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穆之回答记者提问指出——中国十分重视人民的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公民权利论文,政治权利论文,中国论文,重视论文,记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新华社北京10月7日电 (记者于海生)中国人权研究会会长朱穆之今天在这里就中国人民的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状况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记者问:中国政府签署了《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对此您有何评论?
答:中国在去年签署了《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现在又签署了《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这说明中国十分重视人权,既重视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也重视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中国曾长期为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而斗争。中国近代史是争民族独立的历史,也是争政治民主的历史。100年间,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牺牲,向清王朝争民主,向北洋军阀政府争民主,向国民党政府争民主。新中国建立,中国人民才取得政治民主权利,当家作主人。半个世纪来,是建设国家的历史,也是建立和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历史。现在中国人民享有前所未有的人权,包括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因此,我认为,签署《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是合乎逻辑的自然发展。
问:您对中国人民享受公民、政治权利的状况有何看法?
答:中国人民享有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的状况可以从多方面来观察,但最主要的是政治民主状况。人民要求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和人身自由、司法保护等权利,就是为了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追求自己的利益,也就是能实现政治民主。政治民主是人民享有各项自由权利的集中体现。中国实行社会主义民主,采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它保障人民享有当家作主的权利,一切按照大多数人民的意旨办事。曾长期遭受贫穷落后之苦的中国人民,最大的要求是丰衣足食,民富国强,现在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很大改善,国力日益增强,已经和正在实现中国人民的要求和愿望。这些巨大成就是执行历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的方针、政策和计划的结果。这证明中国实行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民主的制度,这也证明中国人民是享有表达自己意愿和追求自己利益的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的。
问:中国经济得到巨大发展,你对经济发展和政治民主的关系有何看法?
答:在中国,经济发展和政治民主密切相关。经济发展离不开政治民主,政治民主也离不开经济发展。不民主,不可能实行人民发展经济的要求。在旧中国的专制统治下,经济只有越来越糟,根本不可能得到发展。经济发展是新中国建立后的事,特别是近20年来经济得到持续快速发展,这是建立和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结果。不民主,不可能经济发展。同样,经济不发展,不实行人民发展经济的要求,这本身就是不民主。这些年来,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日益扩大,人民能行使更多更大的政治民主权利,这是经济不断发展的结果。贫穷落后不可能有充分的政治民主。
问:中国签署《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后,你认为应该如何进一步促进人民的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
答:中国的人权状况并非十全十美,在享有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方面还有不少须加以改善的地方。签署公约后,可以更加督促我们努力发扬成绩,克服缺点。
要改善的方面很多,最重要的是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善法制,两者是密切相关的。扩大社会主义民主,主要是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从中央到基层,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要能更充分地反映民意,贯彻执行人民的意旨。民主要靠法制来保障。改革开放以来20年间,我国制定了328项法律和有关决定,国务院颁发了700多件行政法规,各省制定5000多项地方性法规,今后应建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保障依法治国。
我认为进一步发扬我国实行群众路线的民主传统有特别意义。这就是任何决策必须首先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集中群众的意见,形成决策后,再在实践中受群众的检验。坚持群众路线,可以使民主精神民主作风贯彻到各个方面各项工作中去。
问:中国人权研究会在促进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方面今后有何打算?
答:我会是个研究机构,我们将一如既往通过研究的成果,促进对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的知识普及和正确认识。
我们将注意研究外国在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方面的理论观点和实践经验,并通过对外交流和研讨,从中汲取对中国有借鉴作用的东西。
中国未参加公约的制订,中国的国情与其他国家也不同,如何执行公约,如何与中国现行的法制相衔接,这是中国政府将考虑的问题,研究会也将注意研究这一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