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病症,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病症论文,春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除夕之夜,被人为“神秘化”的春节联欢晚会彻底揭开了锅盖。当《难忘今宵》的旋律响起时,一种前所未有的失望袭上心头:羊年“春晚”端出的哪里是一锅美味大餐,分别是一锅加热的残羹剩饭。
面对这一锅残羹剩饭,许多人道出了多年的积愤:春节晚会不办也罢!
笔者早已过了“愤青”的年纪,也无意将全国人民心目中的“春晚”人为“妖魔化”。但作为春节三大新民俗之一的“春晚”沦落到如此地步,让人不得不深思一番。
从1983年至今,“春晚”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其不但掌握了艺人的“生杀大权”,而且“地位”已到了地方诸侯只能仰慕的份儿上。尤其近几年,每到除夕之夜,地方诸侯更是通过无偿转播“春晚”宣布其不战而降。然而,无人敢侧目的“地位”却让“春晚”变得愈发胆小怕事了。
“春晚”怕什么?
“春晚”怕公开。作为一台收视率最高的晚会,按理说应当给老百姓一个充分发言和建议的空间。但现在“春晚”却越来越“与世隔绝”。虽然“春晚”每年都打出“全国人的晚会全国人办”的旗号,但每年都要采取严厉措施以防节目提前“让全国人民都知道”。事情到了今年,“春晚”的“封嘴措施”更是严厉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将“泄密者”开除出剧组。
“春晚”怕竞争。不管承认与否,央视这台“全世界收视率最高”的晚会,事实上已经跳出了央视,成为一大春节民俗、一项“公共事业”。然而,占用庞大社会资源的“春晚”却一直被央视当作自留地来耕作。一方面,央视从未想过“资源共享”,让有实力的地方台插手联办“春晚”;另一方面,央视也从未让央视以外的大牌名导染指“春晚”。虽然在社会舆论压力下,“春晚”自1994年开始试行竞标上岗,引进了“竞争机制”,但竞标者只限于央视这一家族,央视以外的艺术家无法“染指”。结果,竞争上岗演变成了兄弟“轮流坐庄”。
“春晚”最根本的还是利益之怕,怕失去获取级差地租的机会。试想一下,如果允许联办“春晚”,允许外人执掌“帅印”,一锅加热的残羹剩饭能轻易卖出几亿元人民币吗?如果允许公开竞争,“春晚”的始作俑者还会从中大捞名利吗?——就在春节前夕,一位大腕毫不客气地称,春节联欢晚会“已经变成了一个名利场”、“一个权钱交易的地方”,它甚至让艺术家丧失人格。此话虽过于激烈,但央视一位“春晚”名导的“被捕”,至少说明“名利场之说”并非空穴来风。
“春晚”之怕其实是垄断之怕。
愈是“地位”不可一世,垄断者愈怕公开化;愈是“大权”在握,垄断者愈怕真正的竞争。——这是垄断者的通症。
为了巩固“垄断”,垄断者必然将公开化视为“洪水猛兽”。在商业社会、信息社会,公共信息公开化是不可逆转的潮流。但垄断者是最怕公开的,他们总是以各种方式为自己涂抹上“神秘色彩”。通过信息不公开,垄断者可以剥夺公众的知情权。没有知情权便没有话语权和监督权。失去公众的监督,垄断者便可以为所欲为,便可以搞“暗箱操作”。
为了巩固“垄断”,垄断者必然将竞争拒之于千里之外。竞争与垄断是一对天敌,垄断者是最害怕竞争的。为了获取垄断利润,垄断者往往抬高准入门槛,阻止竞争者进入。为了粉饰自己,垄断者还会推出内部人控制的“虚拟竞争”以掩人耳目。
“春晚”之病其实是垄断之症。
惟我独尊的“垄断地位”销蚀了“春晚”的活力,一成不变的“近亲繁殖”影响了“春晚”的智力。
垄断曾经成就了“春晚”,垄断如今正在毁灭“春晚”。
为了医治“春晚”之症,有人提出了一系列的药方,比如组建国家电视二台,取消春节联欢晚会等等。但这些都是不现实的。
饭要一口一口地吃。要摆脱“春晚”的“鸡肋”之困,最现实的莫过于引进竞争,哪怕是“有限的竞争”。否则,如此下去,春节联欢晚会连“鸡肋”都称不上了,只能是一堆七拼八凑的鸡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