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沙拣金 物尽其用——高中历史教学中有效运用乡土资源的策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披沙拣金论文,物尽其用论文,乡土论文,策略论文,高中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乡土资源是一地区内具有地域特色的课程资源,这些资源对于学生具有“天然”的亲切感,用于教学可以拉近学习者与课程的距离。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开发利用乡土资源,能够深化学生对家国关系的认识。但如何才能充分发掘并利用乡土资源的教学价值,全面提升学生历史学科素养,使其不再局限于兴趣和情感层面,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本文拟结合教学实际,谈谈有效利用乡土资源的策略。
甄别拟用素材:有效利用乡土史料的保证
用于历史教学的乡土资源除少量地理、民俗、文化类素材外,大部分为历史资料,由于地方史志多出自“民间”,在史学观念、材料选择、信息解读、逻辑推演等方面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缺陷甚至错误,加之乡土情怀驱使下的虚美、隐恶行为,必然会不同程度地改变“历史”的面貌,给乡土资源的运用带来困难。为使学生对家乡历史的认识更加“恰如其分”,向学生传递科学的历史认识,甄别辨析素材就成为乡土资源运用必不可少的环节。
1.疑似之迹,不可不察——甄别史实的真伪
沛县历史悠久,而且与中国历史进程中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联系比较多,“散见于经史子集中的沛县资料在全国范围而言,从数量上可算前茅之列”[1](p.88)。这些资料和县志的大部分是可以采信的,能直接用于教学。比如讲授“分封制”时,笔者引入宋国和微子之例,西周时,殷商贵族微子受封于宋,都城在今河南商丘,辖沛地。微子死后葬于沛地东面的一座小山上,小山因之得名微山,周围湖泽得名微山湖(微山湖东部属山东,西部属江苏沛县和铜山县),这就是见诸《史记》等并能够与地理相印证的素材。又如被称为徐州“两汉”之一的汉画像石(另一为汉墓)近年来大量出土,学界公认有较高的史学价值和艺术价值,有关汉代农耕和商业活动的画像石就是“古代农业”和“古代商业”的很好教学素材。而近代以来的本地历史,由于时间相去不远,且有各种材料佐证,因此大多是真实可用的。
乡土史志中也有些问题模糊不清,众说纷纭,使用时需要认真推敲。在讲“百家争鸣”时,很多沛县教师使用沛县汉城公园“老子隐居处”景观做素材,这需谨慎。《庄子》中数次提到老子隐居于沛,如“孔子年五十有一而不闻道,乃南之沛见老聃”(《庄子·天运》)等。沛县人据此修建了老子隐居处,有的学者认为老子隐居的“沛”就是今天的沛县[2](p.962),但也有不少学者认为庄子所说的“沛”在今河南境内(如马叙伦等),争议颇大,教师在课堂上为避免史实错误,应指出老子隐居于沛是说法之一。沛县历史悠久,在讲“郡县制”时,可以联系沛县的建县问题,但这又有春秋战国时楚得沛地设县,以及秦统一中国后建沛县,属泗水郡这两种情况,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区别说明。
此外,还有一些乡土史料存在明显错误,需要纠正。在沛县的革命史上,沛县中学具有特殊地位。1929年,共产党沛县委员会就成立于沛中,沛县中学教师朱菊池任第一届县委书记,此后,以教务主任郭影秋(建国后曾任云南省省长兼省委书记、南京大学校长兼党委书记等职)、学生葛步海(建国后曾任驻乌干达、赞比亚全权大使)为代表的沛中师生在中国革命的征程中谱写了壮丽的篇章。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教学中,笔者总是会不失时机插入这些让我们引以为豪的先辈事迹。但后来,我们放弃了一则很值得“自豪”的材料——开国上将韦国清在沛中教书并秘密参加革命活动——不知从什么时候起,韦国清曾在沛中任教的说法出现在了一些报道中并被广泛传播,但查阅韦国清传记,这一说法显系子虚乌有。
再如,徐州风景名胜燕子楼遗址是节烈女子关盼盼在其夫死后守节居住的地方,老年人在讲述她的故事时,多会说她受到了“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思想的影响,并为之欷□不已。就在笔者打算将之用于“理学”一目的教学时,却在资料中发现原来关盼盼和其夫张建封是唐朝人,白居易还为之题写了“燕子楼中霜月夜,秋来只为一人长”的诗句,如不加以辨析,岂不又是一场“关公战秦琼”?
求真是史学的第一要义。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使用乡土素材时,不能仅仅立足于简单的“拿来主义”,教师需要认真甄别,以保证历史教学的真实性。
2.时移世易,吐故纳新——甄别史观的当否
1924年,李大钊在《史学要论》中指出:“一时代有一时代比较进步的历史观,一时代有一时代比较进步的知识;史观与知识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历史知识的解喻自然要不断的变动。”[3](p.202)当前的历史教学和高考中,史观的多元化是颇受关注的重要亮点。借助不同的史观认识历史问题,会看到历史的不同方面,综合运用各种史观则有助于全面认识历史的面貌。反观各地的乡土史志,大多成书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基本以革命史观为主,普遍以当地的阶级斗争发展为基本线索,观察历史的视角多局限于阶级分析法。在借鉴使用相关史料时,剔除阶级斗争论的消极影响是非常必要的。我所搜集的抗战史乡土素材中,国民党的后面一概被加上“反动派”三个字,对国民党军队的称呼也多为“顽军”,这种做法“不见抗日,只见反共”,显然有失公允,使用时需要对其进行重新评价和认识。
把握教学价值:有效利用乡土资源的基础
运用乡土资源是为了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只有准确把握各种素材的教学价值,才能在此基础上有效运用。
1.比较乡土资源与其他资源的教学价值,选择使用
不少乡土资源材料典型生动,有助于学生对历史核心概念的理解,可以在教学中使用。但并不是乡土资源一定优于其他素材,如果乡土资源存在某些缺陷,如过于简略和零碎、出处不明,需待进一步探讨或与主干知识联系不紧密等,应选择其他更能够说明问题的材料。
在讲授“郡县制”时,为让学生弄清郡县制下的地方组织结构,我借助了“刘邦的归属之争”来说明。沛县与丰县相邻,密不可分,可不知什么时候起,两县民间就刘邦的归属问题起了争执,都说刘邦是自己县的,为此,有人给出了一个“和稀泥”式的“丰生沛养”的说法。其实,这桩公案并不难断。《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刘邦是“沛丰邑中阳里人”。也就是说,秦朝时,丰地还没有设县,只相当于沛县的一个镇(邑),如果按照今天的方式登记身份的话,刘邦的住址就是“泗水市(郡)沛县(县)丰镇(邑)中阳村(里)”。引入这个材料,不仅让学生弄清了这一民间争论的来龙去脉(学生多数听说过这一争论,但不知其详),而且轻松掌握了郡、县、乡、里等教材上给出但没有说清的机构。而在讲述“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时,笔者最初拟采用民国时期沛县一家纺纱厂的兴衰来说明民族工业的艰难发展历程,但终因其规模过小,历史记载不详而作罢,改用张謇的大生纱厂为例。
2.在多种乡土类素材中寻找更具代表性、更有利于教学的材料
讲述“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由于这场运动席卷全国,时间距今较接近,本地的记载较为丰富,笔者搜集到了数十则相关材料,有地方志记载,有长者回忆,有民间故事,有摄影图片,还有赛诗会的诗歌、民谣、漫画等等。用什么好呢?经过一番比较,我给学生讲了一则“打擂台”的真实故事。1958年秋收后,沛县杨屯镇的一次劳动竞赛擂台上,一个生产队的队长自报亩产红芋三万斤,自以为没有人能比上了,可是话音刚落,另一个生产队的马上站起来说他们的红芋亩产三万五千斤,第三个人报四万斤,一直到十万斤,这时擂台下掌声雷动,锣鼓震天,先报三万斤的生产队长再也坐不住了,掌声一落,就又到台上补充说,他先前报的三万斤是红芋干子[4]。这则故事短小生动,且“红芋干子”是沛县方言,学生听后哈哈大笑,对浮夸风有了直观的认识。
选择运用方式:有效利用乡土资源的关键
选择好了史料,还要有好的运用方式,就像做菜一样,好食材需有好的烹饪方法,否则就是暴殄天物。不同的材料对学生知识的获取、能力的提高、方法的习得和价值观的养成作用千差万别,为使乡土资源更好地提升历史教学的品质,应根据不同的需要,采用恰当的运用方式。
一是教师的直接开发。教师讲述中运用典型的乡土材料能够充实教材主体知识,论证教材主要观点,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热情。如“抗日战争”部分可以讲述日军在沛县的暴行和沛县人民的抗日活动,“解放战争”部分可以讲述沛县人民对淮海战役的支持等等。有时,如果本地相关记载较为完整,还可以本地历史发展为线索设计教学。如准备“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一课时,由于中华书局版的《沛县志》(1995年版)、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沛县沧桑五十年》(2002年版)等书籍对这段历史记载较为翔实,加上沛县县委宣传部举办的“建国六十周年图片展”中有大量反映沛县六十年发展的图片图表,我将本课的设计思路确定为“立足沛县看全国,讲述全国带沛县”,通过沛县这一“点”而窥中国。借助本地区在“三大改造”、“大跃进”、“人民公社化”、“三年经济困难”、“经济调整”等活动中的史实来展开教学,并让学生在课前访问亲历者形成文字或图片在课堂展示。这种设计方法弥补了教材纲目化、粗线条的编排缺陷,也让学生了解了家乡的发展历史。
二是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开发。在丰富的乡土资源中,有一些是学生耳濡目染却又熟视无睹的,比如乡风民俗、民谣传说、遗址遗迹、地理环境以及亲历者口述等。这些并不需要老师详加介绍,只需略作提示,学生就会恍然大悟。讲授“宗法制”时,我解释了宗法制的基本内涵后说:“同学们,宗法观念早已渗入了我们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请你谈谈发生在身边的这类现象。”学生从本地区各姓氏纷纷修家谱的事件说起,到以姓氏命名的村庄,再到殡葬时的长子摔牢盆、打幡的习俗,最后到“小儿不及长子孙”的俗语等等,讲得热情高涨,争先恐后,有些连我都没有关注过。而经过课前走访了解,学生对材料开发更加到位,学习“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结合自己家中的老照片、老家具、老房子的历史信息;学习“伟大的历史性转折”,结合这些年来自己家庭的生活变化;学习“文革”知识,结合爷爷奶奶的回忆等,都取得了不错的学习效果。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过去的人和事总是会给今天留下或深或浅的印记,引导学生发现的过程就是培养历史意识、增强历史感的过程。
三是编制高考模拟试题。编制高考模拟试题是乡土资源运用中简洁高效的一种方式。高考实施分省命题后,试题内容日趋多样化和地域化,各省区纷纷结合本地区特有的课程资源进行命题,“乡土地域色彩鲜明”成为一大亮点和特色[5]。仅2009年高考,乡土素材题就有十几道之多,比如北京文综卷的“北京广安门桥北蓟城纪念柱”题、江苏历史卷的“江苏常熟白茆乡山歌”题、安徽文综卷的“安徽省不同历史时期所属行政区划”题等。这类试题的设计,究其实质,并不是对地方历史知识的考查,而是以地方历史为切入点,用以反映全国历史的发展面貌,进而体现高考的基本要求和价值取向,在考查学生知识储备、学科素养的基础上,增加了强烈的“家”、“国”情感体认和情景的可信度,从而更好地落实试题考查的三维目标立意。
为适应这种形势,笔者充分借助本地丰富的乡土素材,从高考的要求出发,命制了大量融乡土情怀和学科素养于一体的历史试题,试举数例。
1.(本题为2011届苏北四市第一次联考题)江苏沛县是汉高祖刘邦的故乡。2009年5月18日,世界刘氏宗亲会馆在沛县落成,大批海内外刘姓子弟前来寻根问祖,联谊交流。这一事件以下列哪一思想观念为基础
A.“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孔子)
B.“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左丘明)
C.“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项羽)
D.“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答案:B
2.《沛县文史资料选辑》中有这样三条记录:①1940年12月16日,国民党自卫队特务团渡湖返沛,与日伪军在小屯发生激战,历一昼夜,斩获甚众,毙日大佐一名,我胡团长壮烈牺牲。②1941年,国民党沛县游击队拔除二郎庙、封新庄、栖山等日伪据点。③1943年,国民党游击队夜袭沛城,击毙伪军大队长宋好禄。从历史研究的角度看,这些史料可以纠正下列哪一认识
A.共产党主要在敌后抗战
B.国民党抗战主要采取阵地战
C.国民党执行片面抗战路线
D.国民党只在正面战场抗战
答案:D
3.中华书局版《沛县志》记载“1948年,沛县人民踊跃支援淮海战役,出动近20万人次,支援面粉近20万斤,小米19万多斤,军鞋20万双。”小李同学据此得出了“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是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保障”这一结论。该论证过程
A.资料不具史料价值
B.依据的材料不充分
C.对材料理解不准确
D.所得结论不正确
答案:B
这些试题有的是对教材的拓展、补充,有的是知识性考查,更多的是能力和方法的考查,对于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与证据意识,促进知识迁移,促进历史与现实相结合有一定作用。它们既可以用在课堂上,也可以作为阶段检测的试题,使用较为灵活,容易操作,因其新鲜亲切,题目一经使用,就广受同学们欢迎。
总之,基于高中学段的要求和历史学科的特点,教师运用乡土资源时,应遵循史料教学的原则,充分关注学生学科素养培育的程序与方法,搜集、筛选并采取灵活的手段使用,让乡土资源在培养历史思维、汲取历史智慧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标签:历史论文; 乡土论文; 刘邦论文; 军事历史论文; 古希腊论文; 历史故事论文; 历史学论文; 楚汉战争论文; 汉朝论文; 鸿门宴论文; 秦朝论文; 西汉论文; 中国历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