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尾榛鸡育雏期的饲养管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饲养管理论文,花尾榛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花尾榛鸡俗称“飞花”,隶属鸟纲,鸡形目,松鸡科。因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而久负盛名,此外还具有特异的滋补和扶正之功效。花尾榛鸡是我国Ⅱ级保护动物,近年来开始人工饲养。育雏期的饲养管理是花尾榛鸡的关键。因此,必须注意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温度 1~10日龄育雏温度为37~32℃,温度每2天降1℃;11~20日龄为31~25℃;21~30日龄为25~20℃;31~60日龄为25~11℃,除阴雨天气外,正常天气白天不需给温,夜间室内适当给温;61~90日龄可在自然条件下正常生长发育。在保证温度的同时,必须注意通风换气。保温的要求:(1)看鸡给温:如果雏鸡缩颈藏头,拥挤扎堆,说明温度偏低,要适当提高温度;如果雏鸡张翅喘气,饮水频繁,说明温度偏高,要缓慢降温;温度适宜时,雏鸡精神活泼,活动自由,散布均匀,采食正常。(2)看天给温:晴天减少加温次数,阴雨天增加加温次数。加温的方法可以采用电暖器、火炕、火墙等取暖,也可利用红外线灯、电褥子及电热管作为热能的来源。
(二)湿度 1~10日龄育雏相对湿度为60%~70%;11~20日龄育雏相对湿度为60%~50%,每日要经常观察湿度计,发现湿度不适宜要及时调整,60日龄以后的雏鸡可在自然条件下生长发育。加湿的方法可以采用加湿器加湿或地面喷洒水等方法加湿。
(三)光照 1~10日龄雏鸡宜昼夜给光,光照时间随着日龄增加而逐渐缩短,雏鸡长至30日龄以后夜间可以不给光,让其充分的休息。
(四)饮水 初雏应先饮水后开食。初次饮水应饮青霉素水,浓度为2000单位/只·日,以消毒肠道。日常雏鸡饮水应采用自由饮水方式,这样有利于雏鸡的生长发育。
(五)饲料 雏鸡应以雏期颗粒料为主,因为花尾榛鸡的盲肠特别发达,所以饲料中应加拌粗纤维饲料,如玉米粉、麸皮等。为使雏鸡获得全面营养还应在饲料中适量添加鸡蛋、鱼粉、钙粉、小米、青菜、微量元素、维生素等。
(六)防疫 1~4日龄小雏饮青霉素水,剂量2000单位/只·日,可预防雏白痢病的发生;10~14日龄雏饮用1次青、链霉素水,青、链霉素各2000单位/只·日,可预防鸡球虫病;11月份对鸡群作新城疫免疫预防接种,剂量按家鸡的1/5接种即可。
(七)防啄癖 花尾榛鸡中雏期易发生啄肛,啄羽等恶癖。为防止恶癖发生:(1)做好断喙工作。断喙在15~20日龄为宜,在断喙之前所用工具必须消毒,断喙时切去上喙1/3,下喙1/4为宜。(2)在笼舍内放置一些落叶松嫩枝让雏鸡啄食。(3)在饲料中添加微量元素,维生素等进行治疗。(4)当发生啄癖时,必须将被啄伤雏鸡取出单独饲养治疗。(5)发现有淘气爱啄其它雏鸡的,可将淘气雏鸡隔离喂养。
(八)密度 1~10日龄雏鸡密度为40~50只/平方米;11~30日龄雏鸡密度为20只左右/平方米,随着日龄的增大育雏密度逐渐减少;到60日龄后育雏密度应降至2~3只/平方米,育雏密度一定不能过大,否则易导致恶癖的发生。
(九)防意外事故发生 对雏鸡舍门、窗、网要经常检查与维修,防止雏鸡钻出飞逃。鸡舍内取暖设施为炉子或火炕的,火灭后一定要把灶炕门挡上,防止雏鸡钻进烫伤。
联系电话:010-85965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