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教育基本规律研究_教育论文

研究生教育基本规律研究_教育论文

研究生教育的基本规律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研究生教育论文,规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教育是一种具有自身规律的社会活动,而研究生教育作为大学本科后的、以科学研究为主要特征的更高层次的专业教育,则是一种更为复杂的社会活动,故更须遵循其应有的规律运行。遵循规律的前提在于认识规律。研究和认识研究生教育的基本规律,是做好研究生教育工作的基础,亦是完善研究生教育制度和措施的理论依据。据研究,我们以为研究生教育的基本规律可以归纳为三条:必须适应和促进社会的发展;必须适应和促进学科的发展;必须适应和促进人的发展。

一 研究生教育必须适应和促进社会的发展

由于人类社会的整体结构是经济、政治、文化的三维统一体,即任何一个社会就其构成要素来说,都可划分经济、政治、文化这样三个子系统或三个层面,而任何社会现象也都是在这三者的矛盾运动中发生、发展的,即与这三者有着本质的联系。故此,关于研究生教育必须适应和促进社会发展的规律,亦可以通过其必须适应和促进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来分析。

(一)研究生教育必须适应和促进经济的发展

恩格斯早就指出:“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化、艺术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 第506页。)研究生教育是整个教育的最高层次的产品输出口, 其培养的高级专门人才将直接进入经济生产、开发、研究、管理的各个部门,并担任重要的乃至起决定性作用的角色。因此,研究生教育与经济之间有着更为密切的关系。

1、经济发展的状况决定了研究生教育的规模。 从研究生教育发展史可见,研究生教育的兴衰直接与经济的兴衰相关,即在经济比较繁荣的时空条件下,研究生教育就会在经济发展的要求和推动下迅速发展起来。严格说,具有现代意义的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始于19世纪的德国大学。众所周知,德国的资产阶级革命虽晚于英法,但它的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却后来居上,从而有力地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发展,并在19世纪就成为了世界科学和高等教育的中心。有人据世界银行1988年的年度报告对41个国家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及经济、人口情况进行分析,发现研究生教育与人均GNP的相关系数为0.445,呈正相关关系,此即表明研究生教育与经济有极为密切的关系。从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纵向比较中,我们亦可发现经济发展与研究生教育之间存在的这种正比关系。资料表明,新中国成立后至1966年,我国的研究生教育规模很小,17年仅毕业研究生 2.1万,在学研究生规模最大的1962年也只有6130人。(注:参见吴镇柔《研究生教育走内涵发展道路的思考》,《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5年第4期。)而自1978年恢复招收研究生,1981年实施学位条例来, 我国的研究生教育规模得到了迅速扩大。截至1996年底,我国已有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77个,博士点2600多个;硕士学位授予单位633 个, 硕士点9700多个;共培养博士27580多人,授予硕士学位349600多人; 目前在校研究生15万多人,其中博士生3万多人。 (注:参见谢桂华《当前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几个问题》,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7年第4期。)在研究生教育规模较大发展的背后, 我们应当注意到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率年均都在10%左右。国内外研究生教育的这样一种发展,完全是由经济发展的态势所决定的。概括起来,即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一方面取决于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另方面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综合国力支撑的条件。一言以蔽之,即研究生教育发展的速度和规模必须与本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这是研究生教育不能逾越的一条外部关系规律。

2、经济发展状况决定了研究生教育的学科结构。毫无疑问, 研究生教育在其发展的早期阶段及其以后的相当一段时期,主要是为培养基础研究及高校教学人才服务的。这种比较单一的培养目标,必然会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极大提高而有所调整。众所周知,生产力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产业结构、经济结构的调整,这种调整必然要引起就业结构亦即劳动力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这种劳动力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除了对研究生教育的规模会产生调节作用,同时对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也会产生有力的调节作用,从而导致研究生教育目标的多样化。为此,不少教育家特别指出:不能把传统的、以基础研究为方向的研究生教育作为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唯一目标,而必须根据经济发展导致的劳动力市场变化重新考虑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美国从70年代起就根据经济结构的变化,注重调节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以便更多地培养从事高校教学和基础研究工作以外的,诸如各种行政管理、企业发展、第三产业、科技应用开发等高层次人才。当然,这种培养目标的多样化是通过研究生教育的学科专业结构的调整来实现的。与发达国家的研究生教育发展过程相类似,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也注意到了研究生教育的学科专业结构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还不相适应的现象,因而在近几年有针对性地对研究生教育的学科专业结构进行了积极稳妥的调整。在研究生人才的培养目标上,重视了研究方向、教学方向、应用方向人才的合理比例,尤其是面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加大力量发展了侧重应用的学科领域的研究生教育。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及国际社会的发展变化,近年来我国着力对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结构进行了调整,颁布了研究生教育的新专业目录,加强了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并开始发展专业学位,从而根本改变了过去只重视培养教学、科研方向、高层次科学学位人才一花独秀的局面。目前我国已经设置了工商管理、建筑学、法学、教育、临床医学和工程硕士等6 种专业硕士学位,据有关部门的预测要求,这类专业硕士学位和应用型、复合型硕士学位的比例应逐步争取达到70%左右。这类专业硕士学位的设置无疑顺应了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高层人才的迫切需要,极大地改变了高层次人才的部门分布不合理的局面,从而将有力地推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3、经济发展状况决定了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模式。 研究生培养模式是实现研究生培养目标的方法手段。根据对研究生教育发展史的研究,有关学者把自研究生教育产生以来的培养模式主要归纳为三种:学徒式,专业式,协作式(注:参见李盛兵《世界三种主要研究生教育模式之比较研究》,《教育研究》1996年第2期。)。

学徒式的培养模式实际上就是一种讲座制,源于19世纪上半叶崇尚科学研究且十分重视学术自由,以培养科学研究者,发展人类科学文化为主要任务的德国大学。讲座制通常只有一名教授,对研究生的培养类似于师傅带徒弟,故又称学徒式。这种培养模式,一般无需上课。研究生往往以科研助手的身份,在导师的个别指导下从事相对独立的科学研究。其最大特点就是强调科学研究对研究生培养的作用,属于“研究型”培养模式。专业式的培养模式是建立在学院制基础上的研究生院制的产物,是美国将德国研究生教育模式与本国大学教育之实情相结合的创造。该培养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在强调科学研究对研究生培养之重要的同时,亦十分强调课程学习对研究生培养的作用,从而在培养方式上实现了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教学与科研的统一,故专业式实际上就是一种“教学+科研”的培养模式。协作式的培养模式是国际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其实质就是大学与企业联合培养研究生,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实行“教学+科研+生产”的统一。据有关研究表明,协作式培养研究生是斯坦福大学的首创。随着科学园、工业园等大学、企业联合体的兴起,大学与企业联合培养高层次专业人才成为一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新趋势。研究生教育从学徒式到专业式到协作式的培养模式的发展历程,亦即从“研究”型到“教学+科研”型到“教学+科研+生产”型的发展历程,反映了研究生教育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而转移的规律,也反映了研究生教育所经历的科研、教学、服务的三个阶段。从不同发展阶段的研究生教育模式的目标价值取向,我们也能看到研究生教育必须适应经济社会需要并为之服务的规律性。

综上所述,我们看到了经济对研究生教育的影响和作用。但是,研究生教育并不是单向地受到经济的作用和影响,它同时还有反作用于经济的一面。由于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研究、应用、管理、开发型人才的,它所培养的人才及其科研成果较之其它层次的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及其研究成果,更能直接地进入高层次的经济生产、管理系统并起决定性作用,故研究生教育对经济发展所具有的促进作用更直接、更重大。

(二)研究生教育必须适应和促进政治的发展

“在整个教育工作中,我们都不能持有教育脱离政治的旧观点,我们不能让教育工作不联系政治。”(注:《列宁选集》第4卷,第363页。)列宁的这一论述基本阐明了教育与政治不可割裂的关系。其实,教育作为一项具有强烈阶级性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更要受到来自政治的制约,这种制约决定了教育必须自觉地适应政治发展的需要。概括起来,政治主要通过以下几种形式对研究生教育发生影响。

1、政治通过国家干预对研究生教育发生影响。 任何国家都会通过立法和对教育方针、教育制度及其它有关教育政策、教育法规的制定,把本阶级的政治准则、政治要求等渗透到教育的方方面面中去,从而使教育活动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达到为本阶级利益服务的目的。政治扮演着“参与国家事务,给国家定方向,确定国家活动的形式、任务和内容”(注:《列宁文稿》第2卷,第407页。)的角色,从而也就会责无旁贷地要对研究生教育的方向、任务等做出规定,对研究生教育的办学宗旨、培养目标等提出要求,发生影响。

2、政治通过经济手段对研究生教育发生影响。 政治对研究生教育施以影响的另一途径,就是通过对经济的制约而制约研究生教育。这种制约一方面通过宏观的经济体制起作用,另方面通过政府对研究生教育的投入起作用。譬如,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这两种不同体制,很大程度上是政治介入的产物,它们对整个教育体制的确定起决定性作用;而政府对研究生教育的投入则决定了研究生教育发展的规模和办学质量。研究生教育是项需要消耗相当资源的事业,不论是在何种体制下运行的国家,这一资源的主要提供者还是政府。正是教育对政府的这种依赖性,使得“政府可以通过改变提供经费的条件影响高等教育体系和院校的行为。他们可以通过使院校从事的活动易于或难于取得收入的办法,鼓励或阻止他们开展某些活动。”(注:[美]伯顿·克拉克主编《高等教育新论》(中译本),浙江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130页。)

3、政治通过高校的管理体制对研究生教育发生影响。 所谓高等教育领导体制,即为“国家权力为实现本国发展高等教育之目的而对高等教育事业实行领导和管理的行政制度模式。”(注:眭依凡等著《高等教育学》,江西高校出版社1990年版,第61~62页。)根据国家政体形态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现有水平和需求,高教领导体制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中央集权制;地方分权制;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制。不管实行那种高教领导体制,其最终都要通过高校管理体制实施对高校的具体管理。高校管理体制实际上是受高教领导体制影响和支配的,决定高校内部管理成败的根本性制度,是实现高教宏观管理目标、解决高校微观管理问题的具体手段。因此,政治对研究生教育的另一影响,就表现在国家对高等教育管理的权力构成形式,即高教领导体制,及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高校的权力形式,即高校管理体制方面。有学者认为:“大学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机构,其权力机制与国家的权力机制在原理上是相通的。”(注:胡建华等著《高等教育新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78页。)这种相通性实际上是反映了本阶级利益要求的政治理论通过对国家权力构成的影响而对高校权力构成的一种反映。

研究生教育也并不只是消极地接受政治的制约,它作为上层建筑属性和生产力属性都很突出的最高层次的教育,对政治的影响亦是巨大的。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根据一定的政治需要,为国家培养符合本阶级德才标准的高级专门人才。第二,研究生教育过程中产生的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应用科学、社会科学及管理科学等研究成果,有利于促进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及上层建筑领域的发展,从而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增强国家的经济文化实力。第三,改造社会,积极推进民主政治的发展。改造社会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引导社会变革;建立社会规范;参与社会决策。(注:参见眭依凡《改造社会:未来大学新职能》,《上海高教研究》1995年第3期。)

(三)研究生教育必须适应和促进文化的发展

从严格的逻辑学意义上说,教育本身隶属于文化,是文化的种之一;但从探讨两者的具体关系看,教育与文化又是同一事物不可割裂的两个方面。如同有的学者所指出的:“一方面教育开辟了文化的道路,使文化代代相承,另方面文化规定了教育的基本倾向,使教育健康发展。”(注:吴铎、张人杰编《教育与社会》,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年版,第65页。)因为教育与文化有这样一种水乳交融的关系,教育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比之教育与政治、经济之间的关系似更密切,因此文化对教育的影响也具有深刻性。概括起来,文化对研究生教育的影响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其一,文化观念和文化传统的影响;其二,科学技术的影响。下面分别简单阐述。

由于任何国家和民族在其延续和发展中都要不断地传递和创造自己的文化,这样,任何一种社会现象也都要不同程度地受本民族文化观念及其传统的影响和制约。研究生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自然也概莫能外。实际上,研究生教育的产生与发展就是当时当地文化等因素影响的结果,亦即说社会的主文化观念及其传统构成了研究生教育产生和发展的主要文化背景。文化观念及文化传统有时是直接的,有时则是通过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而间接作用于研究生教育的。从影响范围来说,文化观念和文化传统对研究生教育的各个方面无不发生影响,这不仅反映在教育价值观和培养目标上,也渗透在教育体制、课程内容、道德教育以至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上。从影响的方式和途径看,既有来自社会意识的社会道德、社会舆论的影响,也有来自个人深层心理结构的影响。譬如文化对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有极大的影响和制约作用。以牛津、剑桥两大学为代表的英国研究生教育,长期以来就是英国文化传统中人文主义思潮影响的产物。据西方教育史,早在16世纪初,人文主义在英国的高校就牢固地确立了其文化主导地位。他们的人才观是培养有教养的人。在他们看来,培养有教养的人比培养有高深学识的人更重要。为了实现这样一种教育目的,导师制成了大学教育的主要形式。而与人文主义对峙的另一文化价值观——科学主义对德国、美国等国的研究生教育的目标也发生过极为重要的影响。正是出于此因,随着世界一体化趋势的出现,各国的研究生教育在以本民族文化影响为主的前提下,越来越注意吸收世界文化的精髓,以使自己的研究生教育日臻完善。

“发展教育和科学,是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注: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事实上,科学技术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研究生教育具有强大影响的力量之一,它主要以思想观念和物质技术两种方式,或直接或间接对研究生教育施以作用。科学技术的不断深化发展,必然要对研究生教育落后的方面提出新的挑战。譬如,改变包括人才观在内的研究生教育观念,对研究生教育的专业及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及方法等进行必要的改革,这些改革必然会促进研究生教育质量的进一步提高。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特别是高新技术的大量出现,各科学学科之间的不断分化和融合成为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主流,传统学科原有的界限已被突破,学科的任何突破都必须建立在多学科的相互渗透的基础之上。科学技术的这样一种发展趋势,要求研究生教育所培养的高层次专业人才,必须具有更加宽广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对现代科学技术更强的适应性和开拓创新能力。这种要求的提出使研究生教育的学科专业设置偏窄的问题日益突出,因此不少国家对研究生教育的学科专业设置进行了调整。文化的发展不但会以其知识形态的不断充实去丰富、更新研究生教育的内容,而且会以其物质技术形态极大改善和改变研究生教育的教学手段,为研究生教育的教学技术现代化及研究生教育的更大普及创造条件。譬如,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络的普及,就对传统的研究生教育提出了严峻挑战。它不仅会改变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方式,同时对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内容都将提出革新的要求。

研究生教育作为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层次,它在接受文化的影响和制约的同时,对文化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研究生教育是文化继承和发展的重要手段。文化生产有两类,一是复制性的文化生产,二是创造性的文化生产。高等教育以下的基础教育的职责主要在于文化的复制过程亦即继承,研究生教育的性质则决定了其扮演文化创新的角色。正是这种文化的继承和创新,保证了已有文化的代代相承和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第二,研究生教育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历史的经验告诉人们,善于吸收他国先进文化的国家才能站在世界文化的制高点,并在经济、科技、教育等诸领域遥遥领先。美国就是能容善纳世界文化之精粹而获得巨大成功的范例。研究生教育的高层性要求其关注和追踪国际文化的发展,率先实现开放式教育,从而达到文化的交流和融合目的。严格说来,教育现代化的必要条件之一,就是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它既表现为民族优秀文化的累积、开拓和发展,又表现为对外来优秀文化的引进、吸收和消化。正因为如此,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强调:“我国文化的发展,不能离开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开展多种形式的对外文化交流,博采各国文化之长,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建设的成就。”(注: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研究生教育在促进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 研究生教育必须适应和促进学科的发展

教育的层次越高,其专业性越强。研究生教育作为最高层次的教育,则决定了其运行的基础就是专业的学科建设。考察世界范围的研究生教育,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事实,各国的硕士、博士授予点的申报、发展、评估等无不是以学科为基本单位。可以说,学科建设是研究生教育的立足之本,没有一定水平的学科建设,任何教学科研机构就没有力量培养研究生,而没有一流的学科建设就根本不会有一流的研究生教育。由于学科建设亦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这种规律必然会反映到研究生教育中去并影响制约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学科发展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学科专业的划分,二是学科专业的建设。研究生教育受制于学科发展的这些内容。

(一)学科划分对研究生教育的影响

学科之分类对研究生教育的影响,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分析。

1、 学科分类的过程实质就是对科学系统的逐渐认识并形成一个个具有独自研究对象的知识系统的过程。这种对学科的分类认识要受到当时社会条件下的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学科分类的逐渐完善、学科体系的逐渐健全的科学认识特点,必然要反映在以学科建设为基础的研究生教育身上。譬如在研究生教育的早期,由于当时对学科的认识和分类还处在对自然和社会的一般规律进行探索的基础学科的层面上,故其时的研究生教育也只能建立在基础学科上,仅为基础学科的发展培养所需人才。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进步和工业社会及后工业社会即知识经济社会的形成,科学的发展出现了如下的趋势:基础学科的研究成果引发了技术革命;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互渗透,社会科学从以往单一的定性研究向定性与定量研究的有机结合过渡;各门类科学及各分支学科不断分化又高度综合;科学与技术形成共生和协同发展的关系,等等。科学的这种发展趋势导致了一系列诸如原子能、半导体、激光、电子计算机、生物工程、信息处理等新技术类的学科专业,以及文理渗透、学科渗透的边缘、交叉、综合性新学科专业,从而形成了能充分反映现代科学系统整体构成的新的学科体系,研究生教育也因此成为学科专业体系完善的教育系统。这就是说,科学的认识及其动态发展决定了学科的分类模式,而学科的分类模式则决定了研究生教育的学科专业结构。

2、我们虽然看到世界各国研究生教育有其共性的一面, 但也看到有其多样性和差异性的一面,这种多样性和差异性在一定程度上是各国因学科分类模式不同而产生的结果。因为各国存在科学发展水平不同,经济社会条件及由此产生的科学支持系统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及管理运作方式不同等国情上的差异,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对学科分类的认识、学科体系的确定与划分,甚至科学名称和涵义的确定等都有所不同。而这种学科分类模式的不同,必然要对研究生教育的学科专业设置、培养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及培养手段的选择等发生影响。譬如日本的研究生教育仅设农学、工程学、人文科学、医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其它共七个主要学科领域,这些学科领域下共设105 个专业(相当我们的二级学科)(注:参见孙义燧主编《研究生教育辞典》,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519~522页。)。我国研究生教育较大动作的改革都与《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的修订关系甚密。因为授予学位的学科、专业目录的拟订是实施研究生培养和学位工作的一项基本建设,是按社会发展需要合理培养各类各学科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依据。所有培养研究生的教学、科研单位都必须按学科、专业目录制定培养研究生的规划和进行招生和培养工作,同时也必须按学科、专业目录中各专业所归属的学科门类授予相应的学位。

(二)学科建设水平对研究生教育的影响

如果说受科学发展的内在机制和外部社会条件的约束共同作用而导致学科分类对研究生教育的影响是宏观的整体的,那么我们现在讨论的问题是针对研究生培养单位而言的学科建设对研究生教育的具体影响。我们知道,学位授予是研究生教育中的重要工作,也是研究生教育过程中的终结环节。那么怎样的教学、科研单位才有资格授予学位呢?我国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的要求如下:(1)有学术水平较高, 在教学或研究工作中有成绩,目前正在从事科学研究的教授、副教授(研究员、副研究员或相当职称的人员)担任指导教师;(2 )高校或科研机构应能为攻读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开出必修和选修的基础理论、专业理论和较高水平的实验技术课程;(3)在培养研究生的有关学科方面, 有确定的科学研究方向和项目,能解决研究生作硕士论文所需的科学实验设备和有关的图书、资料;(4)研究生考核管理制度健全。 (注:参见孙义燧主编《研究生教育辞典》,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3~14页。)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的资格要求也是类似的四条,只是要求更高些。由此可见,一个教学、科研单位能否有资格培养研究生,首先取决于其现有的学科建设水平,包括教师水平、科研水平及科研条件水平。而对于已取得研究生学位授予资格和研究生培养资格的教学、科研单位,其能否培养出高质量的研究生和创造出高质量的学科研究成果,则取决于其是否有高水平、高质量的学科建设。

著名高等教育专家阿什比曾说:“任何类型的大学都是遗传与环境的产物。”其实,任何大学或科研机构的学科水平也要受到学科发展的历史、所处区域社会提出的要求及提供的支持条件等因素的制约,从而也因此决定了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层次、结构和水平。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必须从其学科的现实条件和发展条件出发,其应遵循的规律之一就是不能超越学科建设的条件和水平。根据研究生教育受制于学科建设水平这样一条规律,我们似有必要提出这样的问题:一般性高校包括一些学科基础较薄弱的地方综合性大学,是否有必要不顾现实的学科条件和发展条件的不足,一味地追求研究生教育,或追求更高层次的博士研究生教育?若这些学校凭藉非学科水平的因素成为了研究生培养单位,我国的整体研究生教育水平是否会降低?是否能根据学科水平对研究生教育具有极大制约作用的考虑,专门对一些学科力量不强、学科水平不高的高校作出只能培养本专科生,或只能为地方经济建设的需要进行硕士层次的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限定?以避免它们付出大量的人力、财力竞争硕士点、博士点后,最终还是劳命伤财,落败而归。

以上分析使我们看到,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尤其是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高,其先决条件就是加强学科建设,尤其是抓好重点学科的建设。凡国内外研究生教育声誉极高的著名学府无不如是。

学科建设是高校一项具有综合性、艰巨性、系统性、长远性的基础工作,由于它对研究生教育具有最直接的制约作用,故其也必须接受研究生教育直接的反作用。这就是说,研究生教育必须以学科建设为基础而运作,同样,学科建设也必须以研究生教育为动力而发展,两者呈互为需要的辩证统一关系。研究生教育对学科发展的反作用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1 )研究生教育对学科研究水平的提高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学科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是科学研究,而科学研究又是培养研究生的最重要手段。因此,通过研究生培养客观上促使研究生教育单位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学科研究方向,以及从事具有先进性、前沿性、创新性课题研究的学术实力,而研究生本身也构成了协助导师完成重大学科研究任务的有生力量。(2 )研究生教育对学科队伍的建设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学科发展的一个重要资源就是高水平的学科队伍,由于研究生教育为最高层次的教育,高层次教育应由高水平的师资承担,这就有力地保证了学科发展必需的高水平学术力量的集中;同时,研究生中的优秀毕业生亦会不断地充实进学科建设队伍,形成有利于学科持续发展的学术梯队。(3)研究生教育有利于促进新学科的发展和学科群的形成。 现代科学已进入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时代,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整合已成为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故此,“学科建设不能停留在只看到彼此相对独立的一个个学科的单打一的水平上,而应在按各学科自身的发展规律和学科的具体情况,在建设好各学科的基础上,着力加强学科之间的交流与联合,形成学科的群体优势”(注:张茂林、周积之《高校学科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6年第2期。 )及富有生命力的新学科。研究生教育本身具有不能就学科教育论学科教育而必须注意本学科与其它相关学科之关系的要求,且研究生培养单位又是多学科或多专业方向人才聚集的结合点,故其最有利于为新学科的发展和学科群的形成创造条件。( 4)研究生教育有利于重点学科建设。重点学科是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基础,也是带动整个学科发展的龙头。加强重点学科的基础性建设,是任何研究生培养单位不惜代价努力追求的目标,这种努力的结果,客观上将起到促进学科发展的积极作用。

三 研究生教育必须适应和促进研究生全面素质的发展

按一般教育学的原理,对操作层面上的教育具体有这样一种界定:“教育按一定的目的要求去改变受教育者,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发生相互作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作用是以一定的教育影响为中介的;三者之间联系和作用的结果是受教育者发生合乎目的的变化。”(注: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第27页。)据此,我们从操作意义上把研究生教育界定为:导师通过一定的教育影响为中介与研究生相互作用,使研究生发生合乎教育目的变化的一种高深的专业教育活动。这样,我们对研究生教育微观层面的规律的研究,主要就是探讨研究生、教育目的、导师、教育影响中介在研究生教育活动中所发生的规律性联系。

(一)研究生的身心特征及其发展规律

关于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的研究,这是一般教育学的基本课题。权威性的、带有普遍性的结论是, 人的身心发展主要有如下规律:(1)人的身心发展是统一的;(2)人的身心发展是有序的, 在连续性中是有阶段性的;(3)人的身心发展既有稳定性又有可变性;(4)人的身心发展是不均衡和有差异的。(注:参见潘懋元主编《新编高等教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0~31页。)研究生身心发展毫无例外地在总体上也须遵循上述规律。但是,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教育因其教育对象不同,其身心特征有差异,因此不同的教育除了应遵循人身心发展的共同规律外,还必须遵循具有各自特点的不同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规律。

研究生教育的对象在很多方面都与本专科教育的对象有区别,硕士研究生如是,博士研究生更是,他们的身心发展程度已至相当成熟。从年龄上看,本专科学生多为20岁左右青年人,而研究生的年龄跨度极大,从20来岁刚大学毕业跨进研究生队伍的青年人到45岁左右才从工作岗位考入博士研究生队伍的中年人都有;从学历上看,研究生都必须完成大学本科的学习或完成专科学习后获有同等学力,博士研究生则必须完成硕士阶段的学习任务或获有同等学力;从阅历来看,研究生既有出校园门又进校园门的应届毕业生,又有在工作岗位上积累了丰富实践经验的在职人员;从能力来看,他们都经过了系统的专业理论学习,也已经掌握了相当的专业技能,具有了独当一面从事专业活动的能力或者已经在创造性地独立地从事某项专业工作;此外,研究生深入学习专业以求更大发展的动机比较专一,深造的目的明确。如此等等,均说明了研究生这个来源复杂、多样的求学群体,其身心发展都已达到能为他们今后相当高深层次的学习所必须的专业基础、能力素质、心理准备等提供良好基础的程度。也正是这样一种身心发展条件,使他们的学习具有独立自主、研学结合、图深求新的特征,而这些特征决定了其身心发展应有的规律。

(二)研究生教育的目的

我们非常清楚,教育目的是人们对教育提出的一种带有主观意志的教育预期或教育要求;然而,它并不是人们的纯自由意志的结果,而是依据教育规律提出的,对教育实践具有规定方向、规范行为、指导运作之作用的理性的观念产物。因此,不对研究生教育的具体目的亦即研究生人才究竟应当具有哪些素质进行认真的研究,就不可能真正把握研究生教育在人才培养层面具有的规律。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和传统教育目的理论,以及研究生发展的自身规律,我们认为研究生教育的目的应当包括:促进研究生的人力素质、人本素质和人文素质的发展。人力素质、人本素质和人文素质三者有机的统一构成了研究生的全面素质。

1、促进研究生人力素质的发展。 人力素质主要指人作为社会劳动力而存在的生产力素质,包括其所掌握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生产劳动技能,及其自身的智力、能力、体力等。人力素质是个体适应社会的立身之本,也是其实现自身的社会经济价值、参加社会劳动建设所必需的物质基础。研究生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通过对研究生提供专业学习和科研实践的条件和可能,使他们作为社会高级专业人才必要的生产力素质即人力素质得到充分的发展,从而使其劳动能力更具专门性、高层性、创造性,使他们的科学认识能力和专业实践、学术创造能力获得极大的提高,从而发挥更大的社会作用。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对这一素质的要求规定得既高又具体。譬如硕士研究生只有在达到“(1 )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2 )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注:《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 1980年2月12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这样的学术水平后才能授予硕士学位。而博士研究生则必须达到“(1 )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2 )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3 )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注:《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1980年2月12 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这样的学术水平后方能获得博士学位。

2、促进研究生人本素质的发展。人本素质包括理想、道德、 意志、人格、毅力等非智力因素,属于心理素质的范畴。德国教育专家雅斯贝尔斯指出:“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和认识的堆集……谁要是把自己单纯地局限于学习和认识上,即便他的学习能力非常强,那他的灵魂也是匮乏而不健全的。”(注:[德]雅斯贝尔斯著、邹进译《什么是教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3、4页。)人本素质所强调的是如何认识人的存在和本质,认识自我,以及如何做人的一面。

3、促进研究生人文素质的发展。人文素质是人们在对文、史、 哲等人文学科知识广泛学习并有深刻理解的前提下形成的政治观、世界观、人生观及文化教养和理智。纽曼早在1852年出版的《大学的理想》中就强调了人文教育的重要性,他认为人文教育的目的就是使人的理智得到尽可能全面的发展,只有经过理智的培养,才能形成终身受益的良好品质,并富有理性。英国教育家阿什比认为:“具有教养比具有高深学识更为重要。”人全面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人与社会的和谐、协调、统一的发展,这种与社会协调的素质的获得就在于人文教育的作用。

人力、人本、人文素质三者对研究生的成长并不是各自孤立起作用的,它们互相影响,构成研究生全面发展的素质体系。研究生教育必须根据研究生教育目的这样一种全面素质发展的要求,在研究生教育的课程体系和方法体系的构建中,充分考虑到研究生人力素质、人本素质和人文素质的协调发展需要,以促进他们健康、和谐、全面地发展,使他们成为德才兼备的高级人才。

(三)导师和教育影响中介

根据教学论的基本观点,学生、导师及教学影响中介构成了教学过程中的三要素,欲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三者的有机配合是必要的。由于研究生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已近成熟或已经成熟,无论是专业理论还是专业实践能力都获得了本科生不能同日而语的基础,因此,对研究生的教育已不再只是专业知识的积累问题,对他们的要求已上升到通过对科学认识系统的有效开发和利用转化为知识系统,即研究生必须获得创新和发展知识的能力。根据研究生身心发展这样一种特点和必须达到具有创新能力这样一种教育目的,教育影响的中介方式就必须发生变化,这就是研究生主要是通过自学和研究自主地获取知识。譬如,国内外培养研究生通常用得最多的并且又是十分成功的一个手段就是讨论班教学。通过这种教育影响中介,导师的思维方法、研究方法和学术见解等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研究生,使研究生的独立学习和科研能力获得培养和锻炼,同时又促进了教学相长,很符合研究生的发展规律。

必须指出的是,尽管在研究生教育过程中,研究生具有了更加自主、独立和个性化学习和研究的地位,导师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的主导地位也发生了变化,从传统的教授转变为指导。但这不能贬低导师在研究生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因为研究生教育毕竟以前沿性学科理论为学习内容,以科学研究为学习手段,以创新知识为学习目的的高层次教学活动和人才培养活动,研究生限于学识、能力、条件的种种制约,他们并不可能自发地完成如此复杂的学习任务,必须在导师的帮助下指导下完成学业。导师对研究生的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研究生培养的质量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导师的学术水平。正因为如此,不少导师切身地体会到,提高研究生水平的关键就在于导师自身的素养。这些素养包括:(1)有良好的科研道德和科学态度,能严谨治学,为人师表; (2)了解掌握学科发展的前沿方向,占领学科前沿;(3)有明确的主攻方向;(4)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和有创见的科研成就;(5)有较强的科研组织能力。

研究生、导师、教育目的、教育影响中介,这几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制约着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及作用构成了研究生教育内部关系的基本规律,亦即构成了研究生教育微观层面或操作层面的规律。为了达到研究生教育的预期目标即人才培养目标,我们就必须认真研究这些要素的特点并正确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

收稿日期:1998—09—26

标签:;  ;  ;  ;  ;  ;  

研究生教育基本规律研究_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