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术组织型”管理促进人文社科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学术论文,组织论文,人文社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科研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追求科研投入与产出比的最大化。良好的管理能够在科研工作中建立良好的秩序,激活蕴藏的科研潜力,弥补科研人力、科研经费投入等方面的不足。科学研究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科研管理也必须不断创新机制和更新观念,不断调整,实现从“行政型”向“学术组织型”的转变,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适应科研创新的需要。
一、“行政型”科研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科研管理的行政色彩较浓
很长一个时期,我们的科研管理属于单纯的“行政型”管理,大量从事事务性工作,主要任务就是上传下达、安排协调、检查汇报。这种行政色彩较浓的状况,仍未有根本的改观。目前大多数科研管理方式还是根据指南申报课题,然后由科研人员进行研究,完成后进行鉴定、归档。科研管理部门,将自身置身于科研工作之外,以科研工作的监督者自居,既缺乏对科研工作规律的把握,也缺乏对科研工作甘苦的体察。
(二)科研管理的方式存在缺陷
当前的科研管理较多采用量化方法,这种方法不完全符合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运行规律和目的,存在缺陷和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
1.科研管理注重争取项目和科研经费,看重在某级别刊物发表的文章数量,而对如何夯实科研积累、增强学术后劲较少关心,措施也难以真正到位。
2.科研管理人员注重数字和指标,只要按照规定照章办事即可,不需要提高自己的学术判断力,不需要主观情感的投入。从某种意义上说“量化”加重了科研管理的行政色彩,助长了科研管理部门的官僚主义。
二、向“学术组织型”转变,思维转变和观念创新是前提
科研管理工作的观念创新对于提升科研管理水平十分重要。近年来,科研管理工作正在逐步转变思路,普遍增强了服务意识,以科研为核心的意识得到增强。但是,这种低层次的服务型管理,仍然无法形成对科研工作的有效促进,必须再上层楼。这就要求科研管理在增强“服务”意识的同时,超越单纯的行政管理层面,进入学术组织层面。
(一)要强化为学术服务的观念
学术研究具有很强的独立性与自主性,因此,科研管理不能采用简单的行政方法,而应尊重和理解学术研究的个性,做到“人尽其才”,也就是要营造尊重科研个性和特色,形成鼓励创新、信任理解的良好环境,以及更加活跃、更加宽松的学术氛围。同时,为支持科研人员的创造性劳动,要努力提供高层次的科研支持,如通过对相关科研信息、动态的收集、分析,帮助科研人员更好地把握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增强科研的针对性等。
(二)从观念上改变对科研管理工作的简单化理解
科研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理顺科研活动中的各种关系,确保科研活动顺利进行。因此,我们要在科研管理中更多地融入科研组织的成分,在为科研人员协调、解决各类实际问题中体现科研管理和组织工作的价值。
(三)要树立精品意识,树立质量永远重于数量的观念
科研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追求科研投入与产出比的最大化。这种最大化不是一种数量上的概念,而是质量的概念。科学研究重在创新,100篇缺乏创新性的平庸之作,也不如1篇具有独创性、填补学术空白的论文。因此,科研管理要在制定规划、经费资助、组织管理、评价标准、激励机制等方面始终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促进更多的精品力作问世。
三、“学术组织型”管理需要深入把握科研工作规律,加强工作的超前性
观念的转变,必然带来工作方式的转变,并上升为科研管理体制、机制的创新。这个转变首先表现在管理者对科研工作的主动介入。“学术组织型”管理要求科研管理部门转变行政性、事务性工作性质,加强工作的超前性,走在科研工作的前面。其前提是,科研管理部门必须深入了解和把握科研工作的内在规律,才能使服务和组织工作真正做到位。在此方面需要做的工作主要有:
(一)加强科研协同攻关的组织协调工作
在人文社会科学的一些领域(不是所有领域),组织科研力量协同攻关已被证明是有效的科研形式,在一些大型的调研性项目和资料性成果的完成中,这一方式尤其显示出其优势所在。“学术组织型”管理要深入到学术研究过程中,做到对整个过程的深度参与,在科研工作中倡导、确立协同攻关的观念,贯彻协同科研的工作模式,改变人文社科研究单兵作战、闭门写书和论文的习惯,将个体的、分散的科研力量集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二)加强成果转化工作力度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只有进入社会,被社会承认和应用,其功能才能充分发挥出来。社科成果的价值不仅仅是发表在某某权威刊物上,这还不是终点。因此,“学术组织型”管理,应该从只管立项、投入、验收、结项,向成果的应用、推广、传播、宣传拓展,把科研管理工作延伸到学术研究完成之后。特别是应用对策类成果,更要有推广的手段,让社会了解学者们最新的研究结论,尽管这个结论未必是唯一正确的解决办法,但它无疑具有参考借鉴价值。我们要以更为有效的推广、传播途径,把社会科学的优秀成果及时应用于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中,不断提高解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智库”作用,在解决实际问题和为社会服务的过程中不断推动理论创新和学科的发展。
四、“学术组织型”管理要求改革和完善现有科研管理机制
管理制度建设是科学、规范管理的保证。什么样的科研管理制度才适合科研工作的规律和特点?这是长期以来困扰科研管理者的一个问题。
我们知道,科研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追求科研投入与产出比的最大化。这种最大化不是一种数量上的概念,而是质量的概念。但是问题永远不是那么简单,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质量的高低,没有一定的标准。因此,科研管理的核心问题,就是科研成果的评价。“学术组织型”管理,在充分肯定现有量化管理的重要意义的同时,要积极探索对其缺陷的弥补和完善。
(一)充分认识量化管理的优点和缺陷
1.引进量化管理是科研管理的一个进步,我们要充分认识量化管理的进步意义及其不可替代性。从我国科研管理发展的进程来看,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实行的量化指标管理,是从原来的粗放式管理向规范化管理转变的一个进步。这种管理方式促使科研人员要去完成一定数量的科研工作量。科研工作是一个艰苦的过程,既要有宽松的环境,允许对自我科研道路的设计,但也不能放任,要有压力和动力,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没有压力往往会懈怠。
2.量化管理在学术生态日渐恶化状况下体现出相对的公平。当同行评议正在逐步失去其客观性的时候,指标面前、人人平等的量化评价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较好地维持了学术上的公正。“量化”管理的普遍采用,表明学术权威评价方式的失效,是同行评议逐渐失去了公允性之后的办法,至今还没有更好的办法来替代。
3.充分认识量化管理的缺陷。量化管理的缺陷和危害也是显而易见的,对量化管理的讨论已成为学界一个引人瞩目的话题。量化考核,万变不离其宗,就是考核成果的数量、成果的“档次”(外在标准,而非内在质量)。多年来,科研管理部门不断地在“完善”、修订考核办法,而同时新情况层出不穷,考核办法的指标体系也越来越细致,篇幅越来越长,操作越来越复杂,花了大量的精力。而另一方面,这种考核距离科研本质追求、距离高质量成果的追求,却离得更远了。对科研人员的评价完全依赖于量化指标,结果是大家都成了完成任务的拼搏者,甚至投机者,而不能潜心研究。
(二)“学术组织型”管理要营造有利于多出优秀成果的宽松学术环境
学术研究需要有积累、学习、思考的时间,需要有形成课题思路、新观点的过程,科研成果量化的管理体制很难保证学术研究有长期、严谨的思考和论证。我们所制定的制度,目的是为了鼓励出大家、出精品、出传世之作,而不符合学术研究规律和特点的制度是不可能实现这一目标的,从而也就不能按照科学研究的规律规范地、科学地去管理。
“学术组织型”管理的基本思路是:以量化管理为基础,以对不同学科研究规律的深刻把握和对科研人员研究选择的充分尊重为前提,努力营造宽松的学术环境,充分发挥量化管理的优势,尽量弥补其缺陷;使各项考核更为细致、体贴,符合学科实际,从而建立起更为科学的管理模式。它主要包括:
1.根据不同学科特点,分别制定考核管理机制。以研究领域大致区分,我们所谓的“人文社会科学”可分为“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两大类,尽管随着当代跨学科研究趋势的凸现,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方面有趋同倾向,但两类学科之间较大差异性依然存在。
一般说来,人文学科的研究偏重基础理论研究,注重研究个体的长期学术积累,高水平人才和高质量成果出现的周期长。在这一类学科中,以一年为一个评估阶段,往往不能衡量出评估对象的真实能力和水准。同时,诸如以获得科研经费数量、论著数量及引用率等定量指标来衡量,也不尽符合这一类学科的特点,而这一类学科历来有重视同行权威专家评价的传统。因此,对于以基础研究为主体的人文学科以及社会科学中的基础理论研究部分,都应充分发挥“同行评议”在衡量成果价值方面的重要性,将评价标准交回到学术专家和权威手中,以定量与定性管理相结合,予以恰当的评价。而对于社会科学中的应用对策研究来说,则应在采用量化评价的同时更为注重成果的实际社会效益,并参考同行专家评议。当然,对于同行评议的局限性,应该通过适当的机制予以尽量克服。我们要建立和完善对同行专家的评估公允性的评价、监督机制。
2.尊重学者的学术选择,以有效的制度补充,鼓励学者们潜心学术。严肃的学者往往有着与众不同的学术追求和自我定位。提倡“学术组织型”管理的要义之一就是更体贴地把握科研的规律,尊重学者的科研选择,特别是要鼓励一些学者甘坐冷板凳,潜心基础学科的学术建设。为此,科研管理部门应设计出适合不同学科特点、适合学者不同追求的多种办法,把它们作为主流的量化管理模式的补充,同步推行,由学者自行选择。学者在选择不同的考核模式时也就选择了不同的学术道路。
对于基础学科及基础理论研究来说,研究个体的主观选择和独立思考十分重要,因此,应允许经过一定的程序使少数研究者不再受频繁考核之累,让他们在一定的时期内潜心研究。同时要明确,其潜心研究的成果一旦出来,经过鉴定,达到较高质量要求就可以得到奖励,从而经济上保证潜心研究者的收益,这是社会对那些潜心学术研究的学者们应有的承认和鼓励。
总之,“学术组织型”管理,是对现行的“行政型”管理的提升,是对科研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的探索。管理体制和机制的创新,既是科研创新的必然要求,也是科研管理体制自身在不同时期合理存在的前提条件。尽快建立更为科学、规范、高效的科研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科研管理创新的核心内容,是新的管理理念和工作方式长期贯彻、取得实效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