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农村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论文_王艳莉

浅议农村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论文_王艳莉

王艳莉(陕西省咸阳市乾县教育教学研究室 陕西 乾县 713300)

摘要: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小学阶段的学生,无论从生理还是心理上都是迅速变化的重要时期,小学养成的行为习惯往往会影响人的一生。因此,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而农村的教育环境比较差,教育条件也相对落后。学生家长对孩子的学习和培养不够重视,他们往往文化水平和素质不高, 他们的不良行为直接影响着孩子的习惯养成。因此如何改进农村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值得我们思考。

关键词:行为习惯 农村 小学生 养成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051(2019)01-0170-01

农村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形成原因

我是一名农村教师,多年的工作中发现农村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养成原因有三方面。其一,家庭教育。农村学生的家长整体素质不高,他们虽说年纪不大,但小学或初中文化的占多数,而且大多忙于生计外出打工,把孩子留给爷爷奶奶照看,溺爱、无人管教使孩子养成了许多不良行为习惯。即使有时父母在家闲暇时也只愿聚在一起打麻将、玩电脑手机,无暇教育孩子。农村家庭的家长们“重智轻育”,认为只要孩子学习好就能出人头地就是有出息,其他的也就无所谓了,有的甚至认为只要孩子吃得好穿得好就是对孩子最好的照顾,这些思想使农村家长忽略了对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性教育。其二,由于多年来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升学竞争和考试压力的环境,农村学校为了在成绩上能够赶超城区学校只能把大部分精力放在提高学生的成绩上,忽略了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农村学校教师也存在只要学生成绩好就是对学校和家长最好回报的思想,还有近年来的殴师事件及教师权益时常受到伤害,使教师在学生行为养成方面也就没有下足功夫,学生也就慢慢养成了一些坏的行为习惯,无人管理。其三,社会环境的影响。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小学生虽然最多接触的是家庭和学校,但社会给他产生的影响也非常大。小学生不良行为的根源不一定在自身,而在于现实社会中的不良环境。小学生年龄小,明辨是非的能力差,特别是农村学校的小学生对社会有着一颗好奇的心,不良的社会风气,如崇拜金钱、过度消费、自私自利等等会让他们形成错误的价值观,腐蚀他们的思想和行为。这些社会环境对他们产生的影响并不小于家庭和学校。

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本人浅见如下:

一、家庭教育作用 家庭教育是行为习惯养成的第一课堂,父母要用自身的行为去影响孩子,身教重于言教。首先要为孩子作出榜样,孩子好奇心盛,爱模仿,家长务必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良好榜样。不希望孩子做的,自己首先不做。例如,要孩子举止文明,自己就不可言行粗暴;要孩子穿着整洁,自己就不可衣冠不整;要孩子读书学习,自己就不可打牌搓麻将。只有在家长言传身教的潜移默化下,方能自觉地建立起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次,家长要真正把孩子当成朋友,尊重他们的意见,并努力提高自身修养,言传身教。对于农村学校的家长,生计固然重要但也及不上孩子重要,孩子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在孩子眼里父母是神圣的,你们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他们,希望我们农村孩子的家长能陪着我们孩子一起成长,为孩子树立好的榜样,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好习惯受益终生。

二、学校的教育作用。

(一)教师做好表率作用。古语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要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教师就要给学生榜样带头作用。学生一天大部分时间就是和教师在一起的,教师首先要做好表率,从平时的小事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平时,走进学校、教室,只要发现地面有烂纸就随手把它拣起来,有了垃圾、废纸总是亲自扔到垃圾筒里,讲桌也清理干净。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感到爱护环境的重要,也就养成了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在农村学校班主任的作用不容忽视,家长也许忽略了孩子的行为养成教育,但是班主任不能。我们的班主任要经常教育学生遵守《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从常规抓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使学生养成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遵守纪律、遵守社会秩序、维护社会公德、勤俭节约、爱护公物、助人为乐、关心他人的良好习惯。小学生的自觉性不强但是学习能力强,所以要我们的教师时刻提醒、引导和教育。

(二)注重实践,开展丰富教育活动

注重活动实践,在“小、细、实、严”上下功夫,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要利用班会、晨会和团队会等组织学生学习《中小学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规章制度和常规要求,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可根据不同时期、不同需要,例如利用学雷锋、植树节、清明节、六一儿童节、七一党的生日、教师节、国庆节等节日确立一个主题,宣传一个观点,培养一种行为习惯,一项一项地抓养成。可以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将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内容进行分解,一个一个地抓落实。可以开展“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主题系列教育活动,如组织征文、演讲、宣传板报、手抄报、情景剧等比赛,开展承诺签名活动,发动学生调查身边的不文明行为并开展讨论,剖析这些行为的危害和形成的原因,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这些形式多样的教育形式,会加大教育宣传力度。

三、养成教育要家校互动形成合力

学校教育只有在家庭的配合支持下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家庭是学生接受教育最早、时间最长的场所,所以家校合作关系的建立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参加家长会,督促家长从自身做起,配合学校共同抓好对孩子的教育,形成家校合力、形成合力的局面。例如我校充分利用每学期两次的家长学校授课的机会,给广大家长讲授家教知识,树立正确的教子理念,摒弃家庭溺爱,赏罚分明,给孩子以自信。让家长了解学校教育,了解学生的学习,同时通过家访也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有哪些好习惯应该发扬,有哪些不尊重长辈的表现、不文明的习惯应该克服与纠正,年复一年我们学校与家长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教师关爱学生,家长支持学校已经蔚然成风。

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不仅深化并拓展了素质教育的内涵,而且成为推进其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教育工作者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基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与时俱进,创新方法和路径,力求构建一个科学、完善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策略体系,把小学生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论文作者:王艳莉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1月0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8

标签:;  ;  ;  ;  ;  ;  ;  ;  

浅议农村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论文_王艳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