“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的“三高”现象。特别是我国自2002年开始进入了新一轮的高增长期以来,表现出了明显的重化工业特征。汽车、钢铁、机械等制造业及房地产、煤炭、电力等制造业前向和后向产业的高速发展,既是中国进入重化工业时期的重要标志,也使得上述“三高”现象更为严重。中国的“十五”计划中的绝大部分经济指标都完成得非常好,但是“十五”时期当中没有完成的计划就是控制能源消耗与环境污染。我国制造业的能耗占全国一次能耗的63%,单位产品的能耗高出国际水平20%,全国二氧化碳的排放量67.2%是锅炉,这些都是典型的低水平战略。以耗能大户钢铁工业所为例,目前,我国钢铁工业所用的铁矿石已有50%以上来自进口,全球新增铁矿石量的90%以上用于我国消费。钢铁企业已成为许多地方的主要污染源。环境污染也进一步加剧了资源浪费速度。由于二氧化硫排放大大超过环境自净能力,我国已有约1/3国土遭受酸雨侵蚀。土地荒漠化也日趋严重,目前我国荒漠化土地已达262万平方公里,并且还在以每年约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如此粗放、低效的增长模式显然是难以为继的。据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所预测,中国现有的45种主要矿产资源的储量,能够保证2010年供给的只有24种,能够保证2020年供给的只有6种,其中最短缺的是油、气资源。以石油资源为例,目前中国已探明的石油储量为220亿吨,但可进行工业开采的储量只有65亿吨,人均5吨。与美国年消耗石油总量9亿吨、人均年消费4吨相比,中国人均石油消费量如果达到美国现有水平,即使将目前可开采的全部后备石油开采出来,也只够用1年零3个月。可以预见,今后资源与环境约束将成为我国制造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中国已经成为石油、铁矿石等能源和矿产资源最大进口国之一,国际能源和矿石价格波动将直接影响到国内相关产业的成本与竞争力。第二,国家对能源消耗与环境保护提出了更高要求。《“十一五”规划建议》提出“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基本遏制”。第三,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公众环境意识不断增强,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将面临越来越大的公众压力。

6.制造技术和产品开发能力较弱。我国制造业在技术方面的一个主要弱点就是靠加工组装增长,创新意识不强,研发能力差,关键技术受制于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结构升级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就是依靠外资流入所带来的先进技术设备,而且多以生产线和最终设备为主的格局,对制造业的升级影响就突出地表现为制造业技术依赖进口。权威统计表明,我国制造业技术来源一半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50%)要靠进口,而发达国家均在30%以下,美国和日本则在5%左右;我国工业产品新开发的技术约有70%属于外援性技术;我国每年的发明专利数占世界的比重不到3%,与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以及韩国这样的新兴工业化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在UNDP公布的72个国家技术成就指数中,世界平均值为0.374。排在前10位的美国、日本、韩国、英国分别为0.733、0.698、0.666和0.606;我国为0.299,排在第45位。许多近年来成长迅速的行业与500强企业也存在制造技术和产品开发能力较弱的问题。例如,我国是家用电脑的生产大国和销售大国,但每台我国生产的计算机,从芯片到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完全要靠进口,绝大多数利润被掌握专利技术的跨国公司拿去了,卖一台电脑仅得微利。联想控股有限公司2007年的收入利润率只有1.5%。由于没有专利,号称产量最大的我国DVD生产企业,每年要花10亿元人民币购买专利许可。我国制造业需要从质到量的飞跃,关键是自主知识产权。而正是在这一点上,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甚大。“863计划”开展20年,发表论文4.7万篇,其中专利成果仅2000余项。在有限的国内专利中,缺乏实质控制权的、“非自有”专利的比例非常高。据信息产业部电子知识产权咨询服务中心统计,目前我国发明专利授权量中,来自国外的发明专利授权量约占70%,国内工业企业只占9.1%。由于缺乏自主知识产权,我国生产的手机售价的20%,计算机售价的30%,数控机床售价的20%~40%要向国外专利持有者支付专利费。

创新能力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制造业研发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我国2/3的大中型企业没有自己的研发机构(也有一些企业建立了研究院、博士后流动站),3/4的企业没有科研开发活动,完全依靠照抄或模仿别人的产品。20世纪90年代后期,OECD以研究开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超过3%作为划分高技术产业的标准(国外大企业研发费用一般不低于收入的5%),而我国制造业大类行业中这一比重最高的长期不足1%,虽然自2001年起,这指标已经超过1%,但先进工业国大多在10%以上,差距仍然相当明显。再从表3的2004-2007年中国企业500强及制造业500强R&D经费占销售收入比重看,制造业500强的研发费用一直在稳步上升,且其R&D经费占销售收入比重要高于500强的总体水平,但仍然小于国际上3%~5%的门槛值。2007年研发费用比重还有所下降。尽管比重下降有着其他原因,但这种状况却会制约中国制造业的升级与转型。

表3 中国企业500强及制造业500强R&D经费占销售收入比重 %

年份

2004 2005 2006 2007

500强R&D投入占收入比重 1.20 1.45 1.61 1.32

制造业500强R&D投入比重 1.88 2.29 2.41 2.13

投入大于5%制造业企业比重 9.85 9.5912.8710.71

资料来源:《2005-2008中国企业500强报告》,R&D投入比例按实报企业统计。

7.优质品牌资源缺失。与我国制造业企业近年来的快速成长相比,在塑造品牌,特别是打造世界级品牌上,我国企业一直存在明显的差距。出现这种状况有三个主要原因,一是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实行了多年的计划经济体制,企业当时只作为一个生产车间,无须面对市场,而且在当时短缺经济的背景下,产品供不应求的情况也造成了我国众多企业只顾生产,而品牌意识淡薄。在市场经济的新环境下,许多企业仍然没有适应形势,不能树立起正确的品牌战略意识、及时培养塑造品牌的能力。二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国际产业转移的结果。不少企业(包括一些大企业)都满足于为跨国公司做OEM,挣一点微薄的加工费,同样也不注意培育自身的品牌。三是不少企业缺乏品牌的自我保护意识,有些企业甚至为了眼前利益不惜放弃自己的品牌,将宝贵的无形资源拱手让给对方,痛失长远发展的基础。据统计,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出口商品商标被抢注的有2000多起,造成每年约10亿元的无形资产损失。据统计,在我国每年出口的1600多亿美元的商品中,标有我国自己品牌的商品仅占有1/3,1/3的商品没有品牌,另外有1/3的商品打的是“洋品牌”,大量的利润流入国外经销商和代理商的腰包。

这里有两个重要的品牌排行榜可以说明中国企业的品牌状况。一是世界品牌实验室(WBL)自2004年起开始独家编制《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2004年中国企业只有海尔一家企业入围,名列第95位,2005年有4个中国本土品牌入选:海尔排名第89位,联想排名第148位,央视排名第341位,长虹排名第477位。2007年入选世界品牌500强中国企业总数达到12个,分别是:海尔、联想、CCTV、长虹、中国移动、中国中铁、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人寿、中国国际航空、中国石化和国家电网。其中中国移动、中央电视台和海尔位列前100名。相比之下,美国拥有500强中的247席,接近一半;法国以47个品牌占总榜9.4%,位居第2位;日本以43个品牌占据总榜8.6%的席位排名第3位。二是美国《商业周刊》每年都推选出《全球最具价值品牌百强》榜单,从2004-2007年,中国企业无一闯关进入《全球最具价值品牌百强》排行榜。究其原因,是因为《商业周刊》的入围标准更严格。但凡入选世界最具价值品牌的企业,其品牌价值必须超过10亿美金,同时至少有1/3的销售收入来自海外市场,并有公开的营销和财务数据。包括海尔和联想在内的不少国内著名企业虽然价值品牌已经超过门槛值,但在海外市场收入比例上均难以达标。从2008年中国制造业500强的数据上也能看到这点。在填报境外收入所占比例的204家企业中,超过30%的只有53家,而且相当比例的是外资企业。一些知名的制造业企业,如宝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海外收入都没有超过30%。优质品牌资源缺失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制造业企业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产品升级换代与走向国际市场。因此,这也是我国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所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

8.装备制造业发展严重滞后。虽然我国制造业已经发展到了资金技术密集产业阶段,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制造业仍处于大而不强的状态,核心制造业仍偏弱,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装备制造业竞争力不强,不能对制造业发展给予有力支撑。装备制造业是各个工业化或后工业化国家的主导产业,被认为是国家工业化、现代化建设的“发动机”,或称为“工业之母”。在工业化进程中,制造业结构应适度“重型化”,提高重型制造业在整个制造业中的比重,特别是提高装备制造业的比重和技术水平,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技术装备。但是目前我国装备制造业占整个制造业的比重还不到30%,比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低5%以上,远低于美国的41.9%、日本的43.6%、德国的46.4%。再从反映中国制造业最高水平的中国制造业500强的情况看,2007年中国制造业500强中,装备制造业企业的数量、销售收入和利润分别占整个中国制造业500强总量的21%、25.42%、24.59%,基本上与总体情况持平。这些数值仍然低于上述美国、日本、德国的水平。由于装备制造业的落后,近些年我国进口的各种基础设备价值大致占中国进口总值的50%,设备投资的2/3依赖进口,其中光纤制造设备的100%,发电设备的90%,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设备的85%,石油化工设备的80%,轿车工业设备、数控机床、纺织机械、胶印设备的70%来自于进口产品。目前,我国每年制造超过500万辆小轿车,但绝大部分车型都不是中国设计的,整车设计能力尤其落后。在大型飞机、大型医疗、光纤设备等领域,中国基本没有制造能力,主要靠全盘进口。中国民航现有1000多架大型飞机,全部是从外国进口的。到2020年,还需大约1700架大型飞机,每架售价大约7000万美元,需要耗资1000多亿美元。美国有一个直升机制造公司,其零部件来自全球各地,但最核心的发动机、主螺旋桨和尾部发动机都是自己制造,中国只造了一个尾翼。当前,世界制造业的发展已呈现出四大趋势:绿色制造、极端制造业、制造业与高新技术广泛融合,以及信息技术融入传统制造业;而我国却远远落在了后边。

二、促进我国制造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制造业被称为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石。考察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进程,几乎所有经济大国都是借助制造业崛起的。从第一个世界级大国英国,到当今世界的唯一超级大国美国,从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德国到创造第一个东亚增长奇迹的日本,无一不是靠制造业崛起的。即使后来者如亚洲四小龙、东盟诸国,也同样是靠制造业的强劲扩张提升自己的国际地位的。而与此相对应,一些经济大国所以未能创造新的辉煌,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制造业的竞争力不再像其强大时那么强大。新加坡《联合早报》曾经写到:“我国不能放弃制造业,而且还必须设法维持它在国内生产总值所占的一定比例,目前是四分之一;即使大力发展服务业,也不能放弃制造业。这个问题其实根本不必争论,即使还有人要争论,未来的争论点,应该是怎样让制造业继续有立足之地。”因此,在经济发展的战略产业选择上,我国应当毫不犹豫地把提升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作为一个重要的发展战略,采取多种措施,坚决把制造业做大做强,由“中国制造”跃升为“中国创造”,这是实现经济强国梦想的必由之路。

当前,我国制造企业的发展既面临着难得的机遇,更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从机遇方面看,改革开放以来制造企业持续高速增长已给未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国的工业化尚未完成,国内市场巨大的需求是制造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我国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将长期存在。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产业的转移也会加快我国制造业提高技术、管理水平的步伐。从挑战方面看,一是国内制造企业以低端、低价格产品开拓国际市场的传统模式亟待改变,迫切需要企业创新技术和观念,更多地借助高质量、高技术产品参与国际竞争;二是发展中国家与我国的产业和贸易结构具有较强的相似性,同质化竞争日益激烈;三是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出于政治和经济利益考虑,不断出台新的贸易法规、技术壁垒;四是国内竞争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的趋势更加明显;五是中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面临能源与资源供给日渐紧张的压力,企业节能减排、环保形势更加紧迫。石油价格的持续攀升、人民币升值与劳动力工资上升等因素都给制造企业带来了明显的成本向上的压力。

应该说,我国制造业由传统模式向高级制造业转型,是一个十分痛苦,但却是发展过程中无法逾越,而不得不经历的一个阶段。历史上,美国、日本等世界制造业大国,也包括后来的“亚洲四小”相继经历了这个过程的洗礼与考验,并最终取得了成功。英国《金融时报》2007年曾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制造国。当然,这仅仅是一种可能,制造业头号大国的地位是需要靠艰苦的努力才能获得。作为后起成长的国家,我国一定要善于利用后发的学习优势,分享发达经济体的经验,以尽可能小的代价加速中国制造业转型。振兴我国制造业的长期战略应当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既包括企业层面的,也包括产业层面的,同时还需要政府方面产业政策的支持。三者需要相互配合、协同作用。许多建议对策并不是第一次提出,虽然是“老生常谈”,但是还需要继续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方可收到足量的累计效果。

(一)以开展自主创新作为转型的首要环节。

现在,几乎所有企业都会认可,只有依靠自主创新,企业才会在结构调整中实现健康、持久发展。但是,企业必须有一个正确的自主创新战略,才能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1.持续加大投入与优化支出结构。从国内外优秀企业成长的经验看,企业在推行自主创新过程中,不断地加大研发投入是其第一要素。毫无疑问,加大研发投入是企业进行自主创新最重要的物质保证,否则,一切都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无从谈起。2006年7月,科技部、国务院国资委、全国总工会三部门联合启动了创新型企业的试点工作。经过两年的试点工作,在最终形成的评价创新型企业的指标体系中,研发经费强度被列为四个指标之首,充分凸显出该指标的极端重要性。再从我国在技术密集型产业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看,首先体现出的即是投入强度的差距。资料显示,我国技术密集型行业R&D经费内部支出占工业总产值比例最高的两个行业是:医药制造业和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但国内在这两个行业的投入水平却远低于OECD国家的平均水平,许多国家和地区高技术产业这个比例甚至超过10%。前面谈到中国制造业500强的研发投入水平也未达到国际门槛水平。因此,国内企业首先要做的就是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总体来看,我国经济规模、出口能力已经位居世界前列,沿海地区人均GDP已经达到3000美元,部分地区超过了5000美元,不少企业已经积累起较为雄厚的物质基础,因此,我国已经具备了充分的实力来增加技术开发投入(OECD称,在研发支出方面,中国于2006年取代日本,位居全球第2位,仅次于美国),而且要实现赶超目标的话,前期的投入还应当大大高于国际平均水平,如同韩国企业做的那样。

在加大研发投入的前提下,宏观上还要考虑优化支出结构。其一是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中,调节引进、消化、吸收的经费比例分配,我国目前工业企业引进技术和消化、吸收费用的比例是1:0.06,而韩国、日本企业的这一比例则是1:5到1:8,这说明我国还需要加大引进技术后消化、吸收的费用,才能真正形成自己的生产能力和竞争力。其二是科技资源在企业与科研单位、大专院校之间的配置问题。我国现在的科技投入用于企业的比例比较低,经济发达国家的科技投入大约有30%用于扶持企业,我国科技投入有90%以上用于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这也有中国自己的特殊情况。未来科技资源要向企业大力倾斜,要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联合,逐步形成以企业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广泛参与,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产、学、研联合研发机制。

2.对外引进与自主研发相结合。当前,一定要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来思考中国制造业的竞争策略。从我国制造业目前所处的阶段和水平看,在制造业的结构升级中,把对外引进与自主研发相结合是一个最佳的选择。一方面,我国制造业总体上与国际先进制造业相比,还存在明显的差距。对于发达国家已经研制成熟的产品和技术,我们完全可以直接引进、采用,从而降低我国的开发费用,缩短赶超发达国家的时间。日本和韩国在制造业领域的发展经验业已说明了这点。现在世界已经进入到全球制造的时代,国际产业的转移和转型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世界制造业的资源正在全球范围内寻求优化配置,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以及信息网络化的支撑下突破了国界在流动。我国制造业完全可以继续借力这一趋势,利用全球化、专业化的分工来快速提升国际竞争力。随着制造业FDI的快速增长,跨国公司的制造环节乃至研发环节开始以惊人的速度和规模向我国转移。世界500强企业有450家以上已经进入中国,其中又有相当比例的企业在我国设立研发机构。这为我国制造业企业加速提升技术进步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另一方面,我国不能将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希望完全寄托于跨国公司。目前,跨国公司进入中国的战略目的是更有效地占领国内市场,而不是将核心技术和技术创新中心转移到国内来培养竞争对手。因此,跨国公司一般都对中国实行技术保密,或尽量输出过时技术与产品。跨国公司的进入还会对相同领域的国内企业产生显著的挤出效应,产业间及产业内垂直分工的结构特征将成为常态。根据对上海和江苏两地的医药、通信及计算机设备、仪器仪表等3大高技术产业的调查显示,3个产业增加值中,外资所占比重分别高达86.4%和80.7%,但其R&D投入强度却分别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73.2%和54.5%。由此来看,一味依靠吸引跨国公司投资来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不仅无助于提高工业运行的科技含量和集约化水平,还将窒息国内企业的发展空间。主要核心技术过于依赖外国进口,还会对我国经济安全构成威胁。根据日本的成长经验,引进国外技术的过程是效用边际递减的,即越到后来阶段,双方技术领域的差距逐渐缩小,引进国愈发需要靠自主研发解决技术进步与新开发的问题。因此,我国制造业企业需要改变吸引外资的模式,加强能力建设,在吸引外资的同时,注意引进先进适用技术,引进技术的同时注意消化、吸收,增强自主开发能力,把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同集成创新、原始创新相结合,营造自主创新的技术平台,逐步改变对国外技术依赖度过高的现状,使我们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地位,由垂直分工走向水平分工;由优惠吸引外资模式向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过渡,提高我们的国际分工地位和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3.技术战略与品牌、市场战略结合。需要强调的是,自主创新并非是一个纯粹的技术概念。自主创新只是手段,而不是最终的目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不仅仅体现在科研水平和技术能力的提高上,更重要的是要体现在企业和产业竞争力的提高上。当前在技术战略方面,业界和政府都给予了高度重视,战略清晰,措施有力,但仅仅做到这一步还远未实现企业自主创新的目标。企业必须沿着研究能力——开发成果——各种生产方式——一种稳定的生产能力——产品的销售能力——企业竞争能力的一个个环节依次实现每一次转换。目前,一些国内企业非常重视研发,但其技术战略与品牌及市场扩展战略是脱节的“两张皮”,最终造成企业的规模和市场营销能力难以完全消化高额研发投入带来的固定成本分摊。因为重要的研发投入需要在成本中分摊,继而会影响边际成本和价格决策。调查显示,一些在全球很有影响力的跨国公司在确定是否针对中国的市场体系独立开展有针对性的产品研发方面也非常慎重,主要考虑的也是成本是否足以被在中国销售的产品分摊。如何使品牌战略和市场扩展战略有机结合起来,是当前支持自主创新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不能忽略一个企业市场扩展的问题,也不能忽略一个品牌最后形成的问题。在全球有竞争力或有科技竞争力的国家,能够离开产品这个载体而独立存在的技术并不多。所以从普遍性的角度来看,应该把技术战略、品牌战略和市场扩展战略有机地结合起来,最终实现由研究能力向研究成果、生产方式、稳定的生产能力乃至销售能力、企业竞争力的转变。

(二)以低成本战略实现扩张升级。

众所周知,我国制造业之所以能够在不太长的时间内实现规模的快速扩张,凭借的就是因劳动力成本等生产要素低而产生的低成本优势。从目前的情况看,我国制造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行业还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低端部分。当今,世界经济格局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由于金融资本和人力资本在全球的流动性,任何技术创新所能带来的模仿壁垒和垄断利润都在快速降低,竞争不断“同质化”让低成本成为任何企业参与竞争的必要条件。因此,控制成本成为决定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未来我国制造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仍然需要保持低成本的竞争优势。尽管劳动力低成本的优势在一定时期内依然存在,但是中国制造业不能只靠低价格的劳动力来维持低成本优势,而需要靠正确的战略方针、管理手段,靠整合资源来实现低成本发展。

1.严格管理措施控制成本。企业要从严格管理入手,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把控制成本工作落到实处。一是建立严格的成本管理核算体系,实施全员成本管理责任制。根据从严控制成本费用支出的要求,确定工作重点,细化工作目标,分解工作任务,规范管理流程、工作程序以及明确每一名员工的成本管理职责、指标,并通过严格考核、兑现奖惩来抓好责任落实。二是实施精细化管理,加强重点部位、关键环节的降本增效工作,进一步降低可控费用支出。要加大重要资源的统筹安排、重要物资和服务的集中采购力度,并从采购、运输、使用全过程加强管理。要加强资本性支出的控制,已经实施的投资项目要从严从紧控制支出,加快进度,尽快达产达效。要加强人工成本的控制,坚持薪酬和业绩紧密挂钩,确实需要提高工资水准的,要尽量向关键岗位和技术骨干倾斜。三是向国内外先进企业看齐,大力开展对标管理。要以行业先进指标为目标,制定比较成本管理办法,提出对标管理方案,抓好技术经济指标的优化工作,通过持续改进,不断提高降低成本、增加效益的水平。

2.以创新求得低成本发展。创新不仅可以开拓市场,还可以低成本的进行。目前,许多中国企业已经开始确立创新带来的成本优势,它们以低成本的方式进行技术创新,又以技术创新的方式降低成本——这种“低成本创新”将成为未来全球竞争的核心。虽然自主创新已成为国家的战略,但总体来看,中国许多企业目前与原创基础技术还有较大距离,通过应用型技术的创新实现性价比飞跃是当前更为现实的途径。

(1)整合创新,创造性地满足客户需求。中国企业未来一个很好的发展机会,在于运用整合创新的战略占领市场。所聚集的行业往往具备以下特点:中等技术难度、技术相对密集、应用型研发、中等劳动力(主要是熟练技工)密集、中等资金要求。中国企业可以利用中国市场物美价廉的研发能力,迅速改进技术,同时利用中国的人力成本和大规模制造的优势,把产品价格大幅度降低。而产品价格大幅度降低往往会吸引新的用户,使得市场规模迅速壮大,由此进一步发挥大规模制造的优势。中国企业在中低端市场做到足够大的规模之后,继而可以在相对标准化的平台上,用模块化的方式做大规模定制,把这些原本隔离的细分市场逐步打通,最后一网打尽。由于大规模定制可以共享研发平台、技术平台、制造平台和营销,其成本优势是竞争对手无法想象的。这将从根本上改变全球产业竞争的基础。同时,这样的战略可以和并购很好地结合起来。

(2)流程创新,创造性地利用成熟的技术。这一战略的核心在于如何创造新的利用成熟技术,在生产流程方面进行创新。比亚迪是一个经典案例,它最大的特点是在资本不足的劣势下,利用流程改造,把手机电池制造这一资本密集型的产业变成了劳动密集型产业,最大限度地将技术与中国的比较优势—劳动力结合,获得了外国竞争对手难以企及的成本优势。对于那些生产线可以做到半自动化的机械制造类企业来说,这种创新方式能够带来很大的竞争优势。这种趋势在越来越多的行业都可看到,比如液晶显示屏封装、风能设备组装等。它是把一条生产线分解成很多环节,核心环节用自动化控制,其他环节由人工完成。这种战略也是中国装备工业整体较弱的情况下的现实选择。但是,它反过来又能促进装备工业的升级。因为被分解后的生产线往往技术难度要低很多,可以较快实现本地化生产。当本地的设备制造厂家能力得到提升后,又能配合客户的需求,不断升级换代,最后提供性价比大大优于原来生产线的配套设备。这种螺旋式上升的良性循环是中国制造业整体能力不断提升的典型发展路径。

(三)做好紧缩环境下的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是企业经营过程中永恒的话题,特别是对大企业而言,由于其跨行业、跨地域,甚至跨国界的特点,在当今经济全球化、“蝴蝶效应”频发的情况下,中国企业处在一个风险高升和剧烈变动的世界。“风险”已经成为每个企业经营都不可回避的问题。特别是进入2008年以来,一直处于经济周期上升期的中国经济已经显现出运行的拐点,宏观经济运行有所回落,但通货膨胀率明显上升,与此同时,企业劳动力、土地、能源成本增加,资源环境约束加大。与前几年宏观经济高企时“顺风顺水”的环境相比,大企业的发展面临着严峻考验。我国企业要做好在经济下行时长期经营的准备。对中国制造业来说,现在这个阶段,就像鲤鱼跳龙门,风险和机遇总是并存的。越是在形势严峻的时候,就越考验企业的“内功”,才越能显示出优秀企业的水平。所谓“疾风知劲草,路遥知马力”。企业应当理性、冷静地面对客观形势,按照市场规律办事,进行风险管理。

1.从严从紧控制投资。投资方向的正确与否直接决定着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在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下,非理性投资、超能力投资、非主业投资,都会增加企业的经营风险。企业要审时度势,按照市场规律办事,进一步加强投资管理。一是严格控制投资规模。投资规模应与企业经济承受能力相适应,年度投资安排和具体投资项目必须落实自有资金,企业投资规模要控制在合理负债率之内,自有资金比例原则上不应低于40%。二是要坚持突出主业,坚决调整核减不必要的投资项目。严格控制非主业投资和高风险领域投资活动,将有限资源管好、用好。投资规模偏大、资产负债率高的企业,要对建设项目进行清理排队,对尚未开工的项目,要重新评估资金筹措能力和市场前景,对市场前景不明确、资金不落实、不确定因素多、潜在风险大的投资项目要坚决调下来。对已启动的重点项目要做好资金平衡与落实工作。三是建立健全统一规范的内部投资管理制度,严格投资项目管理的流程控制。企业重大投资项目,要委托有相应资质的专业咨询机构组织专家论证,要由企业董事会或总经理办公会进行专题研究,提出决策建议。母公司(或集团总部)要提高对投资项目的监控力度,有效遏制子公司的盲目投资倾向。要引入项目动态管理等现代管理手段,建立和完善投资项目后评价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

2.严格控制并购重组。近年来,一些企业的扩张冲动很强,有的不顾自身能力进行兼并扩张,使风险不断放大,最终甚至被并购所累,危及自身的生存,如德隆、三九、澳柯玛案例所显示的那样。因此,企业的并购重组一定要吸取“前车之鉴”的教训。当前环境下,企业的并购重组要围绕主业进行,要向主业集中。在具体操作中,要围绕主业搞调整,做强主业搞重组。一是严格控制并购重组。不符合主业投资方向的坚决不准搞,超出自身投资能力的坚决不许搞,投资回报率太低的坚决不能搞。二是要在企业战略规划的主导下进行,把前期准备工作做深、做细。三是要对并购对象进行全过程跟踪,认真搞好尽职调查,聘请中介机构进行法律、财务、风险防范等方面的咨询、评价。四是对并购后新企业的战略调整、组织架构建设、业务流程调整再造、资源合理配置及企业文化融合等要做到妥善谋划和安排。要注意发挥企业在境外并购重组中的协同效应,加强境外投资管理方面各类人才的培养和使用。

3.高度重视资金管理。自国家实施从紧货币政策以来,资金头寸趋紧,融资难度和融资成本显著上升。在此紧缩环境下,企业要高度重视资金管理,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财务风险。一是加强现金流量管理,做好资金筹划工作。要加强现金流量分析,细化资金计划,尽早落实资金来源,谋求长期动态的资金平衡。二是积极创新融资方式,努力寻求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要组合应用各类金融产品和融资工具,优化融资结构,降低资金成本。三是进一步加强资金集中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要充分发挥集团财务公司和结算中心在集团内部资金融通上的平台作用,挖掘内部潜力,盘活沉淀资金。四是加强资金预算控制,尽力压缩资金支出规模。要根据资金供给状况及时调整支出预算,严格控制预算外支出,根据轻重缓急合理安排资金,适当压缩可控费用支出,严格控制短贷长投、短钱长用。五是加强预警监测,防范财务风险。要建立风险预警监测机制,密切关注上下游产业现状,监测、评估重要客户的资信水平与支付能力,及时跟踪了解被担保方财务状况,严格控制对集团外企业提供担保;密切关注子企业资金状况。

(四)以信息化助推制造业。

党的十六大发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号召。所谓信息化,就是在工业化过程中加快信息高科技发展并使其产业化,以此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近几十年来,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已改变了人们几千年来形成的信息传递方式、人际间的沟通方式和社会管理的组织方式。尽管我国制造业有着庞大的国内市场、低成本要素及良好的配套生产设施等优势,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进一步加快,这种优势将面临挑战,未来要提高制造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能力,就需要以信息化作为推动我国制造业向前发展的重要动力。制造业信息化首先是一场技术革命,从市场角度来讲是指企业提高竞争力、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的响应速度。其次是一场管理革命,而管理正是中国制造业企业同世界同行竞争的关键。未来制造业转型要利用信息化的技术工具贯彻先进的精益管理思想,对制造企业进行改造,实现协同高效、高技术附加值、低能耗、低污染的模式成为其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这将是中国制造业可借鉴的发展经验。

企业在推进信息化时要注意:一是要以产品数据的标准化为基础,即自下而上的数据要准确翔实。二是在生产数据标准化的基础上,企业内外部生产、销售、服务及管理网络要实现信息集成与共享。这里,单个的设备往往会成为企业的“信息孤岛”,得不到很好的利用,从而造成产能的浪费。另外,制造型企业的销售和服务网络往往遍及全国,如何将各地的资源和信息整合统一起来是企业发展壮大的难点所在。特别是在产品种类复杂的制造行业,真实可靠的产品数据和规范化的工作流程可以有效地避免工作中由于人为的失误而造成的巨额经济损失。正是由于现代制造业具有产品工艺复杂、需求种类多样的特点,才使得这个领域的信息化建设显得尤为迫切。三是制造企业的IT投入应更趋理性化、合理化,信息化一定要适应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发展的需要,并非最昂贵、最高级的设备对企业一定是最好的。整体化的信息化解决方案能帮助企业理顺业务流程,降低生产成本和运营风险,从而更好地适应用户需求,具有更具潜力的市场竞争力和发展前途。当前,在企业信息化的浪潮中,制造业信息化已成为排头先锋。统计数据表明,生产制造型ERP市场增速明显快于ERP总体市场。2006年,泛ERP或管理软件整体增幅为18.5%,而生产制造型ERP软件需求增长是23%,远远高于整体市场的增幅。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机遇期,是制造业升级、跨越的关键阶段。《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大力推动制造业信息化”,“大幅度提高产品档次、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全面提升制造业整体水平”。针对我国制造业提升产品开发和经营管理能力,实现企业协作以及促进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发展的需求,国家需要继续攻克制造业信息化集成关键技术,开发专业应用软件,实施面向集团企业和骨干企业的数字化设计、制造和管理集成应用示范,建立支持中小企业业务协作和区域资源服务的公共服务平台,以增强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五)装备业与服务业的有力支撑。

著名战略管理大师迈克尔·波特在其名著《国家竞争力》中提出了“钻石理论”,该理论认为,一个产业结构演进的重要的动力因素是需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相关产业的支持。因此,从产业层面看,由于制造业与装备业与服务业之间存在的关联性,制造业的转型升级离不开装备业与服务业的强力支持。

1.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的基础性产业。它覆盖了机械、电子、武器弹药制造业中生产投资类产品的全部企业。我国装备制造业落后的核心是总体技术水平不高,产品技术含量低。由于缺乏具有系统设计、系统成套和工程总承包能力的制造业企业,导致大量成套设备不得不依靠进口。因此,振兴制造业需要把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作为提升制造业竞争力的关键,把振兴装备制造业作为制造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核心内容。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有三个重点:一是大力发展重大先进的基础机械,即制造装备的装备——工业“母机”,包括大型、精密、高速数控装备和数控系统及功能部件,改变大型、高精度数控机床大部分依赖进口的现状,满足机械、航空航天等工业发展的需要;二是重要的机械、电子基础件,主要是先进的液压、气动、轴承、密封、模具、刀具、低压电器、微电子和电力电子器件、仪器仪表及自动化控制系统;三是提高成套设备比重。国民经济各部门所需的重大成套技术装备,如矿产资源的井采及露天开采设备,大型火电、水电、核电的成套设备,石油化工、煤化工、盐化工的成套设备,黑色和有色金属冶炼轧制成套设备,航空、铁路、公路及航运等所需的先进交通运输设备,污水、垃圾及大型烟道气净化处理等大型环保设备,大江大河治理、隧道挖掘、输水输气等大型工程所需的成套设备,工程机械成套设备等。

政府要支持装备制造业振兴战略的实施,首先制定鼓励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激励措施,如利用设备加速折旧、提供国产设备的买方信贷或卖方信贷,技术改造贴息等,促进国产装备市场的形成和壮大。其次是鼓励民营企业发展装备制造业,消除当前在很多装备制造业领域对于民营经济进入仍存在许多障碍,例如在政府投资的重大工程中应予民营企业公正的对待。自2006年6月《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出台以来,我国振兴装备制造业已经有了可喜的进展。

2.着力推进现代服务业。当前,我国已经成为制造大国,许多重要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但制造业仍然存在着竞争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一个有效的解决途径就是着力推进现代服务业,实现现代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互动发展。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是现代产业演进的客观趋势。大力发展以生产性服务业为重心的现代服务业是工业化中后期产业发展的规律性要求。世界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表明,当工业化进程由中期向后期迈进的时候,服务业占GDP比重会超过制造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从制造业发展看,服务化趋势日益显现,制造业内部逐渐由以制造为中心转向以服务为中心;从服务业发展看,正加速向现代制造业生产的前期研发、中期设计、融资和后期信息反馈等全过程渗透,生产性服务扩大,金融、风险投资、物流、设计、制造技术等专业中介服务成为新兴服务业,为制造业发展提供更多支持。服务在制造业价值链中的增值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借力现代服务业正成为制造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商品竞争力的关键手段。当前,跨国公司在加速制造业生产转移的同时,已启动向我国现代服务业领域的市场扩张。我国制造业部分行业和企业也在进行有益的尝试。例如汽车行业在引进先进营销方式的同时,加强了品牌专营店、营销和维修网络系统的建设。

推进现代服务业,第一,要放松服务业的管制和市场准入限制,允许更多民营企业、私人企业和个体经营者进入各类服务性行业,并对新建和新进入企业提供税收和融资等优惠政策支持。第二,要明确目标,树立正确的产业观念。从改革体制、加大投入、完善政策等方面,鼓励和支持服务业加快发展,尤其要发展物流、金融、信息、咨询、旅游、社区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充分发挥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所产生的聚集效应和乘数效应。目前可重点考虑是通过发展有市场需求的消费服务业和中低端的生产者服务业,为出口制造业释放的劳动者提供就业岗位。第三,要加强对制造业和现代制造服务业企业的技术指导、业务帮助和咨询服务。第四,要积极引导制造企业高度重视发展现代服务业,自觉加大这方面的资金、人力和技术投入,加强相应的市场开拓,强化现代服务业低成本、高质量的竞争意识,不断增强自主发展的主动权。第五,大力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服务业人才。

2007年3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按照“十一五”规划的目标,到2010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比2005年提高3个百分点。目前,国内制造业发达的地区都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例如,广东省早在2005年在全国率先以省政府文件形式明确出台《关于加快广东省服务业发展和改革的意见》,上海市在2008年年初发布了《上海服务业重点支持目录》与《上海产业发展重点支持目录》。

(六)政府适当的政策支持。

根据波特的“钻石理论”,一个国家产业竞争力的关键是该国能否有效地形成竞争性环境和推动创新,而在竞争性环境的构成中,政府的产业政策及其他相关政策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前面涉及的自主创新、发展装备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推进信息化等均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支持。自日本、韩国的赶超经验在国际上流传开以来,人们(特别是政府)普遍更愿意相信产业政策对推动一个国家产业的发展定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尽管从全世界范围内看,产业政策失败的案例远大于成功的案例。其实这中间一个关键之处就是政府如何恰如其分地行使权力和发挥作用。政府必须懂得何时是“狮子”,何时做“狐狸”。全面来看,政府在推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应该是多方面、不同程度与层次的。

1.宏观上政策指引。政府的作用首先是宏观上的政策指引、导向与支持。中国要成为世界制造业强国,在提升制造业上必须有所为、有所不为。哪些行业是需要重点支持发展的,哪些行业是要逐步淡出的,哪些地区适合于发展为制造业集中地等都需要政府(也包括地方政府)站在宏观的角度通盘考虑,予以规划、指导。如近年来国家发改委多次发表《产业投资指南》与《外商产业投资指南》。针对自主创新问题,2005年12月《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颁布,提出把自主创新作为未来科技发展指导方针的核心思想;把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作为一条主线,并在科技体制改革、科技投入、扩大开放等很多方面都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政策。再比如,大企业是一个国家经济综合实力的象征,但培育大企业不单是企业行为,需要政府的强力有效介入。2001年9月,原国家经贸委等八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的指导意见》,对建设一批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的优势企业给予明确的指引及有力的政策支持。

2.政府和企业互动。在政策执行中,政府和企业需要良性互动,才会使政策执行产生预期的效果。这一点在企业推进自主技术上最能说明问题。增强自主技术创新能力需要建立共性技术平台,以弥补我国工业企业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的不足。这恰好需要政府和企业的合作。一方面设立国家级企业自主创新基金,支持重大产业关键技术和重大装备技术的研究开发,建设若干个先进制造技术国家实验室和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另一方面,企业要形成一支高水平、精干的研究队伍,重点承担产业原创性技术、共性技术及战略性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从世界各国的情况看,技术创新中企业和政府互动的例子很多。如通过对军工科技的支持和军工技术转向民用来带动技术进步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大批的军工技术转向民用,带动了高科技企业的发展,同时也带动了科学理论的创新。第二种是政府直接兴办一些对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有重大带动意义的工程,如日本的很多重大项目都由政府和大企业合作完成。

3.强制推动执行。有些政策执行尽管从全局和长期看,对企业和整个经济都是有益的,但企业站在微观效益的角度,考虑短期成本因素可能不愿意执行,此时政府就必须从宏观经济管理者的角度出发强制推动执行。在这方面,“节能减排”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十五”时期我国工业增长结构出现了与“九五”时期完全不同的新特点,即资源密集型的重化工业高速增长,这是我国工业化进程中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但目前粗放式重化工业增长给我国资源环境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为了在当前我国资源环境约束条件下,继续推进重化工业进程,国家出台了一系列“节能减排”的宏观调控政策,如实施差别税率、出口许可证管理、加征出口关税等。这些政策明显加强了对钢铁、煤炭、发电、化工等高能耗产业的调控力度。国家发改委的领导在公开场合表示要坚决落实“节能减排”目标,并与各省市签署责任状。一些省市的领导甚至公开表示“节能减排不达标就下台”,显示了坚决落实“节能减排”的决心,也表明这些政策属于要强制执行的(此条也属于政府和企业互动范畴,但此处更强调强制执行)。

标签:;  ;  ;  ;  ;  ;  

从2008年中国制造业500强看中国制造业的差距与成长路径_中国制造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