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管理学人的实践转向———个“媒体人”的视角,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学人论文,教育管理论文,视角论文,媒体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0;C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059(2010)02-0031-05
一、亦喜亦忧话“转向”
我们在此所说的“教育管理学人的实践转向”主要涉及教育管理研究者把握问题的方式、研究指向、研究方法等。通过较为中立的观察与体验,笔者对教育管理学人实践转向的现状形成了以下两个基本印象:
(一)实践转向渐成趋势
近年来,“到中小学研究教育管理”、与中小学一线工作者一起推进学校变革和学校改进已成为不少学者的自觉选择。如叶澜教授所领导的“新基础教育”团队,十余年“扎”在学校、“扎”在课堂,致力于推动学校转型性变革;华东师范大学的丁钢、赵中建、吴刚、崔允漷、熊川武教授等,分别从教育叙事研究与实验、教师实践共同体建设、教学设计与有效教学、课堂观察、自然分材教学等角度切入,进行理论与实践的互动研究;北京师范大学的高鸿源、褚宏启、石中英、张东娇等学者近年来或领衔参与多个地区教育政策的设计与实践研究,或与中小学一道进行薄弱学校改进、学校价值观教育、学校文化建设等项目的研究与实验;首都师范大学的孟繁华教授积极推动大学与中学联合培养教育硕士;华南师范大学郭思乐教授十余年间在百余所中小学进行的生本教育实验,在全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陕西师范大学司晓宏教授、云南师范大学张晓霞教授等为促进西部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和薄弱学校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始终做着艰苦的努力;东北师范大学杨颖秀教授在吉林、辽宁三十余所中小学所做的有关学校改进的研究,也取得了积极的成果……更多学者的努力难以在此一一例举。这种种信息汇集在一起使我们有理由相信:教育管理学人的实践转向越来越成为一种带有趋势性的积极变化,这种变化使教育管理研究越来越接近它的“实践本性”,也越来越显现出其特有的生命活力。
(二)实践转向远非坦途
实现教育管理学人的实践转向并非易事,当前,至少有三种状况令人堪忧:
第一,学界“自说自话”的现象还比较普遍。用笔者一位同事的话形容便是“实践(工作者)急得嗷嗷叫,理论(工作者)还在玩概念”。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日益深入,大量复杂的、带有极强的挑战性的实践问题亟待解决。可以说,无论是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校,还是教育媒体,其对来自教育管理学人专业支持的渴求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和迫切。以笔者供职的《中小学管理》杂志为例,我们每年的重点选题中都有大量与基础教育改革实践直接相关的问题(如教师绩效工资、校长教学领导力、新的辍学率反弹现象、学校内部知识管理、高效课堂建设等),需要教育管理专家在理实结合的基础上作出引领;同时,我们还经常受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或中小学校的委托,帮助他们邀请相关专家,或作报告,或做诊断,或做设计,或做点评……尽管我们多年来很注意积累和维护专家资源,但还是感到(应该说“越来越感到”)真正能够对实践领域产生实质性影响、局长或校长信服、学校欢迎的专家非常稀缺,为数不多的“管用”的专家常常忙得焦头烂额、分身乏术。
第二,一些学人在“天上”说“地上”的事,“假问题”、“假研究”很多。比如:近两年,一些学者力图将基础教育面临的实践问题纳入自己的研究视野,但是,细加观察我们便会发现,他们研究的多是自己“想”出来、“编”出来、“估计”实践中会有的问题,而非现实中的真实问题;而且,即使问题是真实的,他们的研究也往往限于纯概念推演、落入纯思辨的窠臼,这样的研究于实践无涉,是一种不真实的研究。
第三,一些学人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而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前者是指一些学人(特别是一些博士研究生)将人人都可懂的问题弄得人人都不懂,云遮雾罩、貌似深刻(笔者就曾努力“翻译”过一位博士研究生撰写的几千字的晦涩之文,结果,用几百字的“白话”即可表达其意)。这一问题的产生既与研究者对其所研究的问题本身“消化不良”有关,亦与一些学人追求的不良“研风”有关。后者是指一些学人将复杂的实践性问题做抽象化的处理,抽去情境、抽去条件的特殊性和关系的复杂性,然后做大而化之的抽象化推演,得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结论或者通则。学人在“简单”与“复杂”间的这两种错位,表现似有不同,但症结同出一辙。此病不愈,“转向”难成。
二、躬身躬行求“转向”
“躬身”,意为教育管理学人要躬下身来,向实践学习,为基层服务;“躬行”,意为教育管理学人要与一线“亲密接触”,深入现场,亲力亲为。在笔者看来,只有做到躬身躬行,教育管理学人才能真正实现自身的实践转向,而其有效的途径之一就是与实践工作者“一起做事”——指向同一个问题、往同一个方向用力,实现理想、目标、探索过程以及话语体系等多方面的融通。
“一起做事”无疑是颇具挑战、颇费心力的。它意味着学人要背负实践工作者的信任与期待,实现对自身的超越、扬弃、甚至批判:放弃自己熟悉的“套路”,进入自己并不熟悉的领域,与和自己经验背景不一的人磨合,特别是在解决现时的改革难题时,可能没有多少资料可查、没有多少现成的知识可用,有时绞尽脑汁仍难得其解……
在这方面,笔者特别强调两点:
(一)“读懂”基层所需
笔者曾问华东师范大学的霍益萍老师:“您最初进入实践领域时感到很困难吗?”她说:“非常困难!1998年,我带一帮校长到法、德考察,校长们看到人家的研究性学习搞得那么好,就说,‘霍老师,您带着我们干吧!’在回来的飞机上,我答应了他们,但事实上,我自己在这方面也几乎一无所知。没办法,在校长们眼里,你就应该是‘全能’的专家,所以不管有多困难,也只能自己想办法克服。”“那您有什么高招吗?您觉得学者在与学校‘一起做事’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什么?”“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了解学校的真实需要,保持对基层问题的高度敏感。在这方面,我已往的积累派上了大用场。”“您指的是哪方面的积累?”“我在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工作了十年,那十年,我几乎每周都要拿出三个晚上的时间与校长们聊天,这使我对基层的真实情况有较透彻的了解,对校长和教师的真实需求有较准确的把握和判断。这对学者来说是最难的,也是一切一切的前提,之后才是补充知识、先行学习。”听了霍老师的话,我一直在思考:我们怎样才能真正认识学校、认识校长?与众多校长“脸熟”够吗?到基层挂职一年半载够吗?专门做校长培训、常年与校长们在一起够吗?发几十份问卷、做几次访谈、到校实地观察一下够吗?答案显然是不确定的。关键取决于我们以怎样的态度进入、是否用心“读懂”了他们。从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学校、校长、教师的需要不是“调查”出来的,而是“体会”出来的,它需要我们调动自己对教育的所有热情、所有思考,所有人生经验、所有智慧积累,去悉心感悟、共情理解。
(二)提升思维层次
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由“感性的具体”上升为“理性的抽象”,再由“理性的抽象”上升到“理性的具体”,从而把握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本质的过程。如果说“感性的具体”只是对现象的简单反映的话,那么,“理性的具体”便是对事物更丰富、更深刻和更本质的认识。教育改革实践中的问题是最复杂、最丰富、因缘交汇、充满个性、充满可能、充满矛盾、面对“当下”、面对“这一个”的问题,解决这样的问题难度极大,它要求我们扬弃一般性的抽象分析、使自己的思维进入最高一级的层面——把握“理性的具体”。在笔者看来,教育实践研究的全部魅力和挑战即源于它的复杂性。而我们现在的问题是:用低层次的把握方式,研究高层次、高难度的问题。从认识论的角度分析,两者之间这种严重的“不匹配”与“不协调”,是“假问题”、“假研究”大量存在的根本原因。如前所述,一些学人所研究的是被他们抽象化、简单化、一般化、泛化了的问题,而非现实中的“真问题”。比如,有学人抽去具体情境和具体条件,研究“校长对教师的影响方式”,这样即把活生生的、生动的关系,变成一个集合(校长)与另一个集合(教师)的抽象关系,然后引入一些管理学的概念进行推演。这无疑是一种“假研究”,因为它根本就没有进入实践问题本身。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性思维是把握复杂的现实问题的最恰当的方式。在这方面,毛泽东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堪称典范。而辩证法大师黑格尔也特别强调,在现实的意义上,真理总是具体的。它提示我们,我们所要讨论的是在改进的意义上、在合理的条件下如何最优的问题,而不是“抽象的合理性”、抽象的“好”与“坏”的问题。
最后,笔者愿意借拙文《追梦人永远在途中——品陶西平同志新作〈追梦人:陶西平教育漫笔〉有感》中的一些文字,与读者一起体会在中国基础教育领域最具实践影响力的一位大家——陶西平同志的研究风范。
在处理局部问题时关照整体,在处理当下问题时考虑长远……这既是作者对我们的忠告与提示,同时也显现出作者自身鲜明的思维特质。这种带有“实践取向”与“建构性批判”特质的思考方式使他的研究既有较高的站位,又更接近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实践取向”是作者研究问题的一个基本底色。这种研究从内容上说,摒弃了“知性取向”的种种弊端,不囿于纯学理性的思辨,而是直面大变革背景下教育实践领域的诸多挑战与难题,在关注“是什么”、“为什么”的同时,更着眼于对“如何做”的理性把握;从方法上说,它实现了由“感性的具体”到“理性的抽象”再到“理性的具体”的过渡,使思维进入到更高一级的层面。作者将繁多的知识进行浓缩,又把浓缩了的东西再次释放出来。在这由“多”而“一”再到“多”的过程中,他超越了“杂多”,实现了“归一”,而后,又在更高的水平上为我们展现了事物本身的斑斓与丰富,体现出其对实践这一复杂系统的极强的把握能力。“建构性批判”是作者研究问题的另一个基本底色。但是,这种批判并非纯粹的“否弃性批判”,而是以关怀为基础的“建构性批判”——在“批判”的同时,亦给出“建设”之路……[1]
我想,像陶西平先生那样,做好“理实结合”这个“大学问”,应该成为教育管理学人的一种自觉追求。
收稿日期:2010-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