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引言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小学数学的教育重心开始逐渐向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上靠拢。培养数学核心素养的目的是提升学生的数学知识与数学能力,并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简约教学过程中体现数学的核心素养,是接下来数学教学过程中的难点之一。
1文化底蕴的传承
数学先是一种文化,再是文化传播的一种形式。我们教师必须要关注数学的文化功能,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以及人文素养,它不仅仅是简单的数字或符号,它使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和谐地统一。在我们的实际课堂中,数学文化往往是一笔带过,学生也是听得云里雾里,而且这种“重知识、轻文化”的教学方式甚至会让我们的学生成为“有知识、没文化”的人。想起自己大学时候的数学史课程,一个个有趣的故事把人牢牢的吸引住,这个时候学习的兴致是最高的,那么学生又何尝不是呢?案例1:教学“圆的认识”。以往的教学经验告诉笔者,很多学生认识的圆就是用圆规在纸上画出的半径不同的圆,他们的思维就停留在那里,所以,在上这一课前,笔者让学生去找生活中的圆,并且讲讲与圆有关的故事。水波纹是圆形的,向日葵是圆形的,除了这些自然现象之外还有许多惊喜:“圆与中国剪纸”、“圆与中国结”、“圆与建筑”、“圆与著名标志设计”这些非常直观地为学生展示圆在人类历史、生活、审美等各个方面的应用是多么广泛,使学生深切地体会到圆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更高于生活。最后讲讲祖冲之与圆的故事,弘扬为我们中国古人在数学方面走在世界前沿的事例,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
2批判质疑的延续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不仅仅体现在数学知识点的教学上,更是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教学上得到体现。但是很遗憾,还是很多人认为小学数学培养的对象是小学生,最终让学生落实计算、解决问题即可。确实由于年龄特点,学生对严谨性要求确实有不适应之处,但是作为一个数学教育者,我们应该把每个学生当做未来的数学家去看待,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他们完全可以适应数学的严谨性,尊重他们既是尊重自己。数学教育不仅仅在于对学生能力方面的培养,同时还关乎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系。情感教育指出教育最忌讳的就是在课堂上形成教师主讲,学生成为附属产品的状态,教育应以生为本,寓教于乐,就是指要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争取让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参与到数学的教学课堂中。学生在学校中,主要依赖、模仿的对象就是我们教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要构建和谐的关系,以一种和谐的模式与学生相处及与学生平等对话的机会,这样学生就能在课堂中积极的与教师进行交流,不在畏惧老师,学生在这样的情感体验中,对学习便有了主动性。案例2: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一课时,作为习题,笔者画了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请同学们想一想要从这个长方形中裁下一个正方形,那么周长怎么计算?学生通过观察后发现裁下的正方形位置不同会出现以下三种情况:(1)裁后周长比原长方形多出两条正方形的边;(2)裁后周长比原长方形多出四条正方形的边;(3)裁后周长与原长方形周长相同。在笔者总结方法的时候有个同学提出一种特殊情况:如果长方形的宽等于正方形边长的时候,以上这三种情况都不正确。笔者仔细一想,这个学生说的是正确的。后来笔者及时地表扬了他,并且抓住时机鼓励其他同学向他学习,考虑一下是否还有其它可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老师说出肯定答案后,学生敢于怀疑,发表自己的意见,用严谨的态度对待数学,那么他也会把这种态度带到未来的生活中。
3实践创新的发展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创新可以使得科技进步,技术发展,对于一个人来说,创新意识可以使得思维得到发散,那么尤其是在小学启蒙阶段的培养显得尤为突出。而数学本身就是一种创造的思维活动,教师应该抓住课堂的关键点,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萌生出“我想创新实践”的想法。教学“圆柱的体积”,这节课的设计不同于以往的方式,纯理论推导,而是鼓励他们自己动手用科学的方式验证自己的猜想,也许这个过程比较费时费力,但我们教师要尽可能地制造契机,给学生足够的舞台,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学生的创造性将来对他们从事创造性工作有极大的帮助,所以作为老师,我们应着重培养学生这种创新实践的能力。
4完善学生评价体系
对学生的科学评价是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一环。在评价学生时,要将学生的各个方面都作为评价的标准。教师在评价学生时,要用质朴且易于理解的语言来与学生进行沟通。同时,尽量利用正面的鼓励和赞赏来评价学生,以激发其学习兴趣和自信心。运用赞赏的语气鼓励学生学习数学,对于提升师生间的关系也有着很好的作用。
5数学课堂中融入游戏,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能力
新课标下的数学课堂要以学生为主体,希望学生能够在这种轻松地氛围下学习到数学的知识。那么游戏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数学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在一个轻松地氛围下学习数学知识,进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例如,在我们学习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因数与倍数》时,我们就可以把游戏融入到该章节的学习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关于找因数的竞赛游戏,当教师发出指令N时,所有的学生都要找到它的因数,然后看一看哪位学生找得又快又对。比如,教师说出了36,这时候很多的学生找到了6、3、12、4、9,但是有的学生忽略了1和36,这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到任何一个整数的因数都包含了1和它自己本身。然后,教师再反复进行这样的竞赛游戏,在游戏中可以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提升学生对于数据分析的能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为了实现核心素养下高效课堂的构建,教师应该采用游戏法教学。
结语
小学数学的教育过程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过程,还是一个技能的培养过程,在小学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并培养其学习自主性,将学习与生活相结合,使学生对数学有一个新的了解。作为新时代的数学教师,首先需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掌握数学的核心素养,之后学生的学历能力自然会得到大幅的提升,并使数学核心素养伴随学生完成接下来的学习任务,受用终生。
参考文献
[1]柳夕浪.从“素质”到“核心素养”———关于“培养什么样的人”的进一步追问[J].教育科学研究,2014(3):5-11.
[2]张莹莹,朱丽,吴晓璐.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6(09).
[3]张莹莹,朱丽,吴晓璐.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6(09).
[4]郭见球.试析小学数学如何在简约教学中体现数学核心素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8):56-57.
[5]张娜.小学数学在简约教学中如何体现数学核心素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8(09):86-87.
论文作者:刘举霞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1
标签:学生论文; 数学论文; 素养论文; 核心论文; 教师论文; 正方形论文; 周长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