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一个根本措施。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只起主导作用,教学质量的高低取决于“主体”与“主导”相互作用的效果。在教学中如何把这个相互作用发挥好关键,以下是笔者在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关键词:课堂有效性、优化教学 物理课堂
中图分类号:G65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7-2826(2018)03-0044-01
一、课堂中教师的“主导”地位。
首先,要“导出”学生学物理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教师就是学生的引路人,如果引的不好,那么学生就会对这门功课产生不好的印象,从而产生厌学、怕学的心理,导致学习成绩永远的亮红灯。通常仪器简单、现象鲜明直观的演示实验、或能使学生多观察、多动手的学生实验,利用设悬念、摆疑点、设置矛盾的方法,可以激发起学生的兴趣;而根据教材举出一些生动、直观、新奇的现象,也可以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如,苹果为什么落向地球?如果抛出的石块速度足够大,还会落向地球吗?在光滑的平面上,一只蚂蚁能推动一个很重的铁块吗?在雪地上开车时为什么速度不能太大?如果太大会有哪些危险?有哪些方法可以辨别一根木棒哪头是树根?在此基础上再不失时机地设法强化、巩固学生的兴趣。
二、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
首先,把发现问题的机会让给学生。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多用问题来唤醒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带着问题学物理,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第一,有问题才有学习的动力。问题对物理教学的作用和影响力很大,是物理智慧中最活跃的成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问题能激发兴趣,问题能吸引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让学生兴趣高涨,这就使得他们企图用现有的知识去解释或唤起他们对新知识的追求。第二,要适时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精心设计问题情境。现在物理教学要求学生自主发现探索物理知识。这当中重要的任务是创设问题情境,把学生领进精彩的问题空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探究的兴趣。第三,要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未来的文盲并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提问是当好向导、引好路,为启发和帮助学生提问服务,变学生被问为教师被问。
其次,注意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把思考的时间留给学生。 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要为学生的思考留足时间。只有通过一连串的思维活动,对知识的理解掌握才会更深刻、更全面。教师要善于捕捉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和新知识的关键点、疑难点,使其产生求知需要,专心思考。同时给予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向和途径,留给他们足够的思考时间。当学生出现错误时,适当进行补充,帮助暴露问题,引导他们进一步思考。
第二,要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析。课堂讨论能为课堂教学带来活力,启发学生思维,调动学生的主体活动能力,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教材入手,教师或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通过交流互动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法,使师生、生生之间互相影响,互相学习。原来的不足在讨论中自然会暴露出来,从心理学的角度讲,这也会刺激学生更加努力,以求真知。课堂教学中,可以在多个环节进行讨论。课前,展开相应的讨论,可以首先创造一个活跃的探讨环境,明确学习目标,使学生的思维宽而不散,活而不乱。课中,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教师只作启发式的点拨,使学生在讨论中进一步获取知识,学会分析、归纳、总结,体会方法,提高能力最终得出结论,讨论的过程既深化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有锻炼了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后,因为学生在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对事物的认知能力等多个方面会存在着个体的差异,学习的感受也不尽相同,这时的讨论很有必要,学生相互交流体会,进一步深入学习,在讨论中感受成功和不足,学生的认识会更加深刻。所以,讨论应该贯穿于整个教学当中。
第三,要及时进行巩固练习。物理课堂练习对概念、定律、原理、公式等的理解运用、巩固深化以及训练技能技巧和培养多种能力、规范学习习惯、开展教学评价等都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在解决一个问题之后,教师要精心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进一步思考问题,课堂练习应充分考虑各层次的学生实际,让他们独立思考,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并能对所得结果进行分析、判断。
总之,在教学中把握好教师主导和学生的主体,是提高物理课堂有效性的关键。
论文作者:高英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3月0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4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兴趣论文; 课堂论文; 物理论文; 知识论文; 主体论文; 《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3月0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