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了将建筑工程项目建设得更好,本文将着重研究混凝土质量的优劣对于工程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管理;
1.影响混凝土施工品质的要素
1.1 施工设备
施工设施是一个工程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成品的质量和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的安全问题等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如果出现施工设施的问题会导致工程进度的延后,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比如在混凝土的浇筑中,如果输送泵出现故障或者堵塞,就必须停下来进行修理,而如果出现一些不能修理的问题,就必须重新更换。
1.2 使用材料
材料是一项工程的基础,也是保证项目工程质量的基础,因此需要特别注意在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原材料的质量问题,如果使用了不好的原材料,会导致工程项目产生严重的质量问题。因此需要注意混凝土的混合过程中水泥是否受潮、有机物的含量是否超标、颗粒级配等,这些问题对于混凝土的密实性、抗渗性等都会有影响,在后期的使用中容易使混凝土出现裂缝等严重的问题。
1.3 后期保养和维护
灌注后的混凝土的强度会根据所在环境中的湿度和维护方法不一样而发生不一样的改变,这种变化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工程的质量。因此,在灌注混凝土的过程和灌注完毕之后应该考虑到现场的环境,调整对混凝土的保养和维护,使混凝土可以更好地投入工程的建设中。
2 关于施工过程中的问题
2.1 裂缝
混凝土的塑型收缩开裂的产生一般来说是因为混凝土凝结时间、水泥灰浆的比例、周围的温度以及湿度等其中一环或者几环出现了问题。上述的众多问题中,如温度裂缝就是因为混凝土因为施工过程中温差的变化或者受到寒潮的影响而造成的混凝土裸露在外面的一层的温度下降,混凝土收缩,与内部的混凝土发生冲突,拉力的相互作用之下导致的。也有的裂缝是因为土质的松软,不均匀等导致的。
2.2 外力作用的因素
建筑工程的建设本就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其中的影响因素众多,有内部的,也有外部的,还要符合建筑的使用作用,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很多。外部因素对于施工质量的影响虽然没有内部因素严重,但是也会造成施工质量的变化。在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如果施工方既没有规范的进行施工,也没有相应的保护措施,那么就会导致事故的出现,施工工人的安全得不到保障的同时以后使用建筑物的人也得不到保障。
3 关于如何提高混凝土施工的质量
3.1 把握混凝土的配合比例
混凝土的配合比的合适度对于保证混凝土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配置材料时应该注意混凝土材料的和易性、耐久性以及经济性等问题,严格把关配合比的放置。注意管理施工过程中的配合,调节好砂率、用水量以及水灰比等基础的数据,保障混凝土的质量和后期工程的质量,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也要随机应变,根据周围环境以及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需要的条件调节混凝土的坍落度。同时为了更加符合混凝土的施工条件,也需要考虑及时调整混凝土的含水率,及时调整沙石的配量。运用这种实事求是,及时调整的方式方法对于混凝土的细节问题有很大的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混凝土的质量进行把关和控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1 保证原材料的品质
混凝土是将水泥、细骨料、粗骨料、外加剂以及水等材料进行配合比,之后再考虑施工的具体状况进行搅拌,配置。因此,如果原材料的质量出现问题或者配制不仔细,那么就会对混凝土的质量产生极大的影响,甚至还会对建筑的工程产生影响。所以,做好对混凝土原材料质量的监管和控制工作是十分有必要的。
在所有的原材料中水泥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最大,所以在这方面要认真把关,注意水泥的强度、细度、安定性以及凝结时间。比如,在选取使用哪种细骨料时应该考虑混凝土的强度,对于砂石料的选择也应该选取优质的砂石料,尽量选择质量较高,性价比也高的原材料,以便于提高混凝土的质量,避免在施工过程和后期建筑完成之后产生问题。
3.3 把握混凝土的运输质量
混凝土产生质量问题的因素很多,其中混凝土的运输也是一个关键问题。混凝土在搅拌完成以后应该快速送到建筑的地方,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而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对于运输方式方法也有特定的条件,应该注意工程量,距离,地形等因素的影响。首先,运输需要保障混凝土的浇筑量。其次,混凝土的凝结需要在一开始的时候完成。最后,为了防止发生分层离析,水泥浆流失,等影响混凝土的均匀性,所以应该在过程中注意保护。
3.4 关于管理混凝土施工过程的方法
一是要对施工过程中的材料的看管,比如钢筋。钢筋在施工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材料,但是由于钢筋的尖锐性如果摆放不好容易对来往的工人和行人造成伤害,如果看管不好,那么就会有人偷盗钢筋,造成工程的损失。在施工过程中如果有位置偏离的地方,应该及时复位,避免拖延工程进度或者影响工程质量。二是针对混凝土的浇筑,灌注以及配制都需要进行严格的把关和控制。工作人员应该做好事前准备,比如交底工作,做好相应的记录,使得责任落实到个人,有利于对工作人员的监督。而且还应该设置一系列的相关的规定,让混凝土的制作工程等有一个规范的行为标准。严格要求工作人员按照规定执行,比如不得在配制完成后再进行添加水量等,这样有利于混凝土的质量的到保障。同时还应该设定相应的应急防护措施,以便于发生紧急情况可以随机应变。三是对于混凝土容易出现裂缝问题,应该做到一下几点:首先对于材料的使用应该有严格的标准,在施工过程中应该注意控制好节奏,严格控制水量的作用,振捣密实;其次,可加入促凝剂,以便于增加混凝土的凝结能力,而且在水泥的选材上也应该选取早期强度高,保水性好的材料。之后的材料上应该选用粉煤灰水等干缩率低的水泥,而且可以一定程度上增加养护的时长。并且,针对一些情况可以降低水泥用量,而增添粗骨料的用量,在混凝土初凝的时候加强保护。最后,对于那些直接暴露在日光下的混凝土或者混凝土材料,工具,可以覆盖遮阳布,遮阳板等防止日晒。还可以适当增加湿度,避免温差改变混凝土的质量。
4 具体实例分析
位于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青阳组团是永昌沁园建设项目的二标段位,在已有的道路基础上建设经四路以西,经二路以东的项目。此次工程建筑面积约为25万平方米,而工程的用地面积约为9万平方米。在结构的建设上将高层住宅确定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将幼儿园确定为框架结构。在这张工程的建设中关于混凝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比如,混凝土拌合物不结实,呈现出松软的结构。而有些拌合物的沾力又过于巨大,在搅拌过程中困难重重。水泥的砂浆没有沾性,没有流动性,不能与石子进行有效的填充。在运输过程中,由于没有做好保护措施,导致了混凝土分层离析。针对这些问题的出现,该工程也实施了措施,例如,选用合适强度的水泥,在拌合物中掺杂其他利于融合的材料,让混凝土的凝结更加成功。对于原材料进行严格的把关控制,落实工作人员的责任,监督在搅拌过程中的工作程序等。
5 结束语
在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和研究之后,对于房屋混凝土的施工质量也有了更多的认识。混凝土的质量决定了工程的质量,对于工程的负责人员、施工人员以及后期的使用人员都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工程的质量是重中之重。所以应该加强对于混凝土的施工过程的管理,运用新兴的技术和理念,让工程的质量得到提高,也让房屋更具有安全性。
参考文献:
[1]浅谈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常见问题[J].陈时.门窗.2014(05)
[2]高层建筑施工过程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研究[J].李民生.山西建筑.2013(30)
论文作者:吴云武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9
标签:混凝土论文; 过程中论文; 质量论文; 工程论文; 材料论文; 水泥论文; 原材料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