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论文

“一带一路”背景下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论文

“一带一路”背景下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王春阁/ 吉林化工学院

摘 要: “一带一路”的实施过程中,必然会需要大量的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的综合应用型人才。因此,各高校应该在注重发挥自身相对优势的同时应当根据企业需求及时的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有效调整,尤其是应用型外语人才的培养,因为,应用型外语人才是连接各沿线国家进行成功协作的重要纽带,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我国的国际交往与对外经济产生重大的影响。所以本文首先从五个方面对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然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办法,尝试能够构建出新型的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应用型外语人才 培养模式

“一带一路”即“丝绸之路经济带” 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它是以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为发展战略,把我国和“一带一路”的沿线国家紧密的联系到了一起。其战略是把对于通过促使越来越多的国际产业多方面的深入合作的期望作为出发点,从而达成各沿线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项目的洽谈,基础设施平台的共同建设,还包括促进其合作成果共享的合理性,最终推进教育和医疗等基础设施以及经济,文化,政策之间的协同发展。“一带一路”建设主要是通过经贸,人文及区域三方面的协调发展来实现政治沟通,设施沟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即“五通”。目前,想要达到此目标需要全社会各行各业各地区的共同努力。其中,为了适应“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适应市场的变化与发展,少不了人才的支撑,沿线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中便需要大量的人才,尤其是那些熟悉国际惯例,精通国际化专业知识,并且兼具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外语应用型人才,因此高校外语人才教育在发展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首先分析了外语人才培养的现状和问题,之后又提出了相应的解决途径。

一、“一带一路” 背景下外语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高端外语人才的结构性短缺。“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大概使用四十多种小语种的语言,因此各高校为了提供所需的小语种人才而开设了相关的专业。但是,由于高校并未对适合 “一带一路” 发展所需的小语种人才的要求及数量进行深入的调研,所以便出现的供需不对等的问题:用人单位需要具有较高水平的应用型小语种人才,而高校的小语种专业毕业生却又找不到对口的合适工作。这就导致了高校外语专业结构布局混乱,就业水平差的问题严重;而用人单位对于小语种人才的需求仍然得不到满足,甚至缺口更严重。

根据天津市司法局2018年社区矫正工作会议要求,北辰区司法局扎实推进社区矫正标准化规范化建设。面对新职能、新任务、新定位,适时更新社区矫正工作机制,使其达到标准化和规范化的要求。针对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开展心理矫治工作可操作性差,标准不规范,工作进程不统一,心理咨询师与社区矫正工作者职责分工不明确等问题,北辰区司法局着力健全工作模式,推动心理矫治工作流程系统化。

(2)高校外语师资水平亟待提高。目前高校外语教师队伍中主要包括英语,日语,俄语和韩语等比较常见的语种,但是教授其他小语种的却很少,甚至没有。由此可见,高校教师队伍并没有达到“一带一路”所需的多语种要求,处于一种短缺的状态。而且,传统的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较差,跟不上 “一带一路” 发展战略的要求。因此各大高校急需提高外语师资队伍建设的水平。

1.处理好审与被审的关系。能否处理好与被审计对象工作上的沟通协调问题,直接影响着审计组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审计组长要引导审计组成员树立“监督是手段,服务是目的”的理念,以一种平等待人的态度,不卑不亢,既不以势压人,也不低三下四。比如,在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审计过程中,要注重发挥审计的监督性作用,同时也要发挥审计的建设性作用,既要对服务对象工作中取得的成绩予以肯定,同时也要指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取得被审计单位的理解、支持与配合,构建和谐的审与被审关系。

(4)地球化学背景:茶树的土壤营养特点为多元性、喜铵性、聚铝性、低氯性和嫌钙性,已发现与茶树正常生长有关的元素多达40多种,茶叶产量、品质与土壤中营养元素、微量营养元素均有着密切关系。

(4)外语实践教学的不够完善。对于语言的学习,语言环境与大量的实践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学生能够把在课堂上习得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熟练的应用到实践中去才可以称为对所学语言的真正精通。最终才能符合“一带一路” 战略对外语人才的实际需求。所以在外语教学中应当安排充分的实践教学环节是非常有必要的,但很多高校并未对此给与相应的重视,没有提供仿真的语言实践环境,使得学生只停留在书本知识的层面,未能达到未来工作岗位的实际需求,因而学生的学习效果不理想,大大的降低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3)外语课程设置不合理。“一带一路” 沿线各国之间的写作与发展所需要的外语应用型人才既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又要熟悉各国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进而才能够进行深入的沟通与交流。那么这些素质必然是需要高等教育进行培养的,对此高校应设置相应的课程安排,但实际上,目前高校的课程设置并没有注重与文化传统或风俗习惯相关的课程,而仍然只重视外语基本技能的培养,这并不符合 “一带一路” 所需的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的目标。

(1)明确培养目标,优化外语人才结构。为更加精准的适应“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间的协作与发展,为其提供优质的外语应用型人才,首先,高校应该进行深入有效的市场调研,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对其所需的小语种人才水平及其数量要求精确化,然后做出相应的招生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其次,可以针对某些应用范围比较窄,学生不感兴趣的语种推出相应的鼓励政策,如降低学费或者额外补贴,提供就业机会等,以此来确保一定的学生数量,并保障其毕业后所学知识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应用,避免教学资源的浪费和小语种语言人才的流失。

对于“一带一路”倡议发展所需要的应用型外语人才的培养,高校必然要做出一些改变与调整,应针对培养计划中的不足进行相应的变革,进而建构出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高校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

人才是国家发展的重要资源,而教育是培养人才的主要渠道,小学教育作为基础阶段,应当受到国家和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在信息化时代的大背景下,做好小学教育的信息化发展意义重大。

(5)外语教学评价体系单一。目前在外语教学中,教师对于学生的学习成绩的评价主要体现在终结性评价,即期末考试,此种评价方式考察的是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而并没有体现其对于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因此导致学生在学习中也忽视了对语言实践能力的重视。

(2)提升高校师资队伍素质。为了培养 “一带一路” 所需的应用型外语人才,高校教师应该从自身角度做出调整。首先,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合目前的市场需求,应该结合创新思维多采用一些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其次,高校应该多为教师提供外出进修和访学的机会,可以开阔视野,拓宽眼界,不断地更新教学技能;再次,应该多鼓励教师在保证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再自学其它学科,如管理学,国际贸易,旅游等等;最后,高校可以通过一些奖励措施来加强教师的竞争性,鼓励其一直保持创新和发展的意识。

(3)优化课程设置,为了满足“一带一路” 所需,高校应提供既具备外语基础知识又拥有跨文化知识和交际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因此课程设置必然要做出调整。首先,要对专业课与基础课进行深度优化,在确保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增加跨文化相关知识的比重,此时学校可借助网络教育手段设置微课堂,完善课程体系,多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自主选修网络外语精品课程进行自主学习。此外,高校还可以设置双学位,为学生创造跨学科跨专业的学习机会,丰富高校的教育体系。

(4)加大实践环节在外语人才培养中的比重。外语这门学科需要的是能将基础知识与实践完美融合的能力,因此学好外语需要的不仅仅是充分的利用课堂,还需要在课堂以外的实践中不断地去应用,练习,最终才能真正的掌握这门语言。从这一角度来看,高校首先应该加大与企业间的合作力度,建立适合学生进行语言实训的实习实践基地,定期安排学生去实习与实践,这会对提高实践性教学效果起到很大的作用。其次,多向学生开展相关的专题讲座,研讨会,外语文化节等相关活动,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加强语言实践能力。

(5)提升外语教学过程中的评价体系,适当的加重过程评价在其中的分量,因为语言学习更加注重的应该是在实践中的实际应用能力,而不仅仅是一张试卷的成绩。改变评价模式会改变学生在应试教育下形成的传统学习模式,转向更有实际意义的实践应用能力,从而能够满足用人单位对于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三、 结语

“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为外语人才打开了一扇大门,提供了一次前所未有的机遇,当然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沿线国家间的协作与发展急需一大批外语应用型人才,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高校作为输送人才的摇篮也应该做出相应的调整与变革,如制定新型培养计划,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从而打造出专业能力强,交际能力佳,实践能力优的高水平外语应用型人才,为我国的“一带一路” 发展战略提供优质的人才支撑。

参考文献:

[1]张日培. 服务于“一带一路”的语言规划构想[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2015 (4):48~53.

[2]王艺静.“一带一路” 背景下国际化外语人才培养研究[J]. 高教学刊, 2016(9):1~3.

[3]刘国斌, 孙雅俊. 高等院校人才培养助推“一带一路”战略的对策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6(06):20~23.

基金项目: 本文系吉林省社科基金2019年度一般自选项目:“一带一路” 背景下创新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标签:;  ;  ;  ;  

“一带一路”背景下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