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11-235-01
所谓教学策略,就是为达到教学目的和完成教学内容所采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教学的有效策略是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理论支撑。因此在全面实施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探索教学的有效策略,就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了。那教学的有效策略有哪些呢?结合我的学习和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故事导课,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
成功地导课能很快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进入渴望学习的训练状态,为整节课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学习课堂兴趣,关键是教师课要上得“有趣”,因此我们要把愉快的有效的东西跟教学内容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因为好奇,才有探索,也才有创造,根据教材的内容,教师可设计引入一些于内容密切相关故事,笑话等等导入新课。例如,在教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六册认识分数(分一分)时,我是这样导课的:师:“今天我们班可真热闹!你们看,老师还把谁带来了”。课件出示蓝猫。蓝猫:“嗨!大家好,我是你们的朋友蓝猫,今天我想带你们一起去冒险岛寻宝,想去吗?”一看到熟悉的蓝猫要带自己去寻宝,学生的兴趣马上就被激发起来了。接着我又安排他们在与蓝猫出发的路上,碰到了啄木鸟大哥分饼引起大家的不满的情节,创设了这一问题:要怎么分才能两人一样多,才公平。你有什么办法?有学生回答:平均分,一人一半。师:你能用一个数来表示一半吗?学生被问住的同时,他的学习兴趣也因此被激发了,求知欲望也增强了。
二、更新观念、改变教法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所以要探讨如何进行有效的学习方法指导,首先必须从教师的“教”开始。
(1)备课:变备教材为既备教材又备学生。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备教的方法很多,备学生的学习方法少。对学生的学考虑不够。老师的备课要解决学生如何学,要根据不同的内容确定不同的学习目标;教学论文要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指导如何进行预习、听课、记笔记、做复习、做作业等;要考虑如何培养学学生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推理能力及总结归纳能力的培养。
(2)上课:变“走教案”为生成性课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学过程是一个极具变化发展的动态生成的过程,其间必然有许多非预期的因素,即便教师对学情考虑再充分,也有“无法预知”的场景发生,尤其当师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都充分发挥时,实际的教育过程远远要比预定的、计划中的过程生动、活泼、丰富得多。
教师要利用好即时生成性因素,展示自己灵活的教学机智,不能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教案”。要促成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教师首先要创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教师要高度重视学生的一言一行,在教与学的平台上,做到教学相长,因学而教,树立随时捕捉教学机制的意识,就必定会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加活泼有趣,更加充满生机。其次,还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智慧,教师对教育过程的高超把握就是对这种动态生成的把握。
三、开展探究活动,激活学生思维
开展探究活动,激发学生探究欲望,使他们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之中。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简单地将所授知识“给予”学生,要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有助于提高其对知识的记忆效率,也能为进一步活跃学生的数学思维打下基础。例如,在分析“三角形的面积”时,准备好完全相等的锐角、钝角与直角三角形各一对,任意三角形三个等学具,目的是引导学生利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来。问:“三角形是否能转化成之前学过的计算面积的图形呢?”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鼓励学生借助手中的三角形拼接成平行四边形,再思考平行四边形的高和三角形的高之间的关系,说出相同锐角三角形的面积和平行四边形的关系,为正确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做好准备。这样的教学更利于学生保持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态度,在动脑、动口中获取新知识,掌握新的学习方法。
四、合理把握课堂时间和教学节奏
小学一节课的时长一般为45分钟。课上的时间安排完全取决于教师,教师要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就要合理地安排时间,把握好教学节奏,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进行教学。如一般每节课都会进行旧知识的巩固,新知识的讲解,学生的提问以及做练习题,这些环节的时间都需要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进行合理的安排和控制。由于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都不成熟,在课堂上也不能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一旦课堂教学失去吸引力,小学生必定会出现注意力涣散的问题,课堂的教学效果也就会大打折扣,这就需要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合理地把握课堂时间和教学节奏。综上所述,新课程标准理念提出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本文主要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主导性实施对策进行了分析和探索,即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发挥主导作用;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和学习氛围;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发挥主导作用;合理地把握课堂时间和教学节奏。只有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结合,小学数学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实现离不开科学合理的策略设计。另外,数学教师也要结合自身教学与学生实际情况,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学大纲为依据,设置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展开教学,始终保持与时俱进、敢于探索的现代化教育理念。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探索出属于自己的教学体系,丰富课堂教学资源,最终推动课堂有效教学的真正突破。
论文作者:刘廷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11月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0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角形论文; 课堂论文; 时间论文; 主导作用论文; 小学数学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11月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