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复习课中有效教学的策略——以“身边的化学物质”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为例论文,化学物质论文,九年级论文,课中论文,策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身边的化学物质”这一主题的知识属于事实性知识,其特点是内容庞杂,易学难记,大多教师都是通过归纳、概括的手段来罗列知识,从重难点知识梳理到典型习题剖析以及解题方法分析,教师讲得非常细致,分析得十分透彻,总结得特别全面,最后,再通过习题巩固知识。即先引导学生提取上位知识,再强化对下位知识的巩固。这种教学程序和方法容易实施,时间容易控制,而且条理清楚,每个环节衔接紧凑,教师们往往乐于运用这种复习方式。这种复习方式对自控能力强、记忆力好的学生来说,教学效果还是不错的。但由于教师的罗列讲解和对知识框架的建构省略了学生的思维,忽略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内在趋向以及思维拓展,导致学生的学习欲不强,创造力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强,会形成“一听就会,一用就乱,一考就忘”的现象。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对九年级化学复习课的有效教学提出如下策略。
一、以“问题”带知识点
以“问题”带知识点是指在复习过程中设计一些话题,“以知识引问题”,把“问题意识”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于整节复习课始终。在问题中梳理知识的好处是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知识的薄弱点,从而对后面知识的学习更加重视,更加积极地参与复习,同时达到查漏补缺的目的。
【案例1】“碳和碳的氧化物”专题复习
在该案例中,教师设计了如下问题引导学生复习。
问题1:有哪些反应可以生成二氧化碳?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问题2: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高会引起哪些环境问题?
问题3:都有哪些反应可以消耗二氧化碳?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问题4:如何证明二氧化碳与水、氢氧化钙、氢氧化钠确实发生了反应?
问题5:找一找以上反应涉及哪些含碳元素的物质,并以二氧化碳为中心把它们之间的关系用网络图表示出来。
师生共同构建知识网络(如图1):
问题6:以上反应体现了碳单质的哪些化学性质?并根据性质指出其用途。
问题7:你还能提炼总结出哪些物质的性质、用途、制法?
由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点多,内容分散(分散在第6、7、11单元)、无序,学生不容易记住,经常出现“一听就懂、一做就错”的现象。该案例以二氧化碳为突破口,以化学方程式为载体,对碳和碳的化合物构建网络关联图,然后再针对相关物质整理其性质、用途、制法,通过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和消耗二氧化碳的反应体现化学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中的价值。整节课从学生学的角度设计教学,引领学生自己整合知识,不仅使学生掌握了“双基”,而且训练了学生思维的发散性、收敛性,培养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二、以“情境”串知识点
以“情境”串知识点就是把相关知识放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情境创设问题、串联知识而达到复习巩固的目的,同时,可以检查学生能否独立地对具体问题进行透彻分析,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创设的情境可以是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也可以是由实验触发而成的探究情境。
【案例2】“酸碱盐”专题复习
创设情境:
师:展示五瓶实验室常见的溶液:稀盐酸、氢氧化钙溶液、氯化钡溶液、硝酸银溶液,另一瓶溶液标签受损,只能看到“Na”的字迹。请给它们分类并归纳酸碱盐的组成特点。未知溶液不可能是酸碱盐中的哪一类?为什么?可能是什么物质?
生:(争着回答)可能是氯化钠溶液,也可能是硫酸钠溶液,或硝酸钠溶液,或氢氧化钠溶液,或碳酸钠溶液。
师:同学们的猜想是合理的。请按照你猜想的物质种类自主分成五个小组,并利用以上试剂及pH试纸讨论设计实验方案,证明小组的猜想是正确的。
组1:我们组的猜想是氢氧化钠溶液,用pH试纸检验变蓝,说明猜想正确。
师:谈谈pH试纸的使用方法及pH值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学生总结,教师板书)
组2:我们组的猜想是碳酸钠溶液,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猜想正确。
师:其他几组的猜想通过实验都做了否定,那么组1与组2的结果究竟哪一个正确呢?(一片哗然)
生:碳酸钠溶液也显碱性,所以组1的结论是片面的。
师:验证碳酸钠溶液还有别的方法吗?
(再创情境)
师:请同学们观察盛放氢氧化钙溶液的瓶塞与其他几瓶有什么不同?你能解释吗?
师:请写出以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总结并归纳本节课学到的知识,与同学分享。
本节课中,教师通过实验情境,为知与行、教与学、师与生之间搭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从而师生互往互动,互补互通,双方达成知识共识、共享、共进的境界。教师没有对酸碱盐的知识逐条讲解,学生也没有刻意地记忆,而是巧妙地将酸碱盐的组成、盐的化学性质、碱的通性、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pH值及pH试纸的使用渗透在探究活动的每一个思考、每一步操作中,秉承的是“做中学”“玩中记”的教学理念,较好地落实了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维度的教学目标。这种做法特别适合“身边的化学物质”知识的教学,关键是“情境”要选得恰当,尽可能蕴含某单元知识的所有生长点,而且课堂上教师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从“情境”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教师要通过板书勾勒出单元知识体系,引领学生自主构建有血有肉的知识和技能。
三、以“习题”引知识点
这种复习方法并非一开始就总结化学知识,而是以一道题为线索,从具体问题出发,总结相关知识。所选习题必须是含有相关重要知识点的典型范例。以“习题”引知识点重在把隐含于题目中的概念、基础知识从具体的背景中提炼、抽取出来,帮助学生梳理和归纳学过的知识,并进行针对性的讲解,通过分析典型范例,使学生达到举一反三、深入理解基础知识的目的。以“习题”引知识点不同于一般性的就题讲题的技能、技巧性习题训练,而是让曾经学过的知识再现于具体的问题中,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新鲜感,从而激发其复习的热情,可以避免简单的知识重复带来的枯燥性。
【案例3】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大型纪录片《水问》,向人们说明了水是生命之源、万物之基,是人类最宝贵的自然资源,唤起人们关心水、爱护水、节约水的意识。
(1)我国规定水质必须在感官性指标、化学指标、病理学指标等方面达标后方可以成为生活饮用水。各种指标的主要要求为:a.不得呈现异色;b.不得有异味;c.水应澄清透明;d.不得含有细菌和病毒。
①前两个指标可以利用________的吸附作用(填物质名称)而达到。
②自来水厂净化水时,c指标可通过________过程而达到,d指标可通过________过程而达到。
③化学指标中含有液体的pH和硬度两项。
a.测定溶液pH值的方法是________
b.日常生活中如何区分硬水与软水?请简述实验步骤与现象:________
(2)许多实验中都用到了水,请指出图2所示实验中水的作用:
甲________;乙________;丙________;丁________;戊________
(3)水既普通又宝贵,请你用化学方程式归纳水具有的重要的化学性质(举三例)。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在分析完题目后,教师让学生自己归纳关于水的知识体系。
课堂上,学生的思维往往是从问题或任务的提出开始的,而每一道习题就是一个具体的问题和任务,以此为驱动可以较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本案例中的习题将水的净化、硬水和软水、水的用途、水的化学性质置于一个真实的情境中,几乎涵盖了“生活中的水”这一板块的所有知识点。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重温相关知识,但又不是知识的简单重复,在知识体系建构的过程中实现智慧的生长。由于从“习题”引知识点的题目是具体的范例,不可能包罗万象,容易造成知识点的遗漏。因此,这就需要,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回归教材,帮助学生通过对知识的补充、完善进行系统性总结;另一方面,教师在选题时一定要精挑细选,充分注意到范例的典型性、代表性及知识的系统性,尽可能连线“织网”。实践证明,以“习题”引知识点的形式比纯粹将知识点先给学生过一遍再进行练习效果更好。但围绕知识点如何精选习题成为这一策略的关键。
四、以“学案”查知识点
由于“化合物”知识容量较大,比较细碎,所以教师还可以使用学案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查漏补缺、梳理知识。
用学案进行复习的目的不是再现知识,而是梳理知识和查漏补缺,既要查出学生的真实问题,又要查出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在学生完成学案后,可按以下三个环节进行:
第一个环节:“你知道了哪些知识?”(引发学生整理知识)。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可以不让学生翻看课本,而是用自己的语言进行陈述,并把自主构建的知识网络分享给大家,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目的是督促并检查学生是否通过完成学案,提取知识并内化成自己的知识体系。这一环节必须是学生自己亲自去建构,是别人替代不了的,这是设置学案的出发点。
第二个环节:“你有什么问题?”这一环节引发的是学生的真实问题,让学生反思自己哪个概念不清晰,还是哪类习题没思路,或者哪些知识还没有理解透彻、掌握充分,满足学生“想知道”的学习需要,这样,学生会处于全神贯注的状态。
第三个环节:“我想问你一个(或若干个)问题。”(让学生关注可能存在的问题)在这一环节,由于教师不是按照学案顺序提问,学生不知道教师会提什么问题,因此,会引发学生的高度关注。比如:对于选择题,教师可以问不选B、C、D的理由是什么;对于推断题,教师可以让学生讲解推断过程,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后两个环节可以发现学生尚存的问题和遗漏的知识,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同时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掌握一些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技巧。这也是设置学案的落脚点。
“学案式”复习旨在以学案为载体,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达到预期的复习目的,但自主学习并不是“放任自流式”的学习,需要检查、激励、评价等手段与之呼应,否则,学习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以上三个环节就是基于该理念而设置的,这三个环节环环相扣,因为有了第一个环节的“展示”,学生在完成学案时就会精心准备,反复自学和领悟;有了第二个环节的“挑战”,学生就会从广度去把握,从深度去思考,力争使自己的问题有分量、有深度;有了第三个环节的“应战”,学生的复习就会格外细心,决不会敷衍塞责。事实证明,这种“学案式”复习能较大程度地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不失为一种实用、有效的复习方法。
以上四种复习策略的共同点是,都注重了学生学习的内在需求,以建构主义为指导,设计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习题、学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并从广度、维度和深度进行知识的拓展,然后引导学生小结相关知识及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将知识形成体系后,再收敛思维,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可以极大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促进学生的参与性,拓展学生的创造性空间,使复习效果不再“干巴巴”而是“意犹未尽”。诚然,复习课中的有效教学策略远远不止以上几种,但共同的特点都是想方设法唤醒学生沉睡的心灵,促使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