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微课资源
引言:微课资源为教师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具有辅助作文教学的点拨作用。教师运用微课资源展开作文教学,有利于建立学生个性化学做模式,培养学生的创作思维,增强学生对日常生活的感悟能力,切实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促进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发展。
一、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微课资源的开发
(一)微课资源的选取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引入微课资源的作用在于提升小学生写作水平、增强小学生写作意识。在微课资源的写作课堂开发过程中,应综合考虑微课资源内容,选择具有代表性、教学性的微课资源。依据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科学采集微课资源,一方面实现寓教于乐,另一方面实现辅助写作教学、传授写作方法,提高小学生对生活的感悟能力。微课资源的选取应从小学生生活为出发点,以语文教材为侧重点,关注语言应用的逻辑性。写作的灵感大多来自于生活,在为学生准备微课资源时,可以剪辑学生熟悉的生活片段,比如课间活动、家庭生活等,来增强学生对写作的认知能力,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选择较为优秀的描写片段,截取部分优秀文章供学生学习,增加学生的写作素材;寻找具有代表性的经典文章,选出其中写作手法较为突出的句子,让学生结合生活进行仿写,逐步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微课资源的加工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进行微课资源的剪辑与后期处理,来提高微课资源的教学价值,增强微课资源的亲近感,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在微课资源的加工过程中,采取多种表现方式,比如:音频、视频、图像等,增加微课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微课资源的理解,提升学生写作水平。比如,在统编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的《变形记》的课题习作中,以《花之歌》为例,揭示习作内容,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创设情境,想象自己变形后的生活世界样态,比如,变形成石头、路灯、花朵、牛奶等,以全新的视角观察周围世界,记录有趣见闻,发表感想。教师可以将题目向思想教育转化,比如,变形成蜡烛,表达无私奉献精神;变形成花朵,彰显植物盎然生机,表达生命的美好;变形成路灯,为环卫工人、路人照亮回家的路等。将学生作品具有教学价值的,利用多媒体制作成微课资源,当作习作范文,利用微课资源的精炼性,启发学生的写作灵感,开拓写作思路,提升写作技能[1]。
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微课资源的课堂应用
(一)加强师生互动
教师利用微课资源中相同素材,让学生总结素材文段的区别点与学习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比如,《变形记》的课题习作讲评中,微课资源选取两篇19年小学六年级学生优秀作文,从中各选取一小段落,“田野中,小溪伴奏;小鸟歌鸣;柳树与花儿们翩翩起舞;我化作杨树,作为观众,观看春景盛大的演出”,“春天里,我化作湖边的石子,看见小树发芽了,像刚梳完头的小伙子;柳树与杨树垂枝在湖边,像极了姑娘们在湖边梳头”,让学生们比较两段变形记的区别点,总结其中所使用的语言表达技巧,比如使用的拟人手法,进行拟人句的仿写。学生仿写完成后,呈交给教师。课后教师逐一详看,来了解学生的写作情况。让学生对文章进行总结,增强学生对作品的鉴赏能力;课堂上,教师带领学生回顾这两段优秀文章,总结其中的相似点与区别点,学生们踊跃发言,增加课堂的互动性,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小学生的写作技能稳步提升[2]。
(二)有利于抓住契机增强写作练习。
小学语文课堂上微课资源的充分利用,来辅助培养小学生的写作能力,课程最终落脚点在于小学生的写作练习。
利用校园活动,制作微课资源,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学校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小学生的综合素质,经常会举办演讲、合唱、拔河等比赛。这些都是宝贵的教学资源,学生亲身参与其中,有较深感受,教师抓住时机,把活动中精彩部分整理成微课资源,训练学生写作。比如,教学统编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习作课题《多彩的活动》,以拔河比赛为例,教师将拔河比赛最激烈的场面制作成视频,让学生在课堂上回顾拔河比赛的紧张气氛,观看拔河比赛过程中学生的表情、动作以及心理活动,让学生进行拔河比赛的写作练习。教师在制作拔河微课资源视频时,可适当增添文字、音乐等辅助效果,渗透团结互助的思想,激起学生写作的热情,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和想象力。
(三)建构微课支架,让儿童写作拾级而上。
借助课文、例文、绘本等材料,截取、剪辑、提炼、加工,制作微课,给学生搭建习作支架,降低写作坡度,让学生有章法可循。例如教学统编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课题《围绕中心意思写》时,教师可以借助微课,在作前指导环节,回顾精读课文《夏天里的成长》和《盼》,以结构图的形式展示给学生,启发他们从不同方面搜集资料,尽可能丰富的选取事例。如果选择的事例不太恰当,要充分利用课文、例文,以直观的图表形式让学生理解材料与中心的关系。随后借助例文《小站》,讨论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了“小站”的“小”?根据交流用结构图概括出描写小站的几个方面,引导学生明白:可以从多个方面选择材料。在选好材料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围绕中心意思确定重点材料,结合习作例文《爸爸的计划》,让学生快速找出作者所写事例,并借助旁批讨论:这些事例在详略方面有什么不同,进而使学生明白:最能体现中心意思的内容,要写详细写具体。在作后讲评环节,以例文为评价标准,引导学生将自己的习作与习作例文作比较,重温例文的表达方法,修改自己的习作,也可以选取部分优秀习作,用结构图的形式展示中心意思和所选材料,深化学生对写法的理解。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作文微课资源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课前做充足准备,来提高课堂与学生的互动效果,促进学生领悟写作技巧,鼓励学生以仿写为写作训练的出发点,逐步培养小学生写作兴趣。教师应充分利用微课资源的写作素材,更好地完成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田亮,何明富.谈作文教学中微课资源的开发与应用[J].甘肃教育,2019(13):109.
[2]沈艳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微课资源的开发及教学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8(28):107+125.
论文作者:史雪春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7月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0
标签:资源论文; 学生论文; 习作论文; 小学语文论文; 小学生论文; 例文论文; 教师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7月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