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电力中心医院 辽宁 沈阳 110006)
【摘要】 目的:探讨小儿静脉渗出分级护理对于降低小儿输液风险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以肺炎、腹泻为主的患儿1000例,随机分成2组,每组5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静脉输液护理,观察组实施静脉渗出分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5.40%)显著高于对照组(0.80%),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Ⅲ级以上渗出率(4.00%)显著高于观察组(1.20%),差异显著(P<0.05)。结论:小儿静脉渗出分级护理能够有效降低小儿输液渗出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改善护患关系,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小儿静脉渗出分级护理;输液风险;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3-0079-02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静脉输液过程中常常伴有静脉渗出。尤其是小儿患者,输液中挣扎不能予以配合,更容易发生输液渗出,轻者将导致患儿皮肤肿胀、疼痛,重者将导致组织坏死,给患儿带来不同程度的痛苦[1]。小儿静脉渗出分级护理根据小儿生长发育特点制定合理的护理措施和护理标准,能够有效减少静脉渗出的发生[2]。为进一步验证这一观点,本研究探讨小儿静脉渗出分级护理对于降低小儿输液风险的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以肺炎、腹泻为主的患儿10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00例,男265例,女235例,年龄2个月~13岁,平均年龄(5.02±1.35)岁;对照组500例,男245例,女255例,年龄1个月-14岁,平均年龄(5.05±1.38)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方面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输液护理,随机对患儿家属进行教育宣传,发放健康教育手册等。观察组实施静脉渗出分级护理,具体措施:①制定分级护理方案:根据相关分级护理资料,并结合小儿生长发育特点制定合理的护理措施和护理标准;②规范管理制度:对高危药物使用制度、特殊治疗及患者签字制度、静脉输液操作规范等实现精细化的分级管理,并及时分析输液过程中存在的风险,提前制定预防措施;③加强防范措施:由于患儿小而易动,对于输液治疗不能够配合,导致穿刺困难。护理人员应对患儿进行鼓励,表扬配合输液治疗的患儿,减轻患儿恐惧害怕心理;穿刺前,告知患儿母亲不要给患儿喂奶或喝水,防止穿刺时患儿哭闹引发咳嗽、窒息等;穿刺过程中,叮嘱家长注意观察患儿面色变化,防止患儿虚脱窒息,造成病情恶化;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穿刺技术培训和考核,避免护理人员穿刺不正确引发不良后果;规范药物的放置,对于规范相同、外表相似的药物要放在不同颜色的药柜中;积极与患儿家长沟通,告知留置针输液的好处,使家长对患儿进行安抚,防止挣扎导致针管脱落;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儿的输液情况,减少输液风险发生。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两组静脉渗出情况,包括部分生命体征出现变化,并出现中度损伤为Ⅲ级渗出;生命体征变化明显,并出现重度损伤为Ⅳ级渗出。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5.40%)显著高于对照组(0.80%),差异显著(P<0.05)。见表1。
3.讨论
静脉输液属于一种侵入性操作,是临床工作中有效的治疗途径[3]。但在静脉输液过程中,经常出现输液渗出现象,输液安全成为患者最为关注的问题。由于小儿自身免疫力较差,容易受到感染引发肺炎、腹泻等疾病影响,需要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然而,由于小儿自身特点,在静脉输液过程中存在诸多风险[4]。
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5.40%)显著高于对照组(0.80%),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Ⅲ级以上渗出率(4.00%)明显高于观察组(1.20%),差异显著(P<0.05),表明采用小儿静脉渗出分级护理能够显著降低小儿输液过程中渗出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小儿静脉渗出分级护理定期对护理人员穿刺技术进行培训,强化护理人员专业技能,强调护理工作的严谨性及各组员间工作协调性;加强巡视,及时发现患儿异常情况,保证最佳治疗时间;加强健康教育,积极与患儿家长沟通,叮嘱家长关注患儿输液过程中的变化,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
综上所述,小儿静脉渗出分级护理能够有效降低小儿输液渗出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改善护患关系,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黄朝梅,贾晓琴,邵巧仪.环节管理在控制新生儿外周静脉输液外渗的作用[J].上海护理,2015,15(04):82-84.
[2]李冬梅,蔡蓓,胡欢欢等.神经外科分层次静脉输液培训对输液质量的影响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5,15(02):107-109.
[3]苏瑜,李莉,陈芳等.护理风险管理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的临床应用效果[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03):402-403.
[4]李晶,李中惠,杨宏艳.外周静脉输液渗出的追踪观察及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研究,2014,28(17):2126-2128.
论文作者:孟娜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1月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20
标签:静脉论文; 小儿论文; 患儿论文; 对照组论文; 发生率论文; 不良论文; 事件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1月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