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上好美术课论文_蒲秀兰

浅议如何上好美术课论文_蒲秀兰

(广安市广安区希望小学校 广安 638550)

美术是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学生通过对美术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能提高审美能力、发展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形成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促进个性的形成和全面发展。

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美术教育在学校教育中一直处于陪衬地位。从而导致小学生在美术课上缺少兴趣和热情,而如今的教育模式往往是学生被动的接受老师交给他们的思考方法以及固有的知识,使得小学生在美术课上缺乏主观能动性以及缺少自己对于美好事物的认识。新课改也要求美术教育工作者应该改变这种教育模式,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在此笔者结合实际就如何上好美术课谈几点自己得看法。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进行主动学习的动力。在美术教学中,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发展美术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陶冶审美情操的有效手段。激发兴趣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美术课程标准》强调将美术学习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从学生角度出发,去发现和挖掘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在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生活实际中找到合适的切入点,使学生产生共鸣,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学生认识世界的面比较窄,怎样让学生多接触一些事物呢?在教学中,依据教学内容,借助幻灯、录音、录像等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音乐、影视、图片等艺术资料,创造一个宽松、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不仅可以丰富和深化教学内容,而且可以调动学生的情绪,引发学生积极主动探求知识的兴趣。

二、认真备课

要上好一堂课,必须备好课。教师备课是一个准备的过程,要对教学内容优化,教师要灵活地运用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中一些不适合本地学生或深浅不太合适学生学习的内容进行删减。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难易适合的教学目标,并从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出发,制定教学重点和难点。其次,要准备好教具。美术课的目的在于引导,教给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学生感受美、认识美、鉴赏美的能力。”教师在上课前准备好范画,调动起学生的创作灵感,为下面的课堂教学做好铺垫。在课堂教学过程的设计上,一定要注意从学生的思维和年龄等特点出发,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多讲、多说、多谈感受,并作适当的引导与补充。教师教得多了,学生极易成为教学内容与教师偏好下的奴隶。

三、培养孩子的表现能力。

在美术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表现力。让孩子通过美术作品表现出大胆、稚拙、自然、粗犷浑厚、简练和气韵生动等艺术效果,体现了儿童特有的内心世界和对事物特有的感受所产生的形式美。他们的构图,色彩和线条是经过积累素材,通过脑力加工到最后的表现美的一种升华。

儿童的思维方式和表现力因年龄和知识的限制难以完全做到用大脑进行理智绘画创作。他们常常用自己对事物特有的感受去表达他们的意思,因而画面所呈现的事物是粗略的,有时会是相反的,往往是把三维构图,表现成平面构图。

儿童本身对色彩的反映是强烈的,在拿起手中的彩笔时,他们天真烂漫的本性暴露无疑。对于色彩,他们有着自己的认识,往往随心所欲的用自己最喜欢认为最美的颜色去描绘事物的色彩。在儿童创作画中,我让他们尽情发挥对色彩生来具有的偏爱与感受,既使用了像红、绿这种被认为忌用的互补色,在他们的笔下也会生机勃勃。有的学生把海绘成红色;有的把人脸涂成阴阳脸等等,无不渗透着学生们稚朴的童心。在创作画教学中除加强色彩知识、传授调色能力外,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大胆尝试不同色彩的调配方法,在技法加天赋的神韵中,一幅幅充满感情色彩,五彩缤纷的儿童画,就创作出来。

四、利用评价促进教学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评价的功能必须进行根本的改革。美术作业的评价不光是比较,更重要的是激励,以培养学生的兴趣,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为目的

1、无等级评价。

美术是一门视觉艺术、造型艺术,在评价时是没有固定标准的,而完全凭我们教师的用心体验。在评价的过程中,如果用成人的眼光轻易去下结论,这对学生的健康发展是不利的,所以,我觉得应该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根据教学目标中的有关要求,来选择不同的鼓励性评语。

2、学生互评。

学生互评让学生成为评价主体的一员,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将评价变成学生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过程。

3、展览评价。

展览的过程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过程。作品展出可分中期展览或期末展览,让学生选择自己最满意的作品参展。学生在选择作品、修改作品、布置展览、互相观摩、自我评价、互相评价的活动中,提高自我评价的能力,学会欣赏他人的长处,锻炼了语言的表达能力,培养了与人合作的精神。

美术教学的独特是不可代替的,通过艺术形象的陶冶,使人感情丰富,心灵美好,品格高尚,使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美好事物。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尽量使课堂产生轻松愉快的氛围,充分鼓励学生自主、自由地去发散思维、创造性地想象,让每一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产生愉悦的情绪,以此来启动学生内在的活力,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提高他们的创造思维能力。

小学美术课的课堂教学千变万化,教法也要灵活多样,只有教师全身心投入到教学过程中,做到乐教,学生才能乐学。

论文作者:蒲秀兰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8年第1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

标签:;  ;  ;  ;  ;  ;  ;  ;  

浅议如何上好美术课论文_蒲秀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