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背景下普通高校公共体育篮球选项课程的教学论文

“健康中国”背景下普通高校公共体育篮球选项课程的教学论文

“健康中国”背景下普通高校公共体育篮球选项课程的教学

潘宁 宋忠良

(中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 湖北武汉 430074)

摘 要: 为了有效地发现教学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高校篮球选项课程改革方案,笔者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后,通过专家访谈与直接观察法,运用逻辑分析与归纳法围绕“健康中国”战略对普通高校公共体育篮球选项课程存在的不足进行探讨,并提出了相应改革与发展的探索路径,认为需进一步完善与优化“三自主”选课形式,教师在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并注重自身水平能力提高的同时,应在篮球课程中创新性地尝试多元化教学模式的思路,以期为今后普通高校公共体育篮球选项课的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健康中国 普通高校 公共体育 篮球选项课 教学理念 教学模式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健康中国”的重大发展战略,2016年8月26日由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目标更加清晰、路径更加准确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1]。同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其中有多个章节的内容如:提出将健康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把健康教育作为所有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构建相关学科教学与教育活动相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外实践相结合;普及科学健身知识和健身方法;加大心理健康科普宣传力度,提升心理健康素养;实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培育青少年体育爱好,基本实现青少年熟练掌握1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确保学生校内每天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h等方面[2],都对学校体育健康工作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为今后学校体育的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通过公共体育篮球选项课程,构建课堂向课外延伸的方式进一步向大学生群体普及和推广篮球文化,传授篮球锻炼的知识、方法,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素养,使他们熟练掌握篮球的基本技术、技能形成终身体育的习惯,并以此来促进“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因此,针对普通高校公共体育篮球选项课程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

经过20余年的发展,目前天然气发电已在我国发电行业占有一席之地,其低污染、高效率、启停灵活等优势日益得到业内认同。虽然目前还面临着气价波动、运维费用高等问题,但预计在“十三五”及以后一段时期,天然气发电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1 普通高校公共体育篮球选项课程存在的不足

1.1 学生身体素质呈现显著差异,给篮球教学带来困难

目前,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已经形成了大学一年级必修二年级选项,较为统一化的课程体系。随着近几年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学生“三自主选择”的上课方式——自主选择上课时间、自主选择上课老师以及自主选择运动项目内容已基本完全实现,大学公共体育篮球选项课也是为大学二年级选择篮球运动项目作为教学内容的非体育类专业学生而专门开设的课程,一般开设时长为1学年,分为上、下学期。其主要的目的就是通过公共体育篮球选项课程的学习,培养普通大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与技能特长,同时磨练他们的意志品质,增强合作与交往能力,使他们掌握篮球运动项目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有效的锻炼方法,养成良好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由于近十多年来高校招生规模持续增长,特别是综合类普通高校的生源来自于全国不同地域,不同的成长环境,不同的文化背景,也导致学生身体素质的差异性非常显著,要让所有篮球选项课的大学生在1年内熟练的掌握篮球技能,使得公共体育篮球选项课的教学面临极大的困难。

1.2 对篮球运动认识不深,选课较为盲从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2年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等部门联合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意见》指出实施好体育课程和课外体育活动,在校学生应学会至少两项终身受益的体育锻炼项目。但实际面临的情况,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在初、高中阶段由于应试压力,体育课程经常被主课占用,学生的运动能力差,对篮球运动认识不深,技术基础薄弱,不了解篮球规则。在与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的过程中了解到,由于大学二年级开设的体育选项课种类较多,一些在室内上课,风吹日晒较少,鲜有身体对抗的新兴体育项目,如羽毛球、跆拳道、形体、健美操和游泳等课程,对于初、高中阶段并没有形成体育特长的学生来说就显得趋之若鹜。传统的三大球类,除非学生平时较多关注与爱好这些运动项目,并初步掌握一些技术、技能,主观意愿去选择的人数并不多。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苏州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走出了一条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协调发展为底色、以先行先试为特质、以开发区建设为窗口、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开放之路,实现了“农转工”“内转外”的历史性跨越,正在推动“量转质”的历史性转变。在这一过程中,苏州不断弘扬“张家港精神”“昆山之路”“园区经验”这“三大法宝”,融成了昂扬斗志、催人奋进的新时代苏州精神,为改革发展注入了不竭动力和永恒活力。

1.3 教师的教学理念陈旧,缺乏对学生人文心理关怀

目前大学公共体育课普遍采用技能传授式的体育教学模式,其教学指导思想还是停留在强调学生学习和掌握篮球的技术、技能上面,教学目标以教师的讲解示范和纠错为主,学生模仿进行练习,通过反复的身体练习达到掌握篮球的技术、技能及发展身体素质的目的。教师如果缺少创新和开拓的精神,从一而终地选择单一的技能传授式教学模式,随着课程教学计划的推进势必会引起学生的厌学情绪,也容易导致教学过程结构和教学方法的教条化与同质化,忽视教学环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他们被动地接受知识,限制其创造性与主观能动性。再者,学生是学习的主动者,而不是被动的接收者,拓展学生创造性活动领域,应当将课堂学习与课外活动有机结合起来[5],但现有的制度设计和绩效考核方式往往只注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很难调动他们课后延伸对学生进行课外指导的热情,这些都不利于学生熟练掌握篮球运动技能和每天锻炼1h的落实。

1.4 教学模式的选择过于僵化和单一,课后延伸不够

根据调查发现,传统的教学理念是以教师的教为主体的课堂授课形式,教学内容以单一的篮球技术、技能和战术为主,缺乏对学生人文心理关怀。长此以往单调的授课内容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限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阻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3]。心理学研究证明,不能获得成功感的体验容易让学生缺乏对自身的客观认识,导致其心理承受能力较低,抗干扰能力下降,意志品质较薄弱,这些不利于篮球教学目标的达成[4];另外,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大学生群体能够很方便地通过移动终端获得诸如NBA等高水平篮球比赛的视频与录像,并且这个群体对于比赛的欣赏与评价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许多大学生篮球爱好者对于技术统计、技战术分析等方面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因此,教师如果不进行观念更新,这些陈旧的教学理念也就越来越跟不上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以及学生的个体需求了。

2 普通高校公共体育篮球选项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

2.1 进一步完善与优化“三自主”选课形式

教师不仅要更新教学理念,更要把握机遇及时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学校教务部门和学院可加大教师的培养力度,定期组织他们进行校际之间的交流与学习,支持其参加国内外重大比赛的组织、裁判等社会实践工作,同时优化教师队伍结构,补充新鲜血液;鼓励大学篮球教师积极投身学校篮球队业余运动训练,促进带队执教能力与专业知识水平的提高,并通过篮球课堂教学向课外延伸,参与大学生篮球社团活动,拉近师生的距离,培养更多的学生体育骨干;高校篮球教师也应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大胆尝试教学改革,并关注国内外篮球领域最新发展动态。另外,当前大学生所面临学习模式的改变和严峻的就业形势,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十分重大。据近10年的研究成果表明:有10%~30%的大学生存在各种不同程度的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敌对等心理健康问题[7]。而大量的国内外研究文献和心理学实验都表明:长期的有规律的从事体育运动锻炼,可以减少一些负面的情绪反应和增加自我认同,缓解其精神压力。因此需借助篮球教学的过程强化对学生人格的塑造作用:一是教师在课堂上的正确引导,营造积极、健康和向上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二是通过目标设置、情景设置和分组对抗等教学手段与组织形式,磨练其不畏挫折的坚韧性格和团队协作能力;三是师生之间积极地交流与沟通,关注他们的课业和生活状况,特别是做好后进生的帮扶。

2.2 教师要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注重学生兴趣与习惯的培养

普通高校公共篮球课教师由于学缘、学历、年龄结构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导致水平能力参差不齐。教师的水平能力直接关乎课堂教学质量与学生学习效果,而教师的教学理念是影响其自身水平能力提高的决定因素。我们身边不乏一些高校篮球教师,从业10年、20年来其教案、教学大纲、教学进度及考评标准一成不变,究其原因还是在教学理念上缺乏创新思维,要么只重视实践教学,忽视学生的篮球理论知识的传授,抑或是在教学中以竞赛为教学目标,缺乏对学生兴趣与自信的培养,不了解学生对篮球课程的需求。因此,普通高校篮球教师要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加强自身水平能力的提高,在以“健康为本,终身体育”的教学指导思想前提下,注重学生学习兴趣与篮球运动锻炼习惯的培养。首先,教师要让学生了解公共体育篮球选项课的目的、任务及要求,调动学生的探知欲;其次,通过课堂教学的情景设计选用一些新颖、有趣和奇特的教学内容或方法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再次,根据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整体掌握情况科学合理地设置学习目标,强化成功感的体验,有利于他们的兴趣形成;最后,课堂教学不能仅限于篮球的基本知识、技术与技能的讲解与传授,还要强化通过篮球课程的学习向学生普及科学健身锻炼的知识与方法。

2.3 加强教师能力提高与课后延伸,关爱学生心理健康

“三自主”选课形式在普通高校广泛实行以来,已经取得一些实效。给广大学生带来极大的便利同时,也有利于他们兴趣、爱好与特长的发展,但“三自主”选课形式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仍然暴露一些突出的问题。首先,“三自主”选课形式不能仅流于教务为本的表面形式,因最大化地满足学生的选择,根据现有的教学资源动态的解决分班问题[6]。不能硬性的规定篮球课程只开几个班,每个班固定多少人。其次,以往“三自主”选课强调了学生的“选”而忽略了教师的“教”,教师只能处于被选择和被动接纳学生的地位。殊不知篮球运动项目对练习者的球性支配、运动素质、协调能力及身体对抗能力等多方面要求颇高。不能仅凭学生对篮球的一腔热爱,毫无任何基础,也不了解篮球的基本知识,想让他们通过一年的学习来熟练地掌握篮球技术、技能是不符合运动规律的,并且会影响班级整体的教学效果。针对这些客观情况,建议每学年的第1、2次课对所有选择公共篮球课的学生进行统一的试学遴选,通过篮球基本功及身体素质等方面的测试,让教师对选课学生有一个全面了解;再将男女生分开,依照测试结果分成若干等级进行分层编排班级教学;然后根据班级的等级情况,针对性的设计教学计划、教学内容与考核评价标准。

新生入学,重点引导他们做好职业规划,帮助大二、大三的学生确立有效的职业规划。学习先进的职业理念,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开设就业、创业课程;打破传统思政课模式,以人为本开创丰富多样的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尝试模块化教学,真正实现思政教育模式的优化与创新[3]78-79。

2.4 创新地尝试多元化教学模式

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综合素质的全面性要求越来越高,传统单一的技能传授式体育教学模式一直强调在篮球技术、技能上的掌握,容易忽略学生的篮球综合素养、学习主动性、相互协作意识和终身体育习惯的培养。因此,教师有必要在篮球课堂教学中创新地尝试多元化教学模式,但多元化教学模式的运用并不意味着诸多教学模式的无序搭配和滥用,而应该按教学进度与教学大纲将本学年度公共篮球课程划分为若干个教学单元,再根据每个教学单元需要突出的教学指导思想和完成的教学目标来选择相应的教学模式。如教师可将一学年度的公共选修篮球课分为篮球基础知识介绍、篮球技术、篮球战术、篮球比赛组织与裁判法等教学单元。学年度最初2~3次课的篮球基础知识介绍教学单元,主要是让学生对篮球运动进行了解并提高他们的认知,可通过启发式、领会式的教学模式对篮球运动的发展、规则和一些基本练习方式进行讲解,再设置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索与发现,提高他们对篮球运动的学习兴趣;篮球技术的教学单元突出学生对篮球技术动作的熟练掌握,教师可运用技能传授式、训练式教学模式让学生通过反复地身体练习形成技术动作定型,同时达到提高身体素质的目的;篮球战术的教学单元强调学生之间相互合作及获得成功感的体验,可选用分组式、合作式教学模式,让同组的学生相互协作共同完成战术配合来获得成功感,增强他们的团队凝聚力;篮球比赛组织与裁判法的教学单元主要是为了检验学生的赛事编排与组织、裁判员执法和运动员比赛能力,可用群体式、情景式和快乐式的教学模式将学生分为赛事组织方、裁判员和运动员等群体角色,通过模拟组织篮球比赛情景来锻炼他们的实践水平,并获得快乐的体验。

3 结语

篮球是进入我国高校公共体育课程较早的运动项目,因其对抗性、技巧性和较高的观赏性深受大学生们的喜爱,高等教育突出健康教育的理念也推动了高校公共体育篮球课程的不断改革。要把握高校公共体育篮球课的改革路径,需要针对其面临的实际困境,进一步完善与优化“三自主”选课,促进高校篮球教师及时更新教学理念与提高自身能力水平,强化课后延伸与关爱学生心理健康,同时在课程中创新地尝试多元化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健康的运动习惯和树立牢固的“终身体育”意识,并以此来服务“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

参考文献

[1]张文鹏,王志斌,吴本连.健康中国视域下学校体育治理的政策表达[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8,41(2):94-100.

[2]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N].光明日报,2016-10-26(001).

[3]程培朋.高校篮球教学改革影响因素及发展趋势分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6,24(1):61-66.

[4]蒙可斌.高校体育教学中篮球教学方法改革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1):129-130.

[5]别敦荣,张征.斯坦福大学的教育理念及其启示[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4):85-90.

[6]董东风.学生三自主体育选课研究[J].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3(4):127-130.

[7]殷晓旺,余锡祥,尹国昌,等.篮球、健美操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实验干预[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338-339,347.

中图分类号: G8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813(2019)10(a)-0090-03

DOI: 10.16655/j.cnki.2095-2813.2019.28.090

①基金项目: 中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资助——基于“健康中国”战略的湖北省民族类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研究(项目编号:CSQ19025);2019年国家体育总局决策咨询研究项目——“体育+”在阻断贫困地区贫困代际传递中的作用研究(项目编号:2019-C-19)。

作者简介: 潘宁(1980—),男,汉族,湖北武汉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

标签:;  ;  ;  ;  ;  ;  ;  

“健康中国”背景下普通高校公共体育篮球选项课程的教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