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对移动无线基站信号抗干扰技术进行分析。移动无线基站信号抗干扰涉及到很多环节,主要有系统内部干扰和系统外部干扰,若使移动无线基站可以正常运行,提高其可靠性和稳定性是保证移动无线基站能够正常运行的主要考虑因素。
关键词:移动无线基站;抗干扰;技术;系统;问题
引言:
在社会经济的推动下,移动无线基站获取较大的发展空间,随着各种基站的建立健全,给人们带来了通信方面的便利。但在实际的生活中,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不同种类的通信设备出现在我们面前,但是由于设备本身的设计规范度有所欠缺,就会产生谐波信号,进而对移动无线基站的信号正常传输产生影响。由于干扰信号较多,因此,作为技术人员,就应该进行多方面的分析,这样才能确保抗干扰措施本身的有效性,同时也能够满足用户通话质量的实际要求。
一、移动无线基站的简述
基站即公用移动通信基站是无线电台站的一种形式,是指在有限的无线电覆盖区中,通过移动通信交换中心,与移动电话终端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无线电收发信电台。基站是移动通信中组成蜂窝小区的基本单元,完成移动通信网和移动通信用户之间的通信和管理功能。移动通信基站的建设是我国移动通信运营商投资的重要部分,移动通信基站的建设一般都是围绕覆盖面、通话质量、投资效益、建设难易、维护方便等要素进行。随着移动通信网络业务向数据化、分组化方向发展,移动通信基站的发展趋势也必然是宽带化、大覆盖面建设及IP化。
二、 移动无线基站信号干扰问题
在移动无线基站网络组建尤其是无线规划设计过程中,应当全面考虑频谱纯净性,并确保在拟应用频谱范围之内不能出现大功率发射台、各种违法无线信号和微波传输等。在无线规划设计的前期,就要考虑为了基站系统正常运行,频带必须在充分的保护频带以及保护区保持干净。进行这些频谱的测试也提供了背景干扰程度的基准数据,用于优化反向控制开销门限以及具体环境下的拥塞检测算法。对于基站网络来说,干扰分为系统内部的干扰和系统外部的干扰。
1. 系统内部的干扰
由于移动无线基站系统的空口在传输无线信号的时候,采用的是码分多址接入技术,该系统是一个自干扰系统,对于一个基站来说,其他基站的发射信号就是干扰。但是我们系统在规划的时候都考虑了这部分干扰,通过合理的规划PN,合理的选择基站的地址,可以尽量减少这部分系统内部的干扰。但系统中也会出现一些由于PN复用距离不够或者PN规划不合理产生的干扰。比如由于地理位置或者地形条件特殊,基站的实际覆盖距离超过规划的情况造成同频干扰。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我们的基站天线在进行安装的时候应该注意天线的隔离度是否满足要求。无论是全向天线和定向天线,在水平方向上和竖直方向上都有隔离度的要求。在设计天线铁塔或者抱杆的时候需要考虑到同一基站天线之间的影响。
2. 系统外部干扰
对于移动无线基站而言,其附近若有非法使用无线发射机的行为,如大功率无绳电话、对讲机等;或者与移动无线基站之间的频率相同,后者因性能问题而形成带外频率,出现同频干扰问题或者影响。微波传输较为普遍,在移动无线基站周围频率相同的微波传输,可能会对系统造成一定的影响或者干扰。由于通讯设备类型非常的多,因此一些单位采用了不科学、不合理的通讯标准频段,大量占用了基站频段;对于专用通信设备而言,因隔离或者安置不科学、不合理,所以产生了高阶谐波信号,对移动无线基站网络覆盖造成的干扰和影响也非常的大。
3. 信号干扰现象
反向干扰。移动无线基站在实际运作中,会受到较严重的反向干扰,进而影响反向灵敏度,导致反向覆盖距离出现缩短问题,对前向以及反向的平衡性产生较大威胁。在这种情况下,虽然固定台能较好解调导频信道,但是在反向干扰信号的作用下,固定所发射出的信号往往无法得到准确解调,致使固定台虽然存在一定的信号,但无法正常发出,电话不能有效接通;前向干扰。在前向干扰方面,如果前向干扰时间持续过长,相应的干扰电平强度也较大,就会导致导频跟踪以及同步的正常进行受到阻碍,进而影响基站与网络的正常连接。
三、移动无线基站信号抗干扰技术
1. 前向干扰应对策略
针对前向干扰应首先清除信道带内的干扰频率,避免有严重影响系统正常工作的干扰频率存在。在进行清除时,技术人员主要对RASYS信道带内的干扰频率进行明确,并采取对应措施进行解决,这样才能更好维持系统的正常运作,防止一些干扰频率对基站的正常运作造成重大影响。在实际情况中,对带内各种干扰因素进行清除时,如果没有切实有效的清频方法时,技术人员可对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分析,对前向覆盖半径进行减小,或是对基站进行增设,以提高基站覆盖范围内的信号强度,让Ec/lo比-10dB大。如果不能较好对带外干扰频率进行有效清除,技术人员也可对前向覆盖范围的半径进行减小,或者根据实际增设基站,从而更好提高移动基站信号的灵敏性。一般情况下,在采取一定的解决措施后,须确保在461.7~468.4MHz频段内,信道外部干扰信号总功率以及总信道功率比值低于65dB,从而更好保障移动无线基站信号的正常传输。
2. 反向干扰应对策略
第一,增大天线的俯角,或者是降低天线本身的高度,并且适当的增加基站,将小区的半径适当收缩,这样就可以有效的降低干扰。这一种处理措施,一般在密集的地区使用较多,针对广大的农村区域,这一种方式就无法满足要求。在实际的施工操作之中,通过基站的DFU模块RX口来测量RASYS信道带的总干扰功率,但是需要控制在-102dBm之内。第二,在软件选择中,应该选择支持自适应滤波处理的FPGA软件,基于命令SETBTSSAF,进行FPAG方式的修改,这样就可以做好干扰的应对。其中,我们需要关注这一参数的动态修改,有可能会导致用户出现掉话的现象,怒气按版本导致其所在的扇区容量会不断的变小,并且反向的搜索半径也会随之逐渐的缩小。第三,考虑到带外干扰的问题,如果无法实现清频处理,最好通过下述的方案来解决这一个问题。利用增加基站,增大天线俯角,可以将小区的覆盖半径有效的进行收缩,这样就可以避免远方干扰的出现。基站DFU模块RX口测量RASYS信道带外干扰信号总功率,相比RASYS信道总功率,不能超出80dBc。
结束语
综上所述,移动无线基站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干扰因素的影响,不仅对移动无线基站的正常运作造成重大影响,还会威胁到人们的正常通信,为确保移动无线基站信号的接收、发送及时可靠性,应当对可能存在的各种干扰因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相关技术、设备进行改进和创新,不断提高信号干扰排查效率,以此来保证正常通信。
参考文献:
[1]林铭团.抗饱和自适应抗干扰技术[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4.
[2]高强.无线基站信号覆盖问题分析与解决方案[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4(11):34~35.
[3]高海超.CPM信号干扰和抗干扰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
论文作者:邓桂耀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1
标签:基站论文; 干扰论文; 信号论文; 系统论文; 信道论文; 抗干扰论文; 移动通信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