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地域文化论文_王福宏

浅析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地域文化论文_王福宏

西安白桦林生态景观艺术有限公司 陕西西安 710000

摘要:现代工业以及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生产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然而同时其对环境产生了一定的破坏。城市园林景观建设是城市战略化的环境改善方向之一,因其优异的城市污染净化能力以及城市美化能力成为了城市环境治理以及景观建设的首选。有鉴于此,本文对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地域文化展开了分析,包括园林景观生长所需的地域因素以及园林景观和地域文化的联系等。

关键词:城市园林景观;地域文化;设计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部分城市中城市园林景观管理人员没有对景观造成很好的保护。在此背景下,城市园林景观养护人员需要进行园林景观地域文化的分析,包括城市园林景观生长所需的地域因素以及其本身和地域文化的联系等,从而为更好的设计和建设园林景观打下基础。

1 影响园林景观生长的地域因素

1.1 温度因素

温度是城市园林景观在生长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只有温度适宜,园林景观才能更好的生长,如果温度没有达到景观生长的标准,那么景观的生长就会受到影响,很难表现出来具有观赏性的城市景观,在温度条件恶劣时,园林景观甚至会直接枯萎。因此,在城市园林景观的养护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景观的生长温度区间适宜。总之,在景观的养护中需要时刻注意温度条件是否达到标准,只有确保环境温度与景观的生长相适应,才能保证景观的健康生长。

1.2 光照因素

众所周知,植物作为生产者在自然界中主要通过光合作用进行水和二氧化碳等物质的转换,因此,在城市园林景观的养护中,需要注意光照因素对其生长的影响。只有光照强度处于适合于景观生长的区间,景观就能健康生长;弱光照处于失调状态,那么景观的生长就会受到一定程度上的影响。

2 城市园林景观和地域文化的联系

园林景观的设计是设计师通过分析城市市容以及当地文化特点进行综合考虑而设计的,因此,在园林景观的实际设计中,不能仅仅根据设计师的设计理念进行设计,还需要结合当地的自然风景以及人文风景综合考虑,从而在保证园林景观设计质量的基础上不显得突兀。

2.1 园林设计创作的来源是地域文化

园林景观设计不同于其他类型的艺术设计,其艺术表现的环境是在城市之中,因此园林景观的设计需要和城市总体的自然环境氛围以及人文氛围契合,而城市的自然环境以及人文环境是和城市所在地区的地域文化息息相关的,所以,设计师进行园林景观的设计之前,需要进行当地地域文化的调查,最好是在设计之前在城市中居住一段时间,切身体会该城市的环境特点。地域文化除了构成园林景观的环境氛围之外,其在实际设计细节上也是具有地域文化效应的。在园林景观植物的种植上,应当以本地景观作物为主,在保证了其生长质量的同时完美契合当地的传统文化特点,除此之外,还可以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加入现代化设计风格,形成传统文化和现代风格的统一。

2.2 园林景观设计是展现地域文化的媒介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设计师除了需要根据城市市容需求进行设计构思外,还应当在实际的设计中体现当地地域文化的特点。这么做的好处有二点,一是通园林景观展现当地的地域文化特点,二是当地的种植作物能够很好地适应环境而生长。因此,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设计师需要深入挖掘当地文化特点和传统历史意义,并选择能够表现这些文化意味的种植作物进行园林景观设计,使得种植作物在健康生长的同时传递出地域文化特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加强城市园林景观地域化建设的措施

3.1 科学建设城市园林景观

城市园林景观建设在满足人们的观景需求之前,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其对环境的治理效果。所以在制定城市园林景观建设之前,应当综合考虑建设地区的自然条件与人文条件,在自然条件下需要保证园林建设植物能够更好的生长和环境治理,在人文条件下需要保证地区的人类行为不会对园林建设造成过大的破坏。同时,对于工业材料所建设的虚假园林绿化需要严格考虑当地条件是否适合,除了在不适合绿色植物生长的地区外可以酌情使用工业材料绿化之外,一般来说应该禁止工业材料进入到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

3.2 在政府指导下进行城市园林绿化建设

政府在城市园林景观建设当中担任理清思路、引导和服务的角色。针对目前城市园林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政府应当以系统的观点推进在园林建设中建设目标的下达制度、园林建设统计制度、园林建设中人的要素、园林建设投资以及园林建设产权制度改革等5 个方面的工作,并且可以借鉴其他地区园林建设的成功经验。从技术层面上明确不同地区的园林建设策略包括树种选择、基础设施建设、养护管理标准等,从根源上杜绝不合理的园林建设措施。明确园林建设当中的立法、监督体系,将适地适树列入园林建设验收的指标,按绿化工程项目制定管理技术规程。特别重视组织技术人员以及监督人员深入园林建设现场调查。

3.3 配套设施合理化与本土化

比如,在城郊农业公园中,现代农业生产模式必然要取代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随之产生的配套设施也会出现在农田中,虽然对于大面积的农田肌理来说,它只是作为一个微不足道的景象而存在,但是往往某些格格不入的细节会影响到整体景观效果。因此,配套设施的景观处理同样需要与田园风格进行吻合,如生产道路可利用废弃石块进行铺设,局部位置可通过矮篱笆进行围挡;农田水房可以茅草屋的形式进行呈现;标识导视系统采用木桩、竹筒、麻绳等自然的材料进行设计……此外,农业活动的参与体验性也是农业公园的主要关注点之一,结合旅游策划,我们可在农业公园内适量选取一些田地供游客进行农事活动体验,适时举办一些农业节庆活动。此外,农家生活体验也是农事体验的一部分,我们可现状村落建筑,选取一定数量的民居改造成民宿,以满足游客全天候、全方位地感受农家生活。

3.4 绿化地的整理

城市园林绿化过程中应当根据绿化区域园林植物种类的不同进行绿化地的整理。城市园林植物因其生长特性不同,对土壤资源的要求也存在一定差异,通常来说,植物生长土壤需要满足一定程度上的透气性、透水性以及硬度等。在绿化地处理中,需要针对于地下水等系统进行土壤的水系优化,保证绿化植物在生长中的水资源充分。同时,土壤的酸碱值也应当符合不同植物的生长需求,一般来说保持在5.5 至7.0之间较为适合,对于特殊绿化植物也应当根据其生长特性做出一定调整。最后要进行土壤的施肥工作,保证土壤有机质的充分。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除了需要根据城市市容来进行园林景观的构思以外,还应当在园林景观设计中传达出来地域文化特点,使得适应于该地区环境的传统作物能在园林景观设计上占主体部分,在保证其生长质量的同时使得总体的城市园林景观设计风格能够完成传统文化和现代设计风格的融合。

参考文献

[1]姜晨.浅谈园林景观设计中地域文化的运用[J].现代园艺,2017(9):110-111.

[2]卢佳.浅谈园林景观设计中地域文化的运用[J].花卉,2018(4):103-103.

[3]冯丽.浅谈园林景观设计中地域文化的运用[J].花卉,2018(6):110-110

论文作者:王福宏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3

标签:;  ;  ;  ;  ;  ;  ;  ;  

浅析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地域文化论文_王福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