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职业能力的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问题探析论文

·职业与成人教育·

基于职业能力的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问题探析

范利红,吴丽萍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 汽车工程学院,广西 柳州 545006)

摘要: 课程衔接是中高职衔接的重要基础,课程建设关系到中高职衔接的质量与效果,对提高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质量有着关键性作用。本文通过分析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中高职衔接的课程建设思路,给出基于职业能力的中高职衔接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建设建议。

关键词: 职业能力;中高职衔接;课程建设

中高职衔接自1985年中共中央在《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正式提出以来一直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关注的重要主题。所谓中高职衔接是指按照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要求,推动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系统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技能型特别是高端技能型人才[1]。而课程的衔接是中高职衔接的核心与关键点,课程衔接是中高职衔接的重要基础,如果不能在课程层面展开有效的衔接,那么其他一切办学要素将无法得到系统开展。但是在实际推行中高职衔接的过程中很多职业院校出现了课程教学目标重叠、课程教学内容大量重复、课程内容与学生认知规律不符、实践能力脱节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中高职衔接质量的下降,制约了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健康发展。因此,只有实现中高职课程衔接,才能有效地推动中高职衔接的协调发展。本文以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为例,通过分析中高职衔接过程中课程衔接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解决措施。

一、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存在问题分析

中高职衔接最终是要通过课程衔接来实现,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具有兼容性,要求学生兼具文理两科的知识和技能。因此,在构建课程衔接的过程中要统一协调中高职学校的教学工作,在进行课程知识、能力、素养设计时,要充分考虑两个教育层次的递进衔接关系。而课程建设内容包括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课程教学设计、学习组织形式与方法、教学评价、具体的学习情境设计、教材和参考教材的选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课程实施建议等,是课程的教学指导性文件,是课程的目标、内容、结果等方面标准的有机统一[2]。目前,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东西文化激荡,中国经历数千年未有之变局,一些有识之士出国留学,开眼看世界,希冀从西方寻求救亡兴国之道。素抱教育救国理想的蔡元培认为,德国是当时哲学、教育学最发达的国家,故向学部提交呈请,“拟自措资费,前往德国,专修文科之学,并研究教育原理”[1]452。

1.课程教学目标定位有重叠,中职与高职之间界定不清

中职与高职课程目标的设置一般都是按照就业目标来定位,但是随着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提出,中职学校针对中高职衔接的专业还要考虑升学目标,高职院校针对中高职衔接的学生培养还要考虑生源问题。如果简单地按照人才培养定位中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来界定,势必会具有很高的相似度,造成课程目标的衔接无从谈起,最终导致中高职课程教学目标之间层次不清,没有递进性。

通过分析专业人才的初级就业岗位能力要求,既可区分清楚中高职专业课程的理论、技能和应用技术的层次、深度、广度,为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中高职衔接过程中课程的建设提供依据。通过对职业能力和课程结构的分析,将课程内容进行重新整合与序化,最终确定课程定位、课程目标、学习内容与要求、教学方法与手段、考核与评价方法,如下图所示。

中高职专业课程体系中部分课程的考核标准基本上是各自为营,由教师自己制定,没有统一衔接的考核标准,有些高职学校衔接课程的考核标准甚至低于中职学校衔接课程的考核标准,导致学生无法达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

3.课程内容设计与学生认知规律不符

本文结合多机器人系统和单机器人系统之间的优缺点,选择采用混合分层式体系结构。在协同作业时,各个机器人相互间具有对各自所处环境信息的共享能力和对任务的整体规划能力。各机器人通过自主的决策来进行对目标的探测,当某个机器人发现检测的目标时,以该机器人作为控制的主机,然后进行目标任务的划分和分配,实现了协同系统结构中的集中控制,从机接收到主机发送的任务决策后,开始执行各自的任务,从而实现目标处理上的分层控制。此方式总体上减小了总体开支的同时又获得了混合结构的效果。

2.课程内容衔接

4.2 冬季清园 注意在冬季休眠期清除园内杂草,剪除树上病虫枝、交叉枝、重叠枝,修剪后的病枯枝要集中处理。修剪后用3~5波美度石硫合剂喷树干,消灭越冬病源。生长季也可以喷0.3~0.5波美度石硫合剂防病。

中高职院校各自确定自己的课程内容,缺少沟通,导致课程教学内容大量重复,在宽度和深度上并没有实现有效衔接。由于这些课程内容学习上的大量重复,导致中职生源学生升入高职后失去学习的积极性,不仅使学生白白浪费了三年时间,还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非常不利于促进中高职衔接的健康发展。

课程目标主要规定学生通过学习应达到的水平和程度,主要包括专业目标、方法目标和社会目标三个方面。中高职课程目标在设计和描述时应当具有差异性、连续性和递进性。比如《汽车底盘构造及维修》中职部分的课程目标是掌握底盘各总成的基本结构组成及作用,能熟练对汽车底盘各总成进行拆装更换与调整;高职部分的课程目标是理解底盘各总成基本工作原理,在此基础上能对底盘各总成常见故障进行分析。

1.1 病理生理特点 正常成人每日水和钠的摄入量变化很大,水钠调节机制功能正常时可维持血钠浓度在135~145 mmol/L。机体内水、钠的平衡紧密相关,共同影响着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容量。水平衡主要受渴感和抗利尿激素调节,在维持体液等渗方面起重要作用;钠平衡主要受醛固酮和心房利钠肽调节,在维持细胞外液的容量和组织灌流方面起重要作用[2]。下丘脑神经核合成并转运到垂体后叶储存和释放的血管加压素(arginine vasopressin,AVP)能够促进肾集合管水的重吸收,在维持水钠平衡中起到重要调节作用。

针对中职学生的学情特点,中职院校为了顺利完成教学,一般侧重实操性比较强的课程教学,许多学生的文化基础十分薄弱,升入高职后无法适应高职教学,再加上实操技能训练项目重复,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积极性。

设任务类型判断矩阵TP={TPI,TPS,TPC},分别表示任务类型中的独立、顺序和耦合3种类型,该集合为一个布尔型数值集合,当该集合属于某一类型时,其集合值为1;否则为0。子制造任务类型判断矩阵

二、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中高职衔接的课程建设思路

课程是实施专业教学标准的基础,是课程实施、教学评价和管理的依据。要科学地制定课程标准、开发课程内容,才能实现中高职有效衔接。为了使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在中高职衔接过程中的课程建设更具科学性、时效性,了解汽车服务行业当前对人才能力的需求显得尤为重要[3]。通过汽车服务行业发展状况及人才需求调研、问卷调查以及行业专家工作分析会,分析汽车服务行业需要具备的职业能力点。经过归纳和整理,得出汽车营销与服务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再通过企业专家与中高职院校专业资深教师研讨,参考《汽车4S店岗位说明书》等文献,对收集的职业能力进行了能力要求层级的划分,如表1所示。

2.课程教学内容设置大量重复

图 课程内容及课程标准制定步骤

三、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建议

1.课程目标衔接

5.课程实施有脱节

中职院校学生大多数是初中毕业升上来的,年龄一般在15—18岁之间,大都还没有成年,心智还不成熟,学习能力相对较弱或学习习惯较差,他们的文化基础普遍较差,但是课程内容的设计并没有遵循学生的成长认知规律,中职专业内容过深导致对专业理论知识难以理解。理论知识的不掌握,导致学生学习流于表面和肤浅,再加上中职文化课大量压缩,这都不利于他们继续教育和可持续发展。而升入高职后课程的有些内容和中职有所重复,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了新鲜感,很难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最终导致的就是学习效果较差等。

4.课程评价标准缺乏衔接、评价机制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不够融合

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根据能力递进、知识递进的原则,结合课程目标的要求进行设置,使课程内容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并合乎逻辑,让其符合学生的成长认知规律,从而让课程内容设置更加科学、合理。比如《汽车底盘构造及维修》根据职业能力等级要求,中职部分主要注重基本结构组成及作用的学习,在能力方面主要培养汽车底盘各部件的拆装、更换和调整,不注重故障分析能力的培养。而高职部分主要侧重汽车底盘常见故障分析,能编写故障分析流程,确定维修方案。课程采用项目教学法,以工作任务为导向进行模块化设计,以实训任务为出发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每个项目内容根据课程目标要求进行科学、合理配置,重点强调在中高职不同教育阶段课程内容的衔接递进[4]

其下所录的“《嵇中散集》一册”不知何本。从黄本衍生而出的有:汪士贤《二十一名家集本》十卷本,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一卷本,张燮所刻六卷本。若是张薄一卷本,它不可能不着录《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因而它应当不属于黄本系统,而是因承叶盛一册本《嵇康文集》而来,或者是因仍吴宽《嵇康集》钞校本。

3.教学方法衔接

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的专业课程大部分都是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因此,除个别课程外中高职的教学都采取理实一体教学方法,注重过程考核,加强教学监控。比如《汽车底盘构造及维修》课程,中职部分主要以打好基础知识为主,通过讲授法向学生讲解结构组成、作用基本知识,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来完成零部件的拆装与调整。升入高职后学生对汽车底盘各系统有了一定基础,在高职部分便结合实车通过项目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教学法来完成底盘各总成常见故障分析的学习。

4.教学评价衔接

课程教学评价是课程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检验课程教学效果、保证教学质量,促进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以《汽车底盘构造及维修》课程为例,根据课程的特点,中高职的课程考核方式均为职业素养考核、项目考核和期末考核三部分,职业素养考核占总成绩20%,主要包括出勤情况和课堂表现;项目考核中职占总成绩50%,高职占总成绩40%,主要包括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考核,中职主要以零部件认识、拆装、调整等操作能力考核为主,高职则以底盘常见故障分析为主,包含团队协作、知识综合运用等工作能力。期末考核根据学习深度不同中职占总成绩30%,高职占总成绩40%,主要针对理论知识的考核。中高职教学评价见表2所示。

表 1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岗位和职业能力分析

表 2《汽车底盘构造及维修》课程中高职教学评价方法

中高职院校之间应该积极主动地加强沟通,共同构建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共同制定中高职衔接课程标准,共同实施中高职衔接课程建设,使同一门课程在不同的教育阶段有层次递进性,知识与技能从易到难、从简到繁并相互呼应。中高职衔接中中职教育要更侧重学习基础性知识和操作能力,而高职教育应更加要注重综合运用分析能力和拓展能力,做好课程的无缝衔接,才能让学生在专业知识、技能、职业能力和素养的提高方面遵循递进性,最终实现中高职的有效衔接。

参考文献:

[1]李晓婧.高职院校中高职衔接的实践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7,4(41):341-342.

[2]钟葳.高职院校课程标准建设探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6(18):130-131.

[3]林根南,郭海龙.浅谈基于职业能力的中高职衔接课程标准研究与制定——以汽车底盘课程为例[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6(1):72-77.

[4]杨健.中高职课程标准衔接创新与实践[J].科技风,2018(22):28.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9719( 2019) 11-0099-03

作者简介: 范利红(1978-),女,河南濮阳人,讲师,研究方向为汽车营销与服务;吴丽萍(1981-),女,湖南常宁人,助教,研究方向为汽车营销、二手车鉴定。

收稿日期: 2019-08-23

修稿日期: 2019-09-17

基金项目: 2018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中高职衔接职业能力测评体系研究——以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柳职班’为例”(GXGZJG2018B028)。

(责任编辑:徐建平)

标签:;  ;  ;  ;  

基于职业能力的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问题探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