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艺人对早期京剧的贡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天津论文,京剧论文,艺人论文,贡献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清朝同治年间,由于天津地界与北京毗邻,又是东西南北交汇的通衢大邑,因此,当徽汉两调在北京合流形成为京剧不久,首先便传入天津并很快勃兴起来。一时间,天津的戏园里名角荟萃,观者拥挤,天津成为稍逊于北京而位居全国第二的京剧集散地。
据现存史料记载,同治六年(1867),上海丹桂茶园落成,邀请铜骡子、夏奎章等京津两地名角前去演出连台本戏《五彩舆》,是为上海群众观看京剧之始。此后长年有天津艺人在上海演京戏。济南、沈阳、海参崴等地演京戏,艺人也多来自天津。
京剧刚刚形成为独立剧种时期的著名演员中,有许多位或为天津籍或为天津科班出身或成名于天津,大名鼎鼎者如宫廷供奉孙菊仙、刘赶三,皆学艺于津门。京剧初兴时尚无武生行当,为数寥寥的武生戏则由小生兼演。后来实行京戏梆子同台合演,俗称梆黄两下锅,一批梆子武生演员连同武生剧目一起被吸收到京剧中来,此后京剧确立了武生行当,并自然产生武生的三大流派。而这三派武生中,以黄月山、李春来为创始人的黄、李两派均形成于天津,而且都是河北梆子渊源。李春来南下上海后,成为南派武生的鼻祖。黄派传人李吉瑞、马德成等人,也成为京剧武生的中坚。现有京剧武戏中,有许多出是黄月山、李春来改工京剧后由他们创编的。
随着京剧的兴起,一批培养京剧人才的科班在天津应运而生。这些科班出身的艺徒,遍及大江南北。如江南武生的一代宗师盖叫天,当初学艺就在天津的隆庆和科班。此外,京剧的第一代女艺人是从天津的舞台上走向全国的。后来在上海、沈阳等地影响广泛的宁家班、宝来班等全部由女艺人组成的坤班,也是在天津创建的。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自打京剧形成,天津的票房即如雨后春笋,遍及城乡各个角落。这些票房的出现,对于京剧艺术的推广和普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