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建设的主要经验与启示论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建设的主要经验与启示论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建设的主要经验与启示

贺新元

【摘 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中国成为世界上社会发展水平提升最快的国家。我国在解决社会主要矛盾、民生改善、和谐社会、制度创新、社会全面发展等方面积累了不少宝贵经验,这些经验对于新时代推进社会建设迈向新台阶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关键词】 社会建设 主要经验 社会主要矛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过程中也推动了包括社会发展在内的所有领域都取得巨大进步,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特别指出的,“我们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中国人民“创造了人间奇迹”。在西方人眼里,这是不可思议、不可能的事情,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下,在中国人民手中,成为了可能、变成了现实。期间,我们在社会建设中积累了不少宝贵经验,这些经验对于新时代推进社会建设迈向新台阶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经验与启示一:紧紧抓住社会主要矛盾,在解决矛盾中推进社会发展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为《决议》),正确地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重新进行准确定位。《决议》指出,社会主要矛盾决定着“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必须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大大发展社会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

寨卡病毒感染可导致严重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开发疫苗保护易感人群至关重要。最近两种DNA疫苗(VRC5288质粒和VRC5283质粒)已进入临床I期试验,通过对最后一次接种4周后的血样分析发现,60%~89%接种VRC5288的受试者及77%~100%接种VRC5283的受试者产生了中和抗体应答,并且该疫苗在试验中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及安全性,该试验鼓舞了DNA疫苗的研究,并加快了预防性疫苗的实际应用[41]。

40年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3679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82.7万亿元,年均实际增长9.5%,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2.9%左右的年均增速,我国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40年来,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71元增加到2.6万元,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形成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等收入群体。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带动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在生产力水平极大发展中不断得到满足,物质文化生活不断得到改善,我国已经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社会人员流动有序,社会结构不断优化,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完善,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人民的参与感、成就感、获得感越来越强。

进入新时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没有变,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对社会建设和社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也进入世界前列,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比较突出,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以及社会建设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因此,应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新发展,依然构成新时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线。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只有解决好社会主要矛盾才能得到更好发展,也就是说,我们要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使发展不平衡的地方平衡起来,发展不充分的领域充分起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努力创造安全的政治环境、稳定的社会环境、公正的法治环境、优质的服务环境,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而促进整个社会发展。

经验与启示二:始终立足于民生改善,在发展中不断调整和明晰社会发展目标

进入新时代,人民在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上要求更高,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生产生活环境。对这些期盼的满足,就是我们社会建设的具体方向。只有不断在更高水平上解决这些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的目标才有实现可能。

(1)体位:仰卧位,膝关节屈曲60°~90°。(2)体表定位:采用五指定位法:医生立于患者患侧,掌心正对患者髌骨中心,五指尽力张开,手指半屈位。掌根点(髌上囊),中指点(髌韧带中部),食指、环指点(内、外膝眼),拇指、小指(胫、腓侧副韧带),食指下4cm、后3cm为鹅足点,用记号笔将选定的治疗点标明。(3)消毒:在施术部位,用活力碘消毒2遍,然后铺无菌洞巾,使治疗点正对洞巾中间。

我们党在建设过程中,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社会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并根据民生改善和民生幸福的实践程度,不断地对社会发展目标进行自觉主动的调整,以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40年来,我们社会建设目标调整的特点是从低水平到高质量递进式上升,从温饱社会到小康社会,从基本小康到总体小康,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从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们的社会发展目标越来越明晰。

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我们一直在努力朝着这个目标前进。但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社会已经取得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和发生翻天覆地的惊人变化的同时,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生态环境建设之间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现象,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并产生出不少令人担忧的社会问题,如收入差距拉大、社会保障缺位、社会公共服务不足、生态环境恶化、社会道德滑坡、理想信念缺失等。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会严重影响到社会健康发展,并且影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

经验与启示三:围绕构建和谐社会,在探索中不断总结经验创新社会建设理论

治疗12个月后,观察组10例复发,复发率为15.6%;对照组20例复发,复发率为31.25%。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78,P=0.041)。

为了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我们党把构建和谐社会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明确提出。“社会更加和谐”作为社会建设的重要目标首次出现,是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我们党基于社会发展实践的推进而作出的关于社会建设理论的回应与创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

民生改善和民生幸福的不断提升是社会发展价值目标实现的重要衡量指标。40年来,我国在民生改善和民生幸福上的成就令世人瞩目。贫困人口累计减少7.4亿人,贫困发生率下降94.4个百分点,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史上的辉煌篇章。教育事业全面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3.8%。我国建成了包括养老、医疗、低保、住房在内的世界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超过9亿人,医疗保险覆盖超过13亿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8.52%,上升40.6个百分点。居民预期寿命由1981年的67.8岁提高到2017年的76.7岁。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的参保人数均达到2亿人左右,覆盖了绝大多数职业群体。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从2007年的人均40元增长到2018年的490元。我国社会大局保持长期稳定,成为世界上最有安全感的国家之一。“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在全面推进中不断取得新进展。

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稳定增长,综合国力的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都为和谐社会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有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科学理论的指导,我国社会建设速度明显提高、质量显著提升。城乡、区域统筹发展,城乡社会越来越公平,区域差距在不断缩小。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就业规模持续扩大。收入分配制度在深化改革中进一步完善,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标准适中、覆盖面广、运行健康、管理有效、体现公平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形成。教育公平越来越见成效,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总之,我国社会管理水平和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

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机关党的建设 为全面深化水利改革提供坚强政治保证——访水利部直属机关党委常务副书记刘学钊 ……… (24.49)

该试验在某地区种植大户农田中展开,其前茬为空闲田块,专门对空闲田块进行了土壤系灰潮土亚类淡涂泥土土属处理[5]。而且该试验用区域拥有相对平坦的地势和相对均匀的肥力,在试验前的土壤基本理化性状检测中就基本明确了这一点。其土壤理化性状条件为土壤中含有有效磷1.25mg/kg、速效钾150mg/kg、碱解氮223.2mg/kg,整体pH值经过测试为6.01。

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并没有随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的成就而减少。新时代,为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使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们在社会建设实践上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在探索中进一步作出理论上的创新。

经验与启示四:始终围绕制度创新,在破立结合中建立和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体系

发展中的社会建设面临的许多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促使社会建设不断前进。改革开放以来,围绕社会建设体制机制创新,我们党在破立结合中提出了许多社会建设新理念新思想新举措,进而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体系的形成与完善,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从社会管理格局到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改革开放以来,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党不断探索适应国情的社会建设体制机制,初步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在此基础上,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包括“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这是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提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命题。

从社会治理格局到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体系。不断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提出,都内在地要求改变原有社会管理方式。针对改革开放以来积累的社会管理经验和留下的深刻教训,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社会治理”理念破茧而出。至此,“社会治理”替代“社会管理”而成为党对社会建设提出的基本要求,成为党领导社会建设的基本遵循。

完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体系,关键在于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运行机制的法治化、制度化。针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的执法体制权责脱节、多头执法、选择性执法,一些领导干部知法犯法、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部分社会成员遵法信法守法用法意识不强等法治建设不足的现象,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在“全面依法治国”战略思想指导下提出要“推进法治社会建设”,第一次明确提出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关于社会治理的一个新的重要理念——“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全会还进一步提出,“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的基础在于“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

经验与启示五:注重发展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在完善总体布局中促进社会全面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不是独立而行,不能单兵突进,而应该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并进,要注重它们之间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它们既有各自的特殊领域和规律,又有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是有机的统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也是一个有机系统,要使系统中各项功能发挥出来并形成“一加一大于二”的合力效应,必须要有一个科学合理有序的结构。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在改革开放中逐步形成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我们党在实践中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社会建设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民主政治建设为社会建设提供有力的政治保障,文化建设为社会建设提供良好的文化风尚引领、道德支撑和正确的价值观导向,生态文明建设为社会建设提供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当然,社会建设也能为经济、政治、文化、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公平正义、安宁有序、积极向上的社会环境。经验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其他国家所没有的独特的作用和优势。正是这些独特作用与优势的发挥,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不仅在各自的特殊领域依循各自的发展规律取得巨大成就,而且它们之间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支撑而促进各自的良性发展,进而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以合力作用共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走向辉煌。

【参考文献】

①《“新时代”从哪里来?》,新华网,2017年10月23日。责编/贾娜 美编/李祥峰

【中图分类号】 D24

【文献标识码】 A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部副主任、研究员)

标签:;  ;  ;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建设的主要经验与启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