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法脱硫产生“固体雨”飘落的原因分析及治理思路论文_李建波

(大唐黄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山东省青岛市 266500)

摘要:对湿法脱硫产生“固体雨”的原因进行初步分析,并提出了治理“固体雨”基本思路。

关键词:湿法脱硫; 固体雨; 吸收塔;除雾器

1 引言

目前,大部分火力发电厂脱硫系统采用湿法脱硫工艺,为了提高系统运行可靠性和节能部分电厂在设计时取消了气-气换热器(GGH)装置,直接将净烟气(烟温50~55℃)从烟囱排出,从而形成“湿烟囱”。由于“湿烟囱”排烟温度较低,吸收塔出口带有饱和水的净烟气在排出过程中部分冷凝形成液滴,烟气自烟囱口排出后不能有效的抬升、扩散到大气中,导致烟气不能迅速消散。特别是当地区温度、气压较低或阴霾天气时,烟气中携带的粉尘及液滴聚集在烟囱附近,落到地面形成“固体雨(石膏雨)”,对电厂及周边环境产生污染。

大唐黄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脱硫采取阿尔斯通的海水脱硫工艺,锅炉引风机与脱硫增压风机合二为一,不单独设置脱硫增压风机。烟囱采用钛板衬里,允许低温排放烟气,脱硫工艺系统不设置烟气换热器。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燃煤煤质变化造成烟气量较设计偏大,烟气流速增加,以及除尘、除雾器效果不佳,经常造成落“固体雨”现象。本文从脱硫系统的多个环节进行初步分析,希望对存在同样问题的电厂提供一点借鉴。

2 “固体雨”飘落的原因分析

2.1吸收塔塔型设计

由于吸收塔的烟气出口为侧向,且吸收塔烟气出口为扁平状,导致吸收塔内及出口处的流场不均匀。同时由于吸收塔进出口成90度夹角,烟气极易在吸收塔内形成气流旋转流动。由于吸收塔内流场不均匀,局部区域烟气流速过大,则经过洗涤区时很难将固体物洗涤下来,即进入除雾器的烟气中夹带的固体物质增多,增大了除雾器的处理难度,同时还易造成除雾器堵塞。如图1所示。

图1 吸收塔示意图

由于偏心的烟气出口方式,导致出口处的烟气流场非常不均匀,如图2所示。

图2 出口烟道界面的流场分布

图2烟气流场示意图

对这种烟气进出口方式,在原设计中没有对吸收塔流场进行调整,特别是对烟气出口烟道进行流场均匀化处理。

2.2吸收塔洗涤层的填料布置

在喷淋逆流塔中,烟气沿着吸收塔中心向上流动,洗涤海水经过填料层后逆行烟气而向下喷淋。在原设计中,其填料厚度布置基本上是均匀的。而烟气中吸收塔中流动是不均匀的,在塔的中心区域,流速较高,靠近塔壁的位置,流速较低。虽然填料层起到了均匀气体的作用,但由于厚度相同,没有对烟气流场起到实质性改变。由于吸收塔内的流场不均匀性增大,导致进入除雾器叶片的流速不均匀,造成了除雾器的除雾能力大大减弱,除雾器出口携带的固体量增大,这些悬浮固体由烟囱排出后,随风飘落。

2.3除雾器的布置

由于进入除雾器烟气的流速不均匀,同时吸收塔的出口为偏心,则烟气中除雾器叶片中的流速也不相同。平板式除雾器设计流速一般在3.5~5.5m/s左右。但是如果烟气在除雾器处的流速超过设计值,除雾器的效果将大大降低,除雾器也会在高速烟气下发生二次携带,大量的固体悬浮物随烟气被带入烟囱,形成净烟气漂浆现象。通过吸收塔内的流场模拟,发现除雾器前后的流场严重不均匀,如下图3、4所示。

图3 进入除雾器前的流场分布

图4 出除雾器后的流场分布

由于除雾器模块设计采用了均匀间距布置,如图3、4所示,即在高、低流速处,采用了相同的模块,在高速区,除雾器的除雾性能下降,导致出口净烟气中的悬浮物增多,这些悬浮固体由烟囱排出后,随风飘落。再者,原吸收塔中除雾器只设计了一级,没有设计二级细除雾器,直接影响到吸收塔出口净烟气中的含固量。

2.4除雾器冲洗系统

除雾器当初没有设置冲洗水系统。在后期运行中,我厂仅增加了除雾器下游冲洗水。虽然在除雾器的下游设置了冲洗水,但由于冲洗喷淋是逆流冲洗很难将除雾器的迎风面(除雾器的上游)叶片冲洗干净,除雾器易堵塞,并且在烟气的作用下,大量冲洗水并不能冲洗到除雾器叶片上,而是随烟气直接带走,加大了出口烟气的含湿量。烟囱出口烟气的含水量增大,势必导致烟囱飘落液量增大。

3 烟囱飘落“固体雨”治理的基本思路

通过对该海水脱硫系统形成“固体雨”的原因初步分析,对改善甚至消除“固体雨”的发生提出以下几点思路:

3.1除雾器模块的差异化布置增加除雾器的除雾效果

在除雾器的设计中,通常将靠近吸收塔边壁处的模块设计为非标准件,而吸收塔中心区为标准模块,由于吸收塔出口为单侧,故而靠近吸收塔出口处的烟气流速较大,而远离出口处的烟气速率较低。对于除雾器来说,烟气速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到除雾效果。为了保证烟气在除雾器的流速均匀,即在流速较高区域,更换叶片间距较小的除雾器模块,其目的是增加该区域的烟气阻力,从而保证除雾器叶片内的流场均匀, 可大大提高除雾器的除雾效果,减少烟气夹带液滴量。

3.2冲洗水系统改造减少吸收塔出口烟气中的液态水量及固体量

由于没有在除雾器级的上游设置冲洗,易造成除雾器堵塞,加剧了除雾器叶片间的流场不平衡,故须对其进行改造。在除雾器上游位置布置冲洗水管,将除雾器上游冲洗管和下游冲洗管连接两层冲洗水交叉运行,提高冲洗效果。

3.3洗涤区填料差异化布置调整吸收塔内的流场

对洗涤区填料层的布置进行优化,尽可能做到进入除雾器烟气能够更均匀,提高填料层对烟气的均匀功能。在保证总的填料量及填料容积的前提下,填料层厚度采用不均匀布置的方法,即在高流速的地方适当增加填料层的厚度,以增加烟气通过时的阻力,以降低流速和提高脱硫液对烟气中粉尘的捕捉能力,在低流速的地方,适当降低填料层的厚度,提高烟气的通过能力,从而达到吸收塔内的流速相对均匀,进入除雾器叶片的流场均匀后,可大大增加除雾器的除雾效果。

3.4喷淋管进行改造调整吸收塔的烟气流场

将现在的喷淋管由喷淋孔改为喷嘴,并根据烟气流场的分布在烟气流速高的地方,增加喷嘴的密度,以大的水量压制烟气流速;在烟气流速低的地方适当降低喷嘴的密度,以均衡整个吸收塔区的流速,从而达到流经除雾器的烟气流速均衡。

4 结论

通过具体分析有针对性的治理,脱硫飘落“固体雨”现象将会明显改善甚至消除,这对解决电厂脱硫石膏雨问题与增加GGH和加热风提高净烟气温度方案相比是一种简单可行的方法探索。

参考文献:

[1]金定强 《脱硫除雾器设计》《电力环境保护》 2001年12月 第四期

[2]郭毅、李荫堂、李军 《烟气脱硫喷淋塔本体设计与分析》《热力发电》2004年第1期

作者简介:

李建波(1973.09- )男, 工程师 主要从事脱硫、脱硝、除尘等环保技术管理工作。

论文作者:李建波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7

标签:;  ;  ;  ;  ;  ;  ;  ;  

湿法脱硫产生“固体雨”飘落的原因分析及治理思路论文_李建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