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城市化现象的不断普及,建筑工程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纰漏,这就需要国家颁布相应的法律法规来防止这些情况的发生。建筑工程施工是一个将意识化的东西转换为实际物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些与实际情况不符的问题就会逐渐显现出来,因此对于建筑工程现场施工需要建立一个安全监督程序化模式,并严格按照这个模式进行施工,保证建筑工程圆满的完成。本文简要分析了建筑工程施工中安全监督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对应的应对策略,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了基础。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督模式;程序化
引言
建筑工程施工是一项高危性行业,近年来出台的一些法律法规为建筑工程安全监督工作指明了方向,既科学又便于操作的监督模式是适应新形势下安全生产的主流。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避免不了会受到各种干扰,这些不安全因素使得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监督成为了重中之重。安全监督程序化方案是以多年的施工现场监督实践为基础,操作简单,在于将各级安全监督机构加以统一,提高监督人员的工作能力。为了保障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施工中涉及到的任何环节都应该严格遵循建筑工程安全施工管理条列,依靠先进的技术手段强化建筑工程的监督管理,维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1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督模式程序化的重要性
建筑施工就是把设计图纸上的图形转换成实物的过程,现场施工包括现场勘察、基础工程施工、建筑物主体的施工、建筑结构装饰工程的施工以及内部设备的安装等等。建筑工程的规模比较大,对技术的要求比较严格,在施工过程中危险性比较大,特别是在快速发展的建筑行业中,过大的投资会导致建筑物朝着复杂的方向发展,这也变向增加了施工难度和施工危险性。复杂的建筑工程施工作业会导致安全监督的难度加大,在施工过程中部分企业为了逃避安全监督的管理,进行盲目的施工作业。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安全监督可以提高建筑工程整体的安全水平,安全管理监督制度能够降低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危险,提高建筑工程整体的安全水平。安全管理监督制度能够对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危险进行有效的识别与分析,并对不确定的因素进行预防,全面的掌握建筑工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在注重施工细节的情况下,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安全指标。另外,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加强安全监督对于保证建筑工程整体的经济效益有积极的作用。由于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不可控因素比较多,安全事故的发生具有随机性,事故的发生会直接对工程经济效益造成损害。建筑工程的施工周期的顺利完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监督,安全管理监督可以增加工作人员对于安全事故的重视与认知,并在根源上杜绝建筑工程的消极影响,保证施工周期的顺利完成。
2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督模式程序化的特点
安全监督程序化是将工程安全监督分为安全监督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档案管理等三个阶段进行程序化管理,对建设工程安全管理的重点部位、重点环节采取定期、不定期监督检查和随机抽查的方式,对各方责任主体的安全行为、施工现场实体安全实施动态监督。程序化模式就是要把工程项目部及相应的监理单位列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主体,强化“两个主体”安全责任制的落实,在监督中要有相对固定的检查重点和检查实施模式,并根据动态监督过程安全措施实施落实情况,在工程竣工前由监督单位出具建设工程安全评价意见和确认项目安全等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安全监督程序化模式
安全监督程序化模式重点是构建高效、科学、廉政的工程安全监督体系,积极运用信息化、科技等手段,不断创新和完善安全生产监管模式,提高安全生产监管水平和效率,进一步增强安全监督执法透明度。安全监督程序化模式通过互联网实时上传技术:①实现了监督执法的“公平”,对于系统要求必填的内容和事项,漏填一项均不能完成提交,规范监督员现场检查和填写要求;②实现了监督执法的“公正”,现场监督员必需按程序要求完成“规定动作”,才能真正完成执法任务,避免因业务水平和责任心的差异,导致工作方式和检查内容的不统一;③实现了监督执法的“公开”,对于每次通过互联网实时上传施工安全监督检查处理的情况,相关责任主体单位人员、监督部门的全体工作人员,以及上级主管部门和纪检部门都可以通过安全监督综合管理系统进行实时查询,甚至可查到每一个单体项目的监督检查处理细节情况,从而使施工安全监督透明化。建筑工程施工前,监理单位应该按照规范提供能够真实反应建筑工程特点的相关资料,并报送安全监督机构备案。安全监督人员在建筑工程施工前应该加深对施工设计图的理解,特别要掌握施工过程中重点监控的部位,结合实际的工程编制安全监督计划,明确监督的方法以及内容。对于危险性较大的部分工程,应该建立相应的《施工安全监督手册》,全面掌握施工安监机构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工作进度。在建筑工程施工之前,安全监督员要在接到建筑工程主管部门出具的开工报告后,参加安全监督交流会议和专项交底会议。安全监督员参加完安全监督交流会议和专项交底会议后,应该填写《施工安全监督手册》,对于一些超大规模的危险性工程,应该注重监督建筑工程的施工方案和验收程序。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监督员主要以施工人员记录的资料为检查依据,以实体安全抽查为依托,力求使施工记录资料与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措施相一致。进入到施工现场,安全监督员应该按照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原则,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行为的考察与指导。安全监督员依据相关资料对施工现场进行考核,相关检查情况同时在《施工安全监督手册》上记录。安全监督机构以随机委派安全监督员对项目进行安全监督检查为原则,以法律法规、技术规范为主要的检查依据。对不符合安全行为技术或存在安全隐患的现象签发整改或停工通知单,同时根据项目违法违规的情况调整监督抽检的频次。对于多次违反安全法律法规的施工,应对相关负责人进行批评教育并根据情节的严重程度进行适当的处罚。
4建设工程安全监督档案管理
(1)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后,安全监督员应在规定时间内收集、整理好安全监督档案,并由有关负责人签收确认归档资料内容。
(2)安全监督档案的内容主要包括:建设工程安全监督档案封页,标明工程名称及建设、勘察、设计、监理和施工单位名称,开竣工日期以及档案编号等,安全监督档案应及时、真实、完整。填写《建设工程竣工安全资料档案目录》,应结合工程具体情况填写相应份数及备注信息,监督档案可按工程前期安全前期准备阶段资料、施工过程施工单位监督资料和监理资料整理装订成册。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施工是一个将意识化的东西转换为实际物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些与实际情况不符的问题就会逐渐显现出来,因此对于建筑工程现场施工需要建立一个安全监督程序化模式,并严格按照这个模式进行施工,保证建筑工程圆满的完成。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安全监督可以提高建筑工程整体的安全水平,安全管理监督制度能够降低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危险,提高建筑工程整体的安全水平。
参考文献:
[1]卢创郁.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程序化模式初探[J].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站,2011,7(3):23~25.
[2]王陈.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程序化模式初探[J].安乡县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站,2016,3(5):67~68.
[3]张涛,朱锦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程序化管理的研究[J].河南省交通建设有限公司,2012,4(5):78~79.
论文作者:卢锡联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1
标签:安全监督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过程中论文; 模式论文; 建筑论文; 监督员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