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非历史性的公共建筑 建筑改造 可持续发展
如今新建筑的优质模式与理念提升了人们的生活与工作质量,那么如何处理旧建筑就成为城市发展中的一个重大问题,旧建筑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武汉本土文化的象征意义需要我们重视。我们要保护历史建筑,改造旧建筑以适应当下城市更新的需求并与新建筑融合,实现可持续发展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它既是实现我国绿色发展的一个手段,也是造福当代、泽及子孙的必由之路。
1.旧建筑改造的原因和意义
近年来,受城市规模限制,城市逐渐进入存量时代。2011年1月梁思成林徽因故居被拆除就是因为街道整改,类似的旧建筑占有很重要地位,因此政府出台了名录保护条例等。随着城市高速发展,新旧建筑存量的问题越发严重,旧建筑改造成为目前城市发展的一种方式。像武汉的江汉关如今已变身博物馆,钟楼也重现原貌。
落后的旧建筑与不断发展的时代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城市建筑文化随之遭到了破坏。老旧建筑该如何发展才能让城市文脉得到延续,这一问题引人深思。武汉市作为湖北省的省会,是众多文化的载体。荆楚文化是武汉城市历史文化的一部分,旧时有许多楚汉特色建筑,现在却屈指可数。不少建筑师意识到这个问题,在改造中引入楚汉元素,呈现独特的地域特色。湖北省博物馆作为弘扬历史文化的公共建筑,其三期改造工程的主体——文物展大楼以“鼎盛江城,楚韵基石”为理念,建筑形象庄重大气,凸显了楚文化特色。这种本着延续城市文脉的目的对旧建筑进行改造的方式赢得了大家的认可。
旧建筑改造可以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采用科学改造方式能免去拆除重建的繁琐、节省资金,还带动旅游业等各行业发展从而提高经济效益。武汉作为中部崛起的核心支点,文创产业悄然崛起,文创基地的选择也需要慎重考虑。若采用改造的旧建筑,不仅省投资、见效快,而且还能调整城市用地结构,美化城市环境,,并走上良性发展道路。如武汉天地的改造时尚而不失历史感,且带来经济效益。
2.武汉公共建筑改造现状
我们熟知的武汉的旧建筑改造多为租界建筑的改造,有些改造为博物馆,如江汉关博物馆、武汉科技馆等。还有改造为办公建筑,如俄商新泰大楼,原为新泰洋行旧址。后于1920年关闭,英国茶商接手后重建了现在的新泰大楼。现为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国家物资储备局设计院的办公大楼。还有被改造为商业建筑,如璇宫饭店。但其一度沦为江汉路最大的“废楼”,令各方扼腕不止。所以过去武汉对旧建筑的利用有一定的重视程度,但还不够重视。武汉现有90多处公建遗迹,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许多偏远且交通不便的公建遗迹少有投资,很难开始其改造项目。
在十九大提出了关于城市更新的问题探讨的背景下,武汉迎来了长江新区的城市规划,全面开启了对城市的更新。在这个背景下,武汉市采取对建筑的维护和修缮的措施之外,逐渐开始了新型的旧建筑的改造。如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英商在汉口建立的棉花打包厂,现如今称为和平打包厂,共有六栋功能不同的建筑。如今其中五栋建筑均属于武汉市银虹制衣厂,与外界街道交汇处都被围墙或加建建筑封堵,六栋建筑内部都是大空间,一直作为仓库使用。在岁月的长河中,和平打包厂已有不同程度的损毁。后期的改造,保护原状原貌,保留了原钢梁、连墙上的标语、等历史印记。部分空间打造成工业风的书店,保留了立面饰面,部分空间做了现代化处理,变为办公空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旧建筑再造的现有方式
3.1改变建筑功能也改变内部空间的划分
如位于江边的武汉科技馆就是由原武汉客运港改造而成。经市民推荐,专家评选,最后确定建设方案为“舟之韵”,原武汉客运港地标性“亚洲第一船”的船形外观得以保留,外观呈现“条形码”标识,不失现代感。“舟之韵”充分尊重了武汉港客运大楼作为武汉地标建筑的地位,对其外表基本不做改动,符合沿江大道保留老建筑恢复城市历史岁月的总体规划原则。同时,运用新的材质对其更新,使之富有现代韵味。但室内布局大变,新馆被分为三层,共九大展厅,每个展厅互相呼应,供人们在娱乐中学习知识。
3.2改变建筑功能但不改变内部空间的划分
如江汉关博物馆。虽然以办公楼改造的博物馆陈列厅显得特别狭小,但是单向道的参观路线标示清楚,进出互不冲突,显得井然有序,丝毫不影响参观效果。所以当时专家们本着“修旧如旧”的维修原则,让它的外立面、格局均保留了它原本的样貌。但建筑的功能从原来的汉口海关办事处变成了现在的博物馆。
3.3扩建改造
对于一些空间上不能满足需求的建筑,对其采用扩建的形式来满足更大的人流量。如武汉天河机场,为满足将来军运会巨大的人流量和航班数,扩建是最高效的应战方法。武汉美术馆也是由金城银行扩建而来。景德镇陶溪川的工厂改造也才用了扩建的方式。
3.4结构改造
对于一些结构不再兼顾或者不适用于新功能和空间的结构选择改造。这种改造几乎是必经之路。大部分旧建筑的结构都需要加固或者改造来延长寿命并使之适用于新的空间。很多旧宅改造的第一步就是改造其结构。另外,例如西安的曲江大悦城项目,通过拆除多余的结构柱来改善原有空间,从而优化商业空间动线。
4.对武汉旧公共建筑发展的展望
旧时的建筑改造仅仅针对于建筑的结构和功能,今后在此基础上,可以更多的探索功能上的改造,让改造后建筑的功能不仅仅局限于展馆类和商业类。以往主要对公共建筑进行改造利用,今后也可以尝试把住宅类的建筑改造为公共建筑来使用。而且在改造方式上也要更加多元化。不仅如此,还可以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绿色建筑的概念引入进来。
武汉要加深重视程度并推出创新且适合武汉情况的改造方法。比如对于一些位置偏远的旧建筑,可以打造一个沉浸式武汉历史主题的娱乐项目。类似的有知音号这样具有武汉特色的游玩项目,从而使这些旧建筑能得到新生。还要发掘旧建筑的潜在价值,让武汉的旧建筑通过改造能够发挥剩余价值。旧建筑改造要在进行中创新。
对于大多数旧建筑,改造才是最合适的处理方式而不再是拆除重建。通过改造,这些见证历史服务上一代人的建筑将会继续发光发热,承载下一代人展望未来。
5.结束语
通过对武汉旧公共建筑的实地考察研究,对比了国内外以及武汉的一些改造的建筑后续使用效果,借鉴着这些成熟的经验归纳总结了几点改造形式,研讨了一些适合武汉旧公共建筑未来规划的建议。在这个新的时代,潜在价值引领新的发展方向,新的发展方向推出新的规划蓝图,旧公共建筑的未来不是走向覆灭,而是有一个重生的机会。近些年武汉旧建筑的改造实例在不断唤醒武汉的旧建筑的青春活力。
参考文献
[1]付瑶,刘文军,崔越.国外旧工业建筑再利用对我国的启示[J].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01):33-36.
[2] 覃文柯.昙华林历史街区改造的反思[J].山西建筑,2012,38(32):12-14.
[3] 叶雁冰,刘西.旧工业建筑改造利用的优势及其制约因素分析[J].工业建筑,2005(06):35-38.
[4] 华允弟.旧改中传统老建筑的保护与利用[J].上海房地,2014(01):42-43.
论文作者:谭一君,齐荃,李海韵,李析予,陈豪杰,陈恒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2卷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9
标签:建筑论文; 武汉论文; 公共建筑论文; 城市论文; 结构论文; 博物馆论文; 新泰论文; 《城镇建设》2019年2卷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