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院小切口手术治疗阑尾炎的临床分析隋海林论文_纪攀芝,,,隋海林

基层医院小切口手术治疗阑尾炎的临床分析隋海林论文_纪攀芝,,,隋海林

纪攀芝 隋海林

(山东省海阳市留格庄中心卫生院;山东海阳265114)

〔摘要〕阑尾炎是一类外科常见疾病,其发病主要与相关炎症引起的炎性反应有关。在基层医院的治疗实践中,小切口手术对阑尾炎的治疗具有一定的价值,能够于改善既往术式存有的高感染风险以及创伤较大等问题的同时,提高手术治疗的效果。本文就小切口手术的治疗实践进行分析。

〔关键词〕阑尾炎;小切口手术;临床应用

阑尾炎为多种因素形成的炎性改变,该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属于外科领域的常见并与多发病。依临床表现与病因的差异,阑尾炎患者可分为急性阑尾炎与慢性阑尾炎两类,临床上前者较为常见。发病后,以腹痛、发热、反跳痛、呕吐等症状为主要的临床表现,因而在早期常不能为患者所重视。但现有医疗证据表明,若不能尽早发现病灶,急性阑尾炎患者将面临较高的风险,如诱发腹膜炎等,继而加重病情,增加治疗难度。

1 阑尾炎的诊治

在临床诊断方面,临床医师主要通过患者的血常规(随炎症加重,白细胞数量增多)、尿常规(尿液中可能含有少量的白细胞、红细胞)、腹腔镜检查(直接探查阑尾炎症)、超声检查(可显示盲肠后阑尾炎)以及X线钡剂灌肠(明确阑尾处是否有压痛点)结果以及临床表现判断其病种以及病情严重程度。从对症治疗的角度分析,要保证治疗的效果,就需要对患者的病症情况做出准确评估,并做好阑尾炎以及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尤其是在慢性阑尾炎的诊断方面,需要慎重考虑患者是否存在慢性结肠炎、慢性胆囊炎以及溃疡病等情况。

在准确诊断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方案,是保证阑尾炎治疗效果的关键。基于以往的医疗经验,急性阑尾炎患者应当根据其手术指征以及其他客观条件,决定所使用的治疗方案,一般分为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旨在延缓手术,待客观条件允许后,再行阑尾切除)两类;针对慢性阑尾炎患者,手术治疗是其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对于存在急性发作史的患者,需要慎重考虑手术治疗的时机,避免因时机延误带来的一系列不良后果。

2 小切口手术治疗阑尾炎的临床实践

2.1 基层医院阑尾炎治疗方法的选择

作为外科领域常见的急腹症,阑尾炎切口感染风险一直是传统手术治疗的诟病。从基层医院的接诊、治疗情况来看,现阶段多数患者在被确诊为阑尾炎后,都倾向于选择手术治疗,但受到经济、工作或者学习等层面因素的影响,部分阑尾炎患者在确诊后仍然首选保守治疗方案。得益于阑尾炎诊断相关的技术、方法与标准的不断完善以及各类抗生素药品的更新换代,部分早期诊断出的急性阑尾炎患者能够通过保守治疗方法达到治愈效果。但不可否认的是,对一些情况较为特殊的患者,如妊娠期妇女、老年患者等,则应当尽早安排手术治疗,避免病情的进一步进展(部分患者可在腹痛症状急性发作后的数个小时内发展为阑尾穿孔或腹膜炎)带来更加严重的后果。对于因自身条件或者其他客观条件不符合手术治疗要求,需要延期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也应当尽可能在发生阑尾穿孔等问题前安排手术。

2.2 传统术式与小切口手术的对比

在阑尾炎患者的诊治实践中,传统手术方法需要经历“开腹→查找阑尾→切除阑尾”这一流程,虽然该术式可起到一定的治疗价值,但手术操作给患者带来的创伤以及术后阶段患者面临的高感染风险、各类并发症侵袭,于较大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治疗体验。随后,开腹切除阑尾术式高风险性问题的改善、解决成为相关领域的研究重点,围绕术式的改良以及设备的改进,相关学者进行了深入研究,小切口手术应运而生。与传统手术疗法相比,该术式选择以小切口作为手术入路,手术期间的创伤明显更小,术后恢复期的感染风险明显更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此外,相关文献报道与临床数据显示,基于小切口手术进行治疗的阑尾炎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控制、术后恢复(住院时间、排气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等方面均展现了一定的优势。故将小切口手术应用于阑尾炎治疗具有一定的可行性,而其实践应用结果也较好地验证了自身在阑尾炎治疗方面的实际价值。

2.3 小切口手术治疗阑尾炎的应用实践

作为传统手术方法的改进术式,小切口手术借由医疗领域高新技术的组合得到快速发展,并在基层医院得到了大范围应用。针对阑尾炎患者的治疗,小切口手术过程大致如下:(1)患者取仰卧位,常规麻醉;(2)护士于手术区域进行常规消毒处理;(3)于麦氏点处做小切口(长度约为4cm);(4)将小拉钩伸入腹部,提起腹壁;(5)查找阑尾,并将其拉至腹腔外;(6)以中弯钳切断阑尾系膜,结扎阑尾动脉;(7)对阑尾残端进行常规消毒并结扎、包埋;(8)常规缝合。从整个手术过程来看,小切口手术均依靠长度约为4cm左右的小切口完成,较好地避免了传统术式开腹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如手术难度相对较大,患者遭受的创伤与痛苦较为严重,术后继发感染或出现其他不良反应的风险较高等。而回顾近年来的文献资料,小切口切除术与传统手术治疗方法实际疗效以及患者预后的对比结果表明,小切口术式能够在显著提高手术疗效的同时,缩短患者的术后恢复时间。

但在手术治疗期间,阑尾炎切除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基层医院,受到医师综合能力差异以及相关医疗设备、设施相对落后等因素的影响,小切口手术治疗尚面临阑尾难找、难切以及残端难以处理等问题。准确查找阑尾是整个阑尾切除治疗的重要起始点,根据该术式的操作程序与临床经验,操作者常面临以下情形:(1)从回肠末端开始,先找回盲部(在遇到因粘连因素引起回盲部固定的情形时,只需沿回盲部的结肠带查找即可),再查找阑尾;(2)直接找到盲肠部,再查找阑尾;(3)直接找到阑尾。除上述情形外,在探查阑尾位置期间,需慎重考虑是否存在畸形阑尾以及其他异常情况,避免将脂肪垂错当阑尾等差错的出现。在阑尾切除阶段,不能正常将阑尾提出,或者解剖不清都属于难切型阑尾,一旦遇到此类问题,操作者就需要考虑扩大切口逆行切除。操作期间,应当注意止血问题、残端的妥善处理,避免切除难切阑尾时出现大出血等问题。而在残端的处理上,根据术式的要求,可间断缝合数针,而后对肌层进行间断缝合,不宜过分追求荷包缝合。

除阑尾切除术本身存在的问题外,在基层医院的医疗实践中,小切口手术滥用问题也是影响阑尾炎治疗的重要因素。自小切口手术得到大范围应用以来,得益于该术式固有的优势,其在阑尾切除、胆囊切除等手术治疗领域获得了重要应用,致使一批临床医师趋之若鹜,纷纷加入到“小切口手术”之列。医疗质量以及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参差不齐,由此带来的术中暴露不清晰、误操作等问题以及术后的高并发症发生率等后果,都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了小切口手术的进一步发展。而小切口阑尾切除追求手术操作的精准,在手术器械的要求、手术操作的标准方面均有着相对严苛的规定,要切实践行“微创”原则,充分发挥小切口手术的实际效果,临床医师就需要做好小切口手术的合理应用,并关注手术治疗期间出现的阑尾难找、难切等问题。

3 结语

在基层医院,小切口手术是阑尾炎患者治疗的可靠疗法。实践应用阶段,临床医师需要严格审视手术适应证,避免盲目扩大,并于治疗期间,做好某些细节问题的处理,充分发挥小切口手术的优势。

参考文献

[1] 杨俊林. 小切口阑尾切除术在基层医院复杂性阑尾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5, 15(88):80-81.

[2] 张裕. 传统切除术与小切口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分析[J]. 基层医学论坛, 2016, 20(22):3096-3097.

[3] 黄吉强. 小切口阑尾切除术在基层医院复杂性阑尾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河南医学研究, 2015, 24(11):23-25.

[4] 尹英斌, 邓青华. 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分析[J]. 中国当代医药, 2013, 20(31):36-37.

论文作者:纪攀芝,,,隋海林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7月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5

标签:;  ;  ;  ;  ;  ;  ;  ;  

基层医院小切口手术治疗阑尾炎的临床分析隋海林论文_纪攀芝,,,隋海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