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疑与宁静:希腊怀疑论的精神历程_怀疑主义论文

怀疑与宁静:希腊怀疑论的精神历程_怀疑主义论文

存疑与宁静——希腊怀疑主义的精神历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希腊论文,历程论文,宁静论文,主义论文,精神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on(既非……又非……)。 既非真又非假的东西是不可证实的,无意义的假设。对之只能悬置判断(epokhe),因为它本身是不可言说的(aphasia)。悬置判断即存疑, 是通向心灵宁静的途径。怀疑主义认为,宁静在于矛盾的扬弃和超越,而不在于矛盾的解决。塞克斯都给怀疑主义下了一个经典性的定义,刻画了怀疑主义的精神历程:“怀疑主义是一种按种种方式把现象和思想对立起来的能力,结果,由于被对立起来的这些东西以及对它们的论证之间达到均等,我们首先被带进存疑状态,继而进入宁静境界”。〔3〕怀疑主义的精神历程分为四个环节:对立——均等——存疑——宁静。下面我们依次分析。

1.对立

塞克斯都明确指出,怀疑主义是一种能力。他又表明,怀疑主义并 非在独断的意义上使用“能力”一词, 仅仅简单地称之为“能够”(todunasthai)。即“能力”一词并不具备形而上学所赋予的那些“深奥晦涩”的意义,如亚里士多德所讲的“潜能”。它只是一种显明的,完全 为主体所经验到的,并能实际操作运用的批判能力。这种能力不在于提 出结论,建构体系,而在于纯粹的探究和反驳,并通过探究与反驳来维 系心灵的宁静。“怀疑”(skepsis)一词的本义就是“探究”或“考 察”(skeptesthai),这种过程是永无止境的, 是一种开放发散的活 动。塞克斯都指出,怀疑主义既不声称已经发现了真理,也不断言真理 是不可把握的,而是保持不断的探究。〔4〕无论做出肯定或否定的结 论都会使永恒的探究终止,从而关闭了追求真理的大门。因此怀疑主义 的能力是一种同形而上学不断进行对话的实践智慧。怀疑派不是建立独 断体系的哲学家,而是拥有探究或批判能力的人,为此塞克斯都说皮浪 在这种精神活动中能力最强,堪称一代典范。

怀疑主义的能力首先体现在按各种方式把现象和思想对立起来,即 能够或善于从各种现象和思想中发现矛盾,建立对立的命题。“对立” (antithesis)是怀疑主义施展批判探究能力的起点。运用对立技能的 方式有三种:〔5〕

(1)现象对现象

现象F:塔在远处看是圆的

现象F[*]:塔在近处看是方的

(2)思想对思想

思想N:神意存在

思想N[*]:神意不存在

(3)现象对思想

现象F:雪是白的

思想N:雪是黑的(阿那克萨戈拉推证:因为水是黑的, 而雪是水的结晶,所以雪是黑的。)

对立的功能在于为进一步批判探究提供大量素材,为此怀疑主义需要熟悉各种文献资料,广泛了解各种矛盾的现象,从杂沓纷繁的观点、命题和学说中筛选出比较典型的范例,并对这些范例加以分类整理,达到对立的效果,因为对立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能否致使心灵产生存疑。不同类型的对立是怀疑主义用来反驳形而上学的“题库”,是将心灵引入存疑状态的有效途径。“题库”中的难题是根据人们所共同认可的事情,或根据独断论所承认的观点拟定的,它们不是怀疑主义自己建立的任何结论,而是用以瓦解独断论的武器,用以根除独断论“自负”与“卤莽”的解毒剂,是借用独断论的“矛”来攻独断论的“盾”。“题库”即是怀疑主义的“论式”(topos,tropos)。论式中例示了十种形式的对立:〔6〕

(1)同一事物对不同的动物显现得不同

(2)同一事物对不同的人显现得不同

(3)同一事物对不同的感官显现得不同

(4)同一事物对不同状态下的人显现得不同

(5)同一事物在不同位置、距离、场所下显现得不同

(6)同一事物与不同介质混合显现得不同

(7)同一事物在不同量的情况下显现得不同

(8)同一事物在不同的相对关系中显现得不同

(9)同一事物出现的次数不同引发的感受不同

(10)同一事物在不同的生活方式、法律、习俗、神话信念和独断的假设中显现得不同十种对立形式是反驳形而上学的“大全”。它们具有一个共同的结构:

(1)X在S条件下显现为F

(2)X在S[*]条件下显现为F[*]

(3)无法在S和S[*]之间选择

(4)不能肯定或否定X是F或F[*]

(1)与(2)说明两种现象F和F*形成对立。(3)说明两种对立所产生和存在的条件S和S*之间是不可通约或不可比较的,处于均等状态。( 4)说明对事物的本性究竟是F还是F*保持存疑。对立是导致存疑的先决条件。塞克斯都说,存疑乃是把种种事情置于对立状态下的结果。但由对立还不能直接产生存疑,中间必须经由均等这一环节。

2.均等

“均等”(isostheneia)被解释为“在可信性与不可信性方面达到相等”,以表明“相矛盾的论证任何一方都不比另一方更加可信”。〔7〕如何实现由对立到均等的过渡呢?怀疑主义认为, 其一凭借对立双方本身的中和力量。怀疑派或从各种典籍中直接寻找现成的相对立的命题,利用反题的力量瓦解正题,达到中和对立的效果,或根据独断论承认的观点,以之为论据,首先建立正题,然后再建立反题,使正反题形成对立。一旦反题建立,实际上已经产生了中和作用。比如,学园派怀疑主义的代表卡儿内亚德公元前155年出使罗马。第一天提出了正题 :正义乃是建立在自然、宇宙规律之上的必然法则;第二天建立了反题:正义没有什么必然性,只是强权者的权宜之计。这种方法带有苏格拉底辩证法的色彩,多为学园派所用,在塞克斯都的著作中并不多见。其二,通过“论证”(logos)表明为什么对立的现象和思想是不可决断 的,是无法选择的,是均等的。怀疑主义不仅仅是一种对立的能力,而且更重要的是一种证明对立之不可决断的能力。均等所赖以建立的基础就在于论证力量本身。这种论证是怀疑主义探究批判活动的力量泉源。它不是建立知识体系的三段论逻辑意义上的证明工具,而是纯粹元逻辑意义上的论证。有两种类型:

一、对立双方之所以不可决断,因为决断的标准和证据在逻辑上无法确定。如果要在双方中选择,势必导致标准和证据的无穷后退、循环推论。假如选择对立的一方A,或者(1)仅仅声称,不证明A为真,或者(2)试图证明A为真。仅仅声称不能使人信服, 因为相反的声称似乎也会成立,所以必须证明A为真。如果要证明, 或者(Ⅰ)宣称证明的标 准为假,但这是荒谬的,或者(Ⅱ)宣称标准为真。如果宣称标准为真 ,或者(i)不提供证据,或者(ii)提供证据。 不提供证据不能保证 证明的可信性。如果要提供证据,或者(x)不证明证据为真,但这是荒谬的,或者(Y)证明证据为真。如果要证明证据为真,或者(a)不提供证明证据为真的标准,但这是荒谬的,或者(b)提供证明证据为真的 标准……循环往复,以致无穷。(1)、(Ⅰ)、(x)、(a)陷入荒谬,(Ⅱ)、(Y)、(b)导致标准——证据——标准——证据的循环推 论和无穷后退。显然,在逻辑上找不到一个起点判断对立的双方何者为 真,因为这种尝试是违背元逻辑规则的,即判断(证明、把握)一个无 穷系列是不可能的。〔8〕

二、怀疑主义还从另一角度说明无法在对立双方中找到一个标准和证据进行选择与判断。塞克斯都说:一个类的标准不能被同一个类的标准所判断;一个类的标准不能被不同类的标准所判断;两个类的标准不能被其中一个类的标准所判断。〔9〕我们设定有两个对立的类A和B 有待于判断何者为真:

A={a[,1],a[,2],……,a[,n]}

B={b[,1],b[,2],……,b[,n]}

首先,我们不能以A自身为标准判断A为真,也不能以A中的分子a[,1], a[,2]等为根据证明A为真。对于B同样如此。因为无论A还是B都是作为对立的一方,处于同等地位,都是被判断的对象,而不是公正的判断者,即两者都是“成问题的东西”或“有待于研究的问题”(to zetoumenon)。如果任何一方都以自身为标准确定自身的真实性,这就违背了元逻辑规则:即把成问题的东西拿来论证成问题的东西。〔10〕其次,A 的标准不能由B的标准来判断,反之亦然。因为两个类属于对立的双方, 都是未被确证的东西,不可互为标准、互为论据进行判断。如果为了确证A,在推论中涉及了B,则这个推论是无效的循环推论,因为这同样也违背 了元逻辑规则:试图通过更加成问题的东西证明成问题的东西。〔11〕再次,我们不能以A为标准判断A和B两个类,或以B为标准判断A和B两个类。即在A与B两个对立的类中间没有通约性或公度性,找不到一个共同尺度。同时也找不到一个第三者作为A和B的标准。因为这个第三者或者对A和B之间的任何一方都不赞同,或者赞同其中的一方,即与其中的一方有通约性,但两种情况都是不可能的。如果这个第三者不赞同任何一方,则它实际上成了同A和B处于同等地位的第三方了,也成了被判断的对象,需要接受判断和检验。但用来判断的标准同时又是被判断的东西乃是荒谬的。如果作为标准的第三者赞同A或B,则它与A或B没有差异了,也成了需要检验的东西,因而也就不能作为标准了。〔12〕

这个论证揭示了独断论试图寻找一种可通约性的标准来解决冲突和对立的奢望。当代哲学家R·罗蒂说, 柏拉图的真理观本身是荒谬的,因为他试图为一切哲学活动提供一种普遍可公度性的真理观,使其他每种对真理的描述都变得没有必要,由于每种描述都可以与之通约。他把自己在某种特殊条件下的描述视为最终的准确的描述,这就杜绝了一切新描述产生的可能性,关闭了继续发现真理的大门。〔13〕怀疑主义首先怀疑独断论关于普遍可公度性的标准,反对独断论借之终结对真理的无限追求。对立之不可决断的论证为进一步探究留下了余地。

3.存疑

借助对立的中和力量以及通过对立之不可决断的论证,怀疑主义使矛盾的命题在可信与不可信性方面达到均等,同时心灵对这种均等产生了某种感受,被带入存疑状态。“存疑”一词epokhe,原指“制止”、“休止”、“保留”、“保持”、“定时”、“定位”。在医学上指“停滞”、“固位”。在天文学上指发生在日食和月食时光亮的暂时缺失。该词成为一个哲学术语,大约从公元前273年阿尔克西劳成为学园派领袖,同斯多亚派就真理的标准问题进行论战开始。阿尔克西劳理解的“ 存疑”是对一切不能被感觉和理性所把握的知识与信念不作赞同。西塞罗在《学园派》中指出,阿尔克西劳认为:“任何人都一定不要对任何命题作出确切的陈述,肯定的断言或给予自己的赞同(adsenione), 一个人必须每每克制卤莽,避免每种疏忽与过失,因为赞同假的或未被确切认识的东西是卤莽的突出表现,最大的耻辱莫过于赞同和肯定知识与感觉所不能胜任的东西”。西塞罗又接着表明,阿尔克西劳的哲学实践同他的主张是一致的:“他通过反驳一切人的观点让大多数听众接受他的主张,因此当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都建立了同等力量的根据时,人们便很容易对任何一个方面都不作赞同”。〔14〕显然,阿尔克西劳的“存疑”是指通过建立正反题之间的均等从而对双方都不给予赞同即悬置判断。应当注意,怀疑主义悬置判断或不予赞同的对象是涉及非显明之物(adela)的东西,即事物之实在与非实在等超验的东西。 对显明之物(dela)即“现象”(ta phainomena)是给予赞同或判断的。 因为怀疑主义认为“现象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跟着现象走是最安全可靠的。怀疑主义从来不怀疑自己的感受经验(pathos),它怀疑的是这些感觉经验背后的实体是否与之相契合。它承认现象是事物的显现,但对现象是否反映了事物的本质,或事物的本质是否就是现象所显现的那样保持存疑。

学园派的另一位领袖卡儿内亚德继承了阿尔克西劳的存疑说,但他没有正面解释,只使用了一些形象的隐喻。比如,“存疑”就象拳击手的防御,又象驾车人勒马急停,大概也是指不作判断的意思。

我们发现,早期怀疑主义者皮浪和蒂孟几乎没有用过“存疑”这一术语,只是说关于事物本性的一切判断都是同样的“无彼此”、“不可量度”、“不可决断”,因为我们的感觉和观念既未告诉我们真的东西又未告诉我们假的东西。因此我们不应轻信它们,而应“无主张”、“无倾向”、“不动摇”,即悬而不决。〔15〕塞克斯都继承了皮浪主义传统,给“存疑”作了精确的刻画:“存疑是心灵的站立状态,由之我们既不否定也不肯定任何事物”。〔16〕在解释术语“我存疑”(epekho)时,塞克斯都又说:“我们使用表达式‘我存疑’来替代这样一种说法:‘对于呈现给我们的东西,不能说哪种应当相信,哪种不应当相信’,表明对象在可信与不可信上对我们来说是相等的。至于它们是否真的相等,我们也不作肯定的断言;我们所描述的只是在观察时显现出来的现象,‘存疑’一词出自被抓住或被拖住的心灵这样一件事实,因为所研究的问题处于均等状态,它既不肯定也不否定”。〔17〕塞克斯都用了两个十分生动的词描述了“存疑”。一个是心灵或思想的“站立”(stasis dianoias), 另一个是心灵或思想“被抓住”或“被拖住”(apo tou epokhesthai ten dianonian), 表明“存疑”是一种内心的感受和体验。站立起来的心灵不偏不倚,没有任何倾向性;被抓住的心灵牢牢站稳,不左右摇摆,它被对立之间的均等所制止,所阻止,不再有所选择,有所判断。这是一种超越了对立和矛盾之后的中和状态或“真空”状态。怀疑主义还用了另一个词描述这种状态,即arrepsis,指心灵的平衡,倾向的缺失。如果说“均等”是对立命题之间依靠元逻辑的论证力量达到平衡,那么arrepsis就是心灵对均等状态的内在体验,是精神的天平在超逻辑领域内达到平衡。

希腊怀疑主义的存疑精神在西方哲学的发展过程中从来没有沉寂。二十世纪,胡塞尔重新借用了怀疑主义的“存疑”(epokhe),成为反驳旧哲学,建立纯粹现象学的有力工具。他把一切传统观点统统悬置起来,这就是“现象学的悬置或搁置”。他还借用数学术语,把这种悬置称作加括号,意思是将所有传统的非批判的自然思维态度放在括号里面,存而不论。他在《现象学的观念》中说:“在认识批判的开端,整个世界,物理的和心理的自然,最后还有人自身的自我以及与上述这些对象有关的科学都必须被打上可疑的标记。它们的存在,它们的有效性始终是被搁置的”。〔18〕通过这种悬置判断,胡塞尔使人们摆脱种种假设的干扰,澄清被这些假设充塞了的意识,使人们能够转向意识内容本身,即呈现在意识中的一切“事物本身”,或者说转向“现象”,这就是所谓的“本质还原”。胡塞尔把“存疑”视为完成现象学还原的手段和出发点,类似于笛卡儿的普遍怀疑,即被休谟称作的“先行于一切研究和哲学的怀疑主义”。虽然笛卡儿宣称自己“必须在一生中尽可能地把所有事物都来怀疑一次”,但他的怀疑就象在一篮苹果里挑出已经腐烂的,以免败坏其他好的苹果,就是说他的怀疑是为找到一个坚实的知识基础,一个“阿基米德点”而清除障碍。同样,胡塞尔的“存疑”是为建立“本质的科学”做准备工作。而希腊怀疑主义的“存疑”则是批判活动本身带来的某种心灵体验,不是建构形而上学体系的工具。探究批判自身是自身的目的。

4.宁静

“宁静”(ataraksia)是伴随存疑而来的一种不受干扰, 平静恬适的心灵状态。怀疑主义认为,宁静的获得并非在于刻意判断事物的实在与非实在,试图得到确定的信念和知识,相反,而是在于放弃这种形而上学的冲动,在悬置判断的同时,心灵便意外升腾擢拔,进入宁静境界。这个过程可以说是“无心插柳柳成荫”,来得那样“巧合”和“偶然”(hoion tukhikos),又那样自然而然,“如影之随形”。塞克斯都用了一个典故来说明这个过程:“实际上,怀疑派同有关画家阿帕勒斯的传说具有相似之处。人们说,当他画一匹马,试图画出马嘴喷出的泡沫时,屡试不果,便放弃了尝试,于是将一块擦画笔用的海绵扔到了画布上,而海绵的印迹恰好产生了马的泡沫的效果。同样,怀疑主义也希冀借助判断有关种种可感对象和思想对象之间的不一致性来获取宁静,但总难以达到这种状态,于是便悬置判断。他们发现,似乎十分意外,宁静伴随存疑而来,如影之随形”。〔19〕

这段文字反映了怀疑主义者最初从事哲学活动的目的在于寻求宁静,但苦于找不到途径。在放弃判断的同时,意外发现了所有追寻的东西。这是否意味着以后只要对一切独断的信念不作判断,就能获得永久的宁静呢?或者说每当遇到独断论的命题,只要简单地说一声它的反题同样地可信或不可信,套用几个论式就会导致存疑从而获得宁静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怀疑主义并没有把自己的怀疑进程视为一次性的一劳永逸的心智活动,存疑与宁静的产生和维系绝不是某种简单机械的程式化的精神操作所能胜任的。尽管怀疑主义认为宁静伴随存疑而至,但并没有断言宁静必然伴随存疑的每一次到来而到来。怀疑主义期望、追求宁静这种理想境界,但并不必然地相信每一次悬置判断都会导致这种结果。怀疑主义不断地批判、不断地探究,不断地磨炼提高自己的心智活动能力,为达到宁静而辛勤耕耘,但从不奢求这种耕耘是否有所收获。这种精神实践不是简单重复性的劳作,而是针对形形色色、千姿万态的独断论的不同特点,采取相应的方法,一点一滴、持续不断地探究批判,在这种永远没有止境的活动中逐步培养自己的心智能力。阿尔克西劳为了使反驳保持常新,使心灵每每保持存疑和宁静状态,时常鼓励学生去聆听自己的对手斯多亚学派的演讲,密切关注他们的新论点。在同形而上学的对话中,怀疑主义的探究能力获得了提高,或许在心智活动过程中体验到一种无言的宁静和精神的愉悦,那是发自灵魂深处的微笑,对智慧无限追求的深沉的爱。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怀疑主义把宁静等同于“幸福”。在怀疑主义看来,一个幸福的人就是不受各种独断的教条和固执的信念所支配、所打扰的人,他扬弃了对立,超越了矛盾,因而他是一个真正自在自为的人。怀疑主义所理解的“幸福”不等于欲望的满足,野心的实现,也不等于在世界中获得成功,它没有一个物质的标志,它仅仅是心灵释去精神包袱之后的畅快淋漓,是切除赘附于心头的形而上学肿块之后的舒适畅达。幸福的人由于不被强加于事物身上的各种虚妄观念所折磨,因此他能够轻松快乐地生活。

注释:

〔1〕E·策勒《斯多亚派、伊壁鸠鲁派和怀疑派》伦敦1870 年版,第467页。

〔2〕〔3〕〔4〕〔5〕〔6〕〔7〕〔16〕〔17〕〔19〕塞克斯都《皮浪主义概略》第1卷第12、8、1—3、32—33、35—163、10、10、196 、28—29行。

〔8〕〔9〕〔10〕〔11〕第2卷第85、69、108行。

〔12〕塞克斯都《反逻辑学家》第1卷第317—320行。

〔13〕R·罗蒂《哲学和自然之镜》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329页。

〔14〕西塞罗《学园派》第1卷第45行。

〔15〕A·A·朗《希腊哲学家》剑桥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4—15页。

〔18〕胡塞尔《现象学的观念》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第28页。

标签:;  ;  

怀疑与宁静:希腊怀疑论的精神历程_怀疑主义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