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 山东青岛 266300
【摘 要】目的:分析将全程护理应用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急诊科收治的124例急诊危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把全部患者平均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为对照组患者实行一般性护理措施;为研究组患者在一般性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全程护理,并对两组患者最后抢救的成功率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抢救的成功率为95.2%,明显优于对照组80.6%,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全程护理应用在急诊危重患者的抢救过程中具备良好的临床护理效果,提升抢救患者的成功率,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全程护理;急诊;危重患者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764-8999(2015)7-0669-02
由于急诊科收治的危重患者的病情较为多变和复杂,难以对患者的病情发展实现有效控制,因此为患者实行及时、有效与合理的抢救措施十分必要。因此要求急诊科的医生和护理人员拥有足够的急救理论知识以及快速的反应能力,并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安排相应的急救护理工作。本文主要将全程护理的方式应用在急诊危重患者的护理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护理效果,提高了患者抢救的成功率,具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1月急诊科收治的124例急诊危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中有41例重症肺炎,39例急性心肌梗死,44例外科创伤;男性患者70例,女性患者54例,年龄在49~8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8.1±13.6)岁。把全部患者平均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和急症类型的对比上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1.2.1对照组
为对照组患者提供一般性护理措施,主要的护理内容为:为患者提供吸氧、心电图的监护和生命体征的监测等,并将监测结果进行详细的记录。
1.2.2研究组
为研究组患者提供一般性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增加全程护理措施,具体的护理内容为:
①接诊时的护理 :护理人员应该在接诊的过程中,保持与患者家属的联系沟通,才能在达到抢救现场时对患者的病情和存在的变化做出准确的判断,并实行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如果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的状况,则马上为患者提供吸氧;如果属于外科床上严重的患者,应马上为患者进行止血等相关的护理措施。在接诊返回医院的过程中,应该及时与医院的急救中心保持通讯的畅通性,并对你患者一般病情的资料和病情变化情况进行掌握,以及准备好到医院后需要对患者实行的救治方式,以及相关的资料和报告,为医院内部对患者实行抢救节约时间,做好急救的准备工作,能够为患者争取更多的抢救和治疗时间,从而有效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②准确、有效的分诊:在急诊护理工作过程中,应该让具备较高资历的护理人员实行准确、有效的分诊 ,并在接到患者时做好急诊的准备工作,具体内容为:准备好抢救床和滑板的转运、氧气供养和专业护工推车做好出迎的准备等;护理人员应该在最快的时间内准备好患者的一般资料,根据SOAPIE公式对患者的病情危急程度进行判断,并安排相应的抢救室。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果患者属于一类的危急病症,则生命体征等方面波动较大,一旦得不到及时的诊治就会直接危害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出现休克、心脏忽然停止、大出血、呼吸不畅或者致命的严重创伤等;如果患者属于二类危急病症,就会存在一定的生命危险,病情可能出现的变化较大,基于此,要求护理人员对患者实行紧急护理措施,并加强观察,根据患者出现的创伤程度、发热、骨折程度严重或者外科急腹症的疼痛程度等实行相应的护理措施[1]。
③主动配合抢救:确定分诊后,护理人员应该主动开展配合急诊的相关工作,保证急救工作能够快速、有效、准确的开展。为患者提供吸氧护理,则需要保持患者呼吸的通畅;为患者准确建立起静脉通路,实行相关药物治疗;准确、迅速建立起患者体内的置管工作;仔细、严谨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按时对患者瞳孔发生的变化、意识清醒程度、脉搏的跳动和体温的变化等情况进行观察,并认真记录好变化的数据,与其他护理人员做好交接工作。
④加强基础护理措施:严格按照基础护理的标准实行相关的护理措施,并对患者的置管路实行相应的护理,以免管道出现松动、移位或者脱落等情况;按时帮助患者翻身或者扣背,减少褥疮产生的几率;每一天都需要做好消毒杀菌工作,以免院内出现感染 ;根据不同患者的病情,制定出合理的膳食计划,并积极为患者调整饮食的结构,提升患者身体的抵抗能力。
⑤全程陪同护理:要求专职的护士做好全程陪同的护理工作,包括常规的院内检查,护理人员应该为患者进行检查时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尽量减轻患者心理的焦虑感和负担;如果患者需要进行转院治疗,则需要专职的护士陪同,转运过程中做好吸氧和心电监护的护理工作[2]。
1.3疗效评定标准
医院为患者提供的是急诊抢救的脱险护理工作,对患者实行抢救诊治后,对患者抢救的成功率进行统计,并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进行观察。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计算,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使用X2检验,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患者经过抢救治疗后,根据患者抢救的成功率进行统计,发现研究组患者抢救的成功率为95.2%,明显优于对照组80.6%,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抢救的结果对比(n[%])
组别 例数 抢救的成功率
研究组62 59(95.2)
对照组62 50(80.6)
3 讨论
由于急诊危重的患者具有病情变化迅速、原因复杂等特点,因此对危重患者实行抢救过程中,需要以最快的速度做好抢救的准备工作。及时开展相关的抢救工作,护理人员应该积极主动协助医生,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3]。因为对危重患者实行抢救过程中,如果抢救不及时或者不到位,就极有可能危害到患者的生命,因对护理人员有较高的要求,护理人员不仅要拥有足够急救护理的基础理论知识,还要拥有较高的急救护理操作能力,了解并能够实行不同的急救方式,危急情况下具备较高的应变能力,拥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素养等。要求护理人员达到这些职业标准,就能有效促进抢救工作的顺利开展,为患者赢得更多的抢救时间,提升医生、护理人员和患者之间的默契合作,从而能够有效提升患者抢救的成功率,降低护理过程中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概率;注意加强护理过程中与医生的沟通和交流,并能够及时、准确的记录对危急患者的护理过程,以及患者病情发生变化的情况,以免因为记录过程不具备真实性,导致严重医疗纠纷事件的发生[4]。
综上所述,将全程护理应用在急诊危重患者的抢救过程中具备良好的临床护理效果,提升抢救患者的成功率,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丽云.模式化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的运用[J].中国民康医学. 2012(23):215-226.
[2] 陈军.急诊危重患者护理风险识别与管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29):236-248.
[3] 侯慧芬,凌淑芬.全程安全转运及前瞻性护理干预在急诊危重病人院内转运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3(13):118-129.
[4] 刘艳.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 2013(08):208-229.
[5] 刘瑛,沈红.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J].现代临床护理. 2010(08):310-334.
论文作者:王宝磊,李新艳,王晓燕
论文发表刊物:《中医学报》2015年7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0
标签:患者论文; 危重论文; 急诊论文; 病情论文; 全程论文; 护理人员论文; 成功率论文; 《中医学报》2015年7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