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中的护患沟通技巧分析论文_罗沙沙 代倩

儿科护理中的护患沟通技巧分析论文_罗沙沙 代倩

(安康市中医医院;陕西安康725000)

摘要:目的:对护患沟通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在我院儿科的20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护患沟通护理。结果对照组的满意度为83%,观察组为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儿科护理中加强护患沟通,能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护患纠纷明显减少,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护患沟通;儿科护理;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儿科的20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20例,年龄2~13岁,住院时间4~15天;女80例,年龄3~14岁,住院时间4~13天。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患儿在性别、年龄、住院时间等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实验方法

对照组患儿采用传统护理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治疗,其具体方法为:(1)及时向家长了解患儿的饮食习惯,并结合病情的需要,让患儿尽早进食补充身体所需营养。(2)随时注意患儿病房环境,保证室内温度和空气良好。(3)住院患儿每日一次测量其体温、脉搏和呼吸,每日总结大便次数和引流量。

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护患沟通,其具体方法为:(1)患儿进入住院病房后,护理人员积极主动的和患儿及其家人进行沟通。(2)患儿在进行必要的输液和换药过程中,会因身体疼痛产生抵抗情绪或者哭闹,要特别注意与患儿及其家人的沟通:a.在言语上要讲究技巧,用语要文明礼貌,让患儿及其家人享受应有的尊敬;b.护理中要多鼓励患儿,减轻其对输液和换药时的恐惧感,增强其信心。c.护理人员要时刻保持微笑,医护人员的微笑会感染整个病房,微笑也可以让小儿的免疫系统更好的工作。(3)患儿出院时,医护人员要积极协助家属办理出院手续,解答家属的疑惑。鼓励家属多带患儿进行户外活动有助于身体康复。

1.3 观察指标

在患儿出院时,通过问卷调查形式了解并记录住院期间患儿及其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判断标准是:很满意(态度好,效果好),满意(态度一般,效果好),不满意(态度一般,效果一般);总满意度=很满意度+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护患沟通其患儿和家属对护理很满意及满意人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护理是医疗工作的重要环节,护士在对患儿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对患儿及其家属或陪护人员之间所进行的沟通均被称为护患沟通,护患沟通是良好护患关系的基础。儿科存在着特殊性,护理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难度。所以加强互换沟通尤为重要。在实际的工作中,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3.1 根据家属及患儿需求进行心理疏导

由于儿童年龄偏小,大多数害怕吃药、抽血、注射等而产生逆反心理,不配合医务人员的治疗。在与患儿及家属接触与沟通的过程中,首先护士应充分的了解患儿及家属的各项需求,准确把握患儿及家属的心理状态。部分家长由于缺乏儿科相关常识,对孩子的疾病不够了解,会产生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进而影响患儿的状态。一些患儿缺乏适应能力,在就诊时会出现不听从护士安排、不愿意合作等现象,容易产生矛盾与纠纷。此时预分诊护士要加强与患儿及家属的沟通交流,嘱咐家长安抚患儿情绪,向患儿及家属耐心解释各种疑惑及问题,取得其信任。

3.2 创造愉快的治疗环境,减轻患儿的痛苦 

游戏是儿童最喜欢的交流方式,能使孩子忘却痛苦,认识事物,促进身心发育,达到身心与环境的和谐。为此我们对病房进行了一些改置,在病室中增添了卡通墙贴,图书,玩具,录音机,并准备了儿童磁带。这样当患儿被送进病房后,护士用与患儿相适应的语言介绍病区环境,可以和患儿一起唱歌讲故事,沟通感情、拉近距离,使患儿见到护士后不再具有强烈的恐惧心理,输液打针的哭叫行为明显减少。

3.3 采用正确的护理技术

当孩子生病之后家长多表现有不同程度的焦虑,家长对护理人员操作技术的要求也往往较高。CICARE是接触、介绍、沟通、询问、回答以及离开6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缩写,是目前美国医疗机构所采取的一种以流程为导向的护患沟通方式,可以引导护理人员循序渐进地与患儿进行沟通。CICARE沟通模式是将沟通程序标准化,对于护士的职业素养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每次与患儿,特别是患儿家长接触时都按照CICARE模式进行沟通,在进行简单接触之后向患儿进行介绍,可以体现护理人员的礼貌;在对患儿进行沟通之后予以询问,了解患儿及其家长是否存在疑问,一方面可以提高沟通的效果,使沟通对象真正掌握护理人员的沟通意图;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护理人员对患儿及其家属的尊重,更好地了解对方的需求;针对患儿及其家属所提出的疑问予以解答,巩固沟通效果,最后向沟通对象表达离开,是一种礼貌的体现。在实施CICARE沟通模式的过程中通过文字记录、录像等方式形成沟通模板,可以快速提高低年资护理人员沟通能力,对于高年资护理人员则可以方便随时学习,同时为形成沟通同质化提供方便。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不断改善不断进步,要严格要求自己,努力使自己做得更好,学会并能很好地与病患沟通交流,充分了解患儿,使患儿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和宽慰,从而减轻其精神和躯体上的痛苦并且使其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刘爽.儿科护理操作中沟通技巧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医疗设备,2016,31(S1):126-127.

[2]张秀丽.分析沟通技巧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61):419.

[3]张红丽,吴爱珍,刘伟玲.儿科护理操作中沟通技巧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6,23(S2):404-405.

论文作者:罗沙沙 代倩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9月下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6

标签:;  ;  ;  ;  ;  ;  ;  ;  

儿科护理中的护患沟通技巧分析论文_罗沙沙 代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