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技术论文_田玉永

市政道路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技术论文_田玉永

北京韩建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 102488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道路的建设也不断加快,随之而来的对交通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大。为了确保人们的出行安全,我们对道路建设应该有更高的要求,包括质量和寿命等。因此,建设工人必须对道路施工项目认真负责,确保高质量的道路施工,为人们提供良好的出行环境。

关键词:市政道路;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

引言

改性沥青混凝土材料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我国的道路工程建设中,其主要优点在于具有较强的防水性能、抗冻性能以及耐久、抗裂性能,且平整度较高,因而成为当前我国最理想的沥青混凝土路面材料。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应当掌握好施工技术要点,保证路面的平整度,在提高市政道路整体性能的同时,确保市政道路行车的安全性与舒适性。

1 改性沥青混凝土概况

1.1 改性沥青混凝土

所谓改性沥青混凝土,是一种以沥青为基质,添加多种改性剂进行混合加工形成的混合型施工材料,该材料主要被分为以下三种类型,即热塑性类、橡胶类和树脂类。其中,热塑性类与橡胶类改性沥青混凝土,都具备了较好的抗车辙变形能力与弹性,因而逐渐成为了当前使用最为普遍的混凝土材料。

1.2 改性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优点

1.2.1 强大的粘结力

由于改性沥青混凝土本身是由特殊沥青配置而成,其稠度、温度敏感性均较低,因而可以有效缓解路面的开裂问题,并通过在混合料上镀一层薄层的方式,形成吸收薄膜,达到提高路面抗拉强度的效果,减轻温度对路面造成的不良影响。

1.2.2 较好的抗疲劳性

由于改性沥青混凝土配料的特殊性,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沥青应力吸收层的弹性模量,因此,利用该材料建设的道路工程具备良好的抗疲劳性,最终能够有效保证道路路面使用的稳定性。

1.2.3 具有较强的严密性、耐久性

鉴于改性沥青混凝土中的沥青成份占据比例较大,加上其结构非常紧密,因而可以长时间抵抗自然因素的侵害,例如温度、光线、水分等,由此地下水的上升与地表水的下渗效果都较为良好,进而有效的减少了路面的水损害现象。同时,改性沥青混凝土还可以加强沥青混合料与集料之间的粘附性,从而降低混合料空隙,加强其水稳定性。

2 市政道路改性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

2.1 透层油施工

对于沥青路面来说,其各个基层都需要喷撒透层油,需要保证透层油完全渗入后才能进行沥青混凝土铺筑。同时,在大风、降雨、降雪或气温低于10度是不能进行透油层施工。在透层油选择过程中,需要根据基层的类型,选择渗透性强的乳化沥青或液体沥青,在喷撒后必须对其渗透深度进行检查,保证渗透深入不小于5毫米。不超过10毫米,保证透油层与基层良好的连接。如果基层为半刚性,透油层喷撒需要选择在基层碾压成型干燥但没有完全硬化时进行;如果基层中没有结合材料,透油层施工一般在沥青层铺筑前的一到两天进行;对于透层油的撒布,不办通过洒布车进行均匀撒布,对于一些局部位置通过人工方式进行涂刷。透油层喷撒前需要对路面进行清扫,同时对人工构造物以及路缘石进行遮挡,避免撒布过程中对其造成污染。必须保证透油层撒布均匀,同时加强对喷撒质量的检查,发现喷撒过量的需要通过人工方式进行砂吸油处理,对于露白处需要进行补撒。

2.2 粘层油施工

粘层沥青材料一般选择改性乳化沥青、凝液体石油沥青等,沥青材料需要符合相关施工规范要求。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通常施工洒布车进行均匀喷撒,在喷撒过程中严格控制洒布车的速度以及喷撒量。对于检查井、雨水进水口、路缘石等局部位置,粘层油需要通过人工涂刷方式进行,对于洒布车喷撒不到位的地方也需要人工补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果路面上存在灰尘等,需要进行清扫,并用强吹风机进行吹除,必要时还需要通过水车冲洗,干燥后进行喷撒施工。

2.3 施工温度技术要点分析

市政路面施工时,应注意改性沥青温度控制,也是道路施工的关键。所以,做好温度控制是改性沥青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关键。因为改性沥青属性具有特殊性特点,其温度要求大于其他施工的10摄氏度之上。在具体施工中,还需要结合厂家温度要求进行改性沥青温度控制,进而确保施工质量。做好温度标准掌控,尽管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对温度要求较为严格,但并不代表温度越高越好。如果温度较高,将造成改性沥青属性变化,例如:改性剂老化而影响沥青属性。所以,在进行温度控制过程中需要做好衡量,通常情况下大于其他施工项目温度的20--100摄氏度为佳。在实际施工阶段,需要有专业人员做好施工准备铺设、压实等进行温度控制,同时进行温度记录。在其过程中若出现大于控制温度则应立即废弃。

2.4 拌合技术要点分析

2.4.1 做好集料清洁工作

众所周知,沥青拌合在室外环境下施工,易受灰尘污染而影响工程质量。针对这一问题,可以在拌合施工阶段做好清洁、防尘保护。参照具体室外环境,通常根据拌合产量与矿料进行矿粉量计算,同时把使用消耗参数与计算参数进行对比。若出现矿粉量的使用消耗参数不足,则表示拌合除尘工作不到位。

2.4.2 加入抗剥落剂技术分析

抗剥落剂技术也是改性沥青质量影响的主要因素。为保证改性沥青路面防滑性;在拌合配比过程中通常使用的集料多为玄武岩。由于沥青粘接性较弱,因此需要加入一定的抗剥落剂确保改性沥青和玄武岩有效的融合,提升路面施工质量。在实际施工中,通常利用总数量保证配合精确度,即:根据一定比例计算出抗剥落剂使用量。另一方面,按照改性沥青体积融入一定的抗剥落剂,但要注意按照要求比例进行配比,保证用量与要求吻合进而提升改性沥青防滑性。

2.5 集料铺设与碾压技术要点分析

改性沥青提升沥青软化点,其集料相对于常规沥青混合材料坚硬度更好。所以,在铺设阶段应做好质量施工。具体施工过程中,自铺设到碾压施工后,改性沥青在正常温度上会发生20摄氏度温度损失。若在恶劣天气下,其温度损失更大。所以,在进行沥青铺设过程中,铺设在20--30m最佳,确保集料铺设质量符合标准要求。想要更好的提升路面压实性与平整性,在施工过程中保证压路机和铺设机有连续性,即:压路机跟随摊铺机后确保在有效温度上改性沥青成型。另一方面,因为改性沥青粘稠性强。所以,在铺设过程中易出现改性沥青粘结在摊铺机仓壁等问题。对此,还需要施工单位制定有效方法防止问题出现。笔者建议:洗衣粉放在压力机水箱内进而降低其粘稠性。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流程施工,做好一次压实、二次压实,以及喷水量控制等。此外,在压实过程中,要有专业人员进行现场监督,确保施工质量符合标准要求,保证压实温度与时间充足,提升市政道路路面质量,为车辆通行提供便利条件。

2.6 开放交通和养护

在市政道路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完成后,还需及时进行路面养护。首先,在市政道路开放使用时间方面应进行严格控制,如对于公路使用比较迫切开放交通,则可采用冷水冷却,并以非满负荷使用。其次,为保证竣工作业不受影响,当市政道路施工完成后,还应安排专业工作人员进行监护,做好现场成品保护,保持整洁,不得造成路面污染,严禁在改性沥青面层上堆放施工产生的泥土、杂物、污染物,禁止在已完成的改性沥青面层上制作水泥砂浆等可能造成污染成品的施工作业,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处理措施。

结束语

相对于水泥路面,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影响更好,更具优势特点。改性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还应立足于工艺技术水平控制、确保施工质量符合标准要求,增加行车舒适感,保障车辆顺利通行。

参考文献

[1]李国锋.浅谈公路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J].四川水泥.2017(08).

[2]李凌波.市政道路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J].河南建材.2014(01).

[3]孙立英.浅谈市政道路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2).

论文作者:田玉永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8

标签:;  ;  ;  ;  ;  ;  ;  ;  

市政道路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技术论文_田玉永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