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的历史选择--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形成的思考_炎黄文化论文

中国文化的历史选择--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形成的思考_炎黄文化论文

中国文化的历史选择——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形成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文化论文,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文化论文,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历史地看待中国文化的近现代转型和更新,从文化学角度认识社会主义新文化,对于正确 理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有着重要意义。

一、文化历史发展的理论前提

关于文化的界说和定义纷繁多歧莫衷一是,就一般而言,可以理解为:文化即“人化”, 是人类价值观念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的对象化,是人类超越本能地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和社会 的一切活动过程和结果。文化是一个不断演化发展的生命过程,考察文化发展的过程,离不 开对文化结构和文化层次的分析。

一个文化系统通常可分为技术体系和价值体系两大部类,在结构上二者分别表现为文化的 器用层面和观念层面。器用层面是人类物质生产方式的总和,在社会经济系统中表现为生产 力水平,它构成文化的物质基石;观念层面是人们在长期社会实践中总结出的价值标准、审 美情趣、思维方式等精神内核。在它们之间还存在着文化制度层面(各种社会规范、典章制 度)和行为层面(人际交往、礼仪风俗)。本文将着重从器用层面与观念层面论述文化历史发 展的必然性。

文化四层面结构形成了文化系统的统一整体。文化既是对前代成果的积累,又随着社会政 治经济条件的改变而不断创新。在文化四层面中,器用层面受社会生产力发展变化影响最大 ,而观念层面则在深厚的社会心理上体现了深层的“民族性格”,具有顽强的稳定性和延续 力。文化的发展通常是由器用层面切入的,经历一定时期的冲击、融合、更新,最终促使观 念层面随改变了的文化创生条件得到创新,形成适应新的社会环境的文化类型。中国文化由 传统走向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历程正符合文化发展的结构异化过程。

构成文化系统的各层面又可分解成若干要素,这些文化要素有些固化于系统之中,有些则 可游离于系统之外经改造而纳入别的系统。前者维持着文化系统的相对稳定性,后者则可能 促成文化的衰落乃至崩溃,但它也能成为一个新的系统的组成要素。文化要素与文化系统的 固体、游离关系表明文化是一个不断有旧有元素的剥离与继承、新鲜元素的融汇与创更的动 态发展变化系统。

基于此种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完全有可能在旧有基础上改造吸收大量不同文化系统和文化 类 型的新鲜文化要素,并应更加自觉地剔除传统文化中的陈旧要素和抵御外来文化中的腐朽要 素。

以上分析的文化基本理论对一般文化类型的历史发展演化具有普适性,中国传统文化的近 现代转型和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创生正符合于此。但在此之外,中国传统文化中还存在着本身 所独有的文化特质,也揭示了它在近现代历史中的发展规律。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力要素

中国传统文化是祖先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它所蕴含的思维方式、行为准则代代相传,一 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又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这是因为传统文 化的内核中存在着维持其生命力的活力要素。

(一)求变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丰富的求变思想,《周易》对变化之道有极为深刻、系统的阐述:“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变化精神使中国文化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和涵摄力,大度地吸收 与容纳外来文化和异己文化。中国文化根据时代与社会的需要,不断调整自身以适应外部条 件的变化,形成了发展的基本态势。从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到宋明理学,乾嘉朴学,皆应各 时各代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条件而变异生存。

到近代,这种求变精神更被赋予了新的功能,成为鼓吹改革变法倡导观念转变常以利用的 根据。如维新派的康有为将《易经》发挥到极至,使传统求变思想成为变法的理论根据。

传统文化的求变精神成为中国文化的近现代化转型的动力因素。

(二)包容机制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正是得益于不断与各民族的优秀外来文化的融汇、揉 合,体现了另一明显的活力要素:包容机制。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初创和生成期的春秋战国“轴心时代”,文化的包容机制随着“百家争 鸣”而逐渐形成,此后在文化演进历程中不断得以运用强化。中国文化中,儒道互补、儒法 结合、儒佛相融、佛道相通、三教合一都极大地表现了这种“兼容并蓄,和而不同”的包容 机制。

包容机制对于中华民族的形成,对大一统的政治理念,中华一体的民族文化心理的文化特 征具有重大的作用。到近现代,包容机制则蕴含了更加丰富的吸收改造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 果的内容,并最终促成了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形成。

三、中国文化的近现代转型历程

从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文化便开始了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时期。近代的文化危机,国 家民族的出路,经济生产方式的变革,社会思潮的动荡,生活方式的巨变等种种因素交织在 一起,使传统文化首先从器用层面破除保守落后的外壳而逐步发展到深层观念层面的质的变 革,随着民族生存意识强化和社会发展加速决定了传统文化的各要素分裂、消亡、重组,求 变精神和包容机制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开始了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孕育和创生的艰难历程。

(一)传统文化现代化变革的根本原因

近代以来中国传统文化遭遇到西方先进工业文明的冲击和挑战,显得它已经不适应新的社 会政治经济条件,其内部各要素的关系需要改造重组,更需要补充吸收异己文化的鲜活要素 ,传统文化面临着艰难的选择。

传统文化是根植于中国君主专制下的农业经济土壤之中的,近代社会在外来文化冲击下, 生存面临危机,能否创生出适应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文化,成为传统文化变革转 型的根本出路。

中国传统文化的转型都是围绕着拯救民族危机的主题开展的,传统文化中的活力要素一开 始便发挥了强大的作用,并贯穿于近现代转型始终,求变与创新成为文化革新的主题。民族 危 机的深重使近现代文化思潮迅速变迁,近现代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决定了中国人对西方文化 的差别选择,并思考如何改造它们。中国近代民族危机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决定了对传统文化 从器用层面到观念层面的彻底变更,决定了对外来西方文化的选择和改造,决定了文化思潮 的 发展路向,构成了中国文化近现代转型的根本动力和原因。

(二)中国文化近现代化的艰难历程

与中国近现代革命相一致,中国文化也经历了三次大飞跃。文化也因政治经济环境的新特 征和新要求,在其结构各层面各要素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对于中国文化的认识和把握 更加趋于理性和自觉。

第一次伴随着辛亥革命之后逐渐兴起至五四前后掀起的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在晚清 洋务运动、维新变法、清末新政策等对传统文化器用层面和制度层面大规模艰难革新的基础 上 发起的深层次的观念层面的文化变革。个性主义、民主、科学成为这一时期的响亮口号。新 文化运动对旧有传统文化的激烈批判与对西方先进文化的大量吸收引进,一定程度上开启了 民智,改造了国民性,形成了新的与旧有传统文化完全不同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新文化 运动时期的各种文化思潮的论争使中国文化进入多元发展时期,而在五四运动之后,无产阶 级思想逐渐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导,为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第二次文化转型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为标志,新民主主义文化和毛泽东思想, 成 为新的历史时期的文化主流。

五四以后,建国以前,中国的主导是新民主主义文化,它代表了无产阶级领导的文化建设 的方向:“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建国后的一段时期新中国文化建设的方针仍然是“ 新民主主义的”,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新民主主义文化发展成为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 观和方法论为指导,以毛泽东思想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文化,它是在批判继承封建主义和资本 主义旧文化、吸收人类过去创造的优秀文化成果基础上的产物,是中国文化近现代转型的必 然结果。1956年,毛泽东提出的繁荣学术文化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正确反映 了学术文化发展的规律和时代特征,使中国文化事业获得空前发展,出现了历史上从未有过 的文化复兴和繁荣时代。

第三次文化现代化转型则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逐渐形成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和精 神文明建设。

改革开放使现代化的理念深入人心,政治经济的现代化改革也促使中国文化相应地向现代 化转型。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和民族振兴要求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精神支柱,这成为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所在。适应现代化改革的社会主义新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 的需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它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又根植于有中国特 色的社会主义实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它反映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基本特征,又 对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起着巨大促进作用”。

(三)近现代转型期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

近代中国,围绕着如何发展近代文化,如何吸收西方文化成果,发生了多次文化论争,伴 随 革命史的发展方向,马克思主义者批判各种不合中国实际的文化思潮,保证了文化“民族的 、科学的、大众的”正确发展方向。“中体西用论”、“中国文化本位论”、“全盘西化论 ”等文化思潮随着社会主义文化确立而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中体西用论”的主张是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它对于突破传统的观念束缚具有历史进 步意义,使中国文化器用层面大为发展,但随着文化发展向制度层面和观念层面的推进,它 成为中国文化近代化的严重阻力,因为传统文化的“体”与近代文化内容是不相容的;“中 国 文化本位论”主张以中国现实需要为标准来取舍中西文化,这无疑具有合理性,但在回答中 国需要何种现实文化的问题时,则陷入“中体西用论”的泥潭,抓住传统的落后根本不肯放 ;“全盘西化论”则主张全面照搬西方文化模式,它对于反对复古主义和文化专制主义具有 积极意义,同时它考虑了文化的整体性,但却忽视了文化的民族性,最终因脱离中国国情而 不能成为中国文化的转型类型。

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和以毛泽东思想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文化代表了中国文 化近代转型的正确的合理的方向,并最终发展成为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新文化。

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道路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文化近现代转型历程的必然选择,它是在社会主 义制度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立古今文化的最佳互补结构,批判继承民族文化传统又 充分体现时代精神,立足本国,面向世界,综合创新一切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的社会主义新 文化。它是符合历史规律,符合文化发展理论,在中国固有文化基础上建立起来,体现民族 精神、时代精神和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新文化。它的目标是“着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 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是完 全意义上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新文化。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的现代化文化,它具有以下特征:

其一是现代化。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带有深刻的人文精神:消除贫富差别,消除城乡差别, 让所有的人获得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而中国文化自身就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人的实践理 性、人伦思想、社会人格等,都能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和精神文明建设相融合,突出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新文化的现代性特征。

其二是民族性。文化的现代化必须立足于民族,中华民族创造了优秀的传统文化,同样也 能以此为母体,创新中国文化,促成其现代化。

其三是主导多元性。社会主义新文化是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主导的,它在理论上以邓小 平理论为指导。社会主义新文化在道德观上弘扬社会主义道德,鼓励一切有利于国家统一、 民 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思想道德;在价值取向上强调义利统一,正确处理个人与社 会的关系,把自我价值的实现统一到整个民族的现代化目标中去。同时,社会主义新文化又 具有多元性,在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 文化方针上,并不排斥文化思潮的多元发展,它并不否认群体意识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其四是开放性。中国文化要走向现代化,就必须以开放的姿态和包容的心态,吸收世界各 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建设的成就。同时,在文化开放中,要自觉抵制各 种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实现我国社会主义新文化的良性发展。

标签:;  ;  ;  ;  ;  ;  ;  ;  

中国文化的历史选择--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形成的思考_炎黄文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