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怎样与帕金森病和谐相处?论文_张文芳

人类怎样与帕金森病和谐相处?论文_张文芳

资阳市雁江区中医医院 641300

帕金森是一种无法治愈的疾病,这就表明该疾病会长时间的伴随着患者,患该病,患者的寿命并没有显著的减少,然而漫长的病程却很痛苦,对病人、病人家属以及社会都有影响。与其自怨自艾,不如像朋友那样来了解疾病,和帕金森病和谐相处,尽可能的降低带给生活质量的影响。

1、避免盲目就医

在该病的治疗中,不合理治疗以及不治疗是很重要的问题,所以,这就需要避免盲目就医。该疾病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也没有客观指标进行诊断,只能通过患者的症状表述、各种神经功能测试得分情况和对于左旋多巴药物反应情况,然后医生会做出诊断,所以,医生要专业,病人就医就要找专业水平较高的医生,特别是前几次看病,避免出现误诊的情况,也可以在确诊之后,去不同的医院再诊断,看诊断结果是不是一样的。该疾病是要较长的时间进行观察以及随访的,这也是很多患者四处就医缺效果不理想的原因。该疾病易被误诊,常见的会被误诊成脑梗死、腰椎病和颈椎病等,要是经常换新的医生就诊,就会让大夫无法及时的发现问题,影响患者的治疗。另外,患者在服药之后需要注意及时的给医生反馈,为医生的用药调整提供依据,有部分患者就医心切,会找不同的医生,开的药也只吃几天,这对自身病情的康复具有消极的影响。

2、一定要遵循医生嘱托服药

该病在服药方面就要做到规律,这一点很重要,所以,病人需要依据医生的嘱托规范的服药,不能够擅自增加服药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有部分病人就找医生开药,在服用一段时间之间感受到了效果,出于想要好的更快的目的,就会给自己加药,之后觉得效果理想,会继续给自己加药,这是需要禁止的。对于患者的用药量以及种类,需要让医生进行调整,这要求很强的专业性,患者不能够随意调整,如果用药不规律,就会衰退快。还有的帕金森病患者坚持不服药,这也是错误的行为,临床表明,依据一定剂量规律的服药,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3、不要“跟随用药”

有的患者在看到其他病友治疗效果比较理想之后,就会打听其他患者服用什么药,甚至是打听到之后自己也服用那种药,这样的行为是不正确的。虽然所患的都是一种疾病,然而每个患者的类型不一样,随意用别人服用的药是不可取的。当前该疾病主要有6种治疗药物,有:复方左旋多巴制剂、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抑制剂、抗胆碱能药物、单胺氧化酶B型抑制剂、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和金刚烷胺。然而病人之间是存在差异的,治疗使用的药物自然也不一样,医生一直在致力于让药物充分发挥出效果,优化病人的生存质量,但是这也要有患者的积极配合。

4、通过家庭关爱改善抑郁等非运动症状

有研究显示,超过百分之八十的患者觉得这一疾病给他们的社会交往以及工作带去了很大的影响;有百分之七十左右的患者在得帕金森病之后会感到心情不好,孤单寂寞,且很郁闷;实践表明,有百分之六十的患者会出现抑郁。之所以会这样,就是因为患者长时间精神压力太大,导致引发消极情绪,让患者出现抑郁的情况;另外,该疾病一般和多巴胺神经递质水平降低有联系,而这也会导致患者出现抑郁的情况。所以,帕金森患者要是同时有抑郁症状,就可以选择带有抗抑郁效果的抗帕金森病药。

5、协同治疗

对于该疾病的治疗,需要有原则,依据个体的情况进行确定。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早期用药物治疗可以获得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但是随着服用药物时间的延长,就会产生耐受,患者服药后也会出现药效过后症状加重的情况,这在医学领域中被成为“开-关”现象。患者如果服药超过一定程度,会产生异动症,所以,当这两种情况都出现时,就需要患者能够寻求外科治疗,比如,脑起搏器手术,这就是一种方法,属于微创治疗,可以对患者部分运动症状进行改善,术后患者的恢复速度也较快。但是在手术之后,患者还是要规律服药,相互协助,帮助患者更好的改善症状。

论文作者:张文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3

标签:;  ;  ;  ;  ;  ;  ;  ;  

人类怎样与帕金森病和谐相处?论文_张文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