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圣婴 辽宁省朝阳县台子镇李杖子小学 122000
口算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计算的基础,是计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口算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对学生的注意、记忆、逻辑思维(特别是思维的敏捷性)都提出了一定的要求。那么,如何加强小学生数学口算能力的培养呢?下文是我几年来小学数学教学实践的一点体会。
所谓的口算就是一边心算一边口说的运算。口算就是用脑计算、用口头叙述来记忆当时的结果。这种方法用于速算,常练有助于智力的提高,也成为如今主流的计算方法,也叫“心算”,是数学教学方法之一,是一种只凭思维及语言活动不借任何工具的计算方法。训练学生的口算能力,有助于学生深刻地理解概念,熟练地掌握各种计算法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全面科学的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可以合理地分配注意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合理计算的能力,有利于提高计算的准确性。
下面是小学数学口算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激发学生口算的兴趣
口算枯燥乏味,学生很容易产生厌倦情绪。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口算兴趣是尤其重要的。教师要改变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想学”。根据低年级学生好动、好胜心强的心理特点,可采用多种训练形式代替以往单一练习的形式,例如用游戏、比赛等方式训练,开火车、抢答、闯关卡等。多种形式的训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帮助学生弄清算理、揭示规律
在计算教学时,要让学生弄清算理,不但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这样,计算教学就会变得生动活泼、多姿多彩。低年级学生直观思维占主导,逐渐向抽象思维过渡。心理学家认为: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要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促进思维发展,就需要在形象思维和数学抽象之间架一座桥梁,充分发挥学具操作的作用。如在进行9加几教学时就可以让学生请出小棒一起来学习,在自主动手操作中优化得出凑十法,为后面继续学习进位加、退位减打下基础。还可以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去理解新知识,构建教学知识结构的主要方式。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旧知识,通过类比同化新知,实现知识的正迁移,有利于学生对新知的理解和对新的认识结构的认同。比如,想加算减、口诀求商等都是学生通过知识间的联系来继续进行学习的。再如进位加和退位减的方法要讲清楚,让学生理解透彻,他们才能正确熟练地运用方法计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科学设计训练方法,巩固提高口算能力
小学生思维表象力强,不通过合理的训练很难形成技能。所以,我在口算训练中采用了以下几种措施:
1.视、听算结合训练。视算和听算是口算练习中两种基本的形式。视算是通过眼看题目脑算、口说得数,而听算则要求通过耳听、脑记和脑算方能算出得数,难度较大。在口算中经常调换口算形式,将视算和听算相互结合起来,交替使用,可以提高口算的兴趣,使他们的学习心理始终保持着渴求知识的积极状态。
2.新旧知识对比训练。低年级口算虽然不难,但是要使全体学生口算达到《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低年级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很快,但忘得也快。针对这一特点,我经常采用新旧知识口算交叉练习的方法来帮助他们牢固地掌握知识,提高口算能力。课堂上可先练习当堂的内容,当学生对新知识基本掌握时又复习旧知识,从而达到新旧知识的相互联系与促进,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3.形式多样化训练。①抢答口算题。教师提前把口算题写在卡片上,通过快速地出示卡片,让学生抢答。抢答练习能提高口算速度,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②卡片辅助找朋友。每人准备一套20以内数字卡片,课堂上就运用这些卡片根据所学内容进行找朋友游戏,每人拿一张,如果前两名学生用卡片出示8+7,看他俩的朋友是谁?③游戏口算。在训练中常用“帮小动物找家,手拉手找朋友,小小邮递员”等形式进行口算训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口算速度。④小组口算比赛夺红旗。这种练习,在培养口算能力的同时还可以提高集体荣誉感。训练时将全班平均分成四组,老师出示准备好的三组算式,每组十道题,每小组出十人参赛,由老师发令同时开始,每组只用一支粉笔,每组第一个人做完第一道才允许第二个同学接算下一道。哪组又对又快就奖哪组优胜小红旗。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口算习惯
良好的口算习惯是提高口算正确率的保证。大量事实说明,没有良好的口算习惯是学生口算错误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养成良好的口算习惯是十分重要的。口算时,一定要严格要求学生做到一看、二想、三算、四检。一看:小学生在口算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不是看错数字,就是看错符号。因此,做题前,先要完整地看清每个数字和每个符号,决不看错题目,这是正确口算的前提。二想:确定运算步骤。三算:一年级学生很容易不是加法忘了进位就是减法忘了退位,因此在确定运算步骤后要认真地进行计算。四检:学生除了对规定的验算题目进行验算外,基本上不能自觉验算每一步。所以要强调学生算完一步要及时“回头看”,检查是否正确,一步一回头,及时检查验算,及时纠正错误,保证计算的正确。要有明确的目的和严格的标准,做到每步必检查、每步必验算。
总之,在小学口算教学时,始终遵循“激发口算兴趣,揭示口算规律,提高口算能力,培养口算习惯”的策略,就一定会取得显著的小学口算教学成效。
论文作者:岳圣婴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5年8月总第8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6-23
标签:口算论文; 学生论文; 能力论文; 知识论文; 卡片论文; 思维论文; 形式论文; 《教育学》2015年8月总第82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