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进行有效教学的几点尝试论文_安春梅

语文课堂进行有效教学的几点尝试论文_安春梅

黑龙江省萝北县名山农场学校 安春梅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那么,如何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成为我们有效教学的关键。应该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积淀,语文能力得到提高,思维水平得到发展,人生境界得到提升,情感品质得到升华。我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优化语文课堂结构,收到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一、精心设计导语,引导学生入境

良好的导入如同指南针,能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如同电影,能给学生创造身临其境的氛围。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精心设计每一课的导入,采取音乐铺垫、故事激趣、情境导入等形式。如教学朱自清《春》一文,我是这样导入的——

同学们,春天是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季节,在你们的眼中,春天是什么样的?请你说说历代描写春天的诗词,看看那些诗人描绘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

春天是美丽的,令人陶醉的。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墨客用诗文来赞美春天。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赞美春天的美文——《春》,看看大文豪朱自清给我们呈现的是一幅怎样的春的画卷。

就这样,通过联想导入,学生很快从想象中进入到课文中了。在教学《音乐巨人贝多芬》时,我先播放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通过音乐渲染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的不屈精神,让学生在强劲有力的音乐中,感受主人公顽强的品质。

导入的方法很多,只要能感染学生的情绪,增强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就是积极有效的。

二、用心设计问题,训练学生思维

有位老师说过:最好的方法是变问题为课题。在教学中,应注意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如教学日本科幻小说家星新一的《喂——出来》一课,在梳理完课文情节后,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能用一个词概括文中的这个洞吗?”学生兴趣倍增,思维的闸门打开了,大家开始讨论、交流,有人说是“无底洞”,有人说是“黑洞”,有人说是“漏洞”,通过讨论大家明白了这是一个社会的漏洞,一个人心的无底洞,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择手段,为了眼前的利益不顾子孙后代。一个问题就把课文的主旨引了出来,而且是学生自己思考得出的,既解决了问题,又培养了学生积极探究的习惯。

三、创设开放课堂,激发学生兴趣

学生的思维是非常活跃的。在语文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胆主动地各抒己见。在学习《桃花源记》时,一名同学提出了自己的疑惑:“在‘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一句中,课本上把‘外人’解释成‘桃花源以外的世人’,我认为不对。桃花源人与世隔绝,他们的衣着打扮怎么会和外面的世人相同呢?难道自秦以来人们的衣服一直没变吗?”我听了之后意识到这个问题非常有价值,于是请同学们讨论。学生的思维被激活,兴趣高涨。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定,“外人”应解释为“以前的世人”,正因为这样,渔人见到才惊奇,回去时才急着向太守禀报,高尚士刘子骥也“闻之”便“欣然规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课堂上,老师应因势利导,让学生对问题充分思考后,发表不同的见解,对有分歧的问题进行辩论,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真正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乐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智慧要靠智慧来培育。同理,学生的创新能力也要靠教师的创新来激发。教师要能运用富有启发性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使学生积极性得到发挥,让他们主动思考。我在课堂上适当地采用新闻直播、辩论会、编演课本剧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打破传统的语文课教学模式,把语文学习中的听说读写与唱、演等有机地结合起来,让语文课堂更生动,使学生更积极地投入课堂,参与课堂,更好地实现课堂的有效性。

四、灵活布置作业,促进学生进步

作业是引导学生在课后进行语文学习的重要途径,所以不能仅限于字词抄写、练习册的完成。我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情况,布置活动类作业、拓展性作业等。如搜集一则你最感兴趣的新闻,并说说自己的感想;如学习了《春》一课后,让学生查阅有关春的成语、散文或诗句。这样的作业,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个性得到了张扬,创造力得到了发挥,比那种定性作业有效得多,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实践中学习语文,贴近学生的实际。

五、巧妙设计作文,引导学生爱写

新的教材要求在综合性学习中提高写作能力,可就我们现有的条件,综合性学习难以达到目的。学生手中的资料少,网络不普及。于是我想,可以在教课文的过程中培养写作能力。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的:

(一)品味课文,仿写。

课本选入的文章短小精美,不仅从阅读上给人以美的享受,还能从中学到文章的写法。如学习《走一步,再走一步》,作者从一件往事感悟到一个人生哲理,这就给学生一个启示,生活中要善于感悟,要能从事件中悟出道理,善于感悟,人就会聪明起来。我在学生研讨完课文写法后指导生写自己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在交流中,学生先后说出了“走夜路”、“遇到恶狗”、“考试考砸了”、“父母离婚了”、“朋友不理我”等等他们认为的困难,我又让大家回顾《走一步,再走一步》的写法——从小事中悟出道理,这下学生明白了要选出有教益的事。从这篇作文的训练中,学生不仅学会了感悟生活,而且懂得如何选材。

(二)注意积累。

语文学习的过程就是长期积累的过程。孩子们把积累的目光对准了课外书,以为只有多读课外书才能积累到有用信息。实际上,课文都是编者精心挑选的,是积累的好材料。如学习《居里夫人》时,在读课文时我要求学生找出自己觉得含义深刻的句子。学生找到了很多,如“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我们必须相信,我们对每一件事情都具有天赋的才能”等。我让同学们把这些句子摘抄到积累本上,并写上自己的体会。有个学生这样写到:是呀,李白也说过“天生我才必有用”,我们应该对自己充满信心,相信我能行。从这可以看出,学生不仅摘抄到了警句,而且体会了内涵。这也就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他们的写作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不是背书,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自己进行思考,也就是进行创造。从这一点上来说,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课堂中来,这样的课堂才是有效的。

论文作者:安春梅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8年11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4

标签:;  ;  ;  ;  ;  ;  ;  ;  

语文课堂进行有效教学的几点尝试论文_安春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