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对乙型肝炎的预防效果分析论文_雷启云

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对乙型肝炎的预防效果分析论文_雷启云

(泸州市龙马潭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四川 泸州 646000)

【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对乙型肝炎的预防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本辖区自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的269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0个月、1个月、6个月的免疫程序对其进行乙肝疫苗接种,HBsAg的母亲,新生儿要进行免疫球蛋白的接种,新生儿的HBsAb(表面抗体)以及HBsAg(表面抗原)采用SPRTA(固相放射免疫分析法)进行检测,比较接种后的近期、远期预防效果。结果:269例新生儿出现不良反应的有1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接种后第4周、第12周、第24周的HBsAb阳转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接种后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乙肝抗体的滴度情况比较,差异显著(P<0.05);全程免疫接种3年后的HBsAb阳性率均低于全程免疫接种1年后与全程免疫接种2年后的,差异显著(P<0.05)。结论: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的2年内对于乙型肝炎具有较好的预防效果,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借鉴和推广。

【关键词】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乙型肝炎

【中图分类号】R1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3-0065-02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preventive effect of neonatal hepatitis B vaccine on hepatitis B. Methods A total of 269 neonates from February 2012 to February 2014 were randomly selected for hepatitis B vaccination according to the immunization program of 0 months, 1 month and 6 months. HBsAg mothers HBsAb (surface antibody) and HBsAg (surface antigen) of neonates were detected by SPRTA (solid-phase radioimmunoassay), and the short-term and long-term prophylactic effects were compared with those of neonates when immunoglobulin was inoculated. Results There were 13 cases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neonates with 269 cases, an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as 4.8%. (P <0.05). The titer of HBsAb in the first, second and third years after inoculation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0.05),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P <0.05) at 4 weeks, 12 weeks and 24 weeks after inoculation (P <0.05). The positive rate of HBsAb after 3 years of immunization was lower than that of whole immunization after 2 years of immunization (P <0.05). Conclusion Newborns vaccinated with hepatitis B vaccine for 2 years for hepatitis B has a better preventive effect,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is high, it is worth learning and promotion.

【Key words】Neonatal vaccination; Hepatitis B vaccine; Hepatitis B

乙型肝炎主要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导致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我国是乙型肝炎流行度较强的一个国家,携带率较高,可高达9.7%,对人们的生命健康构成了一定的威胁。做好新生儿乙型肝炎的预防工作,对于新生儿的生命健康以及日后的生活质量具有极为重要的积极意义[1]。本文为了研究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对乙型肝炎的预防效果,特随机抽取本辖区自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的269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深入、有效的研究,总结研究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

随机抽取本辖区自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的269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42例是男性、127例是女性,年龄最小的是5个月,最大的是17个月,平均年龄为(11.02±6.13)个月。

1.2 纳入标准

(1)出生24小时内接种乙肝疫苗的新生儿。(2)无接种禁忌症的。(3)新生儿家属在接种前与接种单位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并表示支持此次研究。

1.3 排除标准

(1)存在免疫功能障碍、恶性疾病以及免疫缺陷的新生儿。(2)接种期间出现全身不适以及发热等症状的新生儿。(3)营养严重不良的。(4)存在疫苗不良反应史的。(5)存在神经系统疾病的。(6)家属不支持进行此次研究的。

1.4 方法

1.4.1接种方法 采用重组乙型肝炎疫苗(生产企业:北京天坛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规格:0.5ml;国药准字S20113012;含HBsAg10ug),接种部位是上臂三角肌,方式为肌肉注射,免疫程序分别在0个月、1个月、6个月进行接种。新生儿在出生的24小时之内,采用10ug的乙肝疫苗进行第一次接种,母亲的HBsAg如果是阳性,则新生儿需要同时进行第一次的乙肝免疫球蛋白接种,两种制剂不可在同一注射器以及同一部位进行肌肉注射。新生儿出生后的第十五天,HBsAg是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必须进行第二次的乙肝免疫球蛋白接种,出生后的第3个月,给予10ug乙肝疫苗进行第二次的接种;出生后的第6个月,给予10ug的乙肝疫苗进行第三次的接种[2]。

1.4.2检测方法 采用真空静脉采血法抽取269例新生儿的空腹静脉血3ml,进行血清分离,HBsAb(表面抗体)以及HBsAg(表面抗原)采用SPRTA(固相放射免疫分析法)进行检测,乙肝抗体的滴度采用改良的Hollinger进行计算[3]。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5 评价指标

1.5.1不良反应发生率

1.5.2不同接种时机表面抗体的阳转情况。主要是0个月、3个月以及6个月的表面抗体的阳转情况。

1.5.3不同年限乙肝抗体的滴度情况 主要是接种1年后、2年后、3年后的乙肝抗体的滴度情况。

1.5.4不同年限抗体的表面反应情况 接种1年后、2年后、3年后HBsAg在2.1ng/ml以上(包括2.1ng/ml),表明HBsAb是阳性标准。乙肝抗体的滴度在10mIU/ml以上(包括10mIU/ml),说明HBsAb无应答标准;乙肝抗体的滴度在2.1mIU/ml以下,表明HBsAb是低应答标准[4]。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的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的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其中包括计量资料(乙肝抗体的滴度情况),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不良反应发生率、表面抗体的阳转情况、抗体的表面反应情况),采用平均数n,%表示,χ2检验,两组间的数据具有明显的差异,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不良反应发生率

269例新生儿进行乙肝疫苗接种后,2例是轻微的吐奶、11例是上臂三角肌出现了局部的硬结与红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13/269)。不良反应均较轻,在接种后的24小时均有所消退,未进行特殊的治疗,新生儿均可耐受。

2.2 不同接种时机表面抗体的阳转情况

接种后的第4周,HBsAb阳性的有56例,HBsAb阳转率为20.8%(56/269);接种后的第12周,HBsAb阳性的有108例,HBsAb阳转率为40.1%(108/269);接种后的第24周,HBsAb阳性的有252例,HBsAb阳转率为93.7%(252/269);接种后第4周、第12周、第24周的HBsAb阳转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

2.3 不同年限乙肝抗体的滴度情况

新生儿接种后的第一年乙肝抗体滴度为(128.26±10.36)mIU/ml;接种后的第二年乙肝抗体滴度为(91.85±8.06)mIU/ml;接种后的第三年乙肝抗体滴度为(48.26±6.16)mIU/ml。新生儿接种后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乙肝抗体的滴度情况比较,差异显著(P<0.05)。

2.4 不同年限抗体的表面反应情况

新生儿全程免疫接种1年后,5例HBsAb无应答,占1.86%(5/269)、HBsAb低应答的6例,占2.23%(6/269);HBsAb阳性的260例,占96.65%(260/269);新生儿全程免疫接种2年后,16例HBsAb无应答,占5.94%(16/269)、HBsAb低应答的30例,占11.15%(30/269);HBsAb阳性的226例,占84.01%(226/269);新生儿全程免疫接种3年后,5例HBsAb无应答,占29.73%(80/269)、HBsAb低应答的75例,占27.88%(75/269);HBsAb阳性的92例,占34.20%(92/269)。全程免疫接种1年后与全程免疫接种2年后的表面抗体的反应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新生儿全程免疫接种3年后的HBsAb阳性率均低于全程免疫接种1年后与全程免疫接种2年后的,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不同国家的乙肝病毒感染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据报道,全球有20亿人感染过乙肝病毒,并且慢性感染者约有3.5亿人,每年几乎有100万人因为乙肝病毒导致的原发性肝癌、肝衰竭、以及肝硬化而死亡[5]。我国是乙肝病毒的高流行区,学龄前的乙肝病毒感染尤为严重,为了可以有效的控制乙肝病毒在我国的传播、扩散,保护学龄前儿童免受乙肝疫苗的感染,我国在1992年开始对新出生的婴幼儿开始进行乙肝疫苗的接种,2002年国家将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对新生儿实施免费接种。,儿童乙型肝炎发病率得到大幅度降低。

本组研究数据表明:接种后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乙肝抗体的滴度情况比较,差异显著(P<0.05)。主要是由于人体接种的乙肝疫苗抗体含量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的下降,逐渐降低了抗体对机体的保护能力,增加了人体感染乙肝病毒的概率。全程免疫接种3年后的HBsAb阳性率均低于全程免疫接种1年后与全程免疫接种2年后的水平,差异显著(P<0.05)。由此可知,新生儿在接种乙肝疫苗的2年后,应该及时的检测机体内乙肝抗体的滴度,临床医师根据新生儿机体内抗体的滴度进行乙肝疫苗的加强注射,增强机体的保护力,避免乙肝病毒侵入机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接种后第4周、第12周、第24周的HBsAb阳转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说明乙肝疫苗可以有效地控制乙肝病毒的传播,并且将不良反应发生率维持在最低,可见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可有效的控制乙型肝炎的传播和扩散,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在注射乙肝疫苗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正在发热或者持续发热的新生儿,如果体温在37.5℃以上,必须查明发热原因,并等到体温恢复正常后在进行乙肝疫苗的注射。(2)存在疾病痊愈不到两周、慢性疾病、急性疾病的患者,建议不接种或者推迟接种乙肝疫苗。(3)对于乙肝病毒携带者以及已经是乙肝的患者,不需要进行乙肝疫苗的接种,因为其体内已经存在乙肝病毒,接种后无预防效果。(4)存在过敏性荨麻疹、血清病以及哮喘等,对磺胺类以及青霉素类药物过敏的患者,严禁接种乙肝疫苗。(5)正在使用免疫抑制剂、存在免疫缺陷疾病、重度营养不良以及严重佝偻病的患者,不宜进行乙肝疫苗的接种。(6)对于剖腹产、早产或者低体重的婴儿,或者是体质存在异常的婴儿,应该推迟乙肝疫苗的接种时间。

综上所述:在新生儿出生的0个月、1个月以及6个月进行乙肝疫苗接种,可显著提高新生儿机体内乙肝抗体的含量,增强机体抗乙肝病毒的能力,同时在全程免疫注射的2年后,应该及时的检测机体内的抗体滴度,根据新生儿的具体情况进行乙肝疫苗加强注射,避免乙肝病毒的侵入。

【参考文献】

[1]张健波,骆文博,黄顺英,等.成人接种乙肝疫苗后无、弱免疫应答的相关因素[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5,(15):2172-2174.

[2]贾瑛.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方法及预防乙型肝炎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4,(6):3532-3533.

[3]贺玉芬,梁培芳.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低、无应答调查及再免疫效果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5,22(9):1079-1081.

[4]杨思佳,刘瑾红,佟雪莲,等.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接种对母亲HBsAg阳性的新生儿感染情况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6,22(7):698-700.

[5]包依夏姆?阿巴拜克力,努力比亚?阿不杜克尤木,张跃新,等.乙肝疫苗联合HBIG接种阻断HBsAg/HBeAg双阳性孕妇HBV母婴传播的效果研究[J]. 实用肝脏病杂志,2017,20(2):248-249.

论文作者:雷启云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1月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

标签:;  ;  ;  ;  ;  ;  ;  ;  

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对乙型肝炎的预防效果分析论文_雷启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