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课堂互动”环节的探究与运用论文_刘发庆

对“课堂互动”环节的探究与运用论文_刘发庆

黑龙江省普阳农场学校 刘发庆

课堂互动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理念之一。课堂教学中的互动形式,主要有两种: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指在教学过程中,改变传统的老师控制课堂填鸭式教学、学生被动听讲被动接受的局面,师生共同探讨、共同研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给学生以引导启发,学生思考探究,相互促进,教学相长;生生互动指学生间摆脱了“各自为战”的学习方式,在学习活动中,互相推动合作学习,从而共同提高学习效率。为此我认为,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提升课堂互动质量,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全面发展,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以适应新形势下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一、培养乐学,增强互动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在其中”是学习的最好境界。学习“投入”陶醉其中,这样学习才能持久,乐学是教学互动的一个重要前提。使学生的“乐学”应注重以下三个方面:

1、发挥主观能动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不再消极的听、被动的记,不墨守成规,而应让其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去发现,主动地去探究新知,“千学不如一看,千看不如一练”。学生只有自己动脑去思考,才能真正理解所学知识,才真的懂,也才会灵活运用,开发学生的智力,增进学生的智慧。

2、具有质疑性。它是互动性的升华,是以扎实的基础知识为底蕴,以知识量的积累为支撑,批判的过程就是质疑的过程。质疑是思维的开端,学习从问题开始,质疑是创新的基础和源泉。批判性要求学生善于在求同中存异、在吸收中批判,在学习中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焕发出自主意识和努力探索的人生态度。

3、赋予创新性。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应在教师的引领与指导下,参与创新,学会创新。创新注重知识的综合,注重否定与批判,注重借鉴与超越。一题多解、一题多议都是学生创造性的展现。展现创造性要求学生“变学为思”“变学为悟”“变学为创”。

二、把握时机,创设互动情境

课堂教学中,真正的互动,应当是从教学的具体内容出发,从师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把握课堂互动的最佳时机。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课堂互动的优势。“动”要恰当。一般说来,应把握这样三个时机。

一、合作学习,师生互动

合作是课堂互动的重要方式之一。课堂上师生需要合作的关键点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疑惑、困难的时候,是学生需要与教师合作的时刻。

在师生合作中,教师不必急于告诉学生答案,而是在创造一个学生之间的环境下,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让他们自己在探索、思考、沟通、交流的过程中找到问题的答案。师生之间敞开心扉,相互理解、相互接纳,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从而实现真正的师生互动。

二、教学的重点、难点处互动

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通常都有明确的目的,互动的内容服从于特定教育任务的完成。互动要把握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教师提出的问题应在学生自身知识经验和心理发展的基础上来设计,通过教师对学生的深入启发,引发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作为教师,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使学生在思维的碰撞和矛盾的激化中生成知识。

三、收获新知,启发互动

如果教学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新知识,那么常用的教学方法是启发式教学法。例如质疑启发、情景启发、直观启发等多种基本形式。运用好启发式,要求教师充分备课,深入了解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善于质疑,启发学生思考,努力达到“启而能发,发而能导,导而不乱”的要求,保持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在讲授“三角形的分类”一课时,有三种教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教法一:“为了今后研究三角形的方便,我们需要把三角形分类,三角形有三条边和三个角,按边或角分别来分类”

教法二:教师展示教具,并说:“这里有六个自己用硬纸壳剪成的三角形,大家观察一下,看它们各自有什么特点?”这时学生纷纷猜测,有的说“有大的有小的”,有的说“有的正些,有的斜些”学生回答不出老师所需要的话,由教师引导,观察边的特点,角的度数有什么特点,鼓励学生说,师生共同归纳结果。

教法三:“我们知道,火车、气车、电动车等都是交通工具,在生活中要将其分类。如果不分类,所有的车都用一个“车”字来表示,应用起来很不方便,甚至不能正确表述。同样,我们今天研究的三角形,也必须将它们分类。”同时出示挂图,其中六个三角形都标上了边长和内角度数,“你们看,这些三角形从边或角考虑,各有什么特点呢?”

新知的获取过程应该是水到渠成的,是自然的。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则就是:凡是教师要让学生获得的新知都应该是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自己说出来。即使学生的认识不正确、不全面,也应让他们先讲而不是由教师替代。在新知的获取之前,教师应该做的是引导学生“动”——动脑、动手、动口。

三、以学生为主体,互动中发展能力

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得到落实和凸现,既是“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也是学生能力发展的需要。在互动中对话,将使学生真正觉得自己是课堂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人。

1、在质疑中互动,倡导民主

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教学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提问而言,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全程质疑,在课堂真实问题动态生成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以自主合作的方式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激活学生潜在的问题意识与批判精神,最终达成三维的教学目标。例如在

2、体验中互动,保护学生质疑探究的天性

《课程标准》指出:“解题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解题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一特质决定了课堂教学必须注重学生的感悟体验,尊重学生的多元解读。事实上,每个学生在解题过程中,都有自己个性的体验,都有自己独特的感悟,正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在教学中,要允许学生拥有自己的看法,鼓励学生主动地将自己的看法提出来。

3、在关爱中互动,增强自信。

对性格内向、不善于表达的学生,教师要付出更多的关爱和鼓励,多给他们具体的指导和帮助。课堂上多给他们开口的机会,提高他们“说”的勇气。可以适当降低要求,让他们从简单的问题说起,由易到难;对他们的点滴进步应及时肯定和表扬,使他们获得成就感,产生上进的动力。

教师对一些学习上比较困难、从不或很少提问的学生,要充分予以关注,分析和了解其原因,不能漠视。如果漠视这些后进生,不仅会打击他们的主动性和进取心,还会引起他们对教师的不满和对优秀学生的排斥,学习困难的学生有许多因素,除了学习能力不强,还有基础差、学习习惯差、学习动力不足等各方面,教学实践中要因材施教,在教学互动中,可以由他们内心在意和佩服的学生与他们结成互助学习小组,调动学习热情,可以由老师精心为他们设计的简单或生活中有趣的小问题给他们,在回答出来后、给予肯定的评价,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和勇气。“亲其师,信其道”。在平时学习生活中,感情上多关心他们,学习困难的学生也有进取心,更渴望被表扬这种积极肯定的态度,会对学生产生良好的心理暗示,使学生减少胆怯心理,充满自信地投入到各种教学活动中去。

互动的课堂是开放的、真实的、有效的,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是充满生命活力、充满智慧与挑战的课堂。这样的课堂,要求教师严谨备课,明确教学任务,要求教师更加了解学生知识水平,个性特点,要求教师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重视培养学生能力,呵护学生健康成长,要求教师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心理学和教育学知识,能够机智灵活的驾驭课堂。

论文作者:刘发庆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8年11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4

标签:;  ;  ;  ;  ;  ;  ;  ;  

对“课堂互动”环节的探究与运用论文_刘发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