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梁永镇中心小学校 636600
从上班到现在,我一直都是带低年级语文,一路走来,跌跌撞撞,懵懵懂懂。低年级语文主要是识字教学和写字教学,识字是阅读、写作的基础,写字又是语文的基本功。新课改下的低年级语文课本有大量的生字需要识记。学生记得快,忘得更快,怎样才能更有效地让学生熟练掌握这些生字呢?刚上班的时候,也遇见过这样的困惑,当时没有经验,我采取了机械式的反复训练,让学生每天把当天学过的生字反复地抄写。久而久之,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了倦怠,学习成绩自然无法提高。
近两年,通过自己的不断创新和尝试,有了一些让孩子们快乐学习语文的方法。
一、在实际应用中识记生字
我想大多数低年级语文老师都有个令人头疼的问题,那就是学生的错别字多。是的,低年级的孩子一下子学了那么多的生字,机械式的抄写学生也许能把生字牢牢地记住,但是,如果缺乏语境的训练,学生自然不会用。因此,我从一年级起就训练我们班孩子将字、词、句、篇灵活运用。
首先,每天让孩子们用所学的生字各组一个词,然后挑出最喜欢的一半在后面造句。
每天都造句,他们就必须用一些字,可以帮助学生真正记住他们所学过的生字,并在具体语境中得到巩固,这样对生字的记忆自然会更深刻。让他们每天挑出自己最喜欢的几个词来造句,既不会加重学生的负担,还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呢。更有部分积极学习的学生会在造句过程中通过各种途径如查字典、询问老师等方法去学生字。久而久之,自从每天造句后,学生的错别字明显减少了。
其次,坚持写话训练。
学生会给词语造句了,再让他们尝试把句子连成一段话,表达学生心中的想法。我隔一天让他们写一篇写话,并认真批改,让学生改正每一个错别字和标点。久而久之,学生在写话中出现的错别字越来越少了,写话也开始写得有模有样了。其实低年段语文教学中,写话训练既能巩固学生的识字和写字,又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为中年级的作文教学打下扎实的基础,何乐而不为呢?
二、扎实做好课下积累
新课标语文教材从二年级起就要求学生课下积累好词好句。很多老师可能会忽略了让学生积累这项工作。我觉得,让学生学会积累,是真正的“授之以渔”,因为语文学习本身就是对语言文字的积累、理解和运用的过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我带的这个二年级,新学期一开始,我就给他们每人发了一个非常漂亮的小笔记本,让他们把课文中的好词好句抄写到笔记本上,定期拿出来读读背背。刚开始,我会做一些指导,后来,课文学完,他们自己就开始积累了。在写话的过程中,他们也经常会用到自己积累的词句呢。
三、坚持日有所诵,刻痕如花
背诵是记忆力的体操。古人云:少年背书,如刻于石,经久不失;中年背书,如刻沙滩,风过少痕;老年背书,如刻于水,转瞬即逝。我会利用早读和每天的课前3分钟,组织我们班的孩子开展“每日诵读”,背诵一些经典的古诗词、名言警句、对联以及精美的散文片段,让这些经典如花一般,深深刻印在孩子们的脑海,积背于少年,受益于终生。而这样的积累,不仅能使孩子们积累更多的生字、生词、诗句,更重要的是能提高孩子们的语文素养。孩子们的兴趣非常浓厚,背诵也非常积极,有些孩子甚至课下自己看见了一些经典的名言警句也会主动地背下来,在班上展示,这是多么令人欣喜的收获啊!
四、让童话温暖孩子们的童心
语文教学,就是培养孩子们听、说、读、写的能力。记得刚上班的时候,有位老师嘱咐我说:“口语交际”一定要好好上,在这个过程中能培养孩子们“听”和“说”的能力。我也是一如既往地认真上好每一节“口语交际”课,但还是感觉班上的孩子“不敢说”“不会说”。于是,我就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说话”的平台:每周安排一节课,让孩子们讲他们感兴趣的童话故事。课前让孩子们将要讲的故事背下来,先在家里给自己的父母讲,等讲通顺,讲流利了,再来班上讲,并且每次讲故事的孩子都会发精致的小奖品。刚开始,班上只有一两个孩子敢上台,后来越来越多,每节课会有十几个孩子都准备了故事。而我不管有多少人讲故事,都会组织孩子们认真地听完,并给予积极的鼓励和评价。这样,讲故事的人的说话能力有所提高,听故事的人则养成了良好的倾听习惯。另外,孩子们自己准备故事的过程,何尝不是一个识字、积累的过程呢?孩子们精心挑选故事时,又会读很多的故事,还能增加孩子们的阅读量呢!美好的童话故事,还能教给孩子们一些积极向上、浅显易懂的道理,这真是一举多得啊!我们班的孩子在日记中这样写道:我最喜欢讲故事课了,要是老师让我们每周都讲故事,那该多好啊!作为老师,看到这样的话语,是多么值得欣慰啊!
开动脑筋,让语文“别样”登场,让孩子们变得乐学,让语文知识在孩子们心田积蓄“雨”的滋润。这种积蓄虽无形无痕,但在以后人生的旅途中,会随时如花般绽放,灿烂一生!
论文作者:焦艳琼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9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8
标签:孩子们论文; 生字论文; 学生论文; 语文论文; 孩子论文; 错别字论文; 如花论文; 《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9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