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大学心理系 湖北武汉 430062)
【摘要】毒品成瘾问题在中国日益严重化,吸毒人员低龄化、多元化趋势明显,已经成为一个日益凸显的社会问题,亟待解决。戒毒需要戒断的不只是生理性依赖,更是“心瘾”。认知手段是干预毒品成瘾、帮助吸毒人员摆脱“心瘾”的有效手段之一,主要包括认知-行为疗法、内观疗法、内隐认知干预等。然而,很多认知疗法都是从国外借鉴过来的,当务之急是要建立与中国人人文化传统和认知结构更加匹配的操作模式,未来的实证研究应该关注本土文化的作用。
【关键词】物质依赖;毒品成瘾;认知改变
【中图分类号】R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3-0353-02
1.引言
作为物质依赖的一种,毒品成瘾问题在中国日益严重化。中国国家禁毒委员会对外发布《2015中国毒品形势报告》显示,2015年,全国共查处有吸毒行为人员106.2万人次,其中新发现吸毒人员53.1万名,同比分别上升20%和14.6%。吸毒人员低龄化、多元化趋势明显,毒品种类多样化特点突出,毒品成瘾已经成为一个日益凸显的社会问题,亟待解决。毒品成瘾是滥用毒品而导致的一种流行性、复发性的慢性脑疾病,是反复使用毒品造成中枢神经系统发生适应性变化而导致的耐受、躯体依赖、心理依赖且渴求、复吸等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并伴有觅药、用药等强迫行为[1]。国内外大多使用药物进行强制戒毒,但是治疗效果并不是十分满意。需要戒断的不只是生理性依赖,更是“心瘾”。
2.认知手段干预毒品成瘾
干预毒品成瘾的方法是戒毒。戒毒是由脱毒、预防复吸和回归社会3个环节所构成,戒毒的关键和难点在于预防复吸,研究表明改变认知可以有效干预毒品成瘾。
2.1 认知-行为疗法
物质依赖的认知-行为治疗是一种结构化、短程、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物质滥用障碍的心理治疗技术,帮助成瘾者识别、回避和应对物质滥用的诱发因素,从而保持操守,预防复吸[2]。物质依赖的认知行为治疗包括三个核心内容:功能分析、应对技能训练和预防复发模式。功能分析就是运用问卷调查、访谈和角色扮演的方法识别物质滥用的影响因素,这些影响因素包括认知、情绪和生理状态、社会、环境或情境闪素,功能分析还包括评估成瘾者的应对能力和自我效能。全面评估物质滥用的影响因素呵有助于制定个体化的干预方案和治疗计划。应对技能训练是物质滥用的认知行为治疗的核心。
研究表明认知行为疗法在干预毒品成瘾问题上有一定的效果。赵敏等对劳教戒毒人员进行6个月的系统康复训练(康复组),以单纯劳教成毒人员为对照(劳教组)。训练内容包括毒品及其身心危害、预防复吸、控制心理渴求、保持健康心态、应付不良情绪、拒绝“毒友”、解决问题等内容。解教后半年进行随访,康复组的操守率(31%)高于劳教组(16%);康复组较劳教组在职业功能、海洛因滥用、违法犯罪、家庭社会关系和精神健康五个方面有改善。刘海龙等对90例海洛因依赖者进行心理康复训练(认知治疗、动机强化和生活技能训练等)。在随访病例中,有5例保持12个月操守,19例保持6个月操守,37例维持操守3个月[3]。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内观认知疗法
内观疗法(naikan therapy,introspective therapy)是日本心理学家吉本伊信1937年所创立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这是一种通过对自己人生经历中的基本人际关系进行验证,从而彻底洞察自己的人际关系,改变自我中心意识的心理疗法[4]。内观疗法的操作原理主要是回顾检讨自己历来的人际,以比较自身对他人的冲撞和他人对自己的慈爱这两者之间的差异和原因,并进行自我洞察、自我分析,以纠正自己在人际交往中的不良态度,改善自己的人格。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徐鹤定等在1995年首先报告了对2例男性酒依赖者的治疗结果,表明应用内观疗法治疗酒依赖具有一定的疗效,提示内观治疗对我国的酒依赖病人是一种较有效的治疗方法,同时指出内观疗法的长期疗效还有待于进一步临床随访观察。有研究采用内观-认知疗法治疗患者1例,治疗前后分别进行文章完成法(SCT)、容纳他人量表、SCL-90、EPQ等测查进行评定。治疗7天后,患者各项测查减分明显。研究内观—认知疗法对治疗青少年网络成瘾障碍问题,有确切、良好疗效(高磊,2013)。由此可见,内观疗法对毒品成瘾有治疗作用,但国内相关研究还相对缺乏。
2.3 内隐认知干预
传统的戒毒认知治疗项目大都以个体的有意识态度、期望和信念为目标,关注于改变毒品使用行为,但在实际工作中却显示出了很多局限性,导致复吸的情况经常发生。一个可能解释是:这些项目仅仅关注了目前所知的控制行为的两个关键认知系统中的一个,即他们主要聚焦于改变外显而非内隐的认知过程[5]。已往物质滥用领域的内隐认知研究以酒精和烟草滥用为主,很少涉及非法毒品。海洛因、大麻等阿片类物质的内隐认知研究近年来才逐渐引起学者的关注。目前毒品使用的内隐认知研究主要包括内隐态度、语义记忆联想与注意偏向。内隐认知的测量方法源于内隐联想学习的原则,联结的强度是体现注意和记忆偏好等信息加工过程的关键因素,强调对吸毒行为偏好自发激活的认知过程, 因而有效地避免了自我矫饰的影响。
内隐认知研究目前作为一种方法导向,更多被用于测评过程。研究者需要通过IAT测量吸毒人员无意识的内心观念,追溯其外部行为表象(吸毒)的心理根源进行干预。在普通的视觉搜索任务中酒精与中性物的图片呈现各半,而注意保持再训练版本,90%的刺激都是中性图片。Field等发现,被试接受注意保持再训练后对酒精的渴求和使用行为大大减少(耿柳娜,孟红艳,2010)。针对毒品成瘾,从内隐认知角度出发,从吸毒者的内隐认知着手,努力改善其内心对毒品的认知,以达到吸毒者内部意识和外部行为的一致。
3.展望
面对毒品成瘾这一世界性难题,仍然需要众多领域的学者共同攻克。然而,很多认知疗法都是从国外借鉴过来的,未来的实证研究应该关注本土文化的作用。此外,在实际的治疗过程中, 无论是认知变化的过程还是认知变化的强度,要想确切地加以观察和测定都是有较大难度的。最后,认知活动是复杂的心理活动,心理学工作者将专业知识与技术运用到毒品成瘾的研究中,探索出有效的干预措施需要运用到真实的戒毒环境中。想要达到促进吸毒者的身心健康发展,帮助吸毒者回归家庭、重返社会,一定程度上降低复吸率,维护社会治安的目的,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 Leshner AI.Addiction is a brain disease and it matters.Science,1997,278(5335):45-47.
[2] Frederick Rotgers,Jonathan Morgenstern,Treating Substance Abuse.2nd Edition:Theory and Technique,the Guilford Press.New York.2006.8.
[3]刘海龙,徐本树等.社会心理干预对戒毒后操守率的影响[J].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01,10(3):219-221.
[4]毛富强.内观认知疗法理论与操作[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6,25(7):650-656.
[5]任俊,朱琼嫦.内隐情绪调节:一种有效的自我保护[J].心理科学进展,2015,23(12):2054-2063.
论文作者:王筱璐,张立春,徐碧波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3
标签:认知论文; 毒品论文; 疗法论文; 物质论文; 操守论文; 人员论文; 心理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