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技术、文化:新媒体艺术对青奥会开幕式的传播促动论文

艺术、技术、文化:新媒体艺术对青奥会开幕式的传播促动论文

艺术、技术、文化:新媒体艺术对青奥会开幕式的传播促动

宋雨婷

(江苏师范大学 传媒与影视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9)

【摘 要】 青奥会开幕式作为承载了青奥精神与传播功能的一种仪式,在文艺表演中高度融合了科学与艺术两种元素,成为新媒体艺术参与到新时代媒介传播中的典范。青奥会是专为青年人举办的全球范围内最高水平的综合体育赛事,自2010年起已举办三届,本文以新加坡、南京、布宜诺斯艾利斯三届青奥会开幕式为案例,分别从艺术、技术、文化三个维度探析,新媒体艺术是如何梳理当代艺术脉络,融入到青奥文化话语权的表达与建构中。

【关键词】 新媒体艺术;青奥会;开幕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媒介传播愈发体现了艺术与技术的跨界融合,新媒体艺术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形态也在不断成长、进步,它是“以数字多媒体及互联网技术为支撑,在创作、承载与传播等艺术行为方式上全面出新, 进而在艺术审美的感觉、体验和思维等方面产生深刻变革的新型艺术形态。”[1]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简称“青奥会”,作为大型国际型赛事,开幕式表演必然受到全球瞩目。在业已举办过的新加坡、南京、布宜诺斯艾利斯三届青奥会中,开幕式文艺表演呈现了完美的艺术效果,新媒体艺术在艺术、技术、文化三个维度的应用晋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一、情景交融的艺术赋魅

随着文艺复兴后社会分工的逐步明确和艺术意识的日益觉醒,“艺术”美学有了更具现代性的意义,并作为一种概念被社会和受众所接受,于是,“艺术”发展为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并在创造的过程中缔造艺术。青奥会开幕式的创作团队将艺术赋予瑰丽的演出场景之中,并将艺术性发挥得淋漓尽致。

植物形态结构特征是植物自身遗传进化及环境适应的结果。不同植物具有不同形态结构特征,同一种植物在不同的生境也会表现出不一样的形态特征,因此,掌握植物形态结构特征不仅可探明其生物学特性,还可揭示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机制[5-11]。目前,对地枫皮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化学成分[12-13]、药理药性[14]、生理生态特征等方面[15],而对其形态解剖结构研究较少[16]。基于此,笔者等通过对不同自然分布区地枫皮叶进行解剖学观察,探讨其结构与不同生境的关系,为该物种的保育和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集成学习被认为是当前数据挖掘、机器学习中提升预测精度的重要方法。在介绍集成学习概念、评价标准的基础上,将集成学习划分为基分类器的构建和集成两个阶段,从偏差-方差分解角度,分析集成学习的预测精度主要是通过控制集成模型复杂度和各基分类器差异度实现,研究讨论了集成学习的模型构建阶段的经典算法Bagging、Boosting等,同时分析研究了分类结果集成的普通投票和Stacking方法。对于掌握集成学习的一般步骤、精度控制、经典方法以及结果集成整合等有一定帮助。

首届青奥会于2010年在新加坡举办,盛大的开幕式在世界上最大的浮动舞台——滨海湾舞台拉开帷幕。舞台由15个钢制浮台组成,负载重量达1070吨,随着潮汐的涨退上下调动的同时,还能保持良好的稳定性。壮观且富有戏剧性的水上场景在斑斓耀眼的灯光的渲染下,创造出空灵的视觉效果。圣火点燃颇具意境,巨型金色凤船搭载着圣火驶向舞台,最终由火炬手涉水到达舞台中央的火炬台将其点燃,水的静谧与火的灵动,衍生出一种静动结合的情景状态。

2018年布宜诺斯艾利斯青奥会的主题是“感受未来”,开幕式在Avenida 9 de Julio大道上举办,67.5米高的方尖碑作为地标性建筑,幻化为奇妙瑰丽的“舞台”,上演着青春的视觉盛宴。多重变幻的光影投射于方尖碑上,切换成不同的场景,或公路、或跑道,伴随着节奏感极强的音乐旋律,演员们展示了奔跑、田径、自行车等运动项目。火炬传递过程中通过光影变化营造出屏障阻碍,火炬手们选择冲破阻碍,一往无前。点火装置被给予了特殊的艺术设计,以风扇的样态呈现,2118人同时吹气,点燃火焰。

2014年南京青奥会开幕式则采用了二维美学创作理念,制作团队通过虚拟场景、幻化灯光与恢弘器乐充分调动受众的感官神经,呈现视听盛宴和艺术感染力。《筑梦之塔》的演员们在距离地面60米的高空中灵动起舞,通过高难度肢体动作和复杂多变的队形,共同构建出“青春火焰”“筑梦之塔”等造型,打造人影交互的时空梦境。背景音乐融合了民族和西方的器乐元素,意喻着传统与现代的合而为一、和谐共鸣。绚丽震撼的表演场面渲染了青奥精神的主题叙事,从而实现了时间的延伸、空间的灵动和艺术感受的升华。

三届青奥会开幕式演出皆展现了创意、光影、音乐等多种元素的互文,让受众更为深切地感受到艺术已成为一种积极的现实力量,在现代体育体系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中与以往典范的、抽象的、甚至些许空洞的艺术理论的边界逐渐消融。诚然,艺术的载体经历了由实物到符号,又由实物介质符号到电子介质符号,再由电子介质模拟符号到电子介质数字符号的演变历程;与此同时又经历了由多媒到单媒,再由单媒到多媒循环往复的过程。艺术的传播也经历了在场的(同一空间、同一时间)、在案的(不同空间、不同时间)和在线的(不同空间、同一时间)等不同的传播方式的演变。[2]而新媒体艺术作为一种新型的艺术样态,成就了艺术与媒介交融的传播机制,赋予了受众对艺术的深度感知和重新审度。

二、感官体验的技术建构

1.2 家庭农场在现代农业生产的优势 家庭农场的内在市场化运作方式和家庭经营的稳定性决定了在市场经济下有较高的竞争力,在发达国家,以家庭农场为经营方式的已存在近200年,今天依然为农业的最重要经营方式。我国家庭农场是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保留了家庭承包经营的稳定性特点,同时又吸纳了现代农业市场化运作方式,其优势有以下几点。

整体来看,淮海经济区城镇化和旅游经济协调度较高,大部分地区均处于高或中度协调阶段.2005~2015年,淮海经济区城镇化和旅游经济的协调度基本保持着逐年增长的态势,且在总体趋势上的增长率较高,说明淮海经济区整体上城镇化和旅游经济的发展协调性向极度、高度协调发展.

青奥会不仅是全球大型的体育传播活动,同时也是全球文化交流的平台,它通过展现不同国家的文化思想与意识内涵,建构了当代青奥体育精神中“卓越、友谊、尊重”的核心价值观,在全世界不同的青年运动团体和个人之间推广奥林匹克精神,促进了世界多元文化的分享和探索。而新媒体艺术中所建构的文化,融合了多层的文化身份和文化意图,应用于青奥会开幕式中,繁衍出新的文化产物。

新加坡是一个多元文化融合的年轻的国家,因而在开幕式中表现了以新加坡为家园的各种不同民族的传统音乐和舞蹈:马来姑娘手持铜质容器,里面装着槟榔和槟榔叶子;新加坡的华裔演员们手持大红灯笼,伴着音乐欢快舞蹈;印度裔少女们跳起了传统的孔雀舞蹈;欧亚混血民族和峇峇娘惹民族的演员们表演了雨伞舞,充满了现代的气息。舞者们撑着3米高的巨型木偶,意喻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在新加坡落地、生根、安家。东西方文化共存、共生,不仅弥合了文化鸿沟,也体现了一种跨国界的开明与包容。

青奥会开幕式中各种新兴技术的应用,将静止的舞台横向拉伸,扩展了情境的完整性;将单维度的空间纵向延长,增加了时空的立体感。新媒体艺术在数字技术的支撑下,动静结合、虚实交错、激发了观众的想象力,调动多重感官参与开幕式的审美体验。

新媒体艺术较之传统艺术媒介,更擅于利用数字摄影、数字投影、电脑动画、计算机程序等新兴科技手段搭建多维的审美场景。从外在感知层面来看,它基本上是一种在场的声光电色多媒体技术装置与道具环境耦合的格局。[3]青奥会开幕式中,主创人员充分利用各种新兴技术,为受众带来多元的感官体验。

三、人文情怀的文化言说

南京青奥会开幕式采用了3D虚拟影像艺术,将静态的平面二维场景幻化为动态的立体三维空间,为受众呈现了一种拟态的表演情境:淡霭的蓝色星球随着钢琴曲《爱之梦》缓缓浮现,精密的浑天仪在舞蹈演员的掌心中徐徐旋转,魁伟的巨人在苍穹之上肆意奔跑,璀璨的流星沿着轨迹在星空中运行……在Ventuz软件强大的技术支撑下,受众仿佛体验了一场奇幻的太空之旅。而数字音频技术的使用,使音乐形式更为多元:《茉莉花》于古典中融入了现代气息,《点亮未来》于民族中汇聚了西方元素,光缆、数字模块、微型数字声卡等设备结合人工智能,经过数据化处理的音乐以更加丰富的变奏和稳定的品质为受众演绎一场听觉盛宴。

布宜诺斯艾利斯青奥会根据开幕式的场景环境,以七九大道周边的建筑物为媒介,完美应用了建筑投影数字技术,为受众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方尖碑如同一把宝剑直入云霄,舞者手持阿根廷国旗踏着方尖碑舞蹈,投影数字技术与光影、音乐交织,伴着舞者的舞步,光影渐进投放出蓝白“三横两色”,与象征着“正义”的国旗颜色相呼应,自上而下渲染,直至铺满整个方尖碑。建筑投影数字技术的应用还将静态的方尖碑变幻为动态的赛场,呈现生动绚烂的视觉画面,给受众带来多重感官的情景体验。技术手段的创新与应用,打破了虚拟与现实的界限,增强了开幕式演出的叙事性、戏剧性与生命力。

新加坡青奥会开幕式从舞台布置、演出服饰到点火装置均体现了现代化与高科技。设计者用200吨水在舞台前方建造了一个反射池,演员们在这里呈现华丽的演出。“与火共舞”章节,舞者们的服装采用了特别的防火面料;“萌芽”章节的演出服装,则是根据回收材料二次加工制作而成,简约环保。点火装置的设计别出心裁,灯塔状的火炬台高约32米,被点燃后的火焰在玻璃柱内产生涡流效应,急速盘旋,直至顶端,点燃圣火坛。旖旎的反射池、绚丽的服装、光耀夺目的灯塔状圣火台,在技术的建构下,被赋予了美感与活力,这不仅是一种视觉经验,还如同一场感官饕餮,带给受众超越现实的情感体验。

南京作为中华文明重要的发祥地之一,有着7000多年的文明史,其将文化性作为一种创作思维融入到青奥会的开幕式之中,彰显了历史的厚重与积淀。开幕式舞台上置放的浑天仪和天文望远镜,定义了一种全新的时间、空间和文化概念,体现了历史与现代的勾连;方块字、青花瓷、云锦等元素的融合,向世界展现了古老东方国度的文明;敦煌壁画、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等景观的呈现,表达了中华民族追求和平、睦邻友好的大国胸襟和气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也是我们走向世界的核心优势。[4]南京青奥会开幕式让世界领略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风采。

布宜诺斯艾利斯由于深受欧洲文化影响,实施了一系列现代化政策,吸引诸多国家移民,享有“南美洲巴黎”的美誉。青奥会开幕式于七九大道搬演,沿道的标志性建筑如方尖碑、唐吉诃德雕像、宪法车站等均化作一种文化符号,参与到开幕式会场的建构之中。从阿根廷民族舞蹈衍变而来的探戈,作为国粹向全世界展示,舞台上的演员们同道路两边高层建筑平台上的舞者们随着动感的音乐热情舞蹈,诠释了这座城市的休闲文化和草根文化。而光影幻化下青春、激情的方尖碑表演秀,凸显了其成熟、繁盛的舞台剧产业和活跃的街头艺术文化。

青奥会开幕式为全世界搭建了一个文化交流的平台,不仅传播了奥运文化,更展现了举办国家的传统文化与人文情怀。三届青奥会开幕式将文化元素泛化成不同的艺术载体,通过新媒体艺术进行多角度、深层次的表达,提升了受众的审美情趣。同时,新媒体艺术为全球化时代中西文化的大融合搭建了一个新的平台。

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作为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三大重点经济圈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政策倾斜与支持,改革开放之后,随着上世纪70年代深圳经济特区和90年代上海浦东新区的建立,珠三角与长三角的对外贸易和区域经济发展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推动。京津冀地区身处内陆,缺乏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对外贸易地理优势。同时相较于北京天津高水平的科技实力和对人才的强劲吸引力,河北省在基础设施建设、高新技术水平提升和产业结构优化等多个领域都与京津地区有较大差距。因而,要推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推动京津冀地区一体化水平的提升,需要通过新区的建设来增强河北省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动力,从而提升京津冀协调发展水平[2]。

四、结语

青奥会作为奥运精神传播的一个桥梁,不仅展示了举办城市的历史文化与人文风貌,更彰显了国家形象与体育文化。新媒体艺术则综合了艺术、技术与文化多种元素,在青奥会开幕式中参与表达与建构,重塑了一个富有感染力的情景空间,使受众的多重感官在演出过程中不断连接、深化,感受到冲击与震撼。

参考文献:

[1]许鹏.论新媒体艺术研究的特殊内容与方法[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NO.1 2007:149-150.

[2]许鹏.文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217.233.

[3]李胜清.新媒体艺术的公共性表意[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0卷第4期,2014年8月,101.

[4]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 99.

中图分类号: G22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7-0125(2019)20-0206-02

基金项目: 2018年度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资助项目“融媒体传播时代主流媒体融合报道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KYCX18_2079。

作者简介: 宋雨婷,女,江苏徐州人,2017级硕士研究生,江苏师范大学传媒与影视学院,主要研究方向:电视传播理论与电视批评。

标签:;  ;  ;  ;  

艺术、技术、文化:新媒体艺术对青奥会开幕式的传播促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