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个学生能“随心所欲”地写作,一直是我的梦想。很多年前,“教语文难,教作文更难”这是我们语文教师共同的感慨。而在改革进行到今天,“习作之无物、干涩无味”是很多孩子的通病。
如何让学生能“随心所欲”地写作,并能写的朴实而有情感?从教多年的我在经历课改前后的写作教学实践中,有了一些心得。
一、“漂流”阅读
为了便于教师学习提高,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给教师订阅了很多教育教学方面的期刊,让老师们互相传阅学习,并为这种活动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漂流阅读”。当我批到写作不成功的学生作文时,视线掠过案头的“漂流”图书,心里一亮:平日里虽然要求学生课外阅读经典名著,但总有一部分学生懒于阅读或苦与阅读书目有限而没有足够的阅读量。但“漂流”就不同了,每个学生将自己的经典图书推荐出来,大家交换,“漂流阅读”,全班60名学生就可以分别阅读60本书。
我把这一想法告诉了学生,他们果然很感兴趣。清代文学家袁枚先生说过:“书非借不能读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为“漂流”的书是借阅的,后面有其他同学在催促,拥有这本书的时间有期限,学生必然会抓紧课余时间阅读。
经过一个学期的实验,学生的阅读量达到了,阅读能力普遍提高了,知识面广了,视野开阔了,作文中有了恰当的词汇、优美的语句,有的学生还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二、循环阅读笔记
为了让学生爱阅读,也爱写作,我要求学生每人都准备一本“循环阅读笔记”。
全班同学根据学习程度的不同,搭配分为12个组,每组5人,周一至周五每人每天根据自己的阅读写一篇笔记,后面的同学给前面的同学些批语,学期末评选出最佳小组和最佳同学,颁发喜报。
这样循环起来,每位同学都能看到其他同学的阅读笔记,既节省了本子,又减轻了我批阅的工作量,还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争胜。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够在循环阅读笔记的过程中,学习到其他同学的长处,避免自己的短处,并从中找回自信。对于写作而言,这无疑也是极好的进步途径。
三、课前演讲
要想写好作文,离不开对生活的观察。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说过:“对你所要表现的东西,要长时间很注意地去观察它,以便发现别人没有发现过的特点。”
为了让学生养成仔细观察的好习惯,我首先让学生留心观察大自然——小到家乡的田野、河流,大到名山大川、名胜古迹,都从中体现自然之美。
其次留心观察身边的人——茫茫人海,各有特点,要仔细观察他们的相貌、穿着、神态等,了解他们的品质、性格等,熟悉他们的所作所为。
再次留心观察身边的事——我们身边每天都会发生很多事,要密切关注这些事,了解它们的前因后果,经过情形,并对此形成自己的思考、感悟。
为了及时检查学生是否认真观察,我在语文课上设置了“课前演讲”环节,每天由一名学生把自己观察到的、最感兴趣的一件事(物)用恰当的词语和修辞方法有感情地表达出来。一开始,大家都不习惯,除了说话磕磕绊绊外,对观察到的实物描述的也不够真切、详细,感受更是苍白无力。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他们的表达才逐渐流利起来。学生体会到,只有善于观察,勤于表达自己的观察,就一定能笔下生花。
四、于经典中熏陶
为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使写作言之有源,每学期我总会在班级开展文学经典的积累、诵读和介绍活动。编辑“古今中外我最喜欢的作家小辑”、“边塞诗人名句照抄”,组织“我与诗仙话明月”等诗歌朗诵会,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阅读视野,他们在名著经典中得到了滋养,获得了灵感,奠定了基础,写起作文来自然从容而随意。
论文作者:刘新华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3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8
标签:学生论文; 自己的论文; 他们的论文; 笔记论文; 经典论文; 同学论文; 我在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3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