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约对南联盟的侵略战争引发的若干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北约论文,南联盟论文,战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科索沃危机爆发之前,这个地方几乎无人知晓。即使在西方,也很少有人能够从地图上准确指出它的位置。北约对南联盟的战争爆发后,这个地方无人不晓。在互联网上,“KOSOVO”成为搜索查询最普遍的单词。待到将来看,它将同珍珠港、卢沟桥一样,由一个地名变为标识某种历史阶段的名词。我们说北约对南联盟的战争不是历史进程中的意外,是自1989年柏林墙倒塌以来,国际政治10年演进的结果。我们关注科索沃,因为它是国际政治发展进程中的一个具有标志性的重要事件。美国等西方国家试图通过科索沃创造这样一个解决所谓民族、宗教、领土纷争等诸多敏感问题的模式与样板,力图规划出21世纪的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政治经济秩序。这就是他们为什么舍得在欧洲比较贫穷落后的地区,每天花费1亿美元进行这场战争的真正意图所在。
1998年至1999年初各国专家从不同角度对世界形势做出了种种预测,可以说大部分预测都被北约对南联盟的战争所打乱。所以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世界形势。
一、重新审视世界形势
1.北约对南联盟的战争动摇了联合国确定的全球政治秩序的基础。
1949年12月6 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国际权利义务宣言草案》认定:一个主权国家有四项基本权利:独立权(“有权自由行使一切合法权力,不接受其他任何国家之命令”);领土管辖权(对领土内的人和物行使法律管辖);平等权(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享有与他国同等);自卫权(为保卫生存与安全,采取军事行动抵抗外国武力攻击)。与国家基本权利相对应,一个主权国家应承担四项基本义务:尊重他国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不干涉他国国内管辖事务;以和平方法解决国际争端,不诉诸武力和武力相威胁;各国平等相处,不在世界任何地区谋求霸权或划分势力范围。
北约轰炸南联盟使这些公认的、以各国政府签字的法律形式固定下来的国际基本准则与法则,遭到傲慢的无视与粗暴的践踏。《联合国宪章》规定的国家主权神圣不可侵犯原则被改写。联合国维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地位与作用,受到严重动摇。
2.西方世界的价值准则正在通过战争手段强加给世界。
很多人都没有想到人权可以成为一根战争大棒。“人权高于主权”成为干涉别国内政的出发点。国家主权与主权平等原则被战争推倒。西方价值观念正在向主权国家发出强硬挑战。
通过战争把西方价值观强加给一个主权国家,北约对南联盟的战争开辟了一个恶劣的先例。如果其他国家采取不符合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的国家利益和价值观的内外政策,都有可能受到干涉、武力威胁,甚至侵略。
1999年4月24日在北约华盛顿首脑会议上通过的《北约21 世纪战略新概念》,是北约历史上发展的新阶段。它使北约实现了三个“扩展”。
一是目标扩展。由集体防御的军事组织,演变成推行西方民主、自由、人权等价值观念的工具。二是职能扩展。由保卫成员国领土完整和不受侵犯,扩展到“在欧洲地区制止和防范新威胁”(恐怖主义、武器扩散、种族灭绝行为等)。三是区域扩展。东扩,向所有欧洲国家敞开大门;南进,必要时行动扩大到成员国之外。
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4月6日在华盛顿布鲁金斯学会演讲时公开宣称,北约在21世纪将承担超出19个成员国领土以外的使命,在科索沃采取的军事行动是实施这一使命的试验。
北约对南联盟的战争之后,军事强权对他国事务的干预已经有了整套理论,有了具体示范,也有了实施的组织。
3.北约对欧洲的主导,美国对北约的主导,对战略形势影响深远。
北约对南联盟的战争表明欧洲还不具备独立处理自己的所谓安全问题的能力。今后相当一个时期内,仍然必须仰仗美国。通过这场战争,美国更加牢牢地掌握了在欧洲的战略主导权。美国占据科技制高点,经济持续发展,是唯一的超级大国,尤其是亚洲金融危机使美国的超强地位更加突出。1999年美国军费开支2762亿美元, 占世界各国总军费的1/3,是美之后前8位国家的总和。这些因素都在导致美国霸势的膨胀。
美国完全主导了北约对南联盟的战争。它提供了85%的作战飞机、65%的水面舰艇,担负了90%的空袭作战任务。轰炸中国驻南使馆也是美国一手包办:目标由美国防部国家图像与测绘局标定;命令由美空军的空中作战司令部下达;执行任务的飞机是美国本土密苏里州的怀特曼空军基地起飞的B—2;轰炸使用的武器是海湾战争之后美国才研制的第四代制导炸弹——圆周误差概率在3 米以内的惯导/卫星制导的“联合直接攻击弹药”。
北约对南联盟的战争是美推行新战略的预演。对今后很可能出现几种趋向,必须认真审视:
首先,美国在科索沃得手后霸气上升,以人权、民族、宗教等问题为借口军事干预地区事务的可能性增大。
其次,由于美国霸权主义者的挑唆和支持,世界各地区民族、宗教矛盾有可能激化,反分裂斗争变得更加复杂。
第三,北约对南联盟的战争很有可能刺激了新一轮以高新技术为主的地区军备竞赛。
第四,地区国家之间关系有可能重组。
北约对南联盟的战争值得深思的东西太多。从反面看,它对于一切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国家来说是一次严峻的挑战。
二、北约对南联盟的战争的特点
1.从战争的动机上看,非正义战争由单纯的占领变成占领+强权政治等。今日世界,帝国主义掠夺资源,占领市场的任务,已主要由对技术、价格、交易方式的垄断,通过不平等贸易、跨国公司、经济全球化来完成。这场北约对南联盟的战争,我们再以资源、市场争夺说来加以解释,显然是不够的。
就广义来看,战争依然是暴力,依然是政治的继续。这个暴力正在由单纯夺占土地和财富演变为除了占领以外,还要强迫别人服从自己规定的世界秩序,强迫别人接受自己界定的价值准则。
2.从战争进程上看,进程空前加快。
第一次世界大战进行了四年,在堑壕、铁丝网和机关枪的阻碍下,双方都未打到对方首都。第二次世界大战希特勒发明了“闪电战”,通过坦克机械化部队的全力冲击,以5个月时间才兵临莫斯科城下。 而美国对南联盟的战争,几乎在战争爆发的那一刻,精确制导炸弹就投到了南首都贝尔格莱德。
3.从作战形式上看,由陆战(平面)一陆海战(平面)一陆海空立体战争(三维作战)到陆海空天磁五(全)维作战。北约对南联盟的战争,从太空力量看,西方国家使用军用和民用航天器的规模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北约最初用于对付华约的50多颗卫星直接为针对南联盟的军事行动服务,用来协调北约各国空军的行动,进行侦察活动,向战斗行动提供保障。
高技术战争手段的运用,使北约对南联盟形成了一个从太空到地表的观测监视网络、从空中到海面以巡航导弹和激光制导炸弹为主要打击手段,以南联盟的军事力量为主要打击目标的陆、海、空、天、电(磁)立体夹攻态势,企图以“杀鸡用牛刀”的方式,在短时间内逼使南联盟要么失败,要么就范。
4.从作战指挥上看,传统的攻城掠地观点、线性作战观点、歼敌有生力量观点,甚至以前方后方来划分战区的观点,受到严重冲击。传统以战略、战役、战术划分指挥层次的方法,以及对进攻防御阶段的划分,正在发生重大改变(攻防一体化,战术行动也可能产生战略影响)。出现了新的指挥结构,新的部队编成,也出现了新的作战方法,新的胜败标准。
5.从作战手段上看,战场上的优势。正在由兵力优势、火力优势转向信息优势,高技术兵器的使用空前密集。海湾战争时期精确制导弹药的投放量只占弹药总投放量的9%,波黑战争达到60%,1998 年底的“沙漠之狐”行动达到70%,北约对南联盟的战争精确弹药的投放量则高达98%。美国防部发言人说,“几乎所有空投炸弹都带有某种引导装置。”就南联盟方面来说,制空权的丧失,实质是制信息权的丧失。现代战争中,有序的、连续的信息高速流动,正在构成一股巨大的战争能量。如同钱学森所说:“未来战争是核威胁下的信息化战争。”
6.从宣传手段上看,新闻媒介被用作实现战争目的的战略工具十分突出。这是现代战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一方面,新闻媒介正在成为极其重要的信息来源。另一方面,新闻媒介正在扮演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北约对南联盟的战争中,北约各国政府基本上都能获得半数以上民意的支持,新闻媒介起了极大作用。从对南联盟所谓“种族清洗”的高调,到对中国大使馆被炸的低调,再到考克斯报告的高调,从西方舆论的这个马鞍形变化清晰可见其新闻媒体左右舆论、影响政治进程的垄断和霸道作用。在考克斯报告发表以后,美国两大新闻媒体CNN 和《时代》周刊抓住时机,以倾向极强的问题引导被调查者,结果在回答谁对美国构成“严重威胁”这一问题的美国人中,46%认为是中国,34%认为是伊拉克,24%认为是俄罗斯,16%认为是南斯拉夫。美国新闻媒体扮演的这种角色不但推动民众支持正在进行的战争,而且实际上是在鼓动展开新的一轮冷战。
三、有关两个问题的思考
1.为什么南联盟没能成为第二个越南?
战前和战争开始后,不少人预测南联盟将成为第二个越南,陷北约不能自拔。实际的战争进程却与这种预料相反。为什么?
首先,国际政治格局已经发生巨大变化。越南战争实际上是一个阵营与一个大国的对抗。越南是当时社会主义阵营的一员,战争期间,社会主义国家为越南提供了大量支援。中国先后向越南派出共30多万人的防空、工程、铁道和后勤保障部队,并从武器、弹药到粮食、被服等提供了巨额无偿援助。苏联从飞机、导弹到药品、大米等,只要有需求,都能得到补充。在美国严密的空中封锁下,越南军队每往前方运送1 吨物资就要付出5吨损失的代价,这样大的物资损耗, 如果没有源源不断坚强有力的外援供应,要取得胜利是比较困难的。
现在北约对南联盟发动的战争,却是一个阵营对一个小国的侵略。北约一方阵线鲜明,参加第一轮空袭达13个成员国,军事上联合行动、政治上分头动员、外交上统一口径。南联盟以一个小国,抗衡美国和几乎是整个欧洲工业力量锻造的战争机器。除若干国家的抗议声明和世界各地的反战游行外,对南联盟的物质方面支援几近于零。南联盟一天要消耗数百吨防空弹药,军工厂又成为北约空袭重点,一旦打光储备,对整个国家的抵抗力与意志都要发生影响。紧随弹药问题出现的将是燃料问题,然后是粮食问题、药品问题……这些问题都将影响国家整体抵抗的能力。在没有人提供强有力物资支援的条件下,科索沃成为第二个越南是不可能的。
第二,地缘政治环境完全不同。
很多人都还记得当年中国政府抗美援越的庄严声明:“960 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是越南人民的广阔后方,7 亿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是越南人民的可靠后盾。”越南背靠中国,不但使战争物资的供应川流不息、源源不断,而且中国政府声明不惜重大民族牺牲支援越南抗战,更是无价之贵。
南联盟则不具备相应的条件。它不但没有大国可背靠,接收外援的周边地缘政治条件也非常不利。它的西南海岸线完全在北约监视之下,船运困难。南面马其顿驻有北约部队,边境早被封锁。西面波黑塞族共和国虽可支援一部分武器,但因其重武器在波黑战争中多被销毁,支援量也不会大。北面的匈牙利又加入了北约,连俄罗斯人道主义物资援助过境都又查又拖又卡。南联盟要想获得大量援助,只有通过东面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这两个国家。而保、罗两国对加入北约一直表现出不小兴趣,这是南联盟面临的严重地缘政治困境之所在。
最后一条是内因。南联盟面临问题的棘手之处,是民族问题。科索沃问题即由内部民族分裂开始。因民族矛盾产生缝隙,又因出现缝隙使人有隙可乘,困难比单一民族国家面对共同的敌人不知道大了多少倍。
从这些方面分析,南联盟缺乏成为陷阱使北约不能自拔的条件。它无法成为第二个越南。它只好通过孤军奋战,将面临的损失减小到最低限度。
2.从俄罗斯在北约对南联盟的战争中的态度看和平时期军队建设。
80年代中期,苏军总参谋长奥加尔科夫制订的作战计划,苏联对欧洲的进攻可以在数日之内抵达英吉利海峡。1997年底下台的国防部长罗季奥诺夫对俄罗斯武装力量的描述是:俄军已经没有一个团能够在2 ~3小时内投入战斗行动或以行军、 铁路运输或空运的方式完成战区机动的任务。
俄罗斯军队的衰落首先是国家实力的衰落。一个国民经济总产值只相当于土耳其的国家,怎么指望它有像样的作为。但这并非全部,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国家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军队建设的迷航。
构筑俄罗斯国家安全框架的主要文件是:1992年11月9 日签订的《欧洲常规武装力量条约》;1993年11月2 日俄国家安全会议通过的《俄联邦军事学说基本原则》;1997年12月17日叶利钦批准的《俄联邦国家安全构想》;1998年8月4日《到2005年为止俄罗斯联邦国家军事发展政策的基本要素》。
这四份文件构成了俄国家安全的主要构想,造成了俄罗斯国防建设的迷航。前两者产生了与北约的“和平伙伴关系”,后两者则错误地判断了俄罗斯的主要威胁方向和捍卫国家安全的依靠力量:认为“主要威胁来自于国内严重的经济、社会和民族问题”;北约靠不住了,又认为“对俄罗斯来说,最合理的办法应当是依靠联合国、欧安组织和有关国家”,认为在新的军事结构中,核威慑的作用将比以前更加重要,常备军建设并不重要。
以上文件形成的基本判断,直接导致俄罗斯三军的衰落。
科索沃危机爆发后,主要威胁在没有准备或准备不足的方向出现了,幻想的集体安全体制崩塌了,核威慑手段也失灵,俄罗斯才清醒过来。今年4月1日,俄国家杜马通过决议草案。要求政府重新考虑国家军事战略,重新考虑欧洲常规力量条约。4月7日国防部长谢尔盖耶夫提出,要重新审议国内裁军计划。
从叶利钦最初想加入北约,到与北约搞集体安全合作、醉心于“和平伙伴关系计划”,到今天北约逼到家门口,才终于认识到它是主要对手,可以想象俄罗斯国防战略和国家军事战略走了多大弯路。
为什么北约东扩?一是利用了俄罗斯经济的衰落,二是利用了俄罗斯在军队建设上的失误。北约时机抓得是准的。
长期以来国防投入是苏联国民经济的沉重负担,俄罗斯国家消极吸取这一教训跳向另一个极端:视军队建设与国防投入为包袱。于是国家军事战略方针的混乱以及经济与国防关系问题处理得失策,既导致俄罗斯的军事战略不符合实际情况,也导致本应以提高战斗力为核心的军事改革,变成了单纯的经费压缩和人员裁减,成为“甩包袱卸负担”式的改革。
需要说明一点:问题的关键并不在裁军与不裁军。美国陆军现在也仅有48.2万人。关键在建设一支什么样质量的军队。所有军事改革的目的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提高战斗力,而不是相反。以空军战斗机飞行员为例:美国飞行员年平均飞行236小时,英国220小时,加拿大210小时, 法国、西班牙、丹麦、挪威等国家180小时,俄罗斯才30小时。 据伦敦战略研究所估算,1998年俄战斗机飞行员平均飞行时间仅14小时。一个一年只飞行十几个小时的飞行员,很难和一个飞行时间是自己十几倍的对手对抗。北约不把俄罗斯放在眼里,并不令人感到奇怪。
黑海舰队出动军舰一拖再拖,到一趟地中海竟然要动用战略储备燃料,这样的武装力量,只能沦为象征性的力量。一个很深刻的启示就是:一支军队如果没有了军威,一个国家就谈不上什么国威。
在北约对南联盟的战争中,如果说南联盟对北约的抗击给我们提供了某些以劣势装备对抗优势装备的经验的话,那么俄罗斯在冲突过程中的表现,又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国家在经济转型过程中,不能忽视军队建设和战争准备这一更加珍贵的教训。
标签: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论文; 军事论文; 军事历史论文; 美国军事论文; 北约成员国论文; 俄罗斯军事论文; 南联盟论文; 越南民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