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超男
〔摘要〕做好对初中数学新课导入的研究,对于营造数学课堂教学氛围,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先对初中数学新课导入所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之后对如何进行初中数学的新课导入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为初中数学新课导入效果的提升提供帮助。
〔关键词〕初中教育数学学科新课导入
在任何学科教学中,新课导入都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工作。初中数学作为数学教学体系在初中教育阶段的直接表现,其因为具有科学学科的严谨性与逻辑性而备受重视。也正因如此,才决定了数学知识所具有的前后关联性。在这种情况下,做好对新课的导入不仅可以实现对新课知识的预习,还能够实现对相关联旧知识的复习,这对于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带来了重要支持。为了能够更好的发挥出新课导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做好对初中数学新课导入的相关分析意义重大。
1 初中数学新课导入面临的挑战
1.1 新课导入时间少。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教师们往往会认为教材知识内容才是数学课的核心,所以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会将大部分时间应用到课堂教授中,而将新课导入放在的课堂教学即将结束的时候进行,这样新课导入的时间很少,进而无法达到好的导入效果。
1.2 新旧教学方式碰撞。初中新课导入方式与教师陈旧的教学观念有很大的不同,传统教学观念的教师在新课导入中有自己惯用的一种方式,过多的重复新课内容,新课导入机械化,忽视了新课的教学方法,以及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更忽视了学生的心理需求,在学生看来还是老样子,每节课都是一样的,一点新鲜感都没有,进而导致初中数学课堂变得枯燥乏味,缺少生机,最终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甚至出现了厌学的现象。
1.3 课堂主体矛盾。新旧教学方式碰撞和课堂主体的变化是阻碍新课导入无法顺利实施的主要原因。新时期教学方式的要求和目标与旧时期相比有很大差距,传统教学中是以教师为教学主体,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然而,初中数学新课导入要求却与传统教学方式截然不同,新课导入是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学生来提出问题、师生积极的互动、学生进行讲解等等,不在是传统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但是对于部分深受传统观念影响的教师而言,在实践教学活动中仍然以自我为中心,主要以板书讲解的方式,这使得学生与教师的思想存在争执,阻碍了初中数学新课的导入。
1.4 新课导入内容混淆。在初中数学新课导入中,教师对导入内容的混淆使得新课导入偏离主题,新课导入的目的是减少学生的学习压力,降低本节课的学习难度,使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感兴趣,使学生积极的投入到数学教学活动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教学中有些教师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常常会说一些课外的话题,这与新课导入内容偏离,转移了学生的注意力,并且学生所接受的知识也很少,未能发挥出新课导入的作用。
2 初中数学新课导入策略
2.1 开门见山导入法。开门见山导入法是目前初中数学教育最常用的导入方法之一,其具有直接、快速的优势,适用于难度适中、易于接受的新课导入。在导入时教师通过精炼的话语将新课导入内容直接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能够非常直接的了解和掌握新课的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对新课的难度有所把握,使学生更有信心学好新知识。例如在进行《二元一次方程》的课程导入时,教师的直接导入策略是这样的:“我们之前学过一元一次方程,我们发现它能够解决好多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比一元一次方程更高级的内容,二元一次方程”。这种导入不仅让学生知道了所学习的内容是二元一次方程,同时还向学生展示了二元一次方程与一元一次方程之间的关系,这能够为学生在学习二元一次方程时提供一元一次方程的经验,从而帮助学生更快的掌握二元一次方程内容。
2.2 巧设悬念导入法。“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初中数学新科导入时,巧设悬念来引起学生的质疑,并以此为基础来实现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也是非常有效的课堂导入法。巧设悬念导入法是基于人类思维方式和初中生较强的好奇心而研制的。人因为有质疑才会去进行探索,初中生则正是对事物充满好奇心的时期,这为初中数学新课导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经过教学实践表明,巧设悬念导入法是导入效果最好的方法之一,相比之下其适用于难度较大的新课内容导入。
2.3 联系实际导入法。联系实际导入法也是初中数学新课导入较长使用的方法之一,该方法是以学生实际生活为基础来展开新课导入的。相比于其它导入方法而言,联系实际导入法的效果也非常不错,因为此方法是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基础而进行的,而学生往往对于与自己生活有关的事物特别关注,这为初中数学新课导入带来了帮助。联系实际导入法适用于难度较低、易于接受的教学内容,通常情况下此方法都是与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模式相配合而出现的,教师以生活实际为基点进行导入,然后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学习模式来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并依靠新知识的学习来解决生活中的难题,从而达到掌握数学知识和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双重收获教学效果。例如在进行《黄金分割点》教学导入时,教师可以以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的微笑》为例来对同学进行引导,激发出学生的探究欲望,最终让学生的探究出《蒙娜丽莎的微笑》中达·芬奇运用了几处黄金比例分割,达到自主探究学习效果。
3 结束语
初中数学教师必须要对新课导入有一个充分客观、全面的认识,并将其真正的应用到初中数学教育中。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为了确保新课导入的有效性,教师必须要能够让新课导入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教师必须要以学生的学习兴趣点为基础来做好对新课导入的设计,使新课导入能够发挥出诱导学生积极参与初中数学新课学习的目的,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提供最基础而又坚实的支持。
参考文献
1 苏强.初中数学新课导入理论探讨[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2):37~40
2 盖旭晨.怎样确保初中数学新课的导入[J].新课程(下),2014(03):164
作者单位:新疆石河子第十中学
论文作者:葛超男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研究·教研版》2015年5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8/6
标签:新课论文; 学生论文; 初中数学论文; 教师论文; 方程论文; 内容论文; 课堂论文; 《教育研究·教研版》2015年5月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