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群堆化生产管理模式分析论文_罗斌,周科

福建福清核电有限公司 福建福清 350318

1.0 群堆化管理模式意义及基本原则

核电厂生产管理具有要求严、难度大之特点,特别是多机组群堆生产管理,可能同时存在运行、多机组大修、小修、技术改造等活动,而管理模式又决定了生产指挥体系、技术支持体系,因此管理模式对电厂生产管理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核电基地群堆化管理模式必须科学、合理且具备良好的经济性,其基本原则应至少包括:

1、支持已投产机组安全稳定运行,机组性能指标持续提升。

2、形成完整的技术及管理体系,利于后续批量化建设和技术、人才、管理输出。

3、实施机组单元化管理,理顺生产指挥体系,牢固安全、稳定的生产基础。

2.0核电群堆化生产管理模式类型

为方便新机组的管理复制及指挥运作,目前大部分国内外核电厂均实施单元化管理,美国电厂在群堆建设过程中,一般采用背靠背建设方式,即使在同一厂址连续建设,无论堆型是否相同,每个单元都采用基本相同的配置,每个单元配置一套标准化的生产部门,辅助性部门则全厂共用。下图为美国南方电力公司核电厂现场标准组织机构及人员配置:

国内核电生产管理模式在引进国外理念的基础上发展出了不同的方向。目前某核电集团制定了区域公司标准组织机构,其下属核电厂生产组织机构基本按照该标准组织机构执行。该管理模式是按照同一基地且采用同一堆型进行设计,其核心理念是每两台机组为一个单元,每个单元配置一套标准化的运行、维修部门,另外配置全厂共用的生产计划部门、保健物理部门、化学管理部门、技术支持部门、设备管理部门、环境应急部门等。为便于比较我们暂且称之为A模式。

另一核电集团则采取了另外一种类似的群堆化生产管理模式,该模式也是每两台机组为一个单元,但每个单元配置一套标准化的运行部门,其他部门则全厂共用。区别在于维修部门不再大而全,也不配置隶属于某个单元的维修部门,而是设置全厂共用的机械维修部门、电气维修部门、仪控维修部门。为便于比较我们暂且称之为B模式。

3.0两种模式的优势与缺陷分析

A模式下针对4台机组的生产管理,运行、维修领域将分别成立独立的运行一处及运行二处、维修一处及维修二处,另设有生产计划处、保健物理处、化学处、技术支持处、设备管理处等支持部门,主要生产部门组织机构图一般如下:

此单元化管理模式特点是按人力需求将专业技术人员配置在各单元机组相应的部门,有利于单元机组内部指挥协调、新机组的管理配置复制。该模式最突出的问题是电厂相同专业的技术人员被拆分至不同的机组、不同的部门,各专业力量难以发挥到最大化,采用多堆型技术的核电基地将更加明显。具体可能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运行机组获得的专业技术支持将局限于单元内部技术人员。

2、新机组在配置专业技术处室之前,锻炼培养的技术人员较少,很可能导致新投产的单元机组不能快速形成足够的技术支持能力,采用新技术的机组情况可能更加严重。

3、从人员培养角度来看,此种管理模式将整个核电基地大平台切割成小的单元平台,不利于技术人员的沟通交流、能力的培养积累。

采用B模式的核电厂只针对单元机组设置独立的运行部门,其他的专业技术力量集约化管理,按专业技术类型设置成全厂共用的部门,如机械部、电气部、仪控部,不再设置全面覆盖机、电、仪的维修部门。专业部门内部的机构设置则进一步体现了细分专业的思路,如,机械部下设主机科、辅机科、容器科、管阀科等,仪控部下设堆控科、机控科、保护科等。两单元机组主要生产部门组织机构图一般如下:

B模式下,各专业部门承担的任务将按专业领域划分,不再区分机组范围。如,机械部负责所有机组机械专业相关系统、设备的维修工作;电气部负责所有机组电气专业相关系统、设备的维修工作;仪控部负责所有机组仪控专业相关系统、设备的维修工作。

这种组织机构设置优势在于将专业力量集约化管理,需要时可以输出最大限度的技术力量。将技术人员按专业类型集中在机械维修处、电气维修处、仪控维修处,负责重大缺陷和设备技术管理。技术人员不再局限于为某个单元服务,人员的配置更加扁平,可以快速、灵活的为各单元调配技术力量。此外,集中技术力量攻坚克难,无论是对人员培养还是对机组的技术支持都是一大优势。集约化技术力量将让电厂管理更具弹性。但专业部门承担的职责范围覆盖全厂,各机组间的资源平衡难度更大。

4.0 小结

多机组核电基地的管理应追求运作平稳、指挥高效、资源集约,各种管理模式都具备其先天优势和不足,电厂应在开展生产管理单元化的同时,结合各行业运用成功的集约化管理理念,逐步优化以达到指挥扁平高效、资源集约统筹的目的。

论文作者:罗斌,周科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9

标签:;  ;  ;  ;  ;  ;  ;  ;  

核电群堆化生产管理模式分析论文_罗斌,周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