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理论视角下华北雾霾英文报道的比较研究——以《中国日报》和《海峡时报》为例论文_陈静凌

框架理论视角下华北雾霾英文报道的比较研究——以《中国日报》和《海峡时报》为例论文_陈静凌

(重庆大学新闻学院,重庆 401331)

摘要:雾霾自成为我国重大的环境问题之后,就备受国内外媒体关注。本文从中国《中国日报》和新加坡《海峡时报》中选取关于“2016年12月至2017年1月华北地区大雾霾”的相关英文报道作为研究对象,基于新闻框架理论,研究同一时期同一事件中新媒体在报道体裁、报道来源、报道呈现方式和情感基调上的不同点,为当前我国对外的环境传播提供有益的的启示。

关键词:《中国日报》;《海峡时报》;雾霾报道;比较研究

一、引言

新加坡作为“一带一路”上的重要支点国家,早在2007年就和中国合作于天津建立“中新天津生态城”。在污染土地上建一座能够体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和生态文明理念的新城,彰显了中新两国政府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心。然而自2013以来中国雾霾频频发生,2016年12月2日到2017年1月10日华北地区23个城市出现了有史以来持续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污染程度最重的雾霾天气后[1],雾霾环境问题的严重性正在日益凸显。

中国实现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屡屡受阻,作为生态城合作方的新加坡媒体对中国对待雾霾问题的报道值得关注和研究。本文将选取中国和新加坡最权威、最具影响力的国家级英文报纸《中国日报》和《海峡时报》作为报道样本筛选的主体,用新闻框架理论的角度对华北大范围雾霾报道进行分析。媒介研究者在不断的实践中发现,新闻文本的框架包含以下两个层次:一是对新闻材料的选择,包括新闻来源和消息来源两个方面;二是新闻材料的建构,主要指报道对象的圈定、报道内容的表现以及报道数量、版面位置和主题基调等。[2]《中国日报》和《海峡时报》在对华北雾霾的报道中,其新闻材料选择框架、报道体裁框架、报道内容表现框架及主体基调框架的设置差异,都会影响受众受众处理和储存信息的方式,从而达到不一样的传播效果。

二、比较研究分析

研究借助《中国日报》和《海峡时报》网站,以“China Smog”和“China Haze”为关键词,搜索日期从2016年12月2日-2017年1月10日(即华北大范围雾霾开始到结束的时间),最终获取的有效样本有80篇,其中包含44篇《中国日报》,36篇《海峡时报》。

(一)新闻来源

《中国日报》样本报道中,来自新华社的有22篇,来自中国日报的有21篇,剩余1篇是综合来源稿件。《海峡时报》报道的新闻来源除了路透社(23篇)、新华社(7篇)以及海峡时报原创(2篇),也有其他国家的媒体(4篇),例如ASIA NEWS NETWORK(亚洲新闻联盟)、The New York Times(纽约时报)。《中国日报》的新闻稿件原创比例要比《海峡时报》高出许多,可见《中国日报》自编自采的机制体制已经逐步完善,坚持原创内容生产,努力发现新鲜视角,为受众提供优质信息。而《海峡时报》新闻来源的原创性虽然不及前者,但是其稿件来源丰富,能更加全面的展现事件的方方面面。占据主要比重的路透社是英国最大的通讯社和全球四大通讯社之一,可以代表西方主流媒体的立场,海峡时报选择将其作为自己的主要新闻来源,一定程度上也表明了自己的倾向和观点。

(二)新闻体裁

《中国日报》体裁选择上注重丰富,追求事件的宏观架构。有对事件进行高度概括的消息(18篇),对事件进行详细描述的通讯(19篇),组图为主的短消息(4篇),以及对于雾霾现象以及治理发表观点的评论(1篇)。而《海峡时报》《海峡时报》专注事件的完整性,细节的深入度比前者要好。在体裁上选择以篇幅较长、报道全面深入的通讯为主(30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报道呈现方式

《海峡时报》每篇报道都有新闻图片以及文字,展现了一个图文结合的报道呈现方式。新闻图片大多选取具有张力或者鲜明特性以及独特拍摄视角的画面,便于读者对于报道所描绘的中国雾霾有直观的感受。在图片下面进行介绍或者解读时,善于使用一些生动性的词语,代入感极强。而《中国日报》报道中除了4篇组图短消息,仅有4篇新闻报道使用了新闻图片,且拍摄的角度基于普通新闻稿件的形式,缺少冲击力。相比《海峡时报》网站报道的图文结合多角度呈现方式,《中国日报》网站上的报道作为其报刊内容的电子补充版,仅有的文字呈现方式显得过于单一。

三、情感基调

(1)《中国日报》以中性基调为主,部分突出正面情感

《中国日报》标题用词并没有带有强烈的情感倾向,属于中性基调。例如Heavy smog forecast for North China(华北地区烟雾浓重)、Smog returns to North China(雾霾重回华北)等。但是在阅读新闻内容后,笔者还是发现部分文章带有正面导向,目的是鼓励政府举措,安稳民众情绪,加强打击雾霾的信心。《遏制雾霾以改善生活》报道结尾评价:“因为遏制雾霾有效,长春市的空气质量有了明显改善,今年前11个月,空气质量良好或良好的日子共有264天,比去年同期增加了47天。”肯定了长春市政府提倡禁止燃烧秸秆以防止雾霾的举措。

(2)《海峡时报》以负面基调为主

《海峡时报》新闻标题的拟定上带有不少的贬义色彩,例如使用展现状态严重的形容词,如hazardous(危险的)、choking(窒息的);使用拟人手法,刻画中国被雾霾窒息的景象,如China chokes in smog(中国在雾霾中窒息)、smog engulfs cities in northern China(雾霾吞噬华北地区);使用激烈的动词,如names and shames(感到羞耻) 、fume over(烟熏)、slapped with(拍打);使用创造性新词汇,如“airpocalypse(空气末日)”。

四、结论与反思

由于中新两国的政治立场、社会背景以及文化环境上的差异,我们可以看到两份报纸在对待中国雾霾报道时所建构的新闻框架完全不同。我国的媒体作为党领导下的喉舌,在新闻报道上有着较高的政治性和思想引导性,因此新闻工作者在新闻文本写作的过程中,往往会考虑社会整体,坚持“正面报道为主”的原则,强调客观公正、积极向上的写作思维,这就不免由于为了消除民众危机、引导正确舆论而在标题拟定、语言表达、内容展示等方面显得单调。反观因为生存需求而需要激烈竞争的西方媒体,为了争取更多的读者,往往报道就要写的更具趣味性、可读性、冲突性,这也是为什么他们大多使用通讯并辅以刺激性图片以及强烈情感色彩的词语。

总的来说,目前我国对外环境传播能力有待加强。首先体现在国际话语权上,国外对于中国雾霾的报道仍以负面居多,虽然不排除有一部分是由于国外媒体不了解中国国情而产生的偏见,但是归根就因,还是中国媒体报道的专业性和可信度都不足以影响国际舆论;其次,对外新闻从业者需要加强自己的业务能力,结合新媒体时代的特性,采用多媒体手段运营新闻网站,使英文新闻变得更具可读性。

参考文献

[1]本刊编辑综合. 我和蓝天有个约会——2017年全国两会热点之雾霾治理篇[J]. 人民法治, 2017(4):34-35.

[2]王雷, 申从芳. 框架理论在新闻报道中的应用[J]. 东南传播,2009(5):137-138.

作者简介:陈静凌(1994年—),女,重庆大学新闻学院2017级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健康传播。

论文作者:陈静凌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6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6

标签:;  ;  ;  ;  ;  ;  ;  ;  

框架理论视角下华北雾霾英文报道的比较研究——以《中国日报》和《海峡时报》为例论文_陈静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